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別了吧!”當聽聞優酷要引進SNL(週六夜現場)的時候,一位名叫Leia的原版SNL粉哀嘆道。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這是一檔在美國紅了43年的Live喜劇小品類綜藝節目。對於曾經留學美國的Leia來說,《SNL》就像每週一次定時觸發笑神經的極品宵夜,是不可複製的殿堂級喜劇泰斗,同時也是紐約地域文化與政治精神的代表產品。

對於中國來說,原版SNL這檔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喜劇節目商業模式,早被《愛笑會議室》《今夜百樂門》等節目輪番“致敬”過。

即使這樣,在原創性疲軟的中國綜藝市場,優酷買下版權復刻經典,在原版飛行製片人和專家手把手的教學下,可快速實現平臺打造頭部綜藝爆款的目標。

可在播出兩期後,中國版SNL在節目關注度與觀眾討論度上,並沒能激起多大水花。

“形似而神不像”,Leia評價道,“我們原版粉絲都不想提了。”

無重口,無反諷,無《SNL》。

河豚君作為看過美版、韓版、日版三版的原著黨,自然是理解Leia的想法,畢竟政治和性的諷刺是原版SNL的精髓,惡搞和大尺度是原版SNL最不可或缺的搞笑表現形式,可這些在中國版SNL中都沒有一一展現。

中國要想做好SNL,考慮到自有國情,其實並不能完全照搬原版的模式,所以製片方才提出了編劇“三個半”痛點原則:即工作、愛情、友情和半個家庭。

不過在既無韓版分級制度保護,也無日版藝人高配合度,更無美版政治環境的中國,中國版《SNL》的天花板,也實在太明顯了點。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弱化諷刺,“三個半”痛點沒有“痛”

中國版SNL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其諷刺效果的弱化。

Weekend Update(週末更新)是SNL的經典組成部分,主持人透過新聞播報的方式對熱點時事進行點評,看起來像是在插科打諢嬉笑怒罵,實則是透過搞笑的方式傳遞SNL對政經、軍事和社會事件的反諷態度,是獨一無二的喜劇表現形式,是SNL的靈魂所在。

這其中最精彩的,一是透過模仿政治人物採訪調侃政客,比如去年8月釋出的夏日特輯中,卡司Alex Moffatt和Mikey Day扮演了川普的兩個兒子,透過主持人colin Jost 對他們進行惡搞採訪實力還原兩兒子“大嘴坑爹”的趣聞。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二是“笑話新聞大比拼”,這是“賽金花”Seth Meyers主創的一個欄目,透過每個主持人的脫口秀功力比拼對某個事件的嘲諷能力,比如37季第10集中,“賽金花”和“肥倫” Jimmy Fallon 、Amy Poehler以及Tina Fey四大一線喜劇演員共同比拼調侃“脫衣舞會給孩子送玩具做慈善”(惡搞脫衣舞會的玩具對孩子不適宜),堪稱難得一見的畫面。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Weekend Update被中國版SNL保留了下來,並取名為“週六夜班車”。喜劇演員宋木子和合文俊擔任常駐卡司,兩人配合雖說還算默契,但在新聞內容的編排上卻讓人摸不清頭腦。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在其播報的新聞中,“大學生軍訓偷懶”,“‘請pick王菊’現象的火爆”與“世界盃女性觀眾少”的新聞價值並不厚重,所傳遞的觀點並無起到反諷事件並引導輿論的意義,且毫無核心可言,未達到想象中用脫口秀的形態批判社會的效果。

這一環節同時借鑑了韓版SNL透過情景演繹代替語言點評的方式,脫口秀因素被削弱,肢體語言搞笑成分增多,例如以張傑模仿未出線的義大利男模隊,及陳赫和小嶽嶽演的言情韓劇作為案例來調侃世界盃女性觀眾只看臉和“基情”,價值觀的呈現也存疑。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在接受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的採訪時,總編劇程璐坦言目前尚未找到此環節內容的最好表現形式,但Weekend Update是SNL獨有的喜劇形態,也是第一次出現在中國綜藝節目,因此還想探索研究。

