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一瞥,摩洛哥已深深地紮在我的心中。

雖然只是剎那的擁有,亦能換取一生的回憶。

摩洛哥是位於非洲西北端一個沿海的阿拉伯國家,東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撒哈拉沙漠,西瀕浩瀚的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門戶。

摩洛哥是離歐洲最近的非洲國家。由於地理和歷史方面的原因,摩洛哥兼具地中海和非洲的屬性,就像摩洛哥已故國王哈桑二世在其自傳《挑戰》中所說:“摩洛哥好比一棵大樹,它的根深深地紮在非洲的土地裡,它的葉子呼吸著來自歐洲的和風,颯颯作響”。

摩洛哥人將他們的國家稱為“非洲的歐洲國家”。它地處非洲卻不像非洲;不是歐洲,卻近似歐洲;是阿拉伯國家,卻又不同於阿拉伯國家。

1300多年前,阿拉伯人來到了這裡,從此阿拉伯人成了這片土地上的主角。摩洛哥在菲斯建國,此後,也經歷了諸多朝代更替。15世紀之後,西方列強的侵略使這個地方成為了法國的保護地。1944年,歷史的這一頁翻了過去。走在鬧市的城區,可以發現這裡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民族氣息。這裡的人民熱情而友善,勤勞的工作,吸引著無數遊客來這裡觀光。

1956年3月2日,摩洛哥宣佈獨立,不再是由法國和西班牙為保護國的殖民地,改國名為摩洛哥王國,蘇丹改稱國王。現有國土面積約459,000平方公里(不含西撒哈拉沙漠),人口約3,000多萬,半數以上集中在拉巴特、卡薩布蘭卡、菲斯等大城市。國人熟知的電影《卡薩布蘭卡》便在這裡取景拍攝。

摩洛哥的商業文明歷史悠久,旅遊業和農副產品貿易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歷史、文化往往透過商業運作成為相互依存、彼此互動的有機體。

摩洛哥的文化具有鮮明的多元化,既有土著民族柏柏爾人古老文化,又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還有撒哈拉和黑非洲文化元素,近代,由於受到法國和西班牙等國的殖民統治,同時又兼有歐洲和地中海文化元素,作為非洲的文化課代表,非洲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歐洲文化在這裡交融匯聚和碰撞。

2002年11月8日上午10點45分,我們乘AF129(法航航班)由北京去巴黎,經10小時左右飛行,到達戴高樂國際機場,當日巴黎下雨。在機場停留7小時後我們仍乘法航班機飛往卡薩布蘭卡。11月8日(當地時間)23。45分抵達(北京時間已是11月9日7。45分)。

在摩洛哥期間,我們在拉巴特參觀,在卡薩布蘭卡參觀市容、哈桑二世清真寺等。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新建的清真寺高大雄偉(但婉拒我們的進寺參觀),我們還漫遊古城菲斯,在交錯密佈的迷宮巷弄中,流連於各式各樣精美的手工製品店間,尋覓自己心怡的商品;也曾夜遊紅土之城馬拉喀什,它以一種不斷煥發的生機吸引著遊人、攝像師、藝術家和蝴蝶的到來。

Vol。1

卡薩布蘭卡

電影《卡薩布蘭卡》中的當地人是阿拉伯人,我們在這裡見到的摩洛哥人身材高挑、阿拉伯式著裝和姣好的容貌,恍然之間,讓人以為來到約旦、土耳其等國家。同屬非洲,摩洛哥與我去過的南非、東非、西非等國不同。

電影《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是好萊塢在二戰期間製作的最賣座電影之一,並且榮獲了第1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劇本三項獎項。電影中的故事就發生在摩洛哥北端的城市卡薩布蘭卡。

為什麼卡薩布蘭卡會重要到有一整部電影都關於它呢?

