壎的歷史?使用者11871915662932021-12-28 15:39:08

壎是漢族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壎,器形多樣,如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壎,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欖,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壎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垍頭條萊

商代的壎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製,石制和骨制的,以陶製最為常見,形體多為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壎也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垍頭條萊

秦漢以後,壎在中國的音樂歷史上主要用於歷代的宮廷音樂。在宮廷音樂中,壎分成頌壎和雅壎兩種。頌壎形體較小,像個雞蛋,音響稍高;雅壎形體較大,音響渾厚低沉,常常和一種用竹子做成的吹管樂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就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說兄弟兩人,一個吹壎一個吹篪,表達和睦親善的手足之情。萊垍頭條

考古發掘和傳世壎中也偶見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壎或瓷壎。萊垍頭條

清朝時期,壎的傳承已經斷代,直隸人吳潯源偶得壎,複製出殷代五音孔梨形陶壎傳世,以闡發古音之秘。《棠湖壎譜》是發現最早也是唯一正式刊行的壎專用樂譜,無論對於古壎製法、奏法以及壎譜研究,都具有較高的價值,是一本難得的珍貴史料。萊垍頭條

故宮博物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壎,它高八點五釐米、腹徑七釐米。壎體有六個音孔:前四後二,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雲紋。今人改進研製的九孔陶壎,以古制六孔壎為基礎,然後擴充套件其肩部和內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個:前六後二,加上吹孔、共為九孔。垍頭條萊

為便於運指演奏,儘量減少複雜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於笛子的音孔順序排列。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垍頭條萊

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就開始製作仿古陶壎。後來,天津音樂學院的陳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壎的基礎上,又設計出新型的九孔陶壎,用江蘇省宜興市的紫陶製成。這種九孔壎既保持了傳統壎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擴充套件了音域,能吹出音階和半音,使它成為可以轉調的樂器,而且音色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另外,由於九孔壎改變了原來不規則的音孔排列,按照現代人的演奏習慣,使演奏更為方便,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使用。九孔陶壎的面世,標誌著中國古壎重新獲得了生機。不久之後,陳重教授的另一位學生、湖北省歌舞團的趙良山,用紅木研製出十孔壎,解決了壎難以吹奏高音的缺陷。頭條萊垍

壎的歷史?巢湖灘上談湖潮2021-12-28 16:01:12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垍頭條萊

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仁愛荷葉9I2021-12-28 15:57:20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頭條萊垍

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小釦子5602021-12-28 15:51:26

損的歷史,壎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擊獵物時,石上空腔由於氣流的作用而產生哨音。這種哨音啟發了古代先民製作樂器的靈感,於是早期的壎就產生了。

陶製的壎是古代就流行的樂器之一,屬於吹奏鳴響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壎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續至今。壎在古代用陶土燒製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現在有八孔,九孔,十孔,雙八度等,六孔壎目前市場上不常見)。亦稱“陶壎”。以陶製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老夫任我行是也2021-12-28 15:50:32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

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使用者施詩2021-12-28 15:49:46

答: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

壎的歷史?L笙南2021-12-28 15:47:14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玉銜聲4602021-12-28 15:45:55

壎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

壎後隨社會進步而演化為單純的樂器,並逐漸增加音孔,發展成可以吹奏曲調的旋律樂器。原始社會的壎,器形多樣,如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發掘的陶壎,呈橢圓形,只有吹孔,無音孔,距今約七千年。陝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欖,也只有一個吹孔,用細泥捏塑而成,是壎的原始形態之一,距今約六千年。萊垍頭條

壎商代的壎比原始時期和夏代有了較大的發展,有陶製,石制和骨制的,以陶製最為常見,形體多為平底卵形。戰國時期陶壎也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狀的。垍頭條萊

陶壎秦漢以後,壎在中國的音樂歷史上主要用於歷代的宮廷音樂。在宮廷音樂中,六孔壎分成頌壎和雅壎兩種。頌壎形體較小,像個雞蛋,音響稍高;雅壎形體較大,音響渾厚低沉,常常和一種用竹子做成的吹管樂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裡就有“伯氏吹壎,仲氏吹篪”這樣一句話,意思是說兄弟兩人,一個吹壎一個吹篪,表達和睦親善的手足之情。考古發掘和傳世壎中也偶見一些特殊形制的陶壎或瓷壎。萊垍頭條

萊垍頭條

壎故宮博物院和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藏有清代宮廷所用的紅漆雲龍壎,它高八點五釐米、腹徑七釐米。壎體有六個音孔:前四後二,通體紅漆,描繪金龍和雲紋。今人改進研製的九孔陶壎,以古制六孔壎為基礎,然後擴充套件其肩部和內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個:前六後二,加上吹孔、共為九孔。頭條萊垍

壎的製作為便於運指演奏,儘量減少複雜的叉口指法,其音孔按相似於笛子的音孔順序排列。專業演奏者可吹出二十六個音,包括兩個八度內的全部半音和一個泛音。萊垍頭條

壎中國音樂學院曹正教授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就開始製作仿古陶壎。後來,天津音樂學院的陳重教授在古制梨形六孔壎的基礎上,又設計出新型的九孔陶壎,用江蘇省宜興市的紫陶製成。這種九孔壎既保持了傳統壎原有的外形和音色,又增大了音量,擴充套件了音域,能吹出音階和半音,使它成為可以轉調的樂器,而且音色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極富特色。另外,由於九孔壎改變了原來不規則的音孔排列,按照現代人的演奏習慣,使演奏更為方便,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使用。九孔陶壎的面世,標誌著中國古壎重新獲得了生機。不久之後,陳重教授的另一位學生、湖北省歌舞團的趙良山,用紅木研製出十孔壎,解決了壎難以吹奏高音的缺陷。萊垍頭條

壎的歷史?使用者69250547629472021-12-28 15:35:08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垍頭條萊

壎的歷史?霧島聽風2021-12-28 15:27:44

壎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大約有七千年的歷史,起源於古代的一種叫“石流星”的狩獵工具。條萊垍頭

據記載,壎在戰國初就廣泛應用於宮廷的祭祀活動中,秦漢以後,壎成了宮廷雅樂樂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員。萊垍頭條

最初壎大多是用石頭和骨頭製作的,後來發展成為陶製的,形狀也有多種,其中以梨形最為普遍。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