這與節目的精神核心有關。據製片人潘璐斐介紹,中國版SNL把落腳點放在“中國式”壓力,圍繞“三個半”痛點,即工作、愛情、友情和半個家庭,對標的是年輕人上班、娛樂和個人生活。不難看出其聚焦的並不是美版中最具影響力的時政議題,其政治反諷效果的大打折扣也就見怪不怪了。

但即便如此,這“三個半”痛點還是值得細細深挖,挑選出具有公共討論價值的社會議題的,比如職場性騷擾、同工不同酬、性別歧視等,都是值得放在“週六夜班車”這一部分進行反諷的。

但目前有些情景短劇只闡述了某一時期大家熱衷討論的“梗”,而有些劇情顯然沒有為笑點服務,表演也透著絲絲尷尬。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例如“小龍蝦”那一段短劇表演中,“該內容的創意完全照搬了編劇John Mulaney今年迴歸SNL後的作品,在原版中,Pete Davidson執意要在小餐館中點“龍蝦”這樣的大餐,龍蝦唱起《悲慘世界》奮起反抗,這個sketch的梗主要與美國的餐飲文化有關。而在中國版中,張傑執意不吃小龍蝦,為了讓客戶主動吃小龍蝦,小龍蝦奮起反抗唱起《悲慘世界》,那小龍蝦的反抗意義何在呢?

在“扎心金曲榜”這個Digital Short(短片)裡,描述更多的是當下年輕人熬夜、“吃雞”等生活現象,這些姑且論不論算是痛點,它的反諷意義何在?是調侃了職場不公還是揭露了生活騙局?

其實在美國,也有不可觸碰的G點,拿種族和口音模仿製造笑點就極為敏感,但SNL從未放棄此議題,目的是反諷對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其中較為經典的是第37季15集關於林書豪的一個橋段,當時節目中的兩個白人兩個黑人,大家各種開林書豪的種族歧視笑話其樂融融,但是一旦有個白人開始提歧視黑人的笑話馬上氣氛就不對了,明顯這個是針對於亞裔種族歧視的一個反諷。

關於題材敏感性,韓版SNL總導演張鎮是這麼認為的:“SNLK(即韓版)的不同處,就是處於政治和搞笑的邊緣,我們不想因此拒絕這樣的話題或是放水,我們會在苛薄地評判社會時大笑,也會控制所有話題的中立立場。如果TVN打算動搖這個核心,我們也會乾脆地退出。”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得益於韓國的分級制度,韓版SNL透過演繹在韓國TV無法看到的19禁幽默吸引觀眾,同時邊緣化處理對政治時事的點評以應付放送審查,最典型的方式是各國口音模仿和“天線寶寶”特輯,例如在第6季16集中,各個播報員分別模仿英語、中文和日語的口音,調侃了FIFA受賄、南海問題和福島核洩漏事故。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天線寶寶”特輯調侃韓國政治人物

韓方的聰明之處在於,從一開始就打出“成人”的旗號,放大節目的尺度及對性的諷刺,用以轉移使用者對政治性弱化的注意力。例如經典短劇《那傢伙的聲音》中,利用大尺度的電話對話及辦案不力的警員,來反諷女性遭到語言性騷擾不被重視。

從目前播出的版本來看,先天不足的中國SNL,仍非常需要靠後天勤來補拙,在與韓方同樣的審查困境下,其主打的“三個半”痛點,需要更“痛”一點。

或許對於普通觀眾來說,每一個sketch短劇的笑點仍在,但整個節目的精神內在卻少了些體現,即使用“痛點”來轉移缺乏政治性,但弱化諷刺性難免還是帶來了硬傷。

後天乏力,內容創作受限

中國版SNL做得不如人意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內容創作受到限制,除了以上提及的審查制度和選題策劃層面帶來的侷限,以下這三點對於SNL的內容輸出也至關重要:

