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經典守望者2020-11-08 22:11:18

首先,漢初三傑是一種描述性語言,形容的是漢初蕭何、張良、韓信等三人的能力出眾,但是並非是實打實的功勞簿。因為漢初計算軍功的模式還比較模糊,漢初三傑中,韓信爵位最高成為了異姓王,但是很快就被誅殺。蕭何是酇侯,但是卻獲得了功臣之首和相國的最高政務官實職。張良的才華最高,但是僅僅只被封為留侯,可是卻無災無難,得享天年。這既是個人追求和個人志趣的不同,同時也是漢代初年官爵分野比較模糊的體現。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其次,漢高祖曾經想要將齊國的三萬戶分封給張良,這樣的話張良就是列侯之中食邑最多者,也算是一種變相的獎勵。可是張良卻拒絕了,至於論功行賞時期的排名在張良的心中更是無足輕重,任其自為。對於張良而言,已經輔佐劉邦擊敗了項羽,個人的理想和抱負已經實現。這就沒有必要再計較功名和官爵的高低,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世的史學家和政治家才更推崇張良的智慧。同時在西漢初年複雜的政治局勢當中,張良雖然有軍功,但是未必適應繁冗的政務生活。三公諸卿之中,張良可以輕易取得一席之地。不過他最終還是選擇跳出權力的漩渦之中。這樣也確實規避了後來的諸多風波,使得張良成為了政壇朝廷中的隱者,即獲得了劉邦的敬重,也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妒忌和猜疑。應該說是最智慧的選擇。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最後,西漢初年的論功行賞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軍功和出身的影響。劉邦的最核心班底是沛縣集團,蕭何、樊噲、曹參等人才是最受到關注和重用的群體。張良畢竟曾經是韓國的重臣,韓王去世後才追隨劉邦,出身上來說要低一頭。所以,排名也就不靠前了。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老龔1669165892020-04-24 18:56:42

西漢

張良對西漢立國有很大的功勞,他不重功名,只重生命,在劉邦論功賜賞的時侯,張良早已不告而別歸陰修道,不知去響了。六十二位太后,封他一百位也無所謂,智者為君子,愚者為死鬼。

。助王改朝換代是天意,能否同甘共苦是人為,立國英雄今何在。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棍哥觀史2020-11-04 14:56:53

此問有誤,張良是漢初二十九侯中第二批第三位,第一批封侯具有一定的宣傳導向作用,是為劉邦封賞功臣定基調的,第二批才真正是大腕雲集。張良在第二批位列第三,排在其前面的是僅僅是呂氏兄弟兩人,而蕭何、周勃、樊噲、灌嬰等大碗都在其後。所以說張良在論功行賞的時候得到了應有的重視,且人家是萬戶侯,漢初萬戶侯只有三位!他們是曹參、張良與蕭何,其中蕭何初封八千戶,劉邦走後門給這老夥計加了兩千戶,這才躋身萬戶侯,而劉邦令張良在齊地任意挑選三萬戶,張良不願成為眾矢之的,因而自降至萬戶,是實打實的萬戶侯!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漢初首封十侯

西漢開國後,七年時間內共封了一百四十三位功侯,奠定階級基礎和統治架構的當屬初期分封的二十九侯。即從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首封的平陽侯曹參開始,到漢六年正月戊午日的東武侯郭蒙結束(秦漢以十月為歲首,這裡不是時間錯誤)。此階段完成後,由於“其餘日夜爭功不決,未得行封”,直到該年三月,劉邦與張良商議後,才繼續分封,可以說二十九侯之後的分封,很大程度上還參考了張良意見。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先說漢六年十二月甲申日分封的十侯,

從前到後分別是平陽侯曹參、信武侯靳歙、清陽侯王吸、汝陰侯夏侯嬰、陽陵侯傅寬、廣嚴侯召歐、博陽侯陳濞、曲逆侯陳平、堂邑侯陳嬰

。這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記載的分封順序,此順序並不代表功勞大小,但絕對代表著劉邦平衡各派系的意志,我們來一一解析:

