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炒米視角2022-02-05 22:17:11

穩婆本質上就是女醫生,而且相對而言屬於專科的婦產科醫生。其實在浩淼的歷史長河裡,很多穩婆不但可以接生,一般還承擔著各類婦女、小兒病,甚至有著各自的絕活。印象中的落後,大多困囿於落後的環境與思想。

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就有“四大女醫生”。第一個就見於《史記》,西漢武帝時期的義妁,山西運城人,關公老鄉。她就特別擅長各種疑難雜症,特別精通針灸。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就因為醫術好,被武帝劉徹請進宮,當女御醫,專職給母后王娡看病。結果她的弟弟義縱就被舉薦給了劉徹當郎官,後來外放到上黨郡當市長,結果殺伐果斷,一下子把治安給搞得非常好。漢武帝一高興,把他調到首都長安當市長,他一切按朝廷法令行事,就連王娡的外孫犯事都給抓了。漢武帝一看這人膽子大,做事靠譜,就又給他升了官,結果他在河內都尉的任上,很同情勞苦百姓,把當地豪強穰氏直接族滅了。

結果義縱這樣的人,在司馬遷老先生的眼裡,就是一個不近人情的酷吏,認為他走了姐姐的後門,當上了官,就是典型的小人。把他打入了《史記•酷吏列傳》,但也由此我們知道了有史以來被記錄的一個叫義妁女醫生。

第二個名氣更大,她就是西晉葛洪的老婆鮑姑。她最擅長的有兩樣,一個是煉製丹藥,一個是針灸。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葛洪的那本《肘後備急方》到現在仍然是中醫經典著作。屠呦呦的“青蒿素”的發現就是得益於這本書。其中書中涉及的109個針灸方,其中至少有99個出自於鮑姑的經驗總結。“鮑姑艾灸穴點陣圖”仍存於廣州三元宮。其實鮑姑原本是河南人,但是卻出名於廣州,跟她父親做南海太守有關。晉代煉丹是潮流,她當年的煉丹修煉的地方和各種傳說,仍流傳於廣州和海南一帶。

第三個是北宋仁宗時期的“張小娘子”,雖然沒有具體姓名記錄,但是這個“張小娘子”卻是仁宗趙恆御賜名諱。她也有兩個絕活,一個是擅長外科手術,尤其擅長癰疽治療;另一個絕活便是女性美容保養。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張小娘子是北宋京城汴京人,她是個神奇的人物,她似乎也沒有像其他醫生那樣刻苦鑽研才學有所成。而是因為一次善心,給了一個雲遊老道一口水。結果老道傳她醫術,授她醫方。讓她在商業發達的北宋,賺的盆滿缽滿,甚至把“駐顏術”的生意做進了北宋官家後宮,讓仁宗趙恆都歎為觀止。

第四個是明朝英宗天順年間到世宗嘉靖年間的談允賢,無錫人,出生於醫學世家,著有專著《女醫雜言》,是個典型學院派。她所擅長也有兩樣,一則是婦科病治療,另一則是“養生”,她自己活到了96歲,足見成效。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談允賢出身醫學世家,其實她家不但父輩擅長醫術,而且母系同樣擅長醫術,她的奶奶就是一個很有名的女醫生。而且她們家在官場還吃得很深,祖父在戶部當過主事,父親在南京刑部當過主事。

她自己婚後氣血失調也是自己治好的,她不但給自己治病,家裡老人孩子有病,她也都是親力親為。所以她的名氣傳來傳去也就很大,很多達官貴人家的婦女一旦有病,往往也不願找男醫生,而是去找談允賢。這樣一來,她到了40歲,積累了豐富經驗之後,便開始自己琢磨著出學術專著。但她死後,她的兒子就正式給她出版了,因而如今能夠流傳於世。

其實華夏古代的女性的角色並不都像近代低微、灰暗的存在。這些女醫生在歷史長河中,都曾經大放異彩地存在過。而只是因為鳳毛麟角的被記載,才讓如今的我們覺得古代沒有女醫生罷了。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澹奕2022-02-03 19:45:03

誰告訴你沒有女醫生,古代女醫只是罕見,但並非沒有,明朝以前,女醫雖然沒那麼多,但仍舊還是有的,不管是宮廷還是民間,從漢朝開始就出現了第一位有明確記載的女醫。

以往男女大防尚不那麼重的時代,男大夫給女子看病問診,也並沒有什麼關係,而這樣的情況在明清時期出現了巨大的轉變,人們對於女醫的印象也是非常差勁。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古代從事接生工作的人都是婦人,所以稱作產婆或者是穩婆之類的,然而實際上,兩宋之前對從事接生工作的人的性別,都沒有明確界定。

也就是說,一開始接生工作也有男子也有女子從事,直到唐宋時期才徹底變成女子。

可古時候的人覺得產房充滿血光,古代生孩子是非常兇險的事情,人們也覺得產房是個極其汙穢不吉的地方,男子最好不要靠近,於是這個工作就基本被女子掌握。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話雖如此,但是產婆們的地位處境卻陷入了一種旋渦之中,人們一方面認識到她們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可一方面又覺得這些產婆的技術並不足以保住母子平安。

畢竟大多數的產婆,都並非是真正的女醫生,只是專門從事接生工作而已。

古代的條件有限,經常出現生產的兇險事件,而不明就裡的產婦家人們,只是一昧將責任推給接生的穩婆們,認為她們技術不行,於是穩婆們的地位也不斷降低。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醫術在古代也是一種技術類的學問,通常都是傳男不傳女,也正因如此,女醫生往往是不多見的,當然並不是沒有,歷朝歷代都還是有女醫生的。

最早的女醫出現在漢朝,後來的晉朝、唐宋都出現過許多的女醫。

古代的女醫大多數都是透過自身的學習,得以成為女醫,從技術層面來說也絲毫不會遜色於當時的男醫生,而且她們的病人也並不全都是女子,與男醫生一樣不問男女,是病就治。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對於這一點,宮廷之中也是如此,原本宮廷太醫並不會避開后妃,如果女眷生病,太醫們也是會去問診的,隋唐時期,則出現了專門的司藥司等機構。

隋唐與兩宋時期,宮廷當中太醫看病,不論男女,沒那麼玄乎。

但是到了明朝,男女大防突然被強化,女子看病變得十分艱難,宮廷之內只有嬪以上地位的女眷才能找太醫問診,餘下的生病只能自己看症狀胡亂吃藥,根本沒大夫能看。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

元明清時期,太醫院十三科之中,就有婦人科,當時的男醫生也負責婦人病患,宮廷之內並沒有常設專門的女醫生照顧,而在民間,仍舊會有少數的醫婆藥婆。

只不過,這些醫婆、藥婆的技術很差,名聲不好,因此很不被待見。

也是因為這個時期,程朱理學突然被明朝光大,女子在受教育等方面的處境一落千丈,沒有接受教育等機會,使得女醫要出現的難度空前變大,女醫也因此更加罕見。

古代有專門為女子接生的穩婆,卻為什麼沒有女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