一/社會環境

一個成功的文化產品,必然是與當地流行文化相契合的。SNL更精準地說是一檔具有紐約文化特質的節目,其蘊含著紐約客對於城市文化的自豪感,也透出紐約移民熔爐、文化多元等地域特徵。

這就給中國觀眾一種誤解:需要對美國文化高度瞭解才能看懂SNL。SNL的創作基準是緊跟熱點事件,類似於馬克·扎克伯格聽證會這樣的事件也在關注之列,只不過總統大選和選民投票是每個美國民眾都極其關注的事件,因而政治人物的形象和行為就成了SNL創作素材的重中之重。

對於美國人來說,每個公民都有討論政治的權利,每個法定公民都有手握選票和投票的權利,而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國家和社會負責,這種政治認知性切實存在於年輕群體的細想體系中,也是美國政治文化的一種體現,這使得他們對政治性話題的討論接受程度高。

生活大爆炸Amy扮演者Mayim Bialik:藝人能不能公開討論政治

而韓國娛樂產業發達,偶像團體運營體系及粉絲應援文化已被當做軟實力進行對外輸出,韓國年輕一代的流行文化裡也確實存在著濃厚的追星文化,以偶像團體作為本土化切入點可以說是韓國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而韓劇,作為韓國二十年前就對外輸出的韓流文化代表,也支撐起了韓版SNL情景劇的半邊天。韓版SNL根據韓國影視劇收視習慣,把原本4-5分鐘的短劇,改成情節更加完善的中長劇,皆以惡搞的形式進行體現,熱播劇《太陽的後裔》和《鬼怪》也沒能逃離魔爪,但也因此成為了韓版SNL的名場面。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韓版SNL還會製造新的“賣點”讓使用者去自發傳播製造聲量,比如最受歡迎的“三分鐘戀人”系列,只需要一個微波爐,你就可以擁有獨屬於自己的“三分鐘歐巴”或“三分鐘女士”,用偶像的搞笑演繹闡釋男友/女友的奇葩行徑,這些都是粉絲喜聞樂見的。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用女裝欺騙了男主感情的“三分鐘女朋友”金龍國

中國正處在轉型期,生存環境的複雜性深刻地影響著年輕人,但年輕人群體的圈層分化太明顯,世代之間的代溝嚴重,不同興趣愛好的年輕群體構成的亞文化圈多樣且複雜,無法籠統地概括年輕人的流行文化構成體系。

在思想開放性上,年輕人在社會中並不能達到如美國公開討論時政的高度,而受社會習俗和文化傳統的約束,對於“性”又過於諱莫如深,殊途同歸的最好方式只能用無盡的“梗”組成的段子嘲笑不痛不癢的生活小事,既安全又不會引起爭議。

二/明星配合度

擔任主持嘉賓的藝人明星在確認參與SNL之前,往往會留出檔期提前一週進組,並且全程參與編劇從構思到創作到選稿的全過程,而如果在sketch的創作過程中需要政治家、企業家或者作家等名人參與進來,這些人也必須與卡司們進行磨合,這一點是韓國和中國無法做到的。

由於娛樂環境的不同,中國明星藝人花費如此龐大的時間和精力在一檔節目上是難以想象的。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瞭解到,中國版SNL在確認出演嘉賓之後,編劇往往是在沒有接觸過藝人的情況下,根據已知人物資訊去撰寫sketch的,而藝人方對內容也會提出條件。

在美國,製造笑點的方式之一是透過明星自黑和無厘頭搞笑,而藝人方對此是高度配合的。Lady Gaga的舞臺表現力極佳,唱跳水準優良,但總因為裝扮問題受到媒體和大眾的質疑甚至謾罵,更何況她還是個女權主義者和LGBTQ支持者。在39季第6集裡,Lady Gaga透過自黑式表演,利用SNL的舞臺進行了反擊。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韓版SNL則利用偶像團體出演大尺度情景劇帶來的反差,為粉絲帶來意想不到的新鮮形象,部分男性偶像團體選擇以男扮女裝或同性kiss來表現;而女性偶像團體除了性感表演外,還傾向於調侃團內醜聞,例如Wonder Girls成員退團風波及T-ara的排擠門事件。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神話組合成員申彗星在節目裡男扮女裝

