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區是不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包含港澳)?使用者16840886368390322019-12-11 20:12:54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以重工業製造業為主,但在杭州等地的手工業製作也很發達。珠三角是輕工業生產模式,以服裝等輕產業為主。改革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快和最活躍的地區。比較研究兩個三角洲的經濟發展歷程和經濟規模,探討其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原因,可以為兩個三角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鑑,同時也為其它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參考。長江三角洲是指長江入海而形成的沖積平原,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區。本文中長江三角洲經濟區是指由滬、蘇、浙三地16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複合型區域,具體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南通、揚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和台州市,其土地面積為10。96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8121萬人(2002年)。以上海為龍頭的長江三角洲城市帶,已被公認為世界六大城市帶之一。珠江三角洲是指珠江千百年來沖刷出來的一塊平原,北起廣州,呈扇形向東南和西南放射,東面有經濟特區城市深圳和與之相鄰的東莞市,西面由北至南有:佛山、江門、中山以及與澳門接壤的經濟特區城市珠海市。本文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14個市縣: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東莞、中山等7市,以及惠州市的市區和惠陽、惠東、博羅三縣,肇慶市的市區和高要、四會兩市,其土地面積為4。17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2365萬人(2002年)。一、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指標的比較1。長江三角洲GDP規模高於珠江三角洲,但人均GDP低於珠江三角洲;兩地GDP約佔全國的28%。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兩地區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到1995年兩地GDP總量達到13076。5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為9216。0億元,珠江三角洲為3860。5億元。長江三角洲GDP總量為珠江三角洲GDP總量的2。4倍。從人均GDP來看,1995年長江三角洲人均GDP為11665元,珠江三角洲為18058元。珠江三角洲人均GDP比長江三角洲高54。8%。2002年兩地GDP總量達到29402。1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為19983。3億元,珠江三角洲為9418。8億元。由於珠江三角洲的經濟規模發展快於長江三角洲,從而長江三角洲GDP總量是珠江三角洲2。1倍,比1995年的差距縮小。2002年珠江三角洲人均GDP仍高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人均GDP達到34295元,比長江三角洲(24607元)高39。4%。2。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均保持較快增長,大大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2000年—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的GDP增長速度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除揚州和肇慶市區外),均高於全國7。8%的平均水平,顯示出兩個三角洲經濟發展快速。3。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三次產業基本同構,產業結構向高度化發展。2002年長江三角洲三次產業的分佈為6:52:42,珠江三角洲三次產業的分佈為5:50:45。從1978年到2002年,這兩個地區的產業結構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第一產業佔GDP的比重大幅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大幅上升,第二產業基本持平。珠江三角洲第一產業下降幅度最大,從22。4%下降到4。9%,下降了17。5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第三產業上升幅度最大,從18。4%上升41。9%,上升了23。5個百分點。2002年這兩個區域的第二產業比重與全國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而第一產業比重比全國約低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比全國高出8個百分點。可見,經過改革開放20年來的發展,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產業結構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調整和改善,基本上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4。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一直高於長江三角洲,兩地進出口貿易佔全國52。3%。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3243。8億美元。長江三角洲地區進出口總額達117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4%,其中出口額為942。0億美元,進口額為832。1億美元;珠江三角洲進出口總額達2069。7億美元,是長江三角洲的1。8倍,比上年增長22。9%,其中出口額為1126。1億美元,進口額為943。6億美元。與全國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52。3%,其中長江三角洲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8。9%,珠江三角洲佔33。3%。珠江三角洲進出口貿易總額佔全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比長江三角洲高14。4個百分點。5。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遠遠高於珠江三角洲,兩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24。9%。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10818。9億元,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7900。1億元,比上年增長22。5%;珠江三角洲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2918。8億元,比上年增長11。4%。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141。6倍;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1978年增長了326。9倍。2002年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是珠江三角洲的2。7倍。與全國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4。9%,其中長江三角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佔全國的18。2%,珠江三角洲佔全國的6。7%。6。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於長江三角洲,兩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全國平均的1倍以上。2002年長江三角洲城市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1萬元大關,達到10499元。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達到14239元。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4倍,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8倍。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7820。6元,珠江三角洲地區為11686。1元,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1。5倍。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200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3倍,珠江三角洲地區居民消費支出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9倍。二、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原因在過去的20多年,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兩大動力源。從比較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它們經濟發展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之處。