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懿晨曦學長2019-10-10 09:16:55

陳寅恪先生的學問之所以有力量,一個他是大學問家,不是小學問家。能成其大,見得大體,所以有力量。就像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一樣,王國維說他們的學問是能成其大者。還有,陳先生是思想家。簡單以史學家目之,未免把他的學問看小了。他更不是一個簡單的材料考據者。當然,他文、史二學方面做了大量考證,但是他在甄別考證這些材料的過程中常常放出思想的光輝。

大家瞭解他研究隋唐歷史的兩部書,《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你注意他的材料的使用,一遍一遍的引證新、舊兩唐書。如果不懂學問的人或者不耐煩的人,很容易略開他的大面積的引證。可是,只要略開他的這些引證,你就不能懂得陳先生的學問。他的每一條引證都不是無謂而引,材料舉證本身就是思想的發現。然後你看他引證之後的三言兩語,他可以使這些材料放出光輝。因此可以講,他的關於唐代的兩部著作既是史學的著作,也是文化史的著作,同時也是思想史的著作。《元白詩箋證稿》是對以元、白詩文為中心的考證,但是他實際上是研究唐代的思想文化史,研究中晚唐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以及在社會變遷過程中知識分子的心理、個性。陳寅恪先生的學問之所以有力量,首要的是因為他是一位思想家。

陳寅恪先生的學問所以有力量,還由於他的學問裡面有一種頂天立地、獨立不倚的精神。他的學行經歷,體現了一般知識人士所不具備的節操和氣節。這就是他晚年在給蔣秉南先生贈序中所講的“貶斥勢利,尊崇氣節”,以及絕不“侮食自矜,曲學阿世”。所謂“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蓋亦指此義。還有他在給楊樹達先生的序言裡講的,“始終未嘗一藉時會毫末之助,自致於立言不朽之域”。為學從來不“藉時會毫末之助”,“貶斥勢利,尊崇氣節”,這是陳學最富光彩的精神層面。

他的學問之所以有力量,也還由於他的著作裡面蘊涵有深沉的家國之情。我 很喜歡他1965年寫的《讀清史后妃傳有感於珍妃事》那首詩,其中有兩句寫的是:“家國舊情迷紙上,興亡遺恨照燈前。”這兩句詩是陳先生整個詩歌創作的主題曲,也是開啟他著作寶庫的一把鑰匙。因為他的精神力量跟他的家國之情緊密聯絡在一起。他在很多詩裡都有類似的情結。“死生家國休回首,淚與湘江一樣流。”“兒郎涑水空文藻,家國沅湘總淚流。”“衰淚已因家國盡,人亡學廢更如何。”他的眼淚都哭幹了。所以哭幹了,是由於深沉的家國之情。這是他一生精神脈絡之所出處。

他的學問之所以有力量,還由於優美的家風門風使然。“優美之門風”這句話,是陳先生在講到漢以後的學術發展,很重要的一個思想學說。剛才提到的陳先生的《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兩部著作,其實此兩部著作非常強調地域和家世信仰的熏習作用。陳寅恪先生對中國學術思想史有一重要假設,即認為漢以後學校制度廢弛,學術中心逐漸由官學轉移到家族。但“家族復限於地域”,所以他提出:“魏、晉、南北朝之學術、宗教皆與家族、地域兩點不可分離”(三聯版《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頁20)。而家族所起的作用在於:“士族之特點既在其門風之優美,不同於凡庶,而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業之因襲。”因此可以說,魏晉南北朝以後,如果沒有家學傳統,就沒有學術思想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