這就要從地理和歷史說起:二戰時期的卡薩布蘭卡是歐洲逃往美國的必經之地,那裡魚龍混雜,局勢緊張。摩洛哥東邊與西班牙隔海相望的地區被西班牙佔領,其餘地區被法國佔領,同時也有德軍的進駐。這也是為何今天到摩洛哥旅行會發現,其有的地區講西語,而別的地區以法語為主,當然他們也講阿拉伯語。

說這裡是電影取景地,其實也算是“舞弊”,因為整部電影的拍攝幾乎都是在好萊塢影棚中完成!但所有的場景都是按照卡薩布蘭卡原景仿製而成,所以還是能找到很多電影裡看到的景象。

卡薩布蘭卡作為曾經的法國殖民地,街區多是白色的中、低型建築,建築風格混合了法式風情,在《卡薩布蘭卡》電影中時常能看到這些老街的場景,異域風情的街道、精美的雕飾無一不在訴說著這段故事。

卡薩布蘭卡市區堵車嚴重,德法日美等各式轎車擁堵在各個路口。說“擁堵”也不盡然,只是車速慢,車速慢卻聽不到司機鳴笛,也沒看到汽車刮蹭、追尾事故,更沒發現當街耍橫、發生爭執的鬧劇。當地人心態平和,據說他們的生活幸福指數高。

來到卡薩布蘭卡,都不會錯過哈桑二世清真寺。它坐落在海邊,建築物精美壯觀,在這裡既能夠感受到神聖的宗教感,也能體會到濃郁的浪漫氣息。

走進非洲的小歐洲,我看到了什麼?

哈桑二世是當今摩洛哥國王默罕默德六世的父親。哈桑二世生於1929年,自幼接受嚴格的宮廷教育,掌握阿拉伯語、法語、英語和西班牙語。1957年哈桑被立為王儲,經常代父親處理國事,1961年哈桑正式繼承王位。哈桑二世繼承王位第二年,主持制定了摩洛哥第一部憲法,並不斷修改完善。在國際事務中,他力主推進中東和平程序,為埃以、約以達成和平協議,以及巴以奧斯陸協議的簽署做出貢獻。哈桑二世執政三十年,在摩洛哥威望很高,但他把這一切歸於真主的恩賜:“他夢見祖先乘風破浪從海上來到摩洛哥的景象,這使他萌生在水上為祖先建座清真寺的念頭。”“他要讓穆斯林信徒們祈禱時,面對真主賜予的天空和海洋,緬懷祖先遠征而來的豐功偉績”哈桑二世清真寺三分之一建在大西洋海面,據說源自這一夢想。

哈桑二世清真寺於1987年8月破土動工,清真寺於1993年8月30日竣工,成為卡薩布蘭卡的地標性建築。遠觀清真寺,黃綠相間的大理石雕花外牆在陽光下閃爍著和諧柔美的光澤,很是宏偉壯觀。這座清真寺位於穆斯林世界最西端,是西北非地區最大的現代化清真寺。

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哈桑二世清真寺,排名在麥加清真寺和麥地那清真寺之後,是當時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其建築面積2公頃,長200米,寬100米,屋頂可啟閉,25扇自動門全部由鈦合金鑄成,可抗海水腐蝕,寺內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是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

沿大西洋海岸散步,只見海灘一側私人俱樂部一家挨著一家。俱樂部有露天餐廳、健身房、沙灘排球場、足球場等體育健身設施。我們到達摩洛哥已是11月,又正值齋月,大部分旅館和俱樂部歇業,但從中還是可以想見,摩洛哥是一個酷愛體育運動的國家。摩洛哥足球隊在非洲和世界盃都是有影響的球隊。

Vol。2

拉巴特皇宮

拉巴特皇宮位於拉巴特市中心,始建於1785年,佔地2平方千米,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宮殿建築,為摩洛哥國王平時處理政務的地方,不對外開放。皇宮大門上用黃銅雕成圖案,綠琉璃瓦屋頂,皇宮外的廣場很大,有寬敞的馬路,馬路兩邊有高大的樹木和花壇,皇宮大門馬路的對面有兩架大炮。門口的噴水池噴水錶明國王在宮殿裡,反之國王不在皇宮裡。

拉巴特皇宮住過法國“太上皇”,摩洛哥各位國王,很少住在皇宮裡面,原因是皇宮落成後遭遇過幾次災難,正式定都後又被“宗主國”法國定為首府,自尊心強的摩洛哥國王不願整天和法國“太上皇”共處一城。如今,時過境遷,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和前任哈桑二世住在拉巴特皇宮辦公的時間比祖先多。

走進非洲的小歐洲,我看到了什麼?

