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澳古說歷史2019-03-01 16:35:29

他日試唐孫華詩佳,授禮部主事、翰林院行走(清史稿·聖祖紀二)。

乾隆朝大臣入軍機者,亦曰軍機處行走。今則章京曰軍機處行走,大臣曰軍機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學習二字。(郎潛紀聞。卷二)。

在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關於清朝的影視劇中都會經常出現上書房行走、翰林院行走和軍機處行走等耳熟能詳的稱呼。那麼很多人都不明白“行走”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行走”字面意思就是走動

其實從字面上我們就可以大概的知道這個“行走”是什麼意思。那就是經常走動的官職,亦或者不固定的官職。在清朝凡不是專設官職,只是臨時調動或者說是過去兼職的官員都會在所兼職的機構或官職後面加上“行走”二字。

比如“軍機大臣上行走”這個官職大概的意思就是兼職軍機大臣。在清朝軍機大臣是不專設官職,它是無品無俸的,而在當時清廷會從大學士、六部尚書、六部侍郎等京官當中選調出幾位去擔任“軍機大臣”,但是這些人只是去兼任這個官,實際上他的本職還是原來的職務,同時品級和俸祿也是按照本職來。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同時軍機大臣也是不固定的,它沒有專門的官衙,也沒有專門的人數限制,皇帝想讓它在哪就在哪,想有幾個軍機大臣就有幾個軍機大臣,所以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在官職後面加上“行走”而字。而其餘的也都一樣,比如御前大臣上行走、上書房行走等等,這些都跟軍機大臣是差不多的,本質上沒有任何的變化。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可以說在清朝主要官職後面有行走的,那不用多想這個官職決定只是臨時性的,而且都是有官員來兼任的。

其實按照我們現代人的說法清朝的“行走”就是臨時工,屬於臨時性質的,他不用籤合同,讓他走也不用很麻煩,直接一句話就可以了。而在清朝的那些“行走”也是如此,他們的任命不用經過內閣和吏部的提名,也不用正式的任命公文。只要皇帝一句話,那些“行走”就可以立馬去兼任,不需要其他的繁瑣任命步驟,同時皇帝想讓他走也不用那麼麻煩,只要一句話那些“行走”就可以立馬走,重新回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上,也不用什麼經過吏部啊什麼的。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總之就是一句話,“行走”並不是正式的官,它只是臨時的官,沒有品級沒有俸祿,只是兼差而已。

當然不要以為“行走”是兼差的就認為它的權力很小啊。實際上一般能夠皇帝任命為行走的都是比較受皇帝信任的,有些帶“行走”的非專設官職權力可是很大的,比如“軍機大臣上行走”這個可是被譽為“有宰相之實,而無宰相之名”的權力頂端的人物啊。所以千萬不要小看行走這個官職哦,

就像臨時工一樣,保不齊人家只是閒的慌來這裡玩一下,但是家裡可是很有權或者有錢的。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達摩說2019-01-31 21:10:37

“行走”不是有清一代的正式官職。

一般來說,“行走”前肯定要冠以清朝某個非專設部門的名稱或是非轉任官職名稱,如軍機處上行走、南書房上行走、軍機大臣行走等。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也就是說,“行走”類的官職跟軍機大臣、軍機章京等一樣,也是由皇帝私人任命的非轉任職務,遊離於正式官僚系統之外,卻能由此真正接觸到最高權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就真的入直軍機處、南書房了,只不過是臨時充任,沒有正式任命,隨時有可能就不“行走”了,差不多相當於今天的借調。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行走”這種情形呢?其可能性主要有三:

第一,遇上急活兒了,臨時缺人,純粹調你過來幫個忙,忙完你自然還要回原崗位;

第二,皇上倚重你,想讓你幫他辦事,或是想考察一下你,但由於種種原因暫時還無法正式任用你,就先借調你過來先幹著,等時機合適了再轉崗;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第三,本來就是在職人員,但犯了錯誤,皇上想小小懲戒一下他,於是褫奪了他的職務,但在工作上離不開他,就暫時“行走”一下,以觀後效。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釣魚倌2019-01-31 12:08:14

滿清入主中原後,

官職設定共有九個等級,稱九品

,這九品裡又分正品和從品,所以稱為“

九品十八階

”。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九品以上屬朝廷命官

,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公務員,

九品以下稱為“未入流”

,不屬於“官”,而稱“吏”。

在古代的等級社會結構中,“

官”是上等人

,而

“吏”是下等人,

是為“官”服務的,“吏”的社會地位僅高於老百姓而已。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行走”從政府職能角度來說

是清政府不設專官的機構或非專任的官職,說白了就是臨時調充某個職位而尚未給予正式任命的官職。

在清代非官方的一些場合裡

,“行走”有時候只表示在什麼部門工作,而不表述官銜的一種稱謂。如:軍機大臣上行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上行走之類。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到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把不屬於正式編制的額外派遣人員的職位稱為“行走”,如:參事行走、秘書行走之類。屬於替最低階官員跑腿辦事的服務人員。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胖胖的大番薯2019-03-03 17:37:02

清代官職中的“行走”,來自滿語yabumbi(ᠶᠠᠪᡠᠮᠪᡳ)。yabumbi在滿語中有兩個意思:一是行走、行;二是辦事(引申義)。清代官職如軍機處行走、上書房行走的“行走”等,在滿語中都是用yabumbi表達,漢語是將滿語單詞直譯而來。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四平資訊達人2019-02-14 10:47:04

謝謝題主的提問。這是一個好問題,不過對有些答友的觀點難以苟同。根據有關史料和個人理解,試著說一下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

