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創造有趣的文章2020-03-03 13:42:43

什麼叫黑暗森林法則呢?簡單來說,宇宙就是一座黑黝黝的森林,每位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獨自穿行 在叢林之中,竭力不發出任何聲音。這是因為,叢林中到處都是像他這樣潛伏的獵人,一旦他發現了別人,或者他的行蹤被別人察覺到,那麼他唯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對方。他無法判斷對方是友善還是敵人,無法判斷比他高階還是弱小,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為了不暴露自己的存在,為了讓自身文明能夠延續下去。

《三體》中,羅輯提出了一種叫做“宇宙社會學”的分類,黑暗森林法則正是這個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其他的還有猜疑鏈、技術爆炸等等,小編在這裡就不展開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這部書看看,世界最高科幻獎——雨果獎的獲得作品,肯定會重新整理你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什麼是社會學

社會學的研究領域極為廣泛,傳統的研究物件包括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等等,從微觀層面上的人際互動,到宏觀層面上的社會結構、社會制度,都屬於社會學的範圍。和日常生活比較接近的諸如:家庭、婚姻、法律等社會制度;青少年如何從學校融入社會、社會規範對人的約束作用;就業、移民、環境汙染等社會問題。

因此如果從社會學上來看黑暗森林只是誇大了階級對立等一些方面,所以客觀的來說也符合社會學的某些角度。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海闊天空詩酒花2020-03-05 06:16:11

謝邀。

相關的問題已經回答過好幾次,本來不想再說。但題主煞有介事地提出了社會學的概念,估計很多對黑暗森林法則有誤解的人也是基於相同的考慮,那就再解釋一下吧。

1。在《三體》故事中,地球上不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因為構成該法則的前提之一——猜疑鏈,在地球上不存在。

眾所周知,黑暗森林法則的推導建立在兩個公理和兩個重要概念之上。兩個公理是: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兩個重要概念分別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其他的不說,單說猜疑鏈。簡單來說,就是相關雙方互相不能確定對方的想法,或者最多隻能進行表層的交流,再深入一些的想法就無法觸及了,於是造成互相之間的猜疑。

猜疑鏈的本質是資訊不透明導致的不信任。在缺乏信任的基礎上,兩個公理的存在導致互不信任的文明之間都是敵對關係,技術爆炸的存在則使敵對雙方的強弱地位成為不確定的事情。所有這些因素合起來,最終只能得到一個結果:為了確保生存,只要發現了其他文明,就只能一槍崩掉,再沒有第二個選擇。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這個關於結果的描述,就是人們熟知的黑暗森林法則。

具體的推導過程就不重複了,可以看我以前回答的

《請問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怎麼推理呢?簡單的,再說一下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在書中,羅輯向大史闡述黑暗森林法則時,特地交代了一點:猜疑鏈在地球上不存在。

這就是猜疑鏈,這種東西在地球上是見不到的。

人類共同的物種、相近的文化、同處一個相互依存的生態圈、近在咫尺的距離,在這樣的環境下,猜疑鏈只能延伸一至兩層就會被交流所消解。但在太空中,猜疑鏈則可能延伸得很長,在被交流所消解之前,黑暗戰役那樣的事已經發生了。”

為什麼地球上不存在猜疑鏈,羅輯在這段話裡也解釋得很清楚。因為地球的空間很有限,所謂“地球村”嘛,人類內部固然有不同的族群,但是總體上人類還是屬於同一物種,有著基本公認和遵守的普世價值,共享地球上的自然環境。換言之,人類內部不同族群的共性還是遠遠大於差異性的,而且畢竟是同一物種,互相之間可以交流溝通。就算有什麼誤會,只要有充足的資訊交換,最終都會消解於無形。

