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要吃垃圾食品?晗晴說2017-08-29 18:53:16

這裡所說的零食,是指一些有大量食品新增劑的、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不良影響的“垃圾食品”,比如:膨化食品、果凍、棒棒糖、巧克力威化、娃哈哈爽歪歪等等。

昨天參加華德福媽媽群的沙龍時,主題雖然不是標題中這個問題,但就這個問題,現場有一些家長在探討時產生一些不同的聲音;我仔細聽了每一位發言的家長所說的,之後由於時間關係,我沒有在現場表達什麼。但我對於現場發生的意見分歧,還是有不少話想說,寫下來與大家進一步探討吧。

孩子為什麼要吃垃圾食品?

我想說的是,我不反對當時任何一位家長所說的觀點,因為每個人說的都有其道理所在;我認為無論哪種做法或方式,都不會是絕對的對或錯,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之分;之所以有意見分歧,只是立場和角度不同而已。

這裡我先複述一下現場不同的聲音,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聲音說:我們深知垃圾食品的壞處,第一,孩子吃過多的零食,尤其是垃圾食品,會影響食慾,一到吃正餐的時間就沒胃口好好吃飯;第二,垃圾食品所含的各種新增劑,對孩子的健康的確不好;但是,儘管知道這樣,我還是會允許孩子適當地吃一些,家裡時常會買一些放著,去超市也會讓孩子自己選擇一些;因為孩子喜歡這些東西,而且他們非常享受吃這些東西時的快樂和滿足;如果看到別的孩子吃這些東西,自己孩子眼巴巴眼饞對方的那個眼神兒,是令人於心不忍的,孩子渴望的也許不是那個東西本身,而是想要體驗吃那個東西帶給他的那種樂滋滋的感覺。所以,給孩子吃這些,不是單純滿足孩子“吃”的這個慾望,更多地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某種心理需要的。 其中有家長舉例說:有一個孩子,從小他媽媽沒給孩子吃過冰淇淋,當這個孩子長大後,有了自己的零花錢時,連著吃了兩個月的冰淇淋,導致腸胃吃壞,大病一場;這時候這位媽媽悔不當初:早知道這樣,我還不如從小就讓他隔三差五地吃冰淇淋了。

再複述另一個聲音:我深知垃圾食品的不良影響,因此,我堅決反對給孩子吃這些東西;當外界有這些誘惑刺激孩子的時候,孩子還沒有能力分辨好壞,作為家長,就要盡到監護人的責任;家長是知道好壞的,也應該幫助孩子去做一些選擇;對於不適合的食物,家長應該預先從孩子的生活中剔除,並且,取而代之一些相對比較健康的零食給孩子,比如喜歡甜味的孩子,可以給他純天然的蜂蜜等等。

這個聲音,很大程度上代表著華德福教育所倡導的觀點之一,但它很快被更多不同觀點的聲音淹沒了。 由於個人的資訊接收程度不一定完整,我的複述也許不完全與說者的表達相符,大致我聽到的是這樣的意思。理解有偏差的地方,如果當事人看到,還請補充和指正了。

那麼,就我個人而言,我的觀點是傾向於後者的,而我在現實中的做法處於在兩者之間。

對於垃圾食品,當我瞭解到它們的原料成分、原料來源、加工方式之後,我便對它們深惡痛絕;我相信,製造這些食品的人,一定是一群根本不愛孩子的人。他們用一些明知對孩子健康有害的東西去製造毫無營養價值的食物,還包裝成炫麗的外表來欺哄孩子愛上它們,以此來牟取商業利益。我深信,如果是一個內心有愛的人,一定不會做這個事情的。 也許有人說,這完全可以理解,商家它也是要生存的。沒錯。但我認為,世界上還有很多生存的方式,絕不僅僅只有這麼一件事情可以做;而我更加相信,這些商家不是無路可走才選擇這個行業,而是他們看到了這個行業背後的商業暴利,是他們的自私和貪婪令他們對暴利的追求永無止境。

