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中許多人都活在這樣的困境裡:

無法坦坦蕩蕩做自己。

獨處的時候好好的,但只要一和別人交往,就會忍不住關注自己的表現,揣測別人的想法。

生怕自己哪裡出了問題,惹人不喜歡。

我的來訪者小A就是這樣。

有次朋友聚會,大家喝多了聊得很開心。但在聊完之後回家的路上,同車的朋友在一旁刷手機不說話,他一下子就緊張起來,並且開始胡思亂想:要不要說點話打破一下沉默?他是不是對我有意見?難道因為我吐槽太多了有點負能量,所以不想再和我聊?

就這樣斷斷續續苦惱了一路,直到回家。更難過的是,當時已經十二點多,他在車上也很累,也想放鬆一下,但他還是提起了精神,反覆地揣測。

小A的處境也許是比較緊張的,但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困境:

不自覺對“別人的討厭”很敏感;以至於不敢做自己,沒辦法釋然。

那怎麼辦呢?

針對這個問題,著名心理學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提出了一個非常有智慧的方向——

「課題分離」

簡單理解是:分清楚這件事屬於誰的事情,就誰去負責。

你不喜歡我,是你的事,我控制不了;而我要怎麼活,是我的事情,你也管不著。

一個人要活出自己,就要大大方方地接受自己身上會有討人厭的部分。別人討厭我也沒關係,我不理他就好了。

但在我的諮詢經驗裡,能做到課題分離,接受別人討厭、能坦然做自己,是有門檻的。

這個門檻就是:

是否曾被篤定地喜歡和認可過。

二、

小A在諮詢中提到一種感覺:

我很難接受別人討厭我。

因為我總需要確認別人喜歡我,才能覺得安心。

這種“尋求確認”的感覺,一直伴隨著他。

從小在父母面前,他一直在努力變得優秀,希望被父母誇獎;長大後在各種人際關係裡,他習慣去討好。討好朋友,討好上司,希望他們能喜歡自己。

而如果周圍有人對自己不滿、態度不明確,那他就會緊張,陷入一種被動和不安裡,懷疑自己很差勁。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我們現在的關係模式,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早期的關係。

這種確認的執念,也很多來自小時候的匱乏。

小A說到,從小自己就很少體會到被穩穩喜歡的感覺,相反更多的是嫌棄。他從父母的反應中總能感到一種感覺:我再怎麼做,都不夠好。像他這樣總是得不到認可的孩子,無論怎麼做父母可能總是在嫌棄他的孩子,會陷入很無助很憤怒、很沒有安全感的狀態,他沒法從父母那裡獲得一種確定:我是好的,我沒有問題,我是個好寶寶。

這導致他一直沒辦法肯定自己一定是好的,只能從別人的反應裡去做判斷,根本沒辦法做到課題分離。所以內心經常是慌張的,不確定的。

為了抵抗這個難受,他一直在尋求確認,並且對於“被討厭”感到敏感和無力。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

具備課題分離的能力,是有前提的。

前提就是:這個孩子在早期的成長中得到了想要的心理營養,從父母的眼睛裡看到了滿意、喜歡和認可,那麼他們才能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某種確認——

我是好的,我沒有問題。

然後他才能騰出精力來去理解父母和周圍的人,理解別人和自己的不同,做到真正的課題分離:

我知道你不喜歡我,但沒關係,我也知道我很不錯

所以,總是在為別人喜不喜歡你而患得患失的人,你必須要認識到:你想得到外界確認的需求,可能是小時候沒有從養育環境裡獲得足夠的認可和喜歡,沒有確認感導致的。

而且很可能你在潛意識裡更認同你父母的態度——“你不討人喜歡,你不夠好”——所以才需要外界的一直喜歡來證明自己足夠好。

三、

需要不斷得到確認,還會引起一個後續行為:

控制

無論是討好、變優秀,還是去猜測別人的想法並急著解釋,都是為了控制對方,讓對方喜歡上我們。

這些控制的想法和行為,也是我們習慣的模式。

如果在小時候,一個人不論怎麼做,父母就是不喜歡你,不認可你,你會非常無助。此時的你意識不到這是父母的問題,意識不到也許只是因為父母沒有能力來認可你,事實上你並不是真的那麼差,你就會陷進去。為了獲得認可、獲得安心的感覺,用盡不同的方法,執著地想要控制、改變父母的態度。

一直執著地要讓別人喜歡自己,正是跟父母關係裡這種未解決的情結的延伸。

因為潛意識的情感是不認人的,它只是碰到當初跟父母一樣不認可自己的人時,就自動預設為這是當年未完成的任務,要去強迫性完成它:我必須要改變你,讓你變得喜歡我;我都做得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討厭我?!

其實這些話都是對自己的父母說的。不管這個人是不是父母,不管時間都過去了幾十年,你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幼小的孩子,對方也不是那個“鐵石心腸”的冤家父母。

只因債未還,心就不甘,它還想要,還要報仇,還要滿足願望。

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我們要意識到:

正是因為你當年太挫敗了,所以今天才如此執著地不放過這些會討厭你的人,也執著地不放過你自己啊。

四、

陷在苦苦不甘心中的人啊,想要從中解脫,需要看到自己的心結,看到自己早年的這個創傷和情結。

你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足夠的認可和喜歡,這是情結的緣起。你就是沒有被好好對待,這是巨大的遺憾,你委屈,你悲傷,你憤怒,這都很正常。

允許自己把壓抑的憤怒,委屈,表達出來,同時也看到父母的侷限、周圍人的侷限、自己的侷限。要想慢慢溶解這種情結,需要我們哀悼這個遺憾,承認也許一輩子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也一輩子得不到某些人的認可,並且發展出“自我的想法”。

「課題分離」是阿德勒心理學中的重要部分,也是一個人走出嬰幼兒的自我中心,完成人格成熟的重要一步。

當我們還在執著的渴望著從他人的眼光裡獲得認可時,意味著我們尚未掌握一個技能:

擁有對自己的判斷,對自己的認可。

一個人如果不去練習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斷、自己的感受時,他就永遠不能擁有自我。

他就從來沒有把自己放在一個成年人的位置上,而是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孩子的位置上,試圖控制所有人來認可自己,並且因此糾纏不清。

練習擁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斷,去關注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併為此承擔責任,如此才會逐漸有力量。只有當我們擁有自我之後,才能意識到哪些是我的看法,哪些是別人的看法。而這就是課題分離。

“不想被人討厭”是我的課題,但“別人是否討厭我”卻是別人的課題。

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同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

如此,你是自由的,別人也是自由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得到所有人的喜歡,就像一道菜,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愛,也許只有人民幣,才能那麼多人喜歡。

但這不代表你不好。比起別人如何看自己,你更關心自己的看法和生活。你便成熟了。

就像脫口秀大會上李雪琴理直氣壯說的那樣:臺下的很多人,我知道你們不喜歡我。今天我也要告訴這些人:我也不喜歡你們。你看,多颯。

希望你有一天可以像李雪琴一樣大大方方地面對別人的討厭:

我就是被你討厭,這並不是我的課題,如果你覺得苦惱,那是你的課題。

同樣,你也擁有討厭別人的自由。不壓抑互相討厭,也不強求互相喜歡。關係也就輕鬆了。

作者:達芙妮,一個心理諮詢師。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