首批十侯中,第一位

曹參、第四位夏侯嬰屬於從龍最早的沛縣嫡系

;靳歙、召歐、陳濞屬於

外縣將領,但跟隨劉邦時間長,我們暫稱外縣嫡系

;這裡陳平比較特殊,他是劉邦還定三秦的時候才歸順的,此後在出關的統一戰爭中擔任“地下工作者”,

他的代表性不在於時間,而在於工作性質

。王吸、薛歐屬於劉邦老家豐縣子弟,劉邦起事後,從家鄉投奔劉邦,這幫人

代表劉邦的老鄉

;傅寬是

韓信手下得力干將

,陳嬰則是

西楚投降過來的代表人物

。這十個人的分封,為之後的分封奠定了基調,後來基本上是按照這個體系

分別照顧各派勢力的,勢力照顧到後,分封的標準就是功勞大小。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所以這十人的分封可以看成劉邦要傳達給各功臣的訊號,起到宣傳導向作用:

曹參是沛縣子弟中戰功最高的,這個是可以量化的, 如《史記》記載的“

凡下二國,縣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將軍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馬、候、御史各一人

”。 所以首封曹參意味著沛縣從龍者,應該屬於首先考慮的封賞物件,這是給劉邦起事兒時候的老夥計一個交代,彆著急,慢慢來,以後封侯首先還是咱們沛縣的難兄難弟!而且第一批分封中還以戰功列席了夏侯嬰,十人之中沛縣老夥計入列兩人,而且曹參萬戶侯,夏侯嬰六千九百戶,二人封賞位居前兩名,代表沛縣子弟不僅封賞比重大,且得到的“好處”最豐厚!

其實對劉邦而言,穩住了沛縣子弟,就相當於是穩住了漢庭的根基,因為此時他們很多人手握重兵。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靳歙是第二位封賞的,他雖來自外縣,但屬於早起跟隨劉邦起事的中流砥柱,相比較沛縣老夥計的親近關係,這幫人差點意思,但相比較豐縣老鄉,這幫人又更接近嫡系。他們隨著劉邦南征北戰中立下戰功,忠誠度值得信賴,又屬於漢軍主力,所以靳歙排在第二,同時封賞了召歐、陳濞,

代表著中流砥柱的重要性,這些人基數較大,所以有三人入列,表示劉邦不會忘記半路跟隨自己的功臣。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王吸位列第三,則代表豐縣老鄉的地位,劉邦將老鄉排在第三,我覺得還是受到當年豐縣兵變之事的影響,否則較親疏遠近來說,這部分人的待遇應該比半路投奔的強。但這場危機被化解之後,劉邦寬容的接納了這批人,在日後的征戰中,豐縣子弟也踏踏實實的跟隨劉邦,並立下赫赫戰功,

所以劉邦還是將豐縣老鄉加入了核心團隊,並放在第三的位置

。王吸、薛歐二人則代表豐縣子弟所佔比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傅寬是位列第五,按派系劃分,則屬於第四梯隊要考慮的,即大將軍韓信一派。楚漢爭霸期間,這些人立下戰功自不必說,但他們是韓信的嫡系,而非劉邦的嫡系。韓信索要“假齊王”一事對劉邦還是有影響的,這批人很有可能成為韓信“造反”的主力軍。若不分封則會激起更大的反對意見,所以劉邦分封傅寬

意在維穩

,此時的傅寬已經是齊相,封他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可是傅寬只獲兩千六百戶的封賞,在首批封賞裡倒數第三,這與戰功其實不符,

或許也有敲打之意。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陳平屬於“地下工作者”,投靠劉邦後幾乎乾的都是特務工作,離間、行賄、打探情報這些工作無法用戰功衡量,但作用又很大,且由於工作性質的隱秘性,在核心集團裡不顯山不露水,所以劉邦特意照顧了這個群體,讓他們名垂青史。陳平的五千戶不算低了,這也是給幕後工作者一個交代,表示劉邦不會抹殺這些人的功勞,一定會有重賞。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陳嬰是首批最後一位列侯,且是食邑最少的一位,他是西楚降漢的代表人物,他隨箱梁、項羽多年,直到項羽死後才歸順漢軍,但由於此人政治立場有值得“爭取”的地方(較擁護楚懷王、楚元王),所以劉邦給奠定了基調,對投降者,政治立場比較“正義”的,還是會封的,只不過這些人跟錯了人,所以封賞不會太高。