在中國版SNL第一期中,可以看出編劇全程圍繞作為嘉賓的張傑是歌手這一身份而展開創作,幾乎每個sketch都有歌唱環節,展現自黑的幾個點除了“參加節目只唱歌”和“老上快樂大本營”外,幾乎沒有什麼亮點。到了第二期中,則是張雨綺自黑“毯星”以及展現《美人魚》中的“霸道女總裁”形象。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雖然《SNL》和《吐槽大會》都是同一個團隊,但相比《吐槽大會》更多針對藝人槽點的設計,《SNL》中更多運用了藝人的一些固有刻板印象和表演風格,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編劇的創作空間。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這48個編劇大多數都參與過《今晚80後脫口秀》、《今夜百樂門》等經典脫口秀,這也側面說明《SNL》在內容上天花板的明顯

三/觀眾接受度

真性情是美國人普遍倡導的一種人格體現,而在西方的交往禮儀中,傾向於以黑色幽默來揭穿道貌岸楊,因此美國觀眾深諳反諷的幽默之道,這使得西方喜劇的呈現形態與我國有極大的差別,觀眾在對待“好笑”的認知度上也存在著文化差別。

韓國大眾對幽默的認知與中國人類似,都追求更直觀的觀感體驗。中國版SNL的主創人員在與小娛交談時提到,在製作節目時,“好笑”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選題與表現形式等的抉擇。

在這群職業喜劇人眼裡,中國大眾對喜劇節目的認知和接受度還是在於“好笑”,而節目本身的意義,節目帶給觀眾的價值,節目對社會有無助益,似乎並沒有想象中受到重視。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中國觀眾對於小品的認知,還停留在春晚的形式上,優秀的小品除了搞笑還有一定的社會意義,但傳統小品的表現形式並不適合如今網綜的生態,也不夠契合當下潮流文化了。但是觀眾對於美式脫口秀的認知,是抱著批判社會,針砭時弊的期望的;而對美式新式小品的認知,則停留在肢體語言大尺度惡搞的層面。

說實話,中國觀眾對於SNL型別的綜藝節目的瞭解還處在初始階段,它此前更多是在脫口秀愛好者群體中更受歡迎。想要追求更大眾化向的中國版SNL,始終在試圖摸索中國觀眾到底喜歡什麼,但除了“好笑”之外,觀眾的期待可能還會有更多。

有意思的是,最早想要引進SNL版權的其實是搜狐的張朝陽,早在2013年就傳出了做中國版的想法,但考慮再三之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而是改為引進美國版版權。但張朝陽並沒有死心,而是自己做了一檔同類節目叫《惡毒梁歡秀》。

如果從粉絲反饋而言,《梁歡秀》其實更有《SNL》的精髓,也更願意去觸碰政治、社會陰暗面等“痛點”。

為什麼中國做不好SNL?

《惡毒梁歡秀》

“如果我們不去關注這個社會的健康狀態,放棄對每一個議題背後意義和價值的探究,這個社會當然會在我們沒察覺的時候反過來傷害我們。中國社會的問題,需要自下而上的改變,改變來自於大家瘋狂關注與討論。你如果是決定去關注社會,被撞得頭破血流之後,妥協一點都不可恥,但還可以再想轍,想一個更安全的角度。” 《惡毒梁歡秀》總製片劉響對小娛說道。如果一檔節目是做給年輕人看的,那就“更有一份責任感去讓這個節目傳達正確的價值觀,影響他們,他們就是未來,他們改變了,這個大環境就會改變。”

可惜的是,《惡毒梁歡秀》已在今年被下架,搜狐在播的美版《SNL》其一季播放量也不足優酷一期中國版《SNL》。

換句話說,也許現在大家能看到的中國版《週六夜現場》,這個被原版粉絲瘋狂diss的節目,就已是我們能看到的最SNL的SNL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