Vol。3

菲斯古城

菲斯是摩洛哥歷史上最早建立的皇城。它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8世紀,伊斯蘭教什葉派哈桑的曾孫穆萊·伊德里斯,建立了北非第一個阿拉伯王朝——伊德里斯王朝。

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去世。此後中東穆斯林圍繞“哈里發”展開權力之爭。“哈里發”是阿拉伯語“繼承人”的意思。麥地那的穆斯林在哈里發問題上形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系。遜尼派認為,哈里發應該被推選出來;什葉派認為,真正的哈里發只能出自穆罕默德“神聖家族”的“伊瑪目”。伊瑪目的原意是阿拉伯語“祈禱主持人”,但在什葉派教義中卻代表了真主和世人之間的中介,類似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去世後,第一位伊瑪目是其堂弟阿里,他娶穆罕穆德的女兒法蒂瑪為妻,他們的兒子哈桑,即穆萊·伊德里斯的曾祖父。穆萊·伊德里斯建立由柏柏爾人組成的穆斯林軍隊,先後佔領了東起特萊姆森(阿爾及利亞西北),西至薩累河(吉爾吉斯-哈薩克人地區)的廣大區域,迫使一些信奉基督教、猶太教的柏柏爾人改宗信仰伊斯蘭教。

伊德里斯王朝早已成為歷史,但伊德里斯二世當年實行的宗教政策和治國理念,已經成為摩洛哥這個阿拉伯化的北非國家的重要傳統,並影響至今。

菲斯的發展與整個阿拉伯帝國的興盛緊密相連。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消滅了拜占庭帝國在非洲北部最後的駐軍,佔領從突尼西亞直到摩洛哥的廣袤土地。阿拉伯帝國使非洲的柏柏爾人皈依了伊斯蘭教。

菲斯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為幾條貿易大通道的樞紐。一方面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最西端,來自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在此彙集,再被運往歐洲;另一方面歐洲和非洲之間的貿易往來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各個城邦、部落間的貿易往來也都要經過菲斯。菲斯成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貿易據點,南來北往的商人在此匯聚,一時繁盛至極。

出乎大家意料的恐怕是世界第一所大學就誕生於此。菲斯於公元812年修建了世界第一所大學——卡拉維因大學。

學生在這裡除了學習伊斯蘭教法外,也要學習天文、數學、物理。菲斯圍繞大學還建立了中學、小學一套完備的教育體系。學校的旁邊還有大型的圖書館,當年藏書達幾萬冊。

多元文化的交融,給菲斯帶來了各種新技術,促進了金屬冶煉、皮革行業的迅速發展,大家現在遊覽非斯時看到的製革、製鞋、銀器、地毯等傳統手工業均保留了當年的風貌。這些略顯滄桑的物件,如果放在1000年前的話,其工藝之精湛就不禁令人驚歎了。

“摩洛哥的菲斯,是令所有的旅人欣喜的地方,因為這個城市是一個活著的天方夜譚,要是有一張載著阿拉伯人的飛毯突然飄起來,你也不會感到奇怪,人們還維持著那種神話裡的生活。”——林達《西班牙旅行筆記》

菲斯古城是摩洛哥歷史的活化石。彎彎曲曲的小巷,像蛛網一般鋪設在厚重高大的圍牆之間,狹窄處只能一人透過。稍微寬敞一點的巷子,路邊擺滿貨架。兜售各類衣帽、糖果和生活用品的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送貨馬車、還有送水和煤氣罐的毛驢不停地穿梭在遊人中間,我們經常不得不躲在路邊,為馬車和毛驢讓行。這裡既是旅遊景區,也是當地居民實實在在的居住生活區,如果不是當地導遊引路,任何人都可能迷失在這迷宮似的街巷,找不到歸途。

迷宮似的狹窄巷道里毛驢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你感覺如此真實,不像國內的某些古城已經完全商業化了,很難尋到一絲的生活氣息,徒有一個古城的空殼。

走進非洲的小歐洲,我看到了什麼?