漢初第二批封侯

如果說首批封侯是定基調的,那麼第二批封侯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表彰!但在第一批封侯時很可能是漏掉了呂氏家族,所以在漢六年正月丙戌日加封了呂后的兩位兄弟,即周呂侯呂澤、建成侯呂釋之,隨後才開始按照基調封侯。所以可以說張良是第二批第三位,也可以說是第三批第一位。在補充分封呂氏兄弟之後,劉邦於漢六年正月丙午日分封了十六位列侯,其中便是以張良為第一席。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此批封侯順序:留侯張良、射陽侯項纏、酇侯蕭何、曲周侯酈商、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穎陰侯灌嬰、汾陰侯周昌、梁鄒侯武虎、成侯董渫、蓼侯孔聚、費侯陳賀、陽夏侯陳豨、隆慮侯周灶、陽都侯丁復、新陽侯呂清、東武侯郭蒙。

按照首批十侯的派系劃分來對號入座:

周勃、樊噲屬於第一梯隊,是沛縣嫡系武將;酈商、灌嬰、周灶屬於第二梯隊,是外縣投奔的武將,亦視為嫡系;第三梯隊的豐縣老鄉在這一批未得分封;孔聚、陳賀、陳豨都是大將軍韓信體系下的重要人物,屬於第四梯隊;武虎、董渫跟陳平的性質相當,屬於第五梯隊的幕後功臣;項纏(項伯)、呂清皆是第六梯隊的西楚降將;丁復、郭蒙則是呂澤從屬,也就是漢六年正月丙戌日補充分封的呂氏派系。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以上人員分封與首批封侯的原則是吻合的,且每個人都能量化軍功,如周勃“入漢,定隴西,擊項羽,守嶢關,定泗水、東海。侯,八千一百戶”。再如灌嬰“入漢,定三秦,以車騎將軍屬淮陰,定齊、淮南及下邑,殺項籍,侯,五千戶”。這裡需要解釋一下,灌嬰是劉邦派往北線輔助韓信的將領,並不是大將軍體系下的將軍,他是從劉邦親兵成長起來的將領,隸屬關係當是劉邦嫡系。這些量化的軍功都能轉化成對應的封賞,而有些功勞是無法量化的,比如項伯這種,劉邦只能特意點出他在鴻門宴上助其脫身的功勞。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除了上述人員外,最引人注意的便是蕭何、周昌、張良這三人,他們是劉邦的核心智囊,而功勞也不可能向軍功一樣量化。張良的封賞被記載為“常計謀平天下,侯,萬戶”,沒有具體的功勞描述,但“常計謀平天下”這句話的上限足夠高,萬戶之賞也壓過了周勃這類將領。蕭何的封賞被記載為“佐上定諸侯,為法令,立宗廟,侯,八千戶”,也是一個上限很高,很籠統的概括,但八千戶之封賞僅比周勃少了千戶,比樊噲的五千戶還多了三千。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周昌的提拔源於其哥哥周苛,劉邦做泗水亭長時,這二人都是泗水卒吏,也算沛縣嫡系,只不過二人都是搞文職工作的,滎陽之圍時,周苛寧死不降,被項羽煮了,所以周昌接替哥哥當了御史大夫。說到這裡就得提一下漢政權的領導班子了,劉邦立為漢王后,他的輔政體系就是丞相蕭何、太尉盧綰和御史大夫周昌。待韓信加盟後,大將軍進入核心體系,在軍事上與盧綰“分庭抗禮”,相互制衡。

張良在劉邦集團內的身份比較特殊,他是重要謀士,卻遊離於幾大勢力之外,歷史上幾乎沒有記載張良在漢王處的任職,所以張良在第三批第一位封萬戶侯,是劉邦給予的特殊嘉獎,不牽扯派系的照顧。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排名六十二的說法

由上文可見,張良在漢初分封時食邑萬戶,封侯順序位列第三批第一位(或者說第二批第三位),初封食邑僅次於曹參。既然武將是以軍功定食邑,那麼文臣當然以功勞比戰功,所以漢初給文臣封侯時會說“功比某某”,張良能得萬戶,也就是以文臣之首來對比曹參的。不過這裡有可能是刻意壓低蕭何,抬升張良,畢竟蕭何是丞相,張良無實職,而實際上二人的功勞難分伯仲。那麼這個第六十二的排名打哪來的呢?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蕭何第一,曹參二,張敖三,周勃四,樊噲五,酈商六,奚涓七,夏侯嬰八,灌嬰九,傅寬十,靳歙十一,王陵十二,柴武十三,王吸十四,薛歐十五,周昌十六,丁復十 七,蠱逢十八。 ”——《史記索隱》

