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轉載自:王耳朵先生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01

閒逛知乎,發現兩個很有意思的回答。

第一個,剛上大一的00後小夥,在問題“男生真的很不能接受彩禮嗎”下,寫了一句:

我明確宣佈,要彩禮的一切免談。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他隨後還補充了幾點:

“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不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彩禮是女方家庭提出的要求,你見過為了結婚張口就來二十幾萬零花錢的女生嗎?”

“我不能保證彩禮100%地用在妻子身上或為她服務,我當然不能做對我不利的事情。”

“女方的家人由女方負責,他們對我來說只是座上賓而已。女方家族的葬禮我可以寫悼詞,但保留不出席的權利,我也會讓將來的妻子這樣要求我。”

他條條梳理完,最後斬釘截鐵地闡明自己的婚姻信條:

談戀愛靠感性,結婚靠理性,黑白分明清清楚楚,要以立法的心理看待婚後的一切關係,容不得半點模糊。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這百字回答,在知乎激起千層巨浪。

禮貌一點的,說他“幼稚得不行”;難聽些的,直接懟上“空手套白狼”。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支援小夥的,幫著出擊,“人家不掏錢你們划走不就行了,為什麼非得強行輸出自己的觀點?”

“發表發表觀點就有這麼多阿姨出來教他做人了,媽味太濃。”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從9月30號小夥留下回答,到假期結束。這七天內,越來越多的網友加入戰場。

他們從彩禮吵到兩性關係,從女權吵到平權,最後又回到彩禮……戰火外延到微博、豆瓣、虎撲,遠征軍團雖遲但到。

如今近十萬人在這條回答下針鋒相對,吵得不留情面。直接重新整理了知乎評論區討論量的最高紀錄,被網友戲稱為“性別戰爭裡的凡爾登絞肉機”。

02

第二個,是一姑娘@小草莓想喝奶茶 的自述:

本人女,不要彩禮,不要房子車子,不帶嫁妝。支援完全平等婚姻。

和00後小夥一樣,姑娘也補充了幾點:

不住夫家

不喜歡“嫁娶”的說法,結婚不是嫁到別人家,而是成立自己的小家庭。沒房子沒關係,租房也可以。

家庭支出共同分擔

雖沒有大富大貴,但還是A得起,結婚不是在找長期飯票。

家務共同分擔

提前約法三章,洗衣做飯打掃衛生等事務分工合作。各自做合約中約定好的部分,如果不履行就罰款,互相監督。

不要逼我生孩子

婚前約定好,我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不要逼迫。長輩的逼生無所謂,我不可能因為他們的唸叨而改變自己的人生。

如果生了孩子,女孩隨女方姓,男孩隨男方姓

生孩子的費用及產後康復的費用由男方全額支出

畢竟我承受了痛苦,他不能一毛不拔。

孩子的花銷AA,產假結束後我正常上班,請阿姨照顧孩子,請阿姨的錢AA

尊重我的決定,別想讓我放棄職業專門照顧家庭

不要說我算計,要公平就要徹底的公平,不要吃著舊觀念的紅利,還要新時代的好處。

這話一出,又掀起了另一場“男權”和“女權”的世紀對決。

03

看完了兩個故事,很多人不免感慨,

在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今天,彩禮仍然能在當代男女的心裡佔據這麼高的地位,甚至能夠決定婚姻的存亡。

那個喊著“要彩禮一切免談”的小夥子,把婚姻捆綁於冰冷的法律條款。他把婚姻當作競爭而非合作,把夫妻視為對手而非隊友。

那個表態“不要彩禮要平權”的姑娘,試圖讓自己遠離婚姻的雞毛蒜皮,可是生活裡的細枝末節,如何能用幾句話撇清。

《鳳凰週刊》說,中國式彩禮,男人拿不出,女人拿不到,本質上還是雙方家庭經濟與綜合實力上的互相篩選。

實際上,彩禮的背後,還蘊藏著兩個更深層次的矛盾和現實。

第一,是男女地位的矛盾。

南開大學李永萍老師研究彩禮多年,實地調查後發現,越是貧困的地區,越容易出現高價彩禮,反而在大城市、南方一些經濟逐漸發展起來的農村地區,彩禮不升反降。

有意思的是,如果男方家庭經濟條件已經很差了,女方反而還會多要一點彩禮。

因為這筆錢,對她們來說就是一筆“保險金”。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本就生活在城鎮鄉野,女方無法確認男方未來家庭的收入狀況,也無法完全憑運氣賭一把,將自己的未來都建立在一個男人的良知和責任心上,彩禮就成了一種“婚姻償付”。

而對女方來說,她日後要承擔生育、撫養兒女、職場歧視、贍養公婆等一系列責任,還要承擔離異帶娃、社會輿論的風險。

所以直白地說,彩禮就是男權社會對女性價值的一種補償。

這不是由某一個女性決定的,而是沉澱了千百年的彩禮的文化核心。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王慧玲