清代的“行走”既不是正式官職名稱,也不是額設職官。僅從字面上理解,“行走”是指能出入某些辦公場所並在此辦公。在清制中,臨時調充某機構某項職務而尚未授以正式官階的人,即叫做在某處或某官職上“行走”。如“御前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上行走”、“南書房行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等。從這個角度上說,行走類似於現在的“借調”或者“掛職鍛鍊”,有時候也有些“實習”的意味。

據有關史料記載,行走只是一種差使,沒有定員,其編制仍在原供職衙門,俸祿待遇及升遷轉補也按原屬衙門品級及俸次。由於不受編制員額限制,行走便可以在某些不設專官專職的衙門工作任職,這其中最著名的應屬很多人熟知的“軍機處”。

實際上,除了上述提到的,有時“行走”意同“當差”,用現在的話就是“任職”。例如,“在戶部行走”等。

行走期滿後,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或補以實缺,或回到原屬衙門繼續任職。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專注文化領域,探究傳統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圖。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選右上角新增關注。謝謝。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本帥天蓬元帥雲棧分帥2019-04-12 11:32:03

行走的字面意思就是走動,用在職務上,其實就是可以接觸過問這個職務的事權,換句話說就是你雖然不擔任這個職務,但實際負責這個崗位的工作。所以這個詞很有點“代理”,非正式的意思。

但在實際上,“在xx崗位上行走”經常使用在各種無定編(不止一人)的兼職,差使上,而且往往用來表示資序不夠。

比如“軍機大臣上行走”這個官職字面大概的意思就是資序不足的軍機大臣。在清朝軍機大臣是不專設官職,它本身是無品無俸的,而在當時會從大學士、六部尚書、六部侍郎等京官當中選調出幾位去擔任“軍機大臣”,但是這些人只是去兼任這個官,實際上他的本職還是原來的職務,同時品級和俸祿也是按照本職來。但這樣的人多了,分為領班軍機大臣(一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四種。說穿了就是個話語權的問題,大家都是兼職,誰更有權力?領班是辦公室主任,剩下的就是一二三等,從“排名”上就看出來了。順便說一句,“叫起兒”的時候,進門一般就是由排名最後的“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那位掀門簾,所以這個“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又有個綽號叫“打簾子軍機”,這就很像單位各辦公室新畢業大學生天天擦桌子掃地了。軍機大臣上行走比打簾子強,可說話還沒軍機大臣牛,因為你也是臨時的!

但是要注意,這個資序不是簡單的在這個崗位上的時間長短,它一般是官員的品級,任職情況,實際職務綜合考量的結果。以晚清軍機大臣為例,榮祿以文淵閣大學士卸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入軍機處,不但直接就是軍機大臣,沒有“行走”,“學習行走”字樣,而且排名在早就是軍機大臣的協辦大學士剛毅之前。庚子後兩宮回鸞,瞿鴻禨罷相,張之洞,袁世凱入軍機,也是一開始就是“軍機大臣”。還有載灃,在擔任監國攝政王前,有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的經歷,但位高爵尊,所以實際排名僅在領班的慶親王奕劻之下。

此外行走這個詞還往往用來表示一種看似嚴厲,實際上不痛不癢的處分,如果某人犯了錯誤,在批評後加上句“在xx崗位上行走”,基本上就是削去原職,但仍可以在某部門或某崗位上當差,這種處分大多過了一段時間就能官復原職的。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華燈國學2019-01-30 22:58:11

“行走”一詞確實是個官職。最初凡是有本來官職而另外受派到其他機構辦事者,稱行走。說起來,倒有點像現代的人崗位借調。

清制,凡不設專官的機構和非專任的官職,均稱作行走,適用的範圍很廣,且無定員。像入直南書房、軍機處、上書房、懋勤殿、奏事處、批本處之類的都一律都稱之為“行走”,以區別於專設的職官。清末陳康祺在其歷史筆記《郎潛紀聞》卷二中記載到:“乾隆朝大臣入軍機者,亦曰軍機處行走。今則章京曰軍機處行走,大臣曰軍機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學習二字。”

凡官員被授以”行走“的官職,那就是指該官員可以在該任職部門或場所自由進出。因為被授以“行走”的場所往往是要害部門,如上書房、軍機處這些核心要害部位。所以任職者會有相當的特權,並擁有一定的上情下達的職責,故而其職權也往往相當的大,通常是皇帝非常賞識並特別信任的官員才能擔任。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鴻雁272592019-01-30 20:34:10

行走 不設為官職,相當於現行的非領導職務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弓目2019-01-30 19:58:46

行走不是官職,但“行走”是在大內,在“上書房”每天都能見到皇帝,相當於皇帝的秘書長!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四川達州人2019-01-31 09:46:01

行走的意思,有兩個涵義。

一是剛晉升的毛頭小子(經歷不足),比如剛剛被提拔到內閣,但資歷淺薄,所以無法掛上大學士頭銜,也沒有協辦大學士空缺。意思就是進入內閣,實習鍛鍊一段時間。

二是比較輕的降職處分。比如某大學士犯錯誤了,皇帝因某種原因暫時不準備嚴厲處分,所以撤銷大學士或協辦大學士身份,降低級別待遇,繼續在內閣工作,以觀後效。這與現代的撤職留任不一樣,撤職留任依舊是原職,職權範圍基本沒有變化。而,依舊內閣行走,則說明此人之前的權力已經削減了,從首輔降低到次輔,從次輔降低到了實習。

清代官職裡的“行走”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大腳汽車2019-01-30 20:26:36

內三旗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