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上週末我去游泳,正在更衣室裡換衣服。走進來兩個女人和三個小孩子,孩子們大約3-4歲。

其中有個小女孩兒個子矮小,身體瘦弱。她媽媽去沖涼了,無人照料,她就開始哭泣。

沒人迴應,她就越發大聲地哭泣,旁邊的女人把她抱起來安撫,但小女孩兒依舊哭泣,並說:“媽媽,我要媽媽!”

這個小女孩處於混亂和絕望之中,她所有的注意力都全部集中在一件事上:

找媽媽

於是,在她瘦小的身體裡爆發出洪荒原力的哭泣——這是她找媽媽的激烈的緊急的唯一的方式。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這時媽媽沖涼回來了,小女孩兒的哭聲迴盪在整個更衣間,使人煩躁。

媽媽也被這哭聲激得憤怒,再加上一些叨擾到別人的不好意思,她走到小女孩兒身邊,皺著眉頭開始指責:

“你哭什麼哭嘛!哭得驚叫喚!不曉得你一天在哭啥!”

媽媽越說越生氣,小孩兒越哭越大聲,她一歪一倒的走向媽媽。

但這時媽媽像抓一隻小雞一樣,生氣地抓住她的肩膀把她向後推搡了一下,小女孩沒站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哭得更撕心裂肺了。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那聲音聽得我心尖兒顫,同時讓人煩躁,於是我趕緊換好衣服出去。

過程中我就在想:這個小女孩應該很絕望啊,她急切的想要媽媽的安慰,而媽媽推開了她。

其實很能理解當時媽媽的情緒狀態:

被哭聲激怒了

我們可以看到:媽媽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在“媽媽”這個位置上了,而是也變成了“小孩子”

——你讓我煩不高興,我就推開你!你哭得大聲,我就罵得更大聲。

儘管媽媽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但在那時的情境中,回到了孩子的狀態。

因為孩子不停的哭泣的情景,也許喚起了媽媽童年時候沒有被滿足時的憤怒和無助。

媽媽被情緒淹沒了,此時她的心理世界也是一片混亂,憤怒煩躁可能還有一些手忙腳亂的無力感。

父母如果以孩子的狀態去迴應自己的孩子的,就像前面這位媽媽“憤怒地推開孩子”——就是一種情緒性的攻擊。

越想讓孩子不哭,反而孩子哭得更厲害。

這樣的迴應需要避免的。

媽媽需要再衝突時,回到自己成年人的狀態中,去看到自己作為媽媽的功能:“我的女兒現在很混亂絕望,需要我的安撫。”

當孩子處於情緒中,父母要如何去迴應孩子呢?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第一步:幫助孩子區分情緒

我們說——“迴應”意味著什麼?

我們在山谷裡面大喊一聲,能聽到回聲。我們會因從山谷那裡聽到了自己的聲音而興奮,又多喊幾聲,想再聽一聽;

而聽到回聲,我們知道——奧,原來我存在這山谷裡啊,有一種

定位感

踏實感

試想如果你在一個未知又混沌之地,拼命吶喊卻無迴音,是何等恐懼不安?

孩子,本就從混沌中來,嬰兒時她依靠媽媽的迴應來聽到自己,來建立基礎的定位感和安全感。

這時媽媽的迴應孩子哭泣主要以行動:孩子哭了,就抱起來,餵奶,換尿布。

孩子再大一些(1-3歲)時,媽媽的迴應就需要幫助孩子,去分辨她的情緒:為什麼哭呢?

有時哭是因為生氣,有時是恐懼,有時是沮喪、無能為力,還有時是想要東西。

分辨出那個情境,那一刻,孩子哭泣的背後是什麼。

媽媽可以問:

“寶貝是不是覺得害怕呀?”

“是不是生氣了?”

“哭是因為傷心嗎?”

這時的迴應是需要去幫助孩子識別她的情緒,把她從混亂無序的情緒海洋裡面提溜出來,區分出憤怒、憤怒、悲傷、沮喪的情緒。

幫助孩子區分情緒,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心理養育,這是發展孩子的情緒能力的第一步。

如果孩子沒有辦法區分自己的情緒,控制管理情緒就無從談起,繼而發展出很多兒童的情緒行為問題。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第二步:引導孩子將情緒與事件相連線

接著,當孩子能夠區分自己的情緒感受後,我們才能幫助孩子去連線情緒和事件。

媽媽可以說:

“寶貝感覺害怕是不是因為媽媽沒有在身邊呢?”

“寶貝生氣是因為玩具被拿走了嗎?”

“寶貝覺得傷心不想媽媽去上班嗎?”

父母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理應知道引發他自己情緒的緣由。

回憶一下,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被心中突然升起的一股煩躁不安的情緒所困住,而卻說不出這股煩躁的由來?

這些就是我們內心沒有被辨認的情緒,我們只能說“煩躁”“鬱悶”“難受”,但不能清晰的辨識,也就更難把它們和客觀事件聯絡起來。

連線情緒和引發事件,能夠幫助孩子去理解自己。

很多時候其實父母是能夠猜測到孩子是因為什麼哭泣的,這時就需要去引導孩子,

讓他自己去和自己的情緒建立聯絡,明白自己的情緒從哪裡來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第三步:幫助孩子學會承載自己的情緒

最後一步,幫助孩子去處理讓他哭泣的困難情境。

“哭泣”是一個訊號:我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孩子遇到了他不能處理的事情,就需要父母以“幫助者”現身了。

父母以自己成年人的智力和能力設身處地的去思考和評估環境:如果我是他(孩子),我要怎麼做呢?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父母要清楚“幫助者”和“滿足者”是不同的。

孩子崩潰哭泣,媽媽別抓狂,三招止哭。

如果父母扮演“

滿足者

”,比如:

孩子因為玩具被丟了哭泣,父母立馬買一個讓他不哭了。

看起來問題好像解決了,但其實孩子的困難是在於:我心愛的東西失去了,我不能承受這份傷痛。

父母是需要幫助孩子去面對這一層的困難。

幫助者

”是去幫助孩子學會承載自己的情緒,你可以問孩子:

心愛的玩具丟了,我要怎麼辦呢?

因此當孩子哭泣時,父母需要抱持性的迴應:

1、幫助孩子去區分情緒

2、聯結情緒和事件(理解情緒)

3、幫助他處理困難

那個更衣室哭泣的小女孩兒,她媽媽平日裡應該很少抱持性地迴應她的情緒。

她在陌生嘈雜的環境裡感到非常不安,強烈需要媽媽的安撫。

當我已經在游泳池大門口換鞋準備回家的時候,這時我又看到了那個小女孩兒。

她沒有再哭泣了,臉上掛著淚痕,她媽媽沒有在她身邊,她歪歪倒倒地往前走。

她的眼神空洞迷茫,似乎沒有聚焦,她一直伸著自己的一隻小手在身體前,那個樣子——就像一直在尋找著什麼。

(文章首發:三點一彎鉤)

http://

weixin。qq。com/r/6UQ2Ljv

EFGZrrX9N9xH7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作者:米婭Mia

成熟做人,單純處事。

二級心理諮詢師 沙盤遊戲治療師 分析心理學取向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