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利克斯·

門德爾松

-巴托爾第(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國作曲家。

浪漫主義時期音樂(十一):門德爾松

門德爾松出生在德國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銀行家。門德爾松從小就得到了很好的音樂教育,可以和一些有名氣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學習音樂。16歲,他創作了喜歌劇《卡馬丘的婚禮》(Op。10,1825),17歲時創作出著名的管絃樂序曲《仲夏夜之夢》(Op。21,1826)。在1826—1829年期間,門德爾松到柏林大學學習,並於1829年,為紀念巴赫《馬太受難樂》創作百年,親自指揮了這部作品。1829-1835年,門德爾松去歐洲幾次旅行,領略了不同國家的特色風光,他在旅途中構思了《蘇格蘭交響曲》(Op。56,1830—1842)、完成了《宗教改革交響曲》(Op。107,1829—1830)、管絃序曲《赫布里德群島》(Op。27,1830)、《義大利交響曲》(Op。90,1833)、鋼琴作品集《無言歌》第一卷(Op。19,1829)、管絃樂序曲《寂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Op。27,1832)等作品。1832年,23歲的門德爾松在杜塞爾多夫市擔任指揮。次年,門德爾鬆開始到萊比錫擔任格萬特豪斯布業大廳擔任指揮。此後,門德爾松因為他的音樂創作和音樂活動有了較為穩固的名氣。在1843年,門德爾松參與籌建

萊比錫音樂學院

。在萊比錫期間,門德爾松創作了清唱劇《聖保羅》(Op。36,1834—1836)、《伊利亞》(Op。70,1846),完成《蘇格蘭交響曲》(Op。56,1842)、管絃樂序曲《美麗的梅露辛娜》(Op。32,1833),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Op。64,1844),其餘7卷《無詞歌》(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及大量的重唱與合唱作品。門德爾松在1847年,在萊比錫去世,享年38歲。

門德爾松一生創作了5部交響曲,7部管絃樂序曲,3部清唱劇及讚美歌、詩篇、經文歌等宗教體裁作品,為鋼琴做的《無言歌》8集,為鋼琴、小提琴寫作的數篇協奏曲,還有許多奏鳴曲及重奏的室內樂作品,其中在音樂歷史中最重要的是

管絃樂序曲

交響曲

鋼琴作品

為了大家更好的學習,我在網易雲上製作了一份門德爾松作品歌單,其中精選了本文提及的門德爾松代表作品中更好聽的作品,歡迎大家關注收藏,連結:

貴公子的山水夢遊:門德爾松作品精選

一、管絃樂序曲

在門德爾松的管絃樂作品中,最大的創作特色是他的

“標題”

。柏遼茲是在交響樂中加入了“標題”,創立了“標題交響曲”,而門德爾松是在管絃樂序曲中加入標題,確立了“標題性序曲”。序曲(overture)通常用於戲劇和歌劇的開場,類似於現在電視劇片頭曲的概念,在門德爾松同期的貝多芬就曾為《科里奧蘭》、《艾格蒙特》等戲劇創作了序曲。門德爾松的標題性序曲與普通不同的是,它可以不依附於戲劇或歌劇,可以專為音樂會獨立創作和演奏。標題性序曲通常採用單樂章奏鳴曲的曲式結構,單樂章相比於交響樂多個樂章的結構更加短小。加上標題後,與文學內容產生了緊密的聯絡,讓作品的內涵更加深刻的同時,也讓作品具備了浪漫主義風格。標題性序曲的出現,讓當時的人們眼前一亮。在門德爾松7首管絃樂序曲中,最有名的是他根據莎士比亞的戲劇《仲夏夜之夢》改編的同名作品

《仲夏夜之夢》

(Op。21,1826)。《仲夏夜之夢》講述的是古代雅典有兩對青年貴族,經過誤會和曲折,最終結為夫妻的故事,門德爾松用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音樂描述了這部作品。

QQ音樂 ——門德爾松:標題性序曲《仲夏夜之夢》(Op。21,1826)

其他標題性管絃樂序曲

還有:

QQ音樂 ——《赫布里德》(Op。26,1830)、

QQ音樂 ——《寂靜的海和幸福的航行》(Op。27,1832)、

QQ音樂 ——《路易·布拉斯》(Op。95,1839)

等等。

二、交響曲

門德爾松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創作交響曲,除去正式發表的5部以外,還有未發表的12部,他的交響曲創作中已經體現出了一些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徵,如:模糊樂章之間的聯絡,注重情感的抒發和畫面的描繪。等等。其中的

《義大利交響曲》

(Op。90,1833)、

《蘇格蘭交響曲》

(Op。56,1830—1842)是最著名的。

《宗教改革交響曲》

(Op。107,1829—1830)是門德爾松為紀念德國新領袖馬丁·路德的“奧格斯堡信綱”三百週年而作,它在末樂章使用了德國新教眾讚歌《上帝是我們的堅固堡壘》的旋律。

QQ音樂-專輯 ——門德爾松:《義大利交響曲》(Op。90,1833)

QQ音樂-專輯 ——門德爾松:《蘇格蘭交響曲》(Op。56,1830—1842)

QQ音樂-專輯 ——門德爾松: 《宗教改革交響曲》(Op。107,1829—1830)

三、鋼琴作品

門德爾松最著名的鋼琴作品就是

《無詞歌》

,他創作的8卷48首《無詞歌》(Op。19、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是類似於“音樂日記”或“音樂素描”的作品。作品清新質樸,抒發了他對生活、自然、藝術的情感。

QQ音樂-專輯 ——《無詞歌》全集(Op。19、Op。30、Op。38、Op。53、Op。62、Op。67、Op。85、Op。102,1829—1845)

結語

門德爾松在西方音樂歷史中,他在音樂創作上的主要貢獻就是確立了標題性序曲這種音樂形式。此外,他參與了的很多音樂活動也體現了他對西方音樂的價值。首先,門德爾松指揮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樂》,拉開了巴赫音樂復興的序幕;其次,其基於多年的指揮經驗,確立了近代指揮法的基礎;再次,他在1843年參與籌建了德國的第一所萊比錫音樂院,對於德國音樂藝術教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