劉邦白馬之盟時確實做過十八侯的排名,《漢書》載為“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又作十八侯之位次”。但《索隱》中的排位是否為白馬之盟時的排名呢?《漢書》只是提了這個事兒,並沒有實際名錄,所以這個排名可能是後人偽造的。呂后時期,也令陳平“盡差列侯之功”,這個時期的排名政治意義就很大了,畢竟呂后封了異姓王,比如劉邦封的周呂侯呂澤,被呂后追封成悼武王,其長子呂臺封呂王,建呂國。所以呂后時期的功臣排名定會偏向呂氏家族,比如“武信侯呂祿上侯,位次第一”。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以綴續前記,究其本末,並序位次,盡於孝文,以昭元功之候籍。”——《漢書》

到了文帝時期,劉氏重新掌握權力,也開始了對諸呂的清算,所以這個排位必然會改動,諸呂在這次改動中一個席位都沒有了,親呂的大臣如張買、馮無擇也一併被除名。那麼張良的席位被推後就可以理解了,畢竟當年他幫助呂后保太子位,對呂后臨朝稱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可以說這次改動的主觀性太強,若按照漢初劉邦分封來看,列侯食邑前十位分別是曹參、張良、周勃、蕭何、丁復、夏侯嬰、陳平、樊噲、王陵、灌嬰。

綜上所述,張良在劉邦時期已經得到應有的褒獎,所謂的功臣排名只不過是後人政治博弈的結果。而且由漢初封侯順序、食邑來看,張良的分量超過了那些沛縣老夥計和豐縣老鄉(除封王的以外)。不過“漢初三傑”中,韓信雖封了王,卻難以保全;蕭何雖為丞相,卻陷入迫害功臣的政治鬥爭中;唯有張良領了萬戶全身而退,結局是最完美的。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警世恆言2020-07-09 13:25:43

張良、蕭何、韓信被後世譽為“漢初三傑”,對大漢的建立起到至關重要的三人,但是在《史記。高祖功臣年表》中記載,蕭何排名第一、曹參次之,張良卻排名六十二。

漢初三傑

難道張良的功勞真的不大?非也!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

這是高祖對張良的評價,既沒否認張良的功勞,又肯定了張良的才華,為何在漢高祖論功行賞之際卻排名僅僅第62位?

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對比現代企業管理潛規則來說,又很簡單。你們回顧下你們現在的企業,是不是身居的人無非兩種,一種是老闆的親信,一種是掌握稀缺資源的人?雖然人才很重要,老闆也重視才華,但是核心成員並不會是僅僅只有才華。

劉邦

功臣也是一樣,功臣大概分為三種。

一種是跟皇帝起家的親信。這類人,從起步開始追隨於你,冒著最大的風險,又最忠誠,這批人不能寒心,比如蕭何,蕭何雖然功勞大,但真正使他排名第一的原因,還是因為他是豐沛集團的領軍人物有很大關係。

蕭何

再比如李善長、徐達在朱元論功行賞排名靠前的原因一樣

一種是兼併其他山頭,或者策反敵軍骨幹,並且保留了自己勢力的人。這類人,因為本身掌握著勢力資源,哪怕作為老大,對這類人也是很忌憚的,論功行賞排名肯定靠最前,但是結局往往也很悽慘,比如韓信、彭越、英布。

最後一種,就是人才。

固然有才華,但是是半路入夥,又沒稀缺資源,往往沒有資格跟老闆叫板。老闆也不會給太多實質性的東西,最常見的一種補充方法就是帶高帽子。

比如在所有人面前表現對你的尊敬,對你言聽計從。張良就屬於這類人。

張良

不過這類人,往往懂得明哲保身,張良排名靠後,其中原因肯定也是有張良自身的想法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嘗有戰鬥功,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

我們可以看到,劉邦對其封賞,張良屢次推脫,知進退,才有後來的善終。張良功高震主,也信奉道家,不願意沾染這個。

張良雖然排序較低,雖然張良推辭不受,不過最後也是僅有的三個萬戶侯之一。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致守仁2020-04-25 00:49:01

