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批評“虎媽”,“虎媽”就沒有好的一面嗎?時尚育兒圈子2017-12-04 14:11:50

“虎媽”育兒法一提出就引發諸多爭議。最近,一個歷時八年多的研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說一件雖然舊但卻很轟動的事,那是在2011年,當時耶魯法學院教授蔡美兒提出了“虎媽”育兒法。蔡美兒嚴厲的育兒方式讓很多美國人不舒服。比如,她強迫自己7歲的女兒在鋼琴前一坐就是幾小時,用懲罰相威脅,不讓孩子喝水或上廁所主流發育心理學家認為,蔡美兒在書中描述的育兒方式有很多都符合專制型父母的標準,會讓孩子面臨認知、社交和情感問題的風險。但是,蔡美兒的虎式育兒與專制型育兒並不完全是一回事。專制型父母缺乏溫暖,不和孩子講道理。從本質上來看,他們更喜歡選擇威脅、發怒這種負面方式育兒,拒絕積極的育兒方法,比如展現溫情、給孩子講道理等等。與之相反,虎式育兒更像是一個複合體,蔡美兒同時使用了積極和消極的方法。上文提到的鋼琴的故事,最終結局是什麼呢?蔡美兒的女兒一方面學會了她需要彈的曲子,另一方面,她那天晚上睡在媽媽的床上,和媽媽依偎、擁抱,一起捧腹大笑。“複合體”的虎式育兒法可能是很多傳統的中國家長採納的方法。有些調查人員就此探問,如果孩子相信你是為了他好,這些強勢的管教方法是否就可以被全部接受?Yeong Kim,德克薩斯大學的副教授,對三百多個華裔家庭進行了八年多的研究,就8種不同的育兒方法進行調查。這8種方法包括4種積極方法(熱情、講道理、家長指導、民主)和4種消極方法(敵視、心理打擊、羞辱、懲罰)。

近日,Kim公佈了他的發現:

● 有約一半的父母是“ 支援型父母”,積極育兒得分高,消極育兒得分低。

● 有約25%的父母積極和負面育兒的得分都高,他們是虎式家長。

● 有20%的父母似乎相對屬於放羊式或者“隨意”型的,他們的積極和消極得分都低。

● 比例最小的家長是“專制”型的,積極育兒得分低,消極育兒得分高。支援型父母的孩子,在學習和情感上的收穫都是最好的。其次是隨意型的父母。虎式家長排在什麼位置呢?第三。唯一比虎式育兒更糟的是專制型的父母。所以,即使我們在文化背景下來分析虎式育兒,它也既不是特別流行,也不是帶來最大成效的育兒方法。如果是這樣,我們又怎麼來解釋華裔人成功的故事呢?正如蔡美兒的質問:如果虎式育兒讓孩子學習成績差,那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華裔孩子進入了美國最好的樂團和大學呢?是啊,為什麼呢?我雖然不能肯定給出確切的原因,但我想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信念。研究表明,東亞人更相信成功來自努力,當父母把信念傳給自己的孩子後,這些孩子就有了某種文化上的動力讓他們矢志不渝。那麼,這種信念可以和把強迫和懲罰最小化的積極養育相結合嗎?答案更是肯定的。在這方面,生活中成千上萬的家庭(不管是華裔的還是非華裔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時尚育兒》雜誌,為孕、0~3歲家庭提供權威育兒、生活消費指南,點選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