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藝中的“雲雕”是指什麼?t家族歌呢2019-09-17 17:41:15

雲雕,也稱剔犀,是雕漆工藝的一種,因其圖案多以迴旋生動、流轉自如的雲紋回鉤組成,故稱“雲雕”,日本稱為“屈輪”。此種工藝是用兩種(一般為朱、黑二色)以上的天然大漆在胎體上有規律地交替髹塗,漆層厚度累計達5毫米,再用刀加以剔刻,刀口上寬下狹,進刀深峻,稜面分明,刀口斷面可見交替往復的色漆層。《中國書藝美術大辭林·地方傳統工藝分佈》上記載有“新絳‘雲雕’”。作為中國漆器文化遺產中頗為珍貴的一個種類,“雲雕”工藝始源於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在明朝時期達到第一個鼎盛時期。當時主要供宮廷使用,民間極為少見。清朝末年,皇室衰敗,戰亂頻發,宮廷藝人組織紛紛解散,流落民間。而當時的絳州正處於工商業的興盛期,享有“南絳北代”的美稱,並被譽為七十二行城,城內店鋪林立,商賈雲集。在這種背景下,宮廷雲雕藝人紛紛匯聚於此,重操舊業。在清末民初,至上世紀30年代初,新絳已有王思恭、趙普元、薛仙基、王小虎等12家漆器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