張良的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劉邦也說過自己奪天下靠的就是蕭何、韓信、張良三人。

這三個人裡,韓信是王爵,自不必多說,蕭何被評為功臣第一,也是實至名歸。唯獨張良卻位列功臣榜第六十二位,陳平、周勃、樊噲甚至連外戚張敖在犯了刺殺皇帝的大罪被奪掉王爵後,他的排名還在張良前面,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主要還是張良自己不願意,劉邦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

劉邦不是不想抬張良,當年封侯的時候劉邦對張良說:“自擇齊地三萬戶”。齊國是當時漢朝除中央外最富庶的地方,而且以漢初的人口水平,三萬戶基本上就等於一個小國家了。這一句話引來臺下無數的羨慕和嫉妒,可見劉邦對張良那是沒話說。

但是張良明白,功高震主,榮高妒人。張良要真答應了,以後不僅要面對劉邦的猜忌,還得時刻提防其他大臣的陷害。劉邦就算再信任張良,可是三人成虎這句話也不是沒道理。

不僅如此,國家安定之後需要的是治世能臣,張良是個謀主,和平之後的事情他就插不上手了,沒有人比蕭何更合適了,別看後來曹參、周勃、陳平等人都當過宰相,但是他們所執行的其實都是蕭何定下的制度,蕭何開創的政治局面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被打破。張良深知以後自己的作用將遠遠不如蕭何,甚至連叔孫通都比不上,所以選擇主動引退。

最後一點,張良就不想當官,張良平生所願其實只有復韓,他多次離開劉邦就是為了恢復韓國,但是項羽毀了他這個夢想,所以張良又以滅項為志願,劉邦幫他達成了願望,張良當然也不願意再和這幫人勾心鬥角了,縱情山水豈不快哉!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王嘯皓月山巔2020-07-14 22:21:49

我的答案:張良功成身退、急流勇退、不重名利。

分析:1。張良與韓信、蕭何共稱漢初三傑。劉邦大封功臣的時候,因為張良沒有戰功,劉邦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是張良的功勞,自己選擇齊國內部三萬戶。”張良回覆說:“我從下邳起,與您劉邦在留地相會,這是上天把我授予陛下。陛下用我的計謀,幸好能有時候用對,我只希望能把我封在留地就好了,不敢要齊國的萬戶,不敢當萬戶侯!”。於是劉邦封張良為留侯。

2。張良晚年時間多數稱病不出,他曾自己說:“家人世代為韓國的國相,韓國滅亡時,沒有要幾萬金子的家庭資產,在博浪沙和大力士扔大鐵錘為了韓國去和殘暴的秦國抗爭,使天下震動。現在靠自己的三寸長舌頭,給帝王出主意、被封萬戶侯、位列侯位,這已經是布衣的極限,對於我張良來說,足夠了!我願意放棄人間的事情,跟從赤松子四海遊蕩!”於是張良學道,不問政事。張良學道,相當於出世,不重名利。

3。劉邦去世後,呂后感激張良在立太子漢惠帝劉盈的過程中給出的主意,張良曾經協助劉盈去請漢高祖劉邦很想招攬但是一直沒請到的四位有名望的賢人—商山四皓,呂后讓張良必須去他的封地靠租稅生活。張良急流勇退,免受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命運!

籠雞有食湯鍋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利近則失,利遠則贏。仰望星空,覺知天地之大;積水成淵,以至星辰大海!張良,做到啦!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劉一千五2020-08-16 09:11:04

張良是個有眼光的人在劉邦功成名就之後,他一直是在以退為進。所謂的“退”,就是遠離權利中心,因為這時一切都安全了,只有來自於權利之爭帶來的危險,但是,張良是知道如何化解的,那就是“退”,離開大家都喜歡的權利和利益。所謂的“進”,就是要保住自己身家性命。

劉邦安排的功臣,按張良的說法是沛縣集團的親信。所以,他們在洛陽南面的沙灘上要“信聚造飯”,張良說,皇帝,他們這是要造反!劉邦問為什麼?張良說他們沒有封到土地,也沒有官職。你封的都是一些你最親近的人。他們以為你忘了他們,劉邦才安排讓雍齒先當什邡侯,才把問題壓下去了。