既然猜疑鏈這個概念在地球上不能成立,失去了這個前提,黑暗森林法則推導的鏈條就中斷了,最終當然也無法得到黑森法則的結論。

而在太空中,情況完全不一樣。文明之間距離足夠遙遠,彼此之間可以說一無所知,資訊的交換遠遠趕不上猜疑積累的速度,黑暗森林法則不可避免。

宇宙中的文明有多遙遠呢?就書中的故事來說,位於半人馬座的三體星系已經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了,也在4。2光年開外。哪怕是宇宙中攜帶資訊速度最快的光,跑一趟也要4。2年,還是單程。所以葉文潔從地球上向三體打聲招呼,八年後才收到回答,這已經是資訊沒有任何耽擱的極限速度,實際中的資訊傳送所花的時間只會更長。

八年時光,黃花菜都涼了。誰知道這當中又會發生什麼變動呢?一個技術爆炸,就足以讓奔跑在這漫長路上的資訊成為過時無效的垃圾資訊。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現實中的宇宙,半人馬座的那三顆星確實已經是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了,我們還沒有書中那種水平,去確認那裡是否有生命和文明存在。宇宙之大,文明之間距離之遙遠,在光速恆定的限制下,所謂資訊交流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書中說的猜疑鏈牢固不破的原因。——當然,書中為了故事的開展,模糊量子糾纏的本質創造出智子這種可以超距傳送資訊的東西,看看就好,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詳細解釋可以看我之前回答的

《<三體>中的智子與三體人之間的通訊是什麼方式?》

總之,

黑暗森林法則只能在相距遙遠的宇宙文明之間存在,因為距離的遙遠導致了猜疑鏈的不可破解。這種條件地球並不具備,所以不能說地球上必然存在黑森法則。

2。總有人在現實中錯誤引用黑暗森林法則的概念,是因為人類族群之間確實存在“一言不合就開鬥”“毀滅你與你何干”的黑歷史,這種現象跟《三體》中描述的無差別攻擊的黑森法則非常相似。

有人迷信書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但是舉的例子往往是地球上的文明爭鬥史,比如美洲大陸的土著印第安人被白人屠滅的過程。其實書中也有類似歷史的影子,比如人類淪陷時,程心在澳大利亞遇見的土著毛利人後裔弗雷斯老人。

正因為《三體》中充滿人類歷史的影子,所以很多讀者認為這本書映射了很多人類社會的特徵,甚至有人從科幻外表下看到了所謂的政治隱喻。但就事論事,作者在推導黑暗森林法則時給出了嚴謹的邏輯閉環,僅僅根據人類社會中類似的文明爭鬥就把這個概念套用在現實中,是不合適的。

畢竟,宇宙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之所以成立,首先需要猜疑鏈,其實需要技術爆炸的隱患帶來的先下手為強的必要性。而人類歷史上所謂的黑森例子,多半是強者對弱者的屠戮,外來者對土著的驅逐,有沒有猜疑鏈且不說,至少這種置之死地的必要性就不存在。這一點,就與書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有本質區別——

書中的法則大前提是為了生存,這是一個無須證明其正義性的剛性需求。而人類歷史上的爭鬥總帶著些過度和貪得無厭的爭議,這就跟書中的黑森法則有所區別。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3。如果非要把《三體》中的“宇宙社會學”和題主所問的社會學混為一談,判斷黑森法則存在與否,關係在於猜疑鏈是否有條件被破除。而這一點很難驗證,只能由不同立場的人自由心證。

在書中,黑暗森林法則的推導前提是葉文潔提供給羅輯的,葉文潔還提示羅輯可以根據推導結論建立一門“宇宙社會學”。題主問的是從社會學角度怎麼看這個法則,看來,不僅僅是黑森法則本身的描述容易讓人將之與歷史上的人類文明爭鬥史混同,“社會學”這個標籤也容易加重這種概念上的混淆。

其實在書中,葉文潔已經明確指出,

宇宙社會學的特點就是可以進行數學上的簡化,處理成簡單的數學模型:

