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迷途中的玖伍貳柒2018-11-22 16:41:58

先咬一下文,西遊記中不叫無字天書,而是叫“無字真經”。與之對應的是“有字真經”。

有字真經是給讀書人看的,無字真假是給沒讀過書的人看的。

古代讀書認字的都是貴族,顏回雖居陋巷,但畢竟還有50畝郭外之田和10畝郭內之田。

兩千多年前這樣,幾十年前還沒掃盲的時候其實也是這樣。

所謂經書記載的是佛法,有人懂得佛經,但不一定信佛,有人相信佛法,但不一定看得懂經書。知道和相信是兩碼事。

如來說無字真經也是好東西,其實就是強調相信的重要性,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儒家的仁,佛家的慈,道家的善,都在一念之間,不必非到書裡去找。取經路上孫悟空多次為唐僧講解多心經,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取經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就在心裡。

原著末三回說的是西遊的最後一站:大雷音寺。大致的故事情節咱先整理一下。

景點一:玉真觀做個Spa

到靈山腳下,遇到玉真觀的金頂大仙。

奇怪,觀是道家的,仙是道家的,怎麼在佛家最大景區看門口的是個道家的?

更奇怪的是上靈山的必經之路是透過玉真觀中堂往後門走。

哥幾個喝了口茶,洗了個澡,然後跟著看門大叔來到下一個景點。

這個澡洗的不簡單呀,道家佛家都喜歡說塵,沒事多拂拂塵,所以手持拂塵。當然洗的不是身外之塵,而是心內之塵。

Spa:

功滿行完宜沐浴,煉馴本性合天真。

千辛萬苦今方息,九戒三皈始自新。

魔盡果然登佛地,災消故得見沙門。

洗塵滌垢全無染,反本還原不壞身。

景點二:凌雲渡過獨木橋搭無底船

獨木橋就孫悟空敢走,也走了過去,其他幾個都不敢走,沒法子,最後搭船過去了,這船也不簡單,叫做無底船,撐船的是接引佛祖。

獨木橋:

遠看橫空如玉棟,近觀斷水一枯槎。維河架海還容易,獨木單梁人怎獫!

萬丈虹霓平臥影,千尋白練接天涯。十分細滑渾難渡,除是神仙步彩霞。

無底船:

鴻蒙初判有聲名,幸我撐來不變更。

有浪有風還自穩,無終無始樂昇平。

六塵不染能歸一,萬劫安然自在行。

無底船兒難過海,今來古往渡群生。

各位讀者,凌雲渡是個字謎呀,謎底就是個“今”字。

上今下雲,就是侌,陰的古字。

今就是now(現在),陰就是光陰,就是time(時間)。

獨木橋橫跨的那段活水其實就是比喻流逝著的時間,而獨木橋就是所謂的現在,獨木橋把時間分為過去和未來。

為什麼只有孫悟空走了過去?

十二地支申對應猴,也是孫悟空的本相,申字的篆體是兩隻手拿著一根棍子,孫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有人問為何如意金箍棒兩頭鑲金,為何能長能短?因為如意金箍棒也是時間的隱喻,兩頭就是過去和未來。

八卦中孫悟空對應離卦,離卦三爻中間是的陰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比喻時間,斷水就是將時間分為過去和未來的現在。

登上無底船這個場景也是個字謎:前。

上止下舟,就是歬,前的古字。

我們搭著小船置身於時間洪流中就像逆水行舟,所謂向前,其實就是努力撐船,使船止住於現在之中,不被洪流捲走,一卷走,就成為過去了。

唐僧就是在這個景點成的佛。

僧就是曾經是人,現在出家了,沙僧就說他曾經是人。佛就是弗人,就是不做人了,如同沸水就是水蒸發不做水了,成佛就是要先涅槃,要先上西天,說直白點就是放棄肉體,不生了,不生才不滅呀。哥幾個為何只有唐僧和孫悟空成了佛,關於這點不展開說,只說和這個主題有關的一個原因,就是西遊記中只有唐僧和孫悟空死了,孫悟空是在真假孫悟空那段故事死的,而唐僧是在經過凌雲渡死的。凌雲渡的死屍就是唐僧,我們何嘗不是這樣,現在的自己不斷稱為過去的自己。如來佛是現在佛,燃燈古佛是過去佛,如來和燃燈是同一個佛嗎?這個問題就好比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是同一個你嗎?不扯遠,看原文:

那佛祖輕輕用力撐開,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著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撐船的打著號子也說:“那是你!可賀可賀!”他們三人,也一齊聲相和。撐著船,不一時穩穩當當的過了淩雲仙渡。三藏才轉身,輕輕的跳上彼岸。有詩為證,詩曰:

脫卻胎胞骨肉身,相親相愛是元神。

今朝行滿方成佛,洗淨當年六六塵。

明明死了,卻說可賀可賀,如同紅孩兒,明明夭折了,孫悟空卻向他家長道喜。

死了有什麼可喜的?這個問題不禁讓我們思考什麼是死?

有人死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裡。孔子死了,但死的是孔子的身體,而孔子這個人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點到為止,先不扯那麼遠。

景點三:雷音寺傳經大會

原著第五十回孫悟空說了一句:道化賢良釋化愚。

傳經之前,如來再次點破:

雖有孔氏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治有徒流絞斬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何耶!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

論語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賢良和愚都是中人,中人可移,可移才可化。

阿難伽葉兩尊者傳經時索要人事不果便傳了無字真經,哥幾個不知門道便開開心心離開了景區回大唐。幸好燃燈古佛識破便派白雄尊者作法點破,哥幾個無奈又回到景區,找如來對質。如來說:

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鬥三升米粒黃金回來,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你如今空手來取,是以傳了白本。白本者,乃無字真經,倒也是好的。因你那東土眾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傳之耳。

如來解釋完,又叫阿難和伽葉帶哥幾個去傳經,沒成想這次還要人事,唐僧無奈把當年唐王送的紫金缽盂作為禮物,才領到了有字真經。有人生疑,一個討飯碗有啥寶貴的,這可是個口皇家飯碗呀,相當於說佛教作為國家認可的組織了,可以持證上崗領工資的!

對索要人事之舉,連藏經閣中的工作人員都看不過眼,很多人都疑惑佛門重地出現這種明收賄賂的場景。佛經中有這麼一段典故:

阿難其實是如來的同父異母親兄弟,如來是大哥,他是二弟。如來本是太子,但執意離家出走參悟佛法,他的父親淨飯王出於想念叫他回趟家,於是如來離開七年之後便回了趟家,回家沒幾天便走,臨走前匆匆忙忙吃了幾口飯,把碗給了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阿難,等阿難反應過來如來已經走遠,阿難拿著碗到了如來修行的地方,把碗還給瞭如來。結果如來把他二弟吸入門下。這是佛經中記載的故事。

唐僧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其實就是二弟,其實就是阿難。

關於貴言,儒道也早有說過。

別人聽不明白你的道理,別人對你的道理不感興趣,你何必對他說。徒弟心不誠,師父何必苦心教。獻禮物只是一種心意。

在第八回招取經人的時候,如來就說過:

我待要送上東土,叵耐那方眾生愚蠢,譭謗真言,不識我法門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麼得一個有法力的,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曆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卻乃是個山大的福緣,海深的善慶。