看看,劉邦會滿意嗎?他一定會窩火。蕭何,曹參因為誰是第一,誰是第二鬧得一塌糊塗。這分明是戰將們與文官派之間的尖銳鬥爭。誰都看得出,劉邦朝廷的幫派鬥爭已經暴露出來了。

張良最先封的是天下無雙的齊國的三萬戶。戰爭過後的齊國究竟有多少戶?這分明是劉邦把齊國封給張良,雖然不是王,也算是無冕之王了。他自然比蕭何曹參等等要排在前面。

但是,張良堅決不要。他推辭的理由就是從自己和劉邦的初信識。他說,留縣是我們君臣認識的地方,我張良很懷念那個地方,陛下要封就封留縣好了。齊地三萬戶不敢當。劉邦順水推舟地答應了他的要求。

本來,劉邦把韓信調整到楚地當楚王之後,齊國空了一些時間。田肯對劉邦說的話,要陛下你最親近的兄弟兒子去齊地當王,那個地方肥沃不說,地位非常地重要。有東西秦國之稱……當時張良等等大臣都在場,張良聽話聽音,明白了劉邦是不會把齊國給別人的。所以,張良明白了,天下但凡有點重要的地方,一般的大臣都沒有分了。

所以張良堅持只要留縣,給劉邦的分封撐個面子,一點不要不合人情,劉邦會有意見的。

這樣一排下來,張良就遠遠地落到了後面。而實際上,張良的功勞在漢朝是頭一份的。

張良本來是貴族出身,一出道,起點就高,他所幹的都是大事。所經過供職的老闆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張良對於財物的態度,應該給回來幹大事的人提供了榜樣。劉邦受他的影響,在戰爭期間,用金錢的辦法逢凶化吉。相反,項羽就差遠了。吝嗇,沒有人願意跟著他,都跑到劉邦這方面來了。這就說明,張良不圖收穫,不貪圖享樂地位,封地……那麼,也就沒有人惡意的對對他了。他不要大量的三萬戶,只要貧窮偏遠地區的留縣,地位自然無法與其他人相比了。

看看劉邦的功臣列表,靠前的非故即親。明眼人誰看不出來呀,張良硬要往前湊,不是找不自在嗎?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澄澄美文淳淳有餘2020-08-21 23:04:46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漢初三傑之智囊星,豈是浪得虛名。

至於排名靠後,也掩蓋不了漢初第一謀臣之名。這就是情商之高的表現。

世人該知張良助力高祖劉邦,雄定大漢天下。有誰能夠讀懂張子房的兩番高超謀略。

一,提前營銷自己,先大肆宣傳,讓天下,人盡該知,張良乃神仙助力,送之天書,定有安邦定國之雄才偉略也。

先說說這本天書到底是何書?傳說是神仙賜予張良的,到底是真是假?

史上“圮上受書”傳說,巖穴隱士黃石公(亦稱圮上老人)送給張良一本天書。其實是一本《太公兵法》也。

張良,字子房,(約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韓國(今河南省新鄭市)人,出身貴族世家。秦末漢初傑出謀臣。助劉邦佐策入關,在項羽之前打入咸陽。在鴻門宴上助劉邦機智逃脫,保全性命,皆張良的智慧也。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在秦始皇未一統天下時,張良作為韓國貴族,祖父張開地,連任韓國三朝宰相,父親張平,繼任韓國二朝宰相,至張良時,本該延續世襲,穩坐宰相之職。怎知,時勢逆轉,秦滅韓。顯赫榮耀的地位不復存在了。所以,張良這亡國亡家之恨自然歸罪於秦。反秦之舉,時時在心,一刻也不敢忘懷。

張良首先計劃就是報仇殺秦。時逢張良的弟弟不幸去世,張良因籌劃刺殺秦始皇之大事而不能專程為弟送葬。

史書記載:“弟死不葬,散盡家資,行刺秦王。古博浪沙,張良刺秦,從此聞名遐邇。”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話說張良行刺未果後,得以成功逃脫。這一天,張良心情複雜,在家閒得無聊,就出門遛達。漫無目的,不知不覺來到了沂水圮橋頭。

正要徑直往前行時,見一老翁,知道他快要到跟前時,故意把自己腳上的一隻鞋隨手一扔,這一扔,扔到橋下面去了。待張良已來跟前,就對張良直接說:“好小子,去把老夫的鞋子撿上來。”