“你看,星星都是一個個的點,宇宙中各個文明社會的複雜結構,其中的混沌和隨機的因素,都被這樣巨大的距離濾去了,那些文明在我們看來就是一個個擁有引數的點,

這在數學上就比較容易處理了。

這其實跟猜疑鏈只在宇宙中成立的意思是一樣的。因為有了距離所帶來的猜疑鏈,其他引數都可以忽略不計,只需要將對方作為數學圖形中的一個點來看待。

數學上的點,沒有體積沒有質量,更不用考慮有生命,處理起來需要帶感情嗎?完全不需要。而現實中當這樣的“點”放大到和自己同在一個星球,那就是活生生不可忽略的生命與文明,能和處理一個虛無縹緲的點一樣嗎?

這就是現實中的社會學和書中假設的宇宙社會學的區別。

現實中的社會學屬於人文學科,涉及到具體的人和社會、生物和生物圈,人類對待這些概念不可能不帶著感情和情緒。而書中的宇宙社會學更像一門冷冰冰的數理學科,所以黑森法則放在書裡一點都不違和。

覺得這個法則很殘酷很恐怖的,其實很多是因為混淆了宇宙社會學和現實中的社會學了。

話說回來,書中的黑森法則就真的不能套用在現實中嗎?事實上宇宙中的黑森法則也是很殘忍的,只不過遙遠的距離使得情感的投射沒有意義,就像人類一腳踩死一窩螞蟻,不會有什麼情緒,甚至連意識都不需要,因為人類和螞蟻之間存在巨大的物種差異,由此產生的猜疑鏈牢不可破,黑森法則就成了事實存在的下意識行動指南。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而人和人之間如此接近,有什麼猜疑鏈不可破除呢?所以,

硬要在社會學的框架下討論黑暗森林法則,我認為關鍵就在一點:猜疑鏈是否存在?如果此時存在,是否以後都不可破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確實可以推匯出黑暗森林法則,否則,這個法則就不可能在現實中站得住腳。

問題在於,所謂猜疑鏈的標準,每個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是否能夠破除,每個人的認知也不一樣。宇宙中的猜疑鏈無法破除,因為光速不可逾越,除非相對論被推倒。而我們生活的社會里,就只能靠“你信不信”來處理這個問題。相信人和人之間、族群和族群之間沒有不可消除的猜疑鏈,那就相信所謂黑森法則沒有存在空間。但如果相信“知人知面不知心”“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是永恆真理,那肯定就相信黑森法則無處不在。

以上是頭條號“海闊天空詩酒花”的回答。歡迎在今日頭條APP關注“海闊天空詩酒花”,圖文、問答、影片,海闊天空隨便聊。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牧影計劃2020-03-03 13:23:12

從社會學的角度如何看待黑暗森林法則的構想?

黑暗森林法則出現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讓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

一、黑暗森林法則和宇宙社會學

羅輯伸手揮揮,像撫摸天鵝緘般感受著黑暗的質感,“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不管是不是獵人,不管是天使還是魔鬼,不管是嬌嫩的嬰兒還是步履蹣跚的老人,也不管是天仙般的少女還是天神般的少年,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這就是對

費米悖論

的解釋。”———《三體二·黑暗森林法則》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簡單的說,在宇宙中,存在多個文明,這些文明就像獵手一樣潛伏在浩瀚的宇宙中,隨時狙擊暴露出來的另一個文明。

而這個理論在書中也被稱作宇宙社會學,是由葉文潔提出,邏輯加以完善的。

宇宙社會學指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和社會狀況下,從兩條不證自明的基本公理出發(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藉由引入兩個重要概念:

猜疑鏈

技術爆炸

,這是一門描繪了宇宙社會大圖景的大體系的學科。

二、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問題又來了,即使宇宙真的存在著人類不知道的文明,那麼為什麼文明是一個“狙擊手”?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這裡,引出了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她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三體二·黑暗森林法則》

