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陸家嘴是上海的眼睛,那外灘十八號就是上海的眉梢了。眼睛讓一個人變得神氣活現,但是隻有眉梢恰到好處的濃淡和優雅細緻的弧度才讓一個人風情萬種。

我第一次去上海外灘,是在一個夜晚。當我站在黃浦江的左岸,最吸引我的不是上海灘的眼睛,而是她的眉梢。絢麗的東方明珠太過於耀眼,那些一棟一棟的摩天大樓流光溢彩,讓人想起穿著摩登打扮入時的美女拋著媚眼的樣子,讓人感覺有種似曾相識的乏味——記得香港的維多利亞灣的南岸也是這樣一番繁華景象。是的,上海的陸家嘴和香港島的舊維多利亞城,這兩顆美人的眼眸是這麼相似,各顯千秋不分伯仲。

但是維多利亞港就沒有上海灘這麼美麗的眉梢。香港藝術館和星光大道,與外灘十八號一對比,立馬黯然失色。陳列藝術的場館和記錄明星手印招攬遊客的大道,就好像用眉筆畫出來的眉毛,刻意地強調自己的美感,但是外灘十八號是素雅天成的藝術,雖然裡面駐紮的大多為銀行和企業,但這更彰顯其不刻意的真實。

一位聊著金融和商業,而卻不自知自己眉眼淡雅清新的美人,怎麼能是辛辛苦苦畫好眼線,大談不久前剛剛做好功課的藝術和娛樂新聞的女人能比得上的呢。

外灘這一系列優雅古典的西式建築,在上海灘彎出一個美麗的弧度,向世人訴說著那段中西交匯風雲突變的歷史。這些建築矗立在此迎來送往,經歷了那麼多的名人政要、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販夫走卒,讓人看到它們就想了解背後的許多故事。

夜裡,這一排建築上泛起紅光,敲響《東方紅》的鐘聲,伴隨著這鐘聲並沿著黃浦江向入海口方向望過去,左岸是過去而右岸是現代,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彷彿那個屬於黃包車和洋大人的過去觸手可及。在那個殖民地時期的上海灘,中國人拉著小車頑強而自信地生存了下來,他們奔奔忙忙勞勞碌碌地拉著小車跑來跑去,一年又一年,跑出了一個繁華的上海。今天他們再也不用拉黃包車了,上海也成為了中國的一顆明珠。

洋大人走了,外灘十八號留了下來,看著陸家嘴的風雲變幻,彷彿看盡了一個民族的近代史奮鬥歷程。

在它們美麗優雅的身姿背後,是一個關於中國人一個世紀以來的辛勞、自強、開放和包容的故事。

中山東一路1號(1916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亞細亞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

設計者:英資馬海洋行

風格:折衷主義

中山東一路2號(1910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上海總會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華爾道夫酒店

設計者:T。Tarrant

風格:古典主義

中山東一路3號(1922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有利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3號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5號(1925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日清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5號

設計者:英資德和洋行

風格:日本近代西洋式

中山東一路6號(1897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6號

設計者:英資馬禮遜洋行

風格:維多利亞哥特式

中山東一路7號(1908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大北電報公司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盤谷銀行上海分行

設計者:英資通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9號(1901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旗昌洋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夏姿

設計者:英資通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10-12號(1923年6月23日)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匯豐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折衷主義

中山東一路13號(1927年12月19日)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江海關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海關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折衷主義

中山東一路14號(1948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交通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設計者:匈牙利鴻達洋行

風格:裝飾藝術派

中山東一路15號(1903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設計者:德資倍高洋行

風格:古典主義

中山東一路16號(1924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臺灣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招商銀行外灘支行

設計者:英資德和洋行

風格:日本近代西洋式

中山東一路17號(1923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字林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設計者:英資德和洋行

風格:後期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18號(1923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麥加利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十八號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19號(1908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匯中飯店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

設計者:司各特(英資馬禮遜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20號(1929年9月5日)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沙遜大廈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和平飯店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中山東一路23號(1937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中國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與陸謙受

中山東一路24號(1924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新古典主義

中山東一路26號(1918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揚子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私人銀行總部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折衷主義

中山東一路27號(1922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怡和洋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27號

設計者:英資思九生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北京東路2號(1921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格林郵船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清算所

設計者:英資公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29號(1914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東方匯理銀行大樓

目前使用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設計者:英資通和洋行

風格:文藝復興式

中山東一路33號(1873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英國駐滬總領事館

目前使用單位:外灘源壹號、百達翡麗源邸

設計者:Grossman & Boyce

風格:文藝復興式

北蘇州路20號(1934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百老匯大廈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大廈

設計者:英資業廣地產公司

風格:裝飾藝術派

中山東一路1號甲(1907年)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外灘十八號,上海灘的眉梢

原名:外灘訊號臺

目前使用單位:上海市氣象局

風格:阿塔努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