一群沒有愛心的人制造出來的食品,能帶給孩子什麼呢??我想,這些完全沒有愛的食品,孩子們吃下去以後,身體一定不會舒服;也許孩子會呈現出一時的滿足和快樂,但那真的只是一時的;而且這些垃圾食品,通常帶著大量的負面能量,一旦進入孩子們的身體,這些負面能量對孩子們身體和心靈的傷害,遠比那些新增劑本身更加可怕!做家長的,都清楚這一點嗎? 試問:對於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你更願意儘可能地保護他的善良、他對社會的信任、保護他的健康體魄正常發育?還是願意配合這些利慾薰心者們去欺騙孩子,任由他們傷害孩子們的身心呢? 也許有人覺得這有點兒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詞了;其實大家信與不信,於我沒有任何影響,我只是帶著對孩子們的愛,在表達我的看法。 當你選擇允許孩子去吃一些這樣的東西,你就選擇了允許這些人持續不斷地製造更多的垃圾食品出來,而且愈演愈烈。 今天我們吃到的大白兔奶糖,還是10年前的大白兔奶糖嗎?為什麼我們花越來越貴的價格,買到的卻是越來越低的品質?是誰縱容了這樣的事情愈演愈烈?難道不是消費者自己嗎?如果沒有人買,會有人制造嗎?為什麼我們願意接受並縱容這樣的事情不斷髮生?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適應社會”嗎?為什麼我們要適應“這樣”的社會?難道我們除了適應之外,不能做點兒別的可以改變社會的事情嗎?也許我們的確力量有限,做不了什麼大事情去改變社會。但是我想,至少,“不去購買垃圾食品”這件事情,是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的!沒人強迫你去買它們。除了這些,我們可吃可選的食物不是沒有呀。為什麼成年人會忍不住要去買呢?也許是我們自己的口欲或心理需求?

當成人自己都無法做到不去吃垃圾食品的時候,我們必然沒有資格要求孩子去做到。

事實上,我曾經也愛喝超市裡的各種飲料、各種零食、薯片、酸奶……等等;但是當我開始嘗試選擇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想要給我的孩子做一個榜樣的時候,我慢慢發現,原來我自己是多麼需要那種新的生活方式。 當我開始習慣於喝白開水以後,有一天我驚訝地發現,超市裡的各種飲料的味道變得甜膩怪異,難以下嚥;當我開始習慣於自然烹飪、原汁原味的飯菜後,我對飯店裡新增過雞精味精的飯菜特別敏感起來,那種鹹鮮味同樣令我覺得非常怪異難吃。 當我不再喜歡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會自然而然地告訴孩子,這些東西吃了對身體不好,最好不要吃,儘量不要吃。我的語氣是誠懇而堅定的。我相信孩子感受到的,不只是一個勸告,他更多的能夠感受到我對他的愛。 當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吃這些東西的時候,他還是會眼饞,畢竟那個花花綠綠的外表很吸引他,令他很好奇那是什麼樣的味道。我知道他很想嘗一下,體驗一下。 我的做法是,我會先看一下那個東西究竟是什麼,我會判斷一下那個東西究竟能不能嘗一下或吃一些。然後我告訴他:這不是啥好東西,但是如果你很想吃的話,你可以吃吃看。 我發現孩子被允許以後,即使他還沒開始吃,他就已經很快樂了,孩子的快樂真的不是吃這些東西本身,而是他內心被允許被尊重的滿足感和喜悅感;而當他嘗過以後,好奇心得到了滿足,一般不會再眷戀那個東西了。有些味道,也許對他來講挺新奇的,他覺得很特別,想要嘗更多。我還是會看一下,幫他判斷一下,然後告訴他行或不行。 有些東西可以適度地吃,我就建立一個適度的規則給他,比如一天2次,一次2個;有些東西不能吃,我就簡單明瞭地告訴他:這個不能吃。同時我還會告訴他:你的身體現在還沒準備好,所以還不能吃這樣的東西;等你長大後就可以吃了。我這樣告訴他,是想讓他知道,他還是被允許的,他的需要是可以在未來被滿足的;我發現,當我兒子得到這樣的資訊時,他覺得他的需求能被允許,他當下就滿足和快樂了,甚至很快就忘記了這件事。

