要說最近大熱的電視劇,恐怕是《延禧攻略》獨佔鰲頭了。短短几周已經有了近30億的播放量,而且勢頭依然強勁,除了熱議劇情,後宮眾嬪妃的妝容、一身的穿搭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點絳唇、一耳三鉗、兩把頭,比如衣服上的刺繡、手裡拿的扇子、身上戴的飾物,甚至在網上掀起了對清朝貴族婦女服飾裝扮的大討論……今天,小編就想來說說劇中女子們常用的兩種頭飾:絨花和點翠。

絨花,是富察皇后日常所佩戴的頭飾,點翠則是高貴妃的日常標配,私以為,單從這兩種頭飾,就是二人截然相反的性格和作風的最好證明。

皇后出身名門,又是一國之母,按說怎麼奢華都不為過,但她卻生性節儉,為了不讓後宮奢靡浪費,她決定帶頭做好表率作用,而她向皇上提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捨棄珠翠,改以通草絨花為飾。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通草絨花是什麼?就是那個一開始被不明真相的網友們戲稱為“多肉”的東西啊。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其實它是用蠶絲和銅絲製成的,最初是作為鮮花的替代品,在後來的發展中才逐漸衍生出很多其他造型。

相比皇后的節儉,高貴妃就是奢華的代表。絨花?那種寒酸貨怎麼配得上我?珠翠滿頭才是我的style,所以只要她出場,頭飾永遠都是華貴耀眼的,除了金玉寶石,觀眾見的最多的應該是點翠。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點翠,是一種以翠鳥的羽毛和金銀相結合的首飾工藝,屬於首飾製作的輔助工種。

絨花和點翠的具體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能彰顯二人的性格和作風?請容小編一一道來。

首先來看看原料。

絨花的原料很簡單,就是銅絲和蠶絲。而且它並不挑剔,只要絲綢的下腳料就行。清朝時,南京絨花是皇家貢品,而江浙地區絲織、刺繡行業何等發達自不必說,由此產生的大量蠶絲下腳料自然為製作絨花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而點翠之所以名貴,首先就是原料難得——要從活的翠鳥身上取毛,才能保證毛色鮮亮,而且每隻鳥只取脊背和翅膀部分,分別稱為軟翠和硬翠。取毛也很有講究,軟翠以3公分為標準,硬翠則是10公分。同一只鳥身上的每根羽毛色澤都有細微的差別,工匠們要憑經驗來篩選出顏色和質地相似的羽毛作為材料,幾乎一百隻翠鳥中才有5-6只為上品,製作一件點翠飾品需要耗費的翠鳥數可想而知,何況滿頭的點翠裝飾呢。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不僅如此,點翠對“胎”的要求也很高,胎底既要光潔又要有適度的邊框限定,所以一般以精細的花絲壘型為胎,才能與翠羽相得益彰。

其次是製作工藝的繁難程度。

絨花的原料簡單易得,全靠手工匠人們巧手製作,才能化腐朽為神奇。絨花的製作過程包含了煮絲、染色、劈絨、勾條、打尖、傳花、包裝等近十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是勾條、打尖和傳花。

勾條,是將劈好的熟絨的一端固定在操作檯上,排勻,用溼毛巾包裹幾分鐘後再用豬鬃毛刷刷勻,將一根銅絲對摺,一頭捻成少許螺旋狀分叉夾住排勻的熟絨,再將另一端合併捻成螺旋狀,根據需要修剪熟絨的粗細後,兩手同時反方向捻轉銅絲,再用木板對銅絲進行搓趕,製成絨條。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勾條是製作最基本,但也是最關鍵的部件,而打尖就是用剪刀把絨條修剪成想要的形狀,比如圓形、錐心、弧形等等。

傳花就是最終制作了,用鑷子將打過尖的絨條進行造型和組合,搭配一些輔助材料,製作出最終的絨花成品。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相較而言,點翠的製作手法更為精細繁雜。首先要將翠羽平鋪在牛角板上,梳理平整後,用毛筆蘸取適量的特製膠料塗在背面,待幹後裁剪出適合的形狀,用毛筆或竹籤頭沾唾液輕點翠羽,放在已經塗滿骨膠的飾物上,如此一排排的碼上去,等到快乾時,用事先沾過少許水,然後用手背烤乾的熟宣紙將點好的翠羽包起來,用拇指指尖輕輕按壓,令其牢固服帖。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最後還要用瑪瑙刀刮擦翠羽,直到將其刮成藍色,稱為“刮青”,經過刮青後的翠羽色澤會更加鮮亮,而且永不褪色。而運用不同的工藝,點翠還可以呈現出湖色、深藏青等不同的色彩。

再來看看使用這兩種頭飾的階層。

在劇中,皇后提出這一節儉的主張後,果然說到做到,除了重要場合外,在日常生活中,她的髮髻上沒有華貴的珠寶,只有絨花加以點綴。而除她之外呢?使用絨花的就只有廣大的宮女們了。唯一的區別在於,宮女們所戴的絨花都是簡單的花的造型,而皇后的絨花還有一些別的特色造型,比如“搖錢樹”。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搖錢樹”造型

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個人——南京絨花的非遺傳承人趙樹憲。劇中所用的絨花全部出自他之手,而且是故宮收藏的清代皇室所用絨花的翻版,那款“搖錢樹”造型是其中最複雜的,用了一個星期才完成。而《延禧攻略》的大火,使得原本生存艱難的南京絨花一時聲名大噪,訂單暴增。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而點翠,從太后到各嬪妃,髮間無不用它點綴,以高貴妃的最為華麗張揚,幾乎所有的頭飾都使用了點翠工藝。在歷史上,點翠一直受到歷朝歷代王公貴族們的喜愛,宋代時,京城的鋪翠作坊已不下數百家,其製作之精良在乾隆年間達到頂峰,也就是說,高貴妃戴的應該是當時極品中的極品了。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從清朝到民國,絨花不僅流行於宮廷,也深受民間普通百姓的喜愛,每逢婚假喜事、春節、端午和中秋時,婦女們都會佩戴絨花,比如成婚時戴紅色雙喜絨花,端午戴“老虎驅五毒”,中秋節則戴“兔子拜月”等等。點翠雖然也頗受喜愛,但在民間卻屬於奢侈品,只有富人階層才有能力購買,普通人也只有在店鋪裡看看的份了。只不過這樣狂熱的追求和喜愛導致了全國大肆收購翠鳥羽毛的風潮,在短短百餘年間,國內的翠鳥數量銳減,幾近瀕絕,明朝時,就有爪哇等西南諸國嚮明政府進貢翠羽的記載。同時也因為活鳥取毛的手法太過殘忍,到清末民出時,點翠逐漸被燒藍工藝所取代。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延禧攻略》後宮二尊:絨花和點翠,就是你我的差別

燒藍工藝

如今,相比於絨花的一夜成名,點翠卻要另闢蹊徑。因為翠鳥已經成為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捕殺,除了極少數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可以透過政府特批獲得一些翠羽外,大部分製作者只能選用藍色、綠色系的鳥類羽毛染色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