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于禁在曹操諸將中地位最高?風雨雲臺2020-03-03 12:18:14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看整體,要把他的一生事蹟都仔細斟酌一遍,不可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說到戰敗被俘,關二爺不是一樣被曹操俘虜過嗎,但這影響二爺的威名了嗎?

我個人認為評價一個將軍有三個指標最重要:其一,戰績。這一點無須多說,沒有戰績那就是來混飯吃的,啥也不是。其二,官職與爵位。這代表著君主對武將能力的認可程度,這個指標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其三,君主的直接評價。

戰績:1、使(于禁)將兵詣徐州,攻廣戚,拔之。2、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3、從徵黃巾劉闢、黃邵等,屯版粱,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闢)邵等,盡降其眾。4、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5、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6、昌豨復叛,遣禁徵之。禁急近攻豨;豨與禁有舊,詣禁降。7、後與臧霸等攻梅成,張遼、張郃等討陳蘭。禁到,成舉眾三千餘人降。8、禁與諸將登高望水,無所迴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

就戰績而言,于禁在遇到二爺之前保持全勝,人生最後一仗全軍覆沒被二爺俘虜。不過要知道,二爺是何等人物,就論單場戰績那簡直就是神級人物。《三國志》中明確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二爺在官渡之戰時,萬軍從中取敵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般。這要不是正史記載,誰敢相信是真的,我估計只有小說裡才有這樣的情節吧。所以,敗在二爺手下並不算丟人。

于禁與關羽在戰場上相遇,這就好比世界盃的淘汰賽階段。不論發揮水平、主客觀條件如何,總有一方會被淘汰。況且於禁並不是敗在與關羽正面硬剛上,在一定程度上是敗給了天氣。戰爭本身就充滿了突發性跟偶然性,有時候就一場戰鬥而言還真不能說明問題。

官職爵位:軍司馬——陷陳都尉——平虜校尉(益壽亭侯)——裨將軍——偏將軍——虎威將軍——左將軍,假節鉞。

從於禁的官職履歷表來看,他跟隨曹丞相一路平布青雲。剛入夥時是軍司馬,最終官職是左將軍並且假節鉞。左將軍是武官的常設職位,在武官序列裡非常高。武將“假節鉞”的話,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彙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將士。這表明了曹操是非常認可於禁的能力的。

君主的評價:1、太祖悅,謂禁曰:“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2、太祖每征伐,鹹遞行為軍鋒,還為後拒;

曹操本人也是一代名將其軍事才能不必多說,但他對於禁的評價是非常高的,“雖古名將,何以加之”這八個字高度讚揚了于禁的能力。另外,每當曹操有戰事的時候,經常帶著于禁,大軍前進時于禁打前鋒,大軍撤退時于禁打後衛。這就好比在足球比賽中,于禁在進攻的過程中扮演前鋒的角色挑起破門重任,在防守的過程中化為後衛力保城門不失。可以說,于禁是戰場上進可攻,退可守的全能型將領。

綜上所述,論戰績,終其一生只敗給了單場神級人物二爺,這裡面還有很大的天氣因素。論官職,曹丞相對於禁悉心培養一路升遷,最終官拜左將軍、假節鉞。論君主評價,一代梟雄曹操對於禁能力未有半點不滿,讚譽有加。總之,于禁能排入五子良將完全憑的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