如來本意是免費送的,但怕這樣別人反而不重視,所以說索要人事無非就是做個誠心的表率。

阿難給如來送碗的典故所表達的也是投個誠意。

景點四:陳家莊曬經書

那邊哥幾個拿到有字真經開開心心踏上歸途,這邊雷音寺裡觀音發現不妥。

還差八日才滿十四年。

作者留了一個伏筆:達到大雷音寺這天是七巧節。

如來當年派觀音去招取經人恰好是七月十五,佛家叫做盂蘭節,道家叫做中元節,俗稱鬼節。差八日就是七月初七,也就是乞巧節。

關於乞巧節,大家比較熟悉的可能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即古代的情人節。

實際上,乞巧節有很多典故,作者在這裡用到的典故是曬書。

乞巧節曬書曬衣的傳統據傳起源於司馬懿,司馬懿的故事,大家比較熟悉。他這個人,能裝,明明有野心,但重來不爭。最後曹家的山河還是落在司馬家手裡。司馬懿退隱,曹操兒子派人找他出來當官,他在家裡曬書。全國各地保留乞巧節傳統最好的當數曾經的娛樂聖地東莞,《東莞縣誌》記載:七月七曝衣書,其夜女兒夜穿針結綵為乞巧會。

經對常,緯對倫。

經線和緯線交織而成布。傳經大會的故事恰好發生在乞巧節。

修得正道便是七仙女,走了歪門邪道就是蜘蛛精。其實就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做魁星,關於魁星有段傳說,魁星爺生前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豈料竟被鱉魚救起,昇天成了魁星。因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運,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讀書人都鄭重的祭拜。西遊記中通天河隱喻銀河,乞巧節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原著中通天河老鱉就是引用這段關於魁星的傳說。

觀音對如來說:

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

5040=360x14

原著在曬經書的時候寫道:

三藏懊悔道:“是我們怠慢了,不曾看顧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蓋天地不全,這經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

天旋一週360度,地轉一週360度,但實際上一年是365。24日。所以說天地不全。

先說這麼多吧。。。。不知回答了題主的問題沒有。

都說這麼多了。迷君就是個不貴言的人。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真實純潔2018-02-06 10:31:21

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只是因為人類自心迷惑顛倒了,從而於心外覓經。經從何來呢?經又是誰說的呢?能夠說出經的本體,就是一切經的源頭,而源頭就是無字真經。源頭就是一切有情眾生平等一體的妙明覺知心。只是因為有情眾生自心迷惑顛倒的緣故,用而不知。最勝智者佛陀,才來到人世間來啟迪迷人自心實相的覺醒。有字經只是起到一種外在的助緣,旨在指授迷人自心實相的覺醒。人若不迷,佛又何必說法四十九年呢?佛所說的一切法,皆是方便而說,且不可執持為實。佛怕迷惑之人執法為實。故而曰:“佛無法可說,誰要是說佛有法可說,即是謗佛。”佛法如指,皆在指向自心明月,不要專注於經,要順指見自心實相之明月。汝為何可以見聞覺知呢?一切萬物皆不具備見聞覺知的能力。汝當下這個能夠見聞覺知的是什麼呢?自心明白的不用說法,自心迷惑顛倒,而不能夠自知自心實相。這就是佛陀降臨人世間的唯一大事因緣。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嚶其2017-10-07 19:16:36

“無字天書”才是真正的佛經啊!

《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釋迦牟尼佛講法四十九年,其中二十二年都在講般若類經書。般若是什麼?般若是我們的內心,是我們認識自己的方法。佛在《心經》裡說:“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蘊指色、受、想、行、識。簡單講就是菩薩在思考如何用大智慧,使得眾生解脫生死煩惱時,發現組成眾生的物質(色指身體),精神(受、想、行、識)都是因緣和合,空無自性的。

佛祖送給唐僧的“無字天書”是希望他們師徒四人明白,真正的開悟是生活的積累,人生的閱歷,是愛的呈現,是行善積德,是放下自我,是放下執著,只有認識了自我,才能了脫生死,不在生死煩惱的苦海掙扎,用般若的船度到涅槃寂靜的彼岸。

真正的開悟不從佛經得來,他離不開沸騰的生活,它是那種不經意間,突然呈現的。當研究《金剛經》三十多年的德山宣鑑禪師,聽說南方的佛法講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時,氣憤不已,他挑著花費多年心思註解《金剛經》的書《青龍疏鈔》,到南方去挑戰那些狂妄的禪師。