前面說道,文明的第一需要是生存,那麼,在面對不可知的文明時,為了確保自己的安全,最好殺死對方文明。

因為,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弱小的文明很可能在短時間內超越強大的文明。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這裡就涉及到了技術爆炸的問題。

一、發展速度:取決於文明種族本身的智慧和發展所處的階段。如地球文明在經歷二次工業革命後分別進入了蒸汽時代和電力時代,其發展速度是根據其認知水平的變化而變化的;

二、加速度:處於兩個發展階段間的文明,由於其智力上的突破,或遭遇來自外界的壓力(如自然資源枯竭、毀滅性的天災或來自外星文明的影響),發展速度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出人意料的大逆轉。———《三體二·黑暗森林法則》

當文明發展不均等,那麼在確保自身能夠生存的情況下,文明需要發展和擴張,宇宙的資源又保持不變的下,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殺死對方文明,獲得資源,發展自己。

三、黑暗森林法則的借鑑

劉慈欣創作過程中,無疑借鑑了費米悖論,並用黑暗森林法則做了解釋。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費米悖論講述的是有關尺度和機率的論點和稀缺的證據之間的矛盾,宇宙顯著的尺度和年齡意味著高等地外文明應該存在。但是這個假設又得不到充分的證據支援。

費米悖論的第一點,即尺度問題,是一個數量級估計:銀河系大約有2500億(2。5 x10^11)顆恆星,可觀測宇宙內則有700垓(7 x 10^22)顆。即使智慧生命以很小的機率出現在圍繞這些恆星的行星中,那麼僅僅在銀河系內就應該有相當大數量的文明存在。

費米悖論的第二點是對尺度觀點的答覆:考慮到智慧生命克服資源稀缺的能力和對外擴張的傾向性,任何高等文明都很可能會尋找新的資源和開拓他們所在的恆星系統,然後是涉足鄰近的星系。因為在宇宙誕生137億年之後,我們沒有在地球或可觀測宇宙的其他地方,找到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的切實可靠的證據;可以認為智慧生命是很稀少的,或者說我們對智慧生命的一般行為的理解是有誤的。

黑暗森林法則首先是承認了宇宙存在著和人類文明一樣,甚至高出人類文明存在的外星文明,比如三體文明,而三體文明在宇宙中也不是最高的文明,比如,在《三體三·死神永生》中出現了歌者文明,三體文明在地球文明面前,是如同上帝般的存在,但是在歌者文明面前亦如螻蟻般。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有趣的的是,劉慈欣的作品裡面,關於文明的設想,他還創作了《贍養上帝》,這裡面的上帝是人類的祖先,人類文明稱他們為哥哥文明,哥哥文明先進的程度是人類無法企及的,但實際上,上帝們又垂垂老矣,他們是《贍養人類》中被終產者趕出來的無用而又消耗資源的人。

四、黑暗森林法則和人類社會學

宇宙社會學的產生是基於浩瀚的宇宙中存在其他類似地球文明一樣的文明,但是,至少在目前為止,人類找不出確鑿的證據,證明宇宙存在其他文明。

你是否發現,宇宙社會學像極了人類社會學。

比如技術爆炸,人類歷史上發生了數次科技革命,技術爆炸帶來的就是侵佔與掠奪,是一個文明對另一個文明的打擊和毀滅。

第一次科技革命,率先從英國發起,以蒸汽機的發明和被廣泛應用為標誌,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他們發展對外擴充套件進行殖民統治,發動戰爭進行資本掠奪,比如鴉片戰爭。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這不就是黑暗森林法則嗎?

