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2-25 回答

一般認為寒食節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介之推)。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動。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回憶起舊事,想封賞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經和母親到山西的綿山隱居。

晉文公派人上山搜尋,遍尋不到,其臣善自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槐樹被燒死。重耳難過至極,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以紀念介之推。

盧象有《寒食》詩,“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古為一人。”直到今天,山西省介休市當地居民仍然對此深有記憶,實際節日這三天已沒有吃寒食的活動,但晚飯仍然有不生火做飯的習俗,一般晚飯會喝開水,而不是平時喝的各種麵湯。

搜狗問問

但後人多所考證,寒食節禁火習俗的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介子推割股的史實也存在爭議。現今學界認為應是季春時要換新火。

寒食節的真正起源,是源於古代的鑽木、求新火之制。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件大事。寒食節習俗,有掃墓、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

擴充套件資料: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參考來源:維基百科-寒食節

參考來源:百度百科-寒食節

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牽強的微笑i 1級 2016-12-02 回答

介之推

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2-25 回答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後人尊為介子。

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等典籍。

寒食節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文學作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不言祿”,被《史記》和《資治通鑑》等歷史名著反覆引用,清代被收入古文啟蒙讀本《古文觀止》,《中國散文鑑賞》第一篇就是“介之推不言祿”,成為中國古文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歷代詩詞作品中,題詠寒食節的詩詞從戰國屈原、西晉孫楚到現代從未間斷,僅全唐詩就有近三百首,宋代詩詞及元曲也有一百餘首,涉及唐玄宗、張說等歷史名人,杜甫、白居易及唐宋八大家等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成為研究中國詩詞發展史的重要資料。

搜狗問問

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2-26 回答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離開晉國,流亡十九年。一次重耳餓昏,介子推割股(割下自己大腿肉)烤熟給他吃,得以保住性命。重耳很感動。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回憶起舊事,想封賞介之推,而介之推已經和母親到山西的綿山隱居。

晉文公派人上山搜尋,遍尋不到,其臣善自放火燒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後發現介之推母子抱著槐樹被燒死。重耳難過至極,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以紀念介之推

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2-26 回答

介子推

相傳,那是在很早很早,早到了春秋時代,也許是個電閃雷鳴的夜晚,也許是白天突然烏雲密佈,但是,一定是什麼天生異象。因為晉獻公死了,好歹是個霸主,是一定不能悄悄地離開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必定是天地為之動容。可惜,歷史沒有說天地之間如何大戰,只記載了晉國內亂,諸子爭奪王位,公子重耳被趕出晉國,在外避難。先鋒營首領介子推等大臣跟隨重耳忠心耿耿,在國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況下,重耳流亡到衛國,餓不能行,眾臣採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嚥。忠臣介子推偷偷地進山溝裡,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同野菜煮成湯送給重耳。重耳接過來狼吞虎嚥吃個精光,這才問從哪來的肉菜湯,旁邊的大臣告訴是子推從大腿割下來的,重耳聽了感動的淚如雨下。

晉文公歸國為君侯,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願誇功爭寵,攜老母隱居於綿山,後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為官。躲避山裡,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於是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之後,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寒食節終於推而廣之,擴充套件到全國各地,在歲時節日的演變過程中,寒食靜靜地融入了清明。[2-3]

寒食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4-02-26 回答

介子推,傳晉文公出逃,介之推隨之,途中無食,介子推割股以獻,文公垂淚言必不相負。後文公復國,遍賞群臣,獨忘介之推,介之推不願居功,背母入深山。文公幡然覺悟,遍尋介之推不著,或有人言燒山以迫其出,然介之推抱樹被燒死。文公悲痛不已,是日不可舉火寒食,削介之推之抱樹為履,每望禁不住痛曰“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