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鈞釉器物的年代該如何鑑別?竹海三和談古論今2018-11-02 17:06:13

9/10 分步閱讀

從工藝方面看,這一時期的鈞瓷,胎質已非常堅固,試驗證明,其燒成溫度大約在1240±20℃之間,與宋鈞燒成溫度已非常挨近,多為半釉,首要是防止釉體活動過大,形成粘足等缺點。從開掘遺址來看,其窯址首要散佈在河南省境內,陝西、河北、山西也有相似標本出土,首要的有禹州下白峪窯、魯山段店窯、內鄉鄧州窯、郟縣黃道窯、禹州長莊窯,山西交城等窯址。歸納比照,能夠發現唐代的鈞瓷與其它瓷種有以下幾個特徵,唐鈞以釉層豐盛,差異於同一時期的青、白、黑瓷類產品,常有釉淚、釉痕、釉淌等表象,屬雙層複合藝術釉類。唐代瓷器的外型大多豐盈、淳厚、嚴肅、素穆,是年代文化思想的體現,故以嚴肅著稱。唐代鈞瓷的釉感堅實、強硬,有一種力氣和動感,渲然著張力和興奮,豐滿向上,而不輕浮,有份量感。唐代鈞瓷的藝術感受力,體現為厚潤、圓滿,在沉穩的根底上,尋求一種豪放和激盪,故縱觀唐鈞的全體特徵,當屬“厚重”。總的來講,唐代鈞瓷的明顯特徵是花釉彩斑藝術;以豐盈嚴肅的外型,從平常生活用品,逐步走向審美需求,以“厚潤嚴肅”的審美個性稱霸於世,也對宋代鈞瓷業的鼓起,打下了堅實的根底。

2/10

潤:釉質有玉的溫潤感、光澤柔和,不同於一般瓷釉賊亮的浮光,而是一種乳光,這種乳光使鈞釉的光澤如瑪瑙一般,似玉非玉勝似玉,有一種溫潤優雅的質地美感。

3/10

活:釉面有動感,不死板。常見到流過足的鈞瓷釉面特別漂亮,就是釉面比較活的原因。鈞瓷只有釉面活才能表現出比較好的藝術效果。其口沿、凸稜、炫紋、乳釘之處釉面脫口、出筋,產生虛與實的對比變化的美感,都與釉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4/10

純:釉質純淨的窯變單色釉,如天藍、天青、月白、豆綠等,色純而不雜。釉具有前述厚,潤活的特點,釉面往往有開片紋路,欣賞起來有純淨的美感。

5/10

變:釉面色彩變化豐富,五彩滲透。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時出現多種複雜的色彩,很難用語言來形容,可謂紫中藏青、青中透紅、紅中寓白、白裡泛藍、藍中有綠,各種色彩交織在一起,變化萬千。富於變化,是藝術審美的基本要素之一,鈞瓷也不例外

6/10

厚:厚有兩種含義,一種是釉質厚實,乳濁度高,不露底;二是指釉層較厚,不淺薄。厚是鈞釉的基本的特徵,釉厚更利於鈞瓷的窯變。鈞瓷之所以大氣、凝重、耐看、釉厚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因素。

7/10

正:釉面顏色純正。例如紅色就要鮮豔好看,或如雞血,或如海棠,不能發烏。釉面缺少變化色又不正的鈞瓷就太一般了。嬌豔的釉色明快點,老辣的釉色深沉點,都是鈞瓷純正到位的顏色。

8/10

紋:釉面上出現的各種紋路或斑點。有蚯蚓走泥紋、冰裂紋、魚子紋、龜背紋、蟹爪紋、飛瀑紋、兔豪紋、蛛網紋、流星斑、虎皮斑、雨點斑、雪花點、油滴斑、珍珠點等。這些紋路和斑點給鈞瓷平添了一種肌理美。

9/10

境:釉面上形成的意境圖畫。其前提必須是透過窯變自然形成,不是人為所致。這些意境圖畫有人物、動物、山水、風景、傳說故事等等。這種變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欣賞時能引起人的聯想,情景交融,從而使人心情愉悅,獲的美的享受。

10/10

渾:釉面窯變色彩,紋路,斑點,意境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給人以整體的美感。釉層渾勻一致,無區域性過厚堆積或露底的現象。渾是鈞釉窯變的主要特徵之一。

注意事項

鑑賞一件鈞瓷的釉色,只要按照上述去分析,基本就能分出優劣來。但應注意的是,並不是每件鈞瓷都具備上述九個特點,如窯變單色釉就沒有“境”和“變”二字,所以有時也不能強調一件好的鈞瓷非要這九個特點同時都具備不可。

爐鈞釉器物的年代該如何鑑別?趙雪峰2018-11-14 21:36:55

爐鈞釉,創燒於雍正,時唐英督陶。世宗,樂仿古創新,尤為傾心宋明鈞瓷窯變之玄幻斑斕。為摹此釉,特遣景德鎮御窯廠匠,遠赴數千公里外之河南禹縣鈞地訪學燒瓷技藝。成功釉種見有帶紫色斑紋者,如窯變釉,以及帶松石綠色斑紋者,如爐鈞釉一類。唐英所稱「爐鈞」,換言之,即低溫鈞釉,詳見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督陶官文化與景德鎮》會議論文集,南昌,2011年。

「爐鈞釉」名,記於景德鎮唐英刻碑,以彰其作為唐窯燒成之重要瓷品及理想供御瓷類。其色,介於廣東佛山石灣窯與江蘇宜興窯紫砂壺釉色之間,唯爐鈞流釉更佳。

爐鈞瓷品稀有,其中扁瓶器更屬珍罕。本品更形典雅,仿明初樣式,此造型靈感源自中東地區金屬器形。然本品若與其他明清扁瓶相較,無論施爐鈞或它種釉種,瓶頸與身皆更為修長,似屬唯一。遂僅見一乾隆類例,其形略矮且寬,售於香港蘇富比1979年5月21日,編號105,後再售於香港佳士得2006年11月28日,編號1305,並收錄於《雲海閣》重要中國瓷器.張宗憲珍藏展,倫敦佳士得,1993年,編號48。

爐鈞釉也稱仿鈞窯 其紫紅斑所作的低溫顏色釉。有“素爐鈞釉”與“渾爐鈞釉”兩種。素爐鈞釉面呈藍綠相間的麻點紋,在素坯上底噴翡翠(以氧化銅著色的粉彩顏料),面噴廣翠(以氧化鈷著色的粉彩顏料)。渾爐鈞釉面呈紅綠相間的麻點紋(紅釉以膠體金著色)。800℃左右燒成。以清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製品最精。

《南窯筆記》載;“爐均一種,乃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釉 中含有粉劑,故而釉厚不透明。釉面均開細小紋片,其結晶呈色多種,深淺不一,有紅,蘭,紫,綠,月白等色(如同有鉛器表面的反射光澤)並熔於一體。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長短不一的垂流條紋,有的彎曲,有的垂直,還有的似山嵐雲氣與斑點交混在一起,佈滿器身。如同五彩繽紛的孔雀尾羽一樣,整齊美麗。釉中的紅色並不太豔,紅中泛紫,猶如剛成熟的高粱穗色。蘭釉則如水波狀,雍正年間的爐均釉基本上都保持這一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