特別說明:

菲斯古城是由當地百年流傳下來的古老的阿拉伯手工藝作坊鋪構成,古城內百轉千巷,很容易迷路,因為均為當地的古城嚮導帶領團隊入內觀光並出城的,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客人單獨行動的。請客人不要流連於古城內的手工藝作坊鋪,否則將影響整個團隊程序。

Vol。4

馬拉喀什

馬拉喀什是摩洛哥最著名的古城,曾是三個王朝的首都,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

三度成為摩洛哥王朝都城的馬拉喀什,是很多人來摩洛哥的最初動力,整座老城就像是一個坐在飛毯上從中世紀醒來的夢,縱貫摩洛哥古今,並凝結了伊斯蘭文化和柏柏爾文化精華的重要載體!

馬拉喀什在柏柏爾語裡是“上帝的故鄉”,在阿拉伯語裡是“紅色之城”,所以整座城市都是以土紅色為主色調。這裡如今還保留著1000年前古老的建築和市街,大多的民房糅和了伊斯蘭風格和柏柏爾人的特點。《星球大戰》和很多與撒哈拉有關的電影都在這裡取過景。

馬拉喀什的新城、舊城、古城和皇城,哪兒哪兒都是連綿不絕的城牆,一圈套一圈,一門接一門,形成了無數個城裡城外。在這裡,你能感受到時空的穿越。千年來,每當夜幕降臨之時,這裡燈火通明,煙霧繚繞。這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這是世界文化的遺產,這是馬拉喀什的縮影,這是馬拉喀什的不眠廣場!

不眠廣場——-傑馬伕納廣場,從日出到深夜,你可看到當地的舞蛇人、出售香料茶葉的阿拉伯人、講故事和算命的摩洛哥老人,各種賣藝的表演,還有數不清的賣食品、飲料、服飾、地毯、擺設、皮革、手工藝品小攤位,它就像香港的蘭桂坊、上海的新天地一樣,因為有此廣場,馬拉喀什有了無窮生命力。馬拉喀什總是以一種不斷煥發的生機吸引著遊人、攝像師、藝術家和蝴蝶的到來。

晚上8點多,不眠廣場燈火通明,夜生活已經開始。由於氣候的緣故,摩洛哥其它城市也是這樣,白天酷熱,城市的街巷空空蕩蕩;黃昏夜幕降臨,寒意襲來,有時人都冷得坐不住了,街市上人頭攢動,商業和社交活動才真正登臺亮相。

走進非洲的小歐洲,我看到了什麼?

馬拉喀什是靠近撒哈拉沙漠的內陸城市,歷史上是柏柏爾部族長期生活的地方。柏柏爾人是摩洛哥早期居民,現在約佔摩洛哥人口35%,阿拉伯人佔60%,還有少數黑人和其他人種。

注1

:撒哈拉作為地球最大的沙漠著稱,面積約佔整個非洲的四分之一,總面積有900多萬平方公里,幾乎與美國差不多大。不可思議的地貌、浩瀚的沙景,總能受到旅行者的青睞。“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很多人對撒哈拉的嚮往,也因三毛的這句話而產生。

正值齋月,我們在摩洛哥,每天早上4點鐘就被嘹亮的誦經聲吵醒,清晨,它顯得格外刺耳,我在想,穆斯林兄弟姐妹年年月月世世代代這樣祈禱,習慣已經深入骨髓,跟吃飯穿衣一樣,大概他們身體裡的生物鐘已經調整好,不需要鬧鐘了,到點就自然下跪,朝著麥加方向禱告。

注2

:根據在現場記錄整理,摩洛哥三個游泳館專案系我政府出資援建,即在肯尼特拉、菲斯和馬拉喀什三個城市各建一座游泳館。中、摩雙方於2000年5月19日簽訂專案設計合同,2000年5月29日簽訂專案施工合同,2002年1月15日施工組抵達現場,2002年6月20日,專案正式開工,2005年1月31日竣工。每座建築面積1482平方米,泳池25m x 16m,六泳道,總建築面積4446平方米。

經過中、摩雙方的共同努力,特別是克服了因摩方原因造成的專案所需施工裝置、材料長期滯港造成的不利影響,我援摩洛哥三個游泳館專案質量良好按期移交摩方(三個游泳館分別於2004年5月6日、9月28日和2005年2月1日移交摩方使用),摩方對我專案的施工質量給予稱讚,對我工程技術施工人員的努力工作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