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晉山河2021-04-21 16:12:01

清朝政府自入關之後,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在山海關之外又加了一條防線,因為是用柳條作的籬笆牆所以叫柳條邊。規定東北是是清朝發祥之地,未經允許漢民私自遷入,將會被斬首。這其實是剛一入關的清王朝王朝害怕自己統治不穩,給自己留了一塊退身之地。再加上清政府在入關的時候,將東北原有的以旗人為主的各民族人口大量遷移到關內。也造成了廣大的東北地區地曠人稀。根據乾隆時期的統計,整個當時的吉林省一共就只有不到10萬戶居民。這還是內東北地區。由此可見,為什麼沙俄能夠在外興安嶺地區大量侵佔我們領土?就是因為千里無人煙地曠人稀。到了近代一直到了光緒年間,有鑑於日俄爭奪東北,才開始移民實邊放開遷移東北的限制。真正東北的漢族人口突飛猛進的增長,還是在張作霖時期,張作霖用火車皮從中原、山東、安徽一火車皮,一火車皮往東北拉人。這一舉動,其實是居功甚偉。他保證了東北後來能留在中國,保證了東北漢人佔絕大多數的人口結構。就是日本拼命地向東北進行移民屯墾。一直到日本投降前,在東北的日本移民人口才剛剛和中國人口打平。緊接著日本就戰敗了,此事簡直是細思極恐。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破曉朝陽2021-04-21 18:31:30

主要是兩點:法理性和人口暴增。

清朝以前,中國的概念就是漢地十八省,比如明朝,實際控制區就到遼東。也就是說,滿洲不屬於漢人區,你要移民就會很費勁,就像今天你要移民美洲就比去北上廣費勁多了。這就是法理性。

清朝以前,中國的人口也就幾千萬,明朝巔峰時在冊人口六千萬,這就是極限了。但清朝中期,也就是乾隆以後,就已經四億多了,這在農耕時代是嚴重過省的,於是出現了一系列人口大遷移現象,比如闖關東、走西口。這就是人口暴增。

當兩個因素同時具備,就出現了闖關東、走西口的現象,至於清朝的禁令?

古代王朝的控制能力和執行能力和現代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說白了就是一紙空文。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鹽鐵2021-04-21 21:27:11

如果先看結論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末尾。

東北移民的歷史其實是很悠久的,從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但在近代之前,東北地區氣候寒冷、常年封凍,使得當時的作物很難在東北地區生長,支援不了太多人口。再加上戰亂、遊牧民族的壓迫;漢人總是移民南方的多,移民北方的少。而且移民東北的漢人在中原王朝衰弱後,大多又會返回中原。

比如明朝在收復遼東以後,對遼東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民間移民。人口恢復到350萬左右,其中包括遼東以北25萬的女真和50萬左右的少數民族。但這些人在明清幾十年的殘酷拉鋸後消耗殆盡,以至於清朝遷都北京的時候人口僅剩90萬左右。直接重回原點。

至於清朝的東北移民,則經歷了一個一波三折的過程。

招民開墾(1644-1666)

在清朝於1644年入關以後,為了鞏固在中原的統治,更好的征服中原。清朝將自己在關外的人民移入北京,只有盛京和錦州等地留守少量軍隊防衛。此舉讓人口稀少的東北更加空曠荒涼,一時間野無農夫,路無商賈,土曠人稀,生計凋敝。

當時,奉天府尹張尚賢上奏給清廷的奏疏中說:

“盛京形勢,自興京至山海關,東西千里,開原至金州,南北亦千餘里……合河東河西之邊海以觀之,黃沙滿目,一望荒涼,倘有奸賊暴發,海寇突至,碎難捍禦,此外患之可慮者。以內而言,河東城堡雖多,皆成荒土,獨奉天、遼陽、海城三處,稍成府縣之規,而遼、海兩處,仍無城池。如蓋州(今蓋縣)、鳳凰城(今鳳城)、金州(今大連金州區)不過數百人,鐵嶺、撫順惟有流徙諸人,不能耕種,又無生聚,隻身者逃去大半,略有家口者僅老死此地,實無益於地方,此河東腹裡之大略也。河西城堡更多,人民稀少,獨寧遠(今興城市)、錦州、廣寧(今北鎮縣),人民湊集,僅有佐領一員,不知於地方如何料理,此河西腹裡之大略也。合河東河西腹裡觀之,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全無可恃,此內患之甚者。臣朝夕思維,欲彌外患,必當籌畫堤防,欲消內憂,必當充實根本,以圖久遠之策”。