張良當時就蒙了,心想這老頭子,存心捉弄與我。可又一想,也罷,我這正倒黴呢,沒有必要與他計較,以免節外生枝。

於是,張良極不情願走到橋下面去,勉強把老翁的鞋子撿上來了。這時,老頭把那隻沒鞋的腳支起來說:“小子,幫我穿上。”

這下可把張良鬧急了,正要發作時,還是忍住了。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畢竟張良在這國破家亡的動盪時代,也是飽經滄桑,閱歷豐富,受過磨難。於是強壓心頭之火,膝跪於前,小心翼翼地給老人穿好了鞋。這時,老人見鞋已穿好,起身仰面大笑而去。把個張良丟在那呆滯良久,不得要領。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正發呆時,卻見那老者走出裡許後又返回橋來,徑直來到還在發呆的張良面前說:“孺子可教矣。”

然後與張良約定五日後的凌晨,到橋上相會。這張良,感覺雲裡霧裡,看他是一位老者,還是畢恭畢敬地應諾了。

五天後,雞鳴時分,張良不敢怠慢,起了個大早,急急忙忙趕到橋頭,誰知那老頭子已經立在橋頭了,見張良遲到,憤憤斥責道:“與老者約,何故誤時,五日後再來。”說完扶袖而去。

又是一個五日的凌晨,張良比上次起得更早了,心想這次決不會晚到。可是,當張良來到橋頭時,又見那老者先一步立在橋頭。這時的張良無話可說,只得低下頭。老者再約,過五日相見。

第三次,張良吸起了上兩次的經驗,不以凌晨為點,索性半夜就來到橋上。當然第三次,張良比老人先到。老者覺得這位年輕人誠實守信,隱忍大度,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從身上拿出一本書,對張良說:“讀此書則可為王師,十年後天下大亂,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助成大業。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說罷,揚長而去。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這位老者,就是隱居巖穴的世外高人黃石公,也稱“圮上老人”。這本天書就是《太公兵法》。

其實,史上確有《太公兵法》這本書,為姜子牙所作。該書就是一本兵書而矣,書中寫有行軍打仗之謀略也。至於神仙圮上老人,實為黃石公,史上也確有其人,與張良相交甚密。

至於說成天書,並且為神仙所賜張良,編出一個張良在橋上為老翁穿鞋所贈予。現代人應該都明白吧,這就是高情商營銷自己。

後張良與劉邦在道上相遇,說來也是緣分,兩人一見如故。當時張良一心想著恢復韓國,一門心思紮在恢復自己的國家大事中。所以,初次與劉邦相見,依依不捨,表明,一旦幫助韓王恢復國家之後,一定與劉邦會合。劉邦甚為不捨。只得依了張良,只待他日相見。

後來,張良為自己的韓國不遺餘力地去奮鬥,最終還是以失敗知終。不久,張良棄景駒來投劉邦。從此,拉開了為劉邦“運籌帷幄”的序幕。

張良每以《太公兵法》納諫劉邦,劉邦乃史上最知能善任之明君,張良在漢王處得以重用,遠韜謀略之才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這自然也離不開劉邦的善用人才,因此相得益彰。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之所以在史冊留下濃墨一筆,確實得益於這本《太公兵法》。但是這個神仙賜予天書的故事,卻是一種包裝效應。用現代的話,就叫做廣告營銷,無非就是增加其神秘效果罷了。就好比歷朝歷代那些揭竿起義之事,都是事先埋上一巨石,在上面寫上幾個字,然後故弄玄虛再挖出來,說是天意如此等等。製造一種神秘光環而已。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二,劉邦乃疑心最重之人,打下江山,張良最後得以保全性命,不像韓信死於非命,得以善終,一樣是張良高情商效應,明哲保身之策也。

張良本就體弱多病,自劉邦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儘量託辭不出。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從不參與謀劃。至於皇室的明爭暗鬥,張良一直格守“疏不間親”的原則。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但是,在劉邦意易太子,欲立戚夫人之子趙王如意為國儲時,滿朝文武大臣群起反對,卻絲毫不能改變劉邦的初意,眼看太子位不保矣。這時的呂后,求救於半隱居的張良。

張良見國事之重,不可坐視不管。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言語之力,實難保住太子。

於是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東園公,用裡先生,綺裡季,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