第二,是新時代觀念和原生家庭宗族舊俗的矛盾。

即使新一代年輕人多已不在意彩禮的價格,可一旦談婚論嫁,兩個人的事情就會變成兩個家庭的事情,兩個家庭就會牽扯進當地的風俗文化。

在河南呂樓村,彩禮可以根據女方的學歷“定價”:本科15萬,大專12萬,中專10萬。

部分農村,彩禮流行“三斤三兩”(14。35萬),“萬紫千紅一片綠”(約15萬)。

更有甚者,如知乎網友“鄰居王叔叔”說起自己的前任:

“她爸媽要求在村裡擺88桌流水席,任誰來都能吃,這樣才有面子。另外還要8斤8兩百元大鈔(約40萬人民幣),市區100平方以上的新房子,以及30萬以上的車。”

即便新人不在意彩禮的數額,但總扛不住父母的堅持和地方的風俗。

他們可能熬過了風風雨雨,但未必熬得過外界的眼光和紅紅綠綠的鈔票。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04

時代在變,鑲嵌在男男女女婚姻中的這道羈絆,卻從未消失。

前有河南安陽陳老漢,耗盡家財又背上20多萬元債務,為孩子辦婚事。

誰知新郎在洞房花燭夜與新娘爭論11萬彩禮,激烈爭吵時用錘子砸向新娘的頭部致其喪命。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後有徐州打工仔,因薪資微薄拿不出彩禮錢,被未婚妻拋棄,一時想不開欲跳樓輕生。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甚至不乏收到彩禮卻被婆家視為“人身權利讓渡”的新婦,頻頻哭訴。

彩禮這座大山,不管壓在哪一方身上,都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實際上,要不要彩禮、彩禮的多寡,都未必和婚姻的幸福掛鉤。

有網友羅列了婚後婆家的四種態度:

要彩禮:這是我的好媳婦,要珍惜;

這是我花錢買來的媳婦,所以必須給我做牛做馬生兒子;

不要彩禮:這是我的好媳婦,要珍惜;

這媳婦不值錢,所以不用在乎。

所以,婚姻幸不幸福和彩禮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跟人品才有因果關係。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同樣是知乎,一個匿名的姑娘寫下自己的故事:

訂婚的時候,公婆說“新時代夫妻不搞腐朽傳統”,不給彩禮,她接受了。

到了該辦婚禮的時候,公婆說“孩子們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就不摻和你們婚禮的事情了”,於是因買房耗完積蓄的她和老公,沒有婚禮。

備孕的時候老公查出來弱精症,可能要試管,婆婆擔憂道,“別做試管,我兒太受罪,領養吧。”

複查發現是烏龍,婆婆立刻變臉,“你們懷上趕緊去查查男女,如果是女孩就打掉重懷吧。”

之後懷孕、坐月子,婆婆說“還是自己媽媽來照顧比較好,畢竟親媽更方便”,她和她媽媽笑呵呵接受了。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知乎

過了產假,談到工作問題,公婆說,“現在是新社會,婦女能頂半邊天,兒媳婦你要好好工作,不掙錢不行啊。”

說到家務,公婆又改口“家務就該女人幹,男主外女主內是傳統嘛”。

孩子姓氏,是她和老公猜拳三局兩勝的結果,隨她姓。

公婆暴怒,“出嫁從夫,你是我們老x家的人,孩子是我們家的根!”

……

結婚八年,她的公婆一直是對自己無利的就堅持“新觀念”,對自己有利的就牢守“舊傳統”。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知乎

然而每一次交鋒,她老公都會堅定不移地站在她前面,把這些亂七八糟的瑣事提前解決。

“你們二老當初自願選的,新式路線。”

“彩禮是陋習,過年一定要在婆家過就不是陋習?人家自己沒有父母要陪了嗎?”

所以你看,選對了人,即使沒有彩禮支撐,心底的溫度,也足以對抗現實的冰冷。

都2021年了,00後小夥一句“要彩禮一律免談”,還能引來10萬人罵戰…

05

記得那個講述基層女性婚姻困境的影片博主@王慧玲,曾說過一段話:

“如果有一天女性的生育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己想生就生,不想生就不生,沒有人可以勉強的了女性。

社會也認可全職媽媽這個職業,並立法給予母親和孩子生活保障。

如果我們走到這個階段的話,我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彩禮。”

其實這段話,也可以這麼理解:

如果有一天男效能夠承認並重視女性的生育成本,心疼老婆可能會付出的產後感染、大出血、妊娠紋、肥胖症、小便失禁、產後抑鬱……

大家庭和小家庭皆認可女性在生活和職場上的付出,能夠拋棄舊觀念,正視性別平等的問題,感情裡別摻雜生意。

如果彩禮迴歸到本質,單純地作為婚姻的標識物,以一場優雅的儀式,為新人送去祝福和期許。

那麼,那一串終歸會被消耗完的數字,根本不會殺死愛情。

誰都知道,最重要的,還是那個能陪你走完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