其相同點有:一是兩個三角洲都走在了中國改革前列,各自確立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市場化道路。改革開放之初,兩地充分發揮自己輕紡產品和機電產品優勢,迅速佔領並擴大了國內外市場,尤其是長江三角洲的民營企業和鄉鎮工業順應改革大潮,很快實現了全面啟動,千百年的商業文化厚積薄發,創造了“溫州模式”等經濟奇蹟。珠江三角洲依靠毗鄰港澳的獨特地理位置,發揮其資訊優勢和僑鄉眾多的人文優勢,以較低的土地價格和充足的廉價勞動力吸引了大量外資的直接進入,尤其是吸引了港澳臺製造業的大規模轉移,使“三資”企業在珠江三角洲城鄉迅速發展起來。80年代,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製作、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為主要貿易形式的外向經濟企業遍及城鄉。二是不斷提高與國際接軌的程度,發展外向型經濟。引進國外資金力度大。1985年—1999年,長江三角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0。07%,高出全國均值10。49個百分點,1979—1999年珠江三角洲的外國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3。5%,高出全國均值12個百分點以上。國際貿易快速增長。2002年,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進出口貿易額為2069。7億美元和1174。1億美元,分別佔全國進出口總額的33。3%和18。9%。在引進外資、擴大外貿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更重要的是引進了現代市場經濟理念、科學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質,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是難以估量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不同之處在於: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屬於“外向型”,即改革開放以後,珠江三角洲企業就把產品市場與國際接上了軌,廣東外貿一直獨領全國風騷,佔全國外貿出口的1/3,2003年1到11月,進出口貿易更首次突破2000億美元,同比增長25。6%,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而長江三角洲90年代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內資為主的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以此來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力量還顯不足。而上海因受計劃經濟體制限制,經濟轉型較為艱難,短期內,其經濟增長作用沒能充分發揮,作為中心城市的輻射力和帶動力較為有限,這一時期,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略顯滯緩。兩個三角洲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改革開放政策對兩個三角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發展戰略,極大地推動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珠江三角洲是最早在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地區,進入90年代,在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指引下,珠江三角洲又掀起了第二次創業大潮。長江三角洲也是我國對外開放比較早的地區之一。1984年國家先後將長江三角洲的上海、寧波、南通3個城市確定為沿海開放港口城市,獲得經濟特區的部分優惠政策。90年代,為振興上海經濟中心地位,中共十四大做出了“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沿岸城市、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飛躍”的又一重大決策,使上海重新崛起,也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2。人力資源是地區經濟發展的源泉。改革開放以來,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廣東省總人口為8642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3104萬人,而珠江三角洲地區流動人口為2152萬人,佔全省流動人口的82%,是全國吸引外來勞動力最多的地區之一,低勞動成本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在大量勞動力向珠江三角洲集聚的同時,也加速了各種生產要素(生產資料、資金、技術、人才)向該地區的集聚,這就大大推動了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化程序,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經濟地位進一步提高。與珠江三角洲相比,長江三角洲在高素質人力資源方面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該地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社會經濟基礎較好,不但人口密集,而且人口素質相對較高,高科技人才資源豐富。長江三角洲地區擁有1000餘所科研機構,150餘所高等院校和30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教學科研基礎雄厚,科技人才密度高,高階人才比重大。此外,還擁有大批熟練的高素質技術工人。這些都對吸收、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十分有利。90年代以來,在開發開放浦東的有力推動下,長江三角洲外向型經濟發展呈現出起點高、規模大、增長快的特點,這與其擁有雄厚的人力資源有著直接關係。3。城市協調合作是決定長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包括江、浙、滬兩省一市的16個城市,是全國最大的經濟核心區。在計劃經濟時期,由於縱向行政管理取代了橫向市場性聯絡,自上而下的行政垂直領導,不僅導致上海中心城市功能退化,成為單純製造業中心,還使江浙兩省及下屬各地市間缺少了橫向整合的基礎。改革開放後,在體制創新和政策導向的雙重作用下,長江三角洲地區市場經濟體制和體系有了迅速發展。上海也逐漸恢復了其大都市應有的產業和技術的輻射功能,透過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推動了周邊地區鄉鎮企業的起步和技術升級。但由於長江三角洲是跨省市區域,行政隸屬關係複雜,加上長期的條塊管理,使地區間的協調變得困難,目前地區間的經濟合作還停留在80年代橫向經濟聯合和自發的層面上,並沒有進入跨地區產業整合階段。隨著浦東開發,上海作為長江三角洲的龍頭城市,其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地位的確立,將帶動整個長江三角洲產業結構的重新調整,並促使以產業聯動為交往機制的區域聯合模式的形成。長江三角洲未來經濟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區域化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合作方式的創新。4。粵港的經濟互動加速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得益於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的“三來一補”啟動了深圳工業化的程序,香港的資金和資訊造就了深圳外向型經濟的雛型。在深圳實際利用外資中,港資佔了近70%,進出口貿易中,對港澳進出口貿易佔了80%,“三來一補”的企業中,屬於港資興的佔了90%,深圳的旅遊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無不滲透著“香港因素”的作用。隨著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幾個經濟區域之間的相互競爭、三角洲內部各個城市的相互競爭也在加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如何加強相互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取長補短,建立良性的競爭模式、避免地方保護行為和重複建設應當引起廣泛關注。兩個三角洲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各地級市行政地位和經濟實力相當的城市之間的畸形競爭。各個城市從追求自身發展目標出發,極易滋長地方的本位主義和功利主義傾向,從而使城市之間的經濟關係逐漸離散,導致各個城市均以行政區域為界,相互封閉,各自發展建立“小而全”的經濟體系。而按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往往是優先重點建設中心城市,進而帶動周圍地區發展。目前,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心城市地位更加明顯,而珠江三角洲也應該儘快確立廣州、深圳的龍頭地位,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整合區域內的各類基礎設施、行政措施、資源,從而實現區域內資源共享、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三角洲整體的競爭能力。目前,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土地面積不足全國的2%,人口不足全國總人口的1/10,卻創造了全國近30%的國內生產總值。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對全國經濟發展起著巨大的主導作用,它們是中國其它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大教室”,其經濟發展模式、市場經濟觀念、經營思想和管理經驗以及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其它地區具有示範和借鑑作用。 萊垍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