德山禪師走了多日,腹內飢餓來到一個小吃攤前,準備買買點東西吃。攤主是個老太太,賣的點心種類好多。老太太看到禪師挑著擔子,就問,師父啊!擔子裡挑的是什麼呀?《金剛經》的註解,德山答道。是這樣呀,我能提個問題嗎?老太太說道。可以啊,你隨便問,德山爽快的說。老太太說道,師父如果你能回答出來,我就用點心來供養你。你問吧老人家,我會如實回答的,德山說道。老太太問道:“《金剛經》裡說,‘過去之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得,未來之心不可得。’請問禪師你要點那個心啊?”德山禪師想了很久,也無法回答,就悻悻的離開了。

後來禪師來到南方,去參訪龍潭禪師,住了多日,也不見禪師講經說法,甚是失望。有天晚上,德山禪師要離開龍潭了,天黑看不到路,龍潭禪師取來一盞燈給德山,德山非常感激的接過燈,不料龍潭禪師卻一口氣將燈吹滅。看著黑夜茫然,德山禪師突然間就開悟了,第二天德山禪師,當著眾人的面將《青龍疏鈔》付之一炬,他感慨道:“

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透過窮盡玄思言辯,來探求佛教真理,就好比將一根毫毛置於虛空;竭盡世間的聰明學問以探求實相之妙諦,猶如投一滴水以填巨壑。這樣做,徒耗時光,勞而無功)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真正的經書是無字的,那些希望透過讀經千萬捲來開悟的眾生,是錯打了算盤啊!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無功用行2018-02-06 20:21:10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猿熟馬訓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

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聖地,見到如來。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小說這個章節名叫“功成行滿見真如”,說的自然是如何見真如的內容。

如來應該怎麼見?若是懂得真的應該怎麼見。自然不會說求取真經的話了。

金剛經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真經書是相,唐僧師徒見到的如來自然也是相。

然而唐僧依舊開口說求取真經。何必呢?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如來喜怒不形於色,你唐僧想求經書。那我也好心,試驗下你唐僧。

於是如來佛祖準備用真正的經書“無字天書”來試驗唐僧,是不是真的求取經書。想看看唐僧是不是真的求,還是假的求,是真的見到了如來,還是假的見到了如來。是見到了真我,還是見到的是假我。

阿難與迦葉是何等人物,自然懂得如來佛祖的深意。不過給真經之前,他們更進一步,加了小小的測驗環節:要點小禮物。

沒想到唐僧連這點小小的關卡都過不去,要禮物就給唄。經書說讓人一切放下,連小小的禮物都不給,怎麼能放下。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唐僧若是懂了,給禮物是一途徑。自然知道無字天書是真經。

唐僧若是懂了,不給禮物直接搶經,也是一個途徑。不用怕責怪,佛祖反而會很高興。

唐僧若是懂了,直接走人,不在求經了,還是一個途徑。說不定,事後佛祖會派人把經書送到唐僧面前。

結果唐僧師徒,上面三個途徑一個都不走,反而走了告御狀的路。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佛祖無奈,放下啊,唐僧。那個御賜的紫金缽盂照顧那麼牢做什麼!!難道那個不是你的執著嘛?

小說章節名:“猿熟馬訓方脫殼”,說的就是這點,放下咯。不放下,怎麼脫殼。不放下,脫殼的時候太累,太痛苦。

唐僧對於放下沒什麼牴觸。這是他向來的作風。交出了御賜的紫金缽盂。然後得到了真經。

但還是差了一招。真經是無字天書。唐僧看不懂,然後又回去鬧。

這下佛祖沒脾氣了。好吧,你要假的經書,給你便是。

於是唐僧師徒拿到了無數充滿各種文字的假經,高高興興的回到了大唐。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caoxiaopeng2017-10-19 19:14:23