後來,事情果然如張良所言。劉邦問明白了太子身邊的四位就是自己當初請了無數次都沒能請來的四位隱士,就認為太子羽翼以豐,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後太子順利繼位,呂后更加對張良無比敬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劉邦在江山初定,論功行封時,把齊國三萬戶分與張良,張良辭讓了。

至此時,張良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朝中也不缼能人志士,自己的夙願基本實現,再由於自己體弱日衰,疾病纏身,加之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悲慘結局,聯想到范蠡,文種興越後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張良乃自請告退,不問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獨養天年。於公元前186年病逝,諡號文成侯。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葭明通半瓶歷史2020-09-18 08:43:22

這世間,所有人,生而在世,最珍貴的是自由,其次是生命,然後才是功名利祿這些事。

排名是排名,恩賞是恩賞。

這兩者之間風馬牛不相及也!

排名靠前的也許只是排名靠前,恩賞卻差了很多。

有時候,“名次單”可能是殺人利刃也說不定。類比“二桃殺三士”。

從帝王術來說,如果想要一個人滅亡的了,把他排名靠前,讓所有人都去嫉妒他,讓他成為眾矢之的,群起而攻之,再好不過了。

比如把某人指定為接班人......。

把韓信封為韓王,而和他並列的蕭何和張良只是侯,也大體是這個套路。

好,照著這個思路,我們來擼一下漢初功臣群誰收穫的恩裳最大。

劉邦說: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劉邦說的很明白,子房也就是張良第一名,蕭何第二名,韓信第三名。

但是!

天下事就怕但是,凡聽人說話,一定要聽清楚但是後面人家說的什麼,那才是重點。

劉邦說,但是,這三個人固然一時人傑,可還是都不如我劉邦厲害,因為我劉邦會用他們啊。

所以說,要論功行賞,我劉邦才是天下第一名。我要收穫最大的自由,最多的生命,最厚的利益。

下面才輪到張子房張良,劉邦遵從張良的意願,把天下間最珍貴的東西給了他——自由!

好,既然先生想去山水之間,不再參與天下之事,那就去好了,張良去了,劉邦再沒有去打擾他。

此為恩賞第一。

下面就是蕭何了。

漢初的權力結構 ,還不是皇權專制,而是皇權與相權共和。

丞相的權力很大,天下第二大。

漢初丞相之位的含金量,所有的異姓王加起來也比不上,丞相執掌著全天下錢糧、戶口以及全部中下級文武官員爵位的。

所以說,蕭何雖然沒有被封異姓王,其實他在論功行賞中是排在第三位的,僅次於劉邦和張子房張良。

在體育比賽中,決出冠軍、亞軍、季軍也就結束了。權力場也是。

“漢初三傑”之一韓信,也就那麼回事了。

韓信首先是沒自由,封他做齊王也罷,楚王也罷,他必須生活在長安城裡。後來更失去了性命,其他異姓王也是失去了生命。

你以為這些異姓王不想學張良“悠哉山水間”嗎?

他們想!他們不夠格。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至於排功勞簿這種事,從來也不僅僅是對既往功勞的總結和認定,很大程度上是為了以後的工作更便於開展。

你張良已經得到了人生最寶貴的自由,自此以後再也不參與實際工作了,是一個逃兵了,還能給個第62名,已經是莫大的恩典了。

要什麼腳踏車呢!

腳踏車還是給人家正戰鬥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去騎吧!

這是是人之常情,事物之理,無可厚非。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嶽劍2020-08-24 20:43:21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因為張良非常的瞭解劉邦,想要保命就不要太貪婪,假如真的在齊國選三萬戶,劉邦恐怕就睡不著覺,最後自己也會被殺。但是,最終劉邦還是要封他,此時的張良就請賞比較貧困的留縣,被稱為留侯。劉邦對他的選擇也是非常的滿意。

分封完之後,劉邦讓張良出朝為官,但是,張良拒絕了,最後歸隱山林。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

劉邦一看張良這樣,所以,論功行賞時就看著給他排就可以了,最後張良來了一個62名。

這樣看來,張良的這個排名沒有什麼規律可循的,與當時現實情況有很大關係。而且給張良一個這樣的排名,平衡了各方面的勢力,大家都很滿意,並且張良也很喜歡的,因為這樣不至於引起其劉邦的猜疑和惦記。

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為何論功行賞時卻排名至六十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