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片葉子》的結尾運用了下列哪一種情節技巧?電信一姐5252020-07-01 19:12:56

小說的結尾突如其來卻又在情理之中,作者並未正面描述貝爾曼用生命畫出那片藤葉的場景,只是在結尾以休易之口轉述。謎底一揭開,小說達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結尾,小說至此戛然而止。作者總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談,如訴家常,既無跌宕起伏也無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緩緩進行,不動聲色地向讀者敘述一個故事。結尾時卻重筆一戳,露出機關,使人恍然大悟,歎為觀止。因為在前文中我們絲毫看不出老畫家畫葉救人的任何端倪,結尾卻揭示出一個人生奇蹟,作品潛在的藝術光彩奇蹟般地閃耀出來,於平靜中掀起波瀾,兜筆轉勢。歐?亨利式的結尾的魅力恰在於此。回味全篇,老貝爾曼才是小說的主角,全篇的精神。 《最後一片葉子》另一顯著的特色在於對“情節空白”的運用,老貝爾曼“畫葉”的行動本應是作品關鍵所在,作者卻沒有實寫。只有結尾處休易向讀者簡單透露了貝爾曼畫藤葉而死的事實,但對他的具體行為卻不著一筆,這樣,在整篇小說的情節結構中留下了一大塊空白,似乎缺少了對整篇小說因果鏈條的一個完整印象――作者沒有講述故事的“中間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這樣,從接受美學角度講,情節的創造、補充則需要文字的閱讀者的繼續完成。對於風雨之夜的情形,讀者可以用自己的心靈去想象,去再造。這樣,小說的表面情節逐漸淡化而退為內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後銜接轉而為心理感情的合理發展,對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釋不在於外部的單純情節,而在於內部的情感情節,讀者心靈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說的情節更加豐富而理想化了。 出人意外而又懾人心魄的結局處理與對“情節空白”手法的運用,正是《最後一片葉子》的藝術匠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