由於當時清朝實行了圈地、逃人法和剃髮易服等一系列政策,導致漢人反抗尤為激烈,再加上南明政權的存在,使得清朝必須重建遼東的經濟,以穩固後方。

於是順治年間到康熙初年(1667年),清廷多次下令,鼓勵原來的東北人返回東北和中原人前往關外開墾土地。

其中最著名的為1653年頒發的《遼東招民開墾條例》,按招民的多寡,授以大小官職,併發給移民耕地、種子、口糧等,以破格獎勵和優待的辦法,鼓勵關內人民出關開墾。

順治十年條例:

“遼東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垂主簿,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炯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

封禁東北(1667-1860)

就在東北地區剛剛開始恢復時,清廷釋出《遼東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令》,消極對待東北移民,自此開啟了對東北長達200年的封禁時期。

1670~1681年(康熙九年到二十年)

清朝在原有的柳條邊的基礎上,清朝從開原的威遠堡向東北方向到法特哈(今吉林省吉林市北法特)重新修建邊牆‚長690華里‚俗稱“新邊”。在各個關口,設立稽查部門,每個關口常駐官兵數十人‚嚴防漢族移民進入禁地。而對己經進入東北的漢民‚強令其取保入籍。不願入籍者‚限期十年‚勒令回籍。

同時清政府以柳條邊為界‚將東北分為遼東和遼東以北,遼東以北又被劃分為蒙古族遊牧區和滿族漁獵區‚禁止漢人進入墾荒。對於一些特別的地方,將之劃分為皇家禁地。

比如:1677年‚清政府把長白山地區定為聖地,並進一步下詔規定:

盛京以東‚“伊通以南‚圖們江以北‚悉為封禁。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墾闢有禁‚森林礦產之採伐有禁‚人參東珠之掘捕有禁”。

1682-1734年(康熙二十一年到雍正十三年)

此時期,清廷對待東北移民持封禁態度,並多次下令將移民移出東北。

1735-1860年(乾隆元年到咸豐十年)

由於乾隆本人對於滿族國語騎射的強調,於是開始加大對東北的封禁力度。從黑龍江到遼寧、奉天,從海路到陸路,不留一個死角。

1740年(乾隆五年)‚清政府釋出了對前往奉天移民的封禁令:

1、嚴山海關出入之禁。“山海關出入之人必宜嚴禁”‚今後凡攜眷移居關外之人‚無論遠近‚不準放出。

2、嚴商船私載之禁。凡浙江、福建、山東、天津等關內沿海省區赴奉天貿易船隻‚一律不得載運與貿易無關之人。

3、嚴格保甲稽查。無論旗民一體詳查‚願入籍者編人當地保甲‚不願者逐回原籍。

4、嚴格清丈民旗土地。奉天空閒田地專令旗人耕種‚漢族民人禁止開墾。

5、嚴禁在奉天地區開礦取利及重治私挖人參者‘’。

1741年(乾隆六年)‚清政府下達了對前往吉林移民的封禁令:

“吉林等處系滿洲根本‚若聚集流民‚於地方實無裨益。伯都鈉(今松原市扶余區)地方‚除現在民人勿許招募外‚將該處荒地與官兵開墾‚或作牧場。再者出產人參、東珠之吉林江及與長白山、烏蘇裡等處相通之水旱道路‚向來不準行走‚應令該將軍、府尹等嚴行查禁”。

1742年(乾隆七年)‚清政府又下達了對前往黑龍江移民的封禁令:

“黑龍江地區貿易民人應分隸八旗查轄‚初至詢明居址‚令五人互結註冊‚貿易畢促回。病故回籍‚除名‚該管官月報。如犯法‚將該管官查議。其久住有室及非貿易者‚分別註冊‚回者給票‚不能則量給限期。嗣後凡貿易人娶旗女、家人女‚典買旗屋‚私墾‚租種旗地及散處村莊者‚並禁。凡由奉天、船廠(今吉林省吉林市)等處及出喜峰口、古北口前往黑龍江貿易者‚俱呈地方官給票‚至邊口、關口查驗‚方準前往”。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為了防止禁令鬆弛,清朝再次下令重申:

“盛京、吉林為本朝龍興之地‚若聽流民雜處‚殊與滿洲風俗效關。但承平己久‚盛京地方與山東直隸接壤‚流民漸集‚若一旦驗餘‚必致各失生計‚是以設立州縣管理。至吉林原不與漢地相連‚不使令流民居住‚今聞流寓漸多‚著傳傅森‚查明辦理‚並永行禁止流民‚毋許入境”

之後的各個皇帝都延續了乾隆的封禁政策,一直持續到咸豐十年為止。

對於清朝封禁東北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原因:

1、保持滿族固有的尚武精神和騎射本習‚防止漢化‚以鞏固自己的根據地;

2、防止漢、蒙民族結合‚威脅清朝統治等。

3、保護清廷對人參、東珠、黃金等資源的壟斷‚保持國有土地;

4、維護旗人生計‚避免旗、民糾紛;

