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同的氣象APP給出的天氣預報不一樣?黑貓的電影2020-06-29 13:16:27

可這麼多天氣預報軟體,為什麼預報資訊都不太一樣呢?北京市氣象局高階工程師時少英解釋,目前,氣象的大量資訊資料是公開的,誰都可以從網路上獲取。這些天氣預報軟體的背後大多是基於數值預報模式的客觀輸出結果,短時效內採用簡單的天氣雷達圖進行邏輯推理,“說白了就是基於過去發生的事情,去推算未來的一個情況”。

時少英舉例,比如從雷達圖上看到有降雨雲團過來,由於過去10分鐘雲團經過的地區在下雨,就按這個速度和移動方向進行推理,到海淀的時候會下雨,到朝陽也是,到通州也是下這麼大的雨,“就像猜測一個昨天遲到的人,他可能今天還會遲到,以後也會經常遲到,類似的推理。可天氣系統並不是這麼簡單的,而是很複雜的變化,既可能會減弱也可能加強。”

瞭解到,這些天氣預報軟體,他們會使用基於不同預報模型的演算法,提供不同的預報,有的天氣應用只是粗略地使用模型,有的會讓氣象學專家監督和糾正透過模型作出的預測。相同的原始資料,當這些資料最終呈現在App裡時也會有所不同,因為一些軟體會選擇簡化資訊,另外一些則會提供更多細節,這些細節都會影響受眾對精確度的直觀感受,這也就會讓大家覺得報得準或者不準。

而北京市氣象臺所做出的預報資訊,是不同的。預報員或者預報專家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對模式預報出來的預報資訊,做出一定的修訂,以確保預報資訊更加準確。“當然,天氣預報不可能做到百分百準確,但氣象部門會一直努力去提高預報準確率。”時少英說。

疑問:天氣預報誰都能報?

隨著越來越多的天氣預報軟體冒頭,不少公眾也提出疑問:除了氣象部門,這些企業可以對公眾預報天氣嗎?

瞭解到,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法律法規對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的釋出有明確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國家對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

另外,根據《氣象預報釋出與傳播管理辦法》第九條:鼓勵媒體和單位傳播氣象預報。媒體和單位傳播氣象預報應當使用當地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提供的最新氣象預報,並註明氣象預報釋出的氣象臺名稱和釋出時間,不得自行更改氣象預報的內容和結論。也就是說,普通的企業或者機構只能傳播氣象預報,且必須遵守氣象法律法規,傳播規範準確的預報資訊。

2015年,中國氣象局正式對外公佈《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共享目錄(2015年)》,透過中國氣象資料網風雲衛星遙感資料服務網向全社會開放共享地面、高空、氣象衛星、天氣雷達、數值天氣預報5類17種基本氣象資料和產品。行業使用者、科研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和公眾在中國氣象資料網、風雲衛星遙感資料服務網進行實名註冊並簽訂氣象資料使用者使用協議,線上獲取共享目錄所列資料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