其實也沒那麼複雜,也就是指示你是否有所悟,悟什麼?悟到,真正的佛法不是用文字所能表達的!就如同法師講法,從方丈室出來,面對眾僧,說一句,講法畢。又回方丈室了,說明什麼,說明真正的佛法無法用語言表達!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東方夜談22017-10-07 19:26:08

《西遊記》第九十八回:猿熟馬訓方脫殼,功成行滿見真如,寫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到達佛祖聖地,求取真經,本當功德圓滿,取得真經,不料作者出人意料用詼諧幽默的文筆,把個佛祖聖地狠狠地揶揄了一番。唐僧師徒因為沒交“人事”按現在說法應是小費、小禮之類,得到的竟是無字經書,過去看到這裡,以為阿儺、伽葉定會受佛祖重罰,卻不想佛祖竟說出一通大道理說明經不可輕傳,還舉了例子說服唐僧師徒,唐僧師徒只好拿出唐皇御賜的紫金缽盂雙手奉上。後來終於明白了作者安排這段情節的用意:令人景仰的神聖的佛門聖地原來也是如此醜陋!塵世間還有哪裡是淨土?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命理師陳一宏2018-02-06 14:40:29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西遊記,雖然說的是神話故事,但暗合人間情理。佛祖安排無字天書,也是在告誡世上的人,莫把成功當等閒。

凡事,要成功,都不是偶然,也不是可以輕易得到的。做人呢,別不腳踏實地,都是要經過努力付出,才可以得到的。

不管用金錢,物質,或者勞動,都是付出形式之一,有時候甚至三樣都必須付出。這個世界,沒有翹起二郎腿,就可以得到的東西。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哪怕你看別人很輕易的得到一樣東西,你怎麼知道人家那麼輕易呢?或許表面上確實很輕鬆,但實際上,人家之前積累的天時人和地利,你卻不知道。你看人家貌似無心插柳柳成蔭,可是人家早在上輩子就已經積累基礎了。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以,佛祖,不僅安排金蟬子十世轉世才到西天取經,還安排了九九八十一難,更為這一次取經成功,安排了五個得力助手,還安排了滿天神佛都恰到好處的給予幫助。此等人力物力,豈是一時之功?

後面才安排無字經書,寓意深刻。就是要告誡大家,全身心的付出,也不可執著於身外之物。這才是成大事者所需要具備的特質!

所以,佛祖安排無字天書,應該是無字經書啦,不是偶然,而是刻意為之!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迷糊米糊1232017-10-07 22:58:47

知道禪宗怎麼樣來的嗎?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之中就傳了佛法真諦。無字天書原義也是如此。但是人類的天性使得只有少數人能在無言的意會中開悟。而無字的真經會讓多數眾生迷茫,且給了邪教以胡亂編造,解釋的機會。佛教最初也無文字只有佛祖的語言留下了,因此產生了很多的理解方法,也就產生了很多宗派。因此早期的佛教徒才留下了言語和文字以幫助大多數眾生學習和開悟。

另外西遊記只是一部小說,當中的故事都與佛教沒有太多關係。看看玩還行別當真。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histroy1232017-10-08 13:24:05

我的理解比較暗黑,實際上這已經變相的告訴唐僧等人,爾等被調戲了,沒有什麼所謂的大道真經,也沒有所謂的入我佛門,可釋解世間所有苦厄哀愁的保證,你等便是我佛門用來擴大勢力範圍,拓展最大最富足東土大唐宗教市場,併兼並沿途非佛門或者非佛門最高機構最高層領導控制的市場的工具。這麼做是給爾等一個當頭棒喝,莫以為成佛成菩薩得了正果便可洋洋得意,以為逃離掌控了。

西遊記中有一書“無字天書”。你怎麼理解,為何佛祖有如此安排?輕舟疾發2018-02-06 15:34:44

無字天書,應是在實踐中得到的經驗。古人有讀萬卷書,莫若行萬里路。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書上得來終覺淺,因為書上說的與實際問題相差甚遠,還須自己利用已知努力走向未知,最後自知。我只能這樣說了,你斟酌著看吧,盡信書莫若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