說到這裡,總結下我的態度:適度地允許孩子品嚐垃圾食品,但是絕不鼓勵和支援他享受那些食品。因此,我從來不買垃圾食品在家裡存放,我認為那樣做是意味著鼓勵和支援孩子不斷地去選擇吃它們。 我告訴孩子,那是不好的東西,所以我自然不會買它們。除非孩子特別需要的時候,我才滿足他那一刻的需要,臨時買給他品嚐;或者在孩子們交往的時候,小朋友或對方家長送給他這些東西吃的時候,我通常也不會阻止。慢慢我發現,孩子自己學會了分辨和品嚐,有些東西他嘗過一段時間後,再也不喜歡吃了,有些東西他看一眼就不想吃了。 延伸開來講,不止對於吃的東西是這樣;其實玩具的選擇也是一樣的。塑膠玩具對孩子的危害,我們也深知,但孩子看到和想要的時候,買與不買,也經常令很多華德福家長們糾結。我想,如果我們無法避免外界環境的衝擊,不如選擇一種較為冷靜的方式應對,幫助孩子逐漸學會分辨和作選擇。只有我們的態度鮮明堅定了,孩子的思想才會鮮明。

這裡順便說一下華德福教育。這個教育給到我的啟發非常多,遠不是我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 就以前面提到的那個案例來說吧,那個連吃兩個月冰淇淋的吃到大病的孩子,我想,華德福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即使同樣從小沒有吃過冰淇淋,但長大後一定不會作出這樣的行為。因為我相信,華德福教育培養的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孩子。 一個有思想的孩子,當他遇到外界的挑戰或誘惑時,他一定會思考、會分辨。他很清楚,那個“冰淇淋”(指代他長大後一切的誘惑和挑戰吧)不是好東西,吃了對身體不好,因為他媽媽曾明確告訴過他(他媽媽從不嚇唬他、不亂講是非、更不會胡亂威脅他,所以他內心相信媽媽說過的話);同時,他能感受到自己內心對它有強烈的渴望和好奇,他會思考:我該怎麼辦?對於明知不好卻強烈想要的東西,我如何處理這份渴望呢?他經過思考和分辨後,確定方向和方法後,才會採取行動。 一個有情感的孩子,他一定懂得愛他自己,並且他和父母的關係是親密有愛的。面對類似“冰淇淋”的誘惑,他一定不會瞞著媽媽悄悄地吃很多“冰淇淋”;當他獨自解決不了的時候,他一定願意把自己的糾結告訴媽媽或爸爸,尋求建議或幫助。因為他愛他自己,不會輕易傷害自己;同時他很信任媽媽或爸爸,他知道無論發生何事,他的父母永遠都是愛他、支援他、用正確的方式幫助他、給他真正有用的建議。 一個有意志的孩子,他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會去做,並且努力做好;他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能夠管理好自己不去做,而不會任由自己的各種慾望去操控自己的行為;因為他的精神信念建立好了,所以精神的力量一定大過他的物質慾望,他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管理,能夠把控他的行動力。

所以,我認為前面那個案例,不足以說明什麼問題;那個連吃兩個月冰淇淋的孩子,他之所以會有那樣的行為,原因根本不在於他的媽媽從小沒有讓他吃冰淇淋;背後一定有更多的問題存在,比如親子關係沒有建立好、或是孩子長期被壓抑、未被正確疏導的需求等等…。。

由此,再回到本文的主題,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吃那些垃圾食品?說到這裡,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去選擇自己認為適合的方式;只是在選擇的同時,我們需要知道: 當你選擇給孩子吃這些的時候,你選擇了滿足孩子的某種心理需要,同時也選擇了允許孩子的身體遭受一些傷害,並且選擇了承擔孩子可能會生病的後果,如果運氣不好,孩子吃出大問題也是有可能的;就像當年,哪個家長料到了奶粉會把孩子吃死這樣的事情呢?當然,你還選擇了縱容垃圾食品製造商的存在,選擇了配合他們去破壞整個社會的生存環境; 當你選擇堅決不給孩子吃的時候,你選擇了為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選擇了去花更多的時間自己為孩子做健康美味的零食;同時也選擇了孩子某些時刻的心理需求不能被滿足,需要你及時耐心地做好正確的疏導和引導;如果你疏導得不好,只是強行壓抑孩子的需要,那麼你同樣需要承擔孩子會生病的後果,那就是孩子因心情和情緒問題而導致的身體疾病問題。

目前為止,我的選擇,還是折中一下,但我的觀點還是更傾向於後者。 我還選擇不斷地學習如何做智慧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疏導和引導;學習如何整理、明確、規劃自己的人生,讓自己能擁有更多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能讓自己真正靜下心來,用我的愛給孩子做健康美味的食物;當我覺得我有能力、並且準備好做這些的時候,我一定會堅定地選擇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