其中1、2為主要目的,3、4為次要目的。

長達200多年的封禁,對於東北地區的人口增長造成了巨大影響,使得人口增長緩慢,直到同治元年才恢復到明末的水平。稀少的人口造成東北地區破敗荒涼,防衛力量薄弱,最終給俄國入侵留下了空子。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

1861-1912(咸豐十一年到宣統四年)

由於第二次鴉片戰爭、天平天國運動和捻軍作亂等一系列運動。清朝上下一片內憂外患,沙俄的侵略由加重了東北的危機,並宣告清朝東北封禁策略的最終破產。同時為了緩解因為鎮壓起義造成的巨大財政壓力清朝開始大部開放、區域性封禁的策略。但隨著晚晴半殖民化程度的加深,尤其是《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朝財政壓力越來越大,日俄雙方在東北的交戰又進一步加劇了邊疆分裂的風險。於是清朝在全面開放封禁政策。

總體來說清後期發生移民浪潮主要原因由以下幾點:

1、日益嚴重的災害造成大量的流民,流民移民東北越來越難阻擋。

2、清朝因為鎮壓起義、叛亂和對外賠款造成財政的巨大壓力,進而無法支付邊疆士兵的軍餉。

3、沙俄對東北土地的不斷吞噬。

1912-1937年(民國元年到民國二十六年)

清朝滅亡後,東北地區的移民來到了新的時期。民國政府建國之初就堅持移民實邊,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越來越佔據主導地位。

1912年,在孫中山的批准下,黃興等人在南京成立了拓殖協會。

1913年,出任農商總長的著名實業家張睿擬訂《國有荒地承墾條例》‚並於1914年3月開始施行。

“凡國有荒地‚除政府認為有特別使用之目的外‚均準人們按照本條例承墾”

“開墾之規定及承領之程式‚乃有遵循之軌矣”

在張作霖掌管東北以後,多次下令各地成立墾務局。張學良接手東北後,繼續堅持之前的招募東北移民的政策,並於1928年在原有的基礎上成立了東北屯墾委員會。

對於近代時期時期,為何會造成移民東北如此迅猛。(當然其他地區移民也很猛,比如走西口、下南洋等)

主要原因一般由遷出地和遷入地兩方面的原因

對於遷出地方面,原因主要由以下幾種:

1、華北地區人多地少,人壓力大。

2、天災、兵災和匪禍連綿不絕。

3、東北移民多為華北等地的移民,華北等地移民有心理阻力小;同時華北等地前往東北地區路途近。

對於遷入地東北,原因主要由以下幾點:

1、東北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加上耐寒作物的逐漸種植,可以吸收大量流民。

2、東北地區工商業務蓬勃發展,需要大量的打工人。

3、沙俄、日本和清政府修建的鐵路構建的鐵路網,極大促進了移民的進行。

對於東北移民來說,1925年之前,東北移民多為季節性移民。一般季節性移民多佔移民總數的80%,只有20%左右的東北移民定居東北。他們就像候鳥一樣,春來秋返。

這個現象在乾隆時期就已經出現。當時前往吉林的流民大多流入長白山區‚採參捕珠‚淘金伐木。據《柳邊紀略》記載:

當時“採山者‚山東、山西人居多‚大率皆偷採者也。每歲三、四月間趨之若鶩‚至九、十月間乃盡歸……歲不下萬餘人“。

之後對著日本、俄國和清朝官方在東北地區進行了大量工業化建設,需要巨大勞務人員,來使鐵路修建、礦山開採、工廠建立快速進行。

何廉曾對1927年以前內地移民計劃留居東三省時間的長短作了估計‚其中計劃居留1年者‚佔移民總數的10%‚2年者佔20%‚3年者佔40%‚4年者佔15%‚5年者佔10%‚7年者佔3%‚10年者佔比1%‚10年以上者佔1%。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

在1925年以後,隨著關內自然條件的惡化、中央政府的鼓勵和東北優越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從兩地之間打工變為定居東北就地打工。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

以上就是清末民初東北移民如此劇烈的主要原因。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知乎使用者2021-04-23 12:15:15

因為後金入關前後,幾乎把以前生活在東北的漢人一掃而空,最大的劊子手是努爾哈赤,什麼殺無谷之人的,剩下的變成了奴隸包衣之類的,再後來入關,奪取天下,把東北當做龍興之地,嚴禁漢人進入,所以東北人煙稀少,只有建州女真的窮親戚在哪,再後來沙俄南下,日本人開始崛起,與俄國人爭奪東北,清廷還要腆著臉保持中立,各種因素導致清廷已經無法禁止東北了,只能放開限制,讓很多活不下去的人闖關東,以山東人居多。

為什麼闖關東發生在清朝和民國?哈哈2021-04-28 17:08:20

應為清,民國對東北是實質的控制或者統治。生產力和人口也達到了。

你說的唐,以及以後得遼金元明。均為達到有效的管控,或者管控區域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