再舉一個例子,假設把地球看成是一個宇宙,把各大洲看成各個層級不同的文明,他們距離遙遠,很難互不往來,甚至不知道對方的存在。

但是,當歐洲技術的發展,讓距離變得不再是難題的時候,這個更高階層的“文明”進入美洲,在發現當地的的印第安是一個落後的文明時,他們對當地進行大屠殺,給當地的印第安人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可以說,黑暗森林法則,是基於人類社會發展史的設定。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這無疑是劉慈欣的魅力所在,他把人類發展史融進《三體》的創作中,所以,即使不斷有人指出,《三體》在人物塑造上比較淺,但瑕不掩瑜,它仍舊十分優秀。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知影片2020-03-02 16:06:23

三體裡面的一個宇宙構想是黑暗森林法則,在宇宙中暴露自己則會被消滅。而消滅你又與你何干?物種的繁衍慾望打破了簡單的生物圈。人類在地球上的足跡擴張、甚至擴張到銀河系。劉慈欣在《三體》中構想出宇宙的黑暗森林法則,地球上何嘗沒有黑暗森林法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帶來了文明的篝火,可給原住民帶去了屠殺和厄運。每個國家都無法隱居,小國寡民是危險的、桃花源記是個夢想王國。因為適者生存,要想在黑暗森林中活著,除非不暴露自己,否則必須讓自己更強大。

黑暗森林法則的成立,畢竟還是要有一些設定的條件,比如,宇宙總資源有限,比如猜疑鏈和技術爆炸是否真的存在,不說別的,單說宇宙總資源這個,我們就還沒有辦法確定,畢竟如果宇宙真的是十一維的,那怎麼是我們這些三維的腦袋能想象?夏蟲不可語冰是也。另外如何消除猜疑鏈呢,愛。如果有大愛,當你的文明散發出一種神聖的愛的光芒,讓其他文明感知到,猜疑鏈或許就不存在了,畢竟海伯利安裡說,愛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力,跟萬有引力或者重力一樣。如果真是這樣,那就不存在猜疑鏈,也不存在黑暗森林了。哈哈,充滿了愛的宇宙。

最舒服的生活是有節制的度日:人本不應該吃太多。過分追求口腹之慾,災難就來了。人也不應該過度追求金錢,腦子裡都是金錢的人是賺不到錢的。即使賺了錢,這種日子也是充滿不安的。許多人起起落落的一生,長遠的財富來源於生命中的福報——這種福報來自於利他心,而不是一味利己。創造商業王國的人,一般都對財富有敬畏心,懂得施捨和給予。

桃花源記是個永恆的理想、古人今人都憧憬的渴望的世界。這個世界無法從現實的世界找到,只能從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尋求。如果人類都從精神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桃花源,也許世界不再是黑暗森林。

從社會學角度看:宇宙生存的法則就是如此殘酷,法則是由參與者共同構築的。歷史上的慘劇和高光時刻同樣多,人性向著神性發展便是桃花源的世界,向著獸性發展便是黑暗森林的世界。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粗心粗心2020-03-05 10:14:25

還記得戴森球和文明的等級劃分原則嗎,如果基於這個前提,那麼黑暗法則就是存在的,因為智慧文明上升的動力就是建立在對能源的開發利用等級情況下,那麼掠奪更多的能源就是文明本身的基礎屬性之一,那麼如果可以判斷每個文明都有可以上升到更高階的階段潛力,那麼高階文明滅絕低階文明的黑暗法則必然存在。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ggxx高高興興2020-03-05 10:21:32

地球上不存在猜疑鏈?那為什麼都在提高武器殺傷力?也許只是這個猜疑鏈比較小和侷限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謝楠452020-03-03 12:18:57

不是構想,而是現實。黑暗森林每天都在我們身邊

三體寫的到底是什麼?不是外星人是人類社會。

資源有限,擴張無線,保證存活。這是什麼?

企業!

你覺得風投為什麼拿出那麼多錢來幫你成功?

每一個小型創新企業就像是一個新型文明,大新企業其實已經暴露目標了。一個一個消滅不現實,要麼提高行業門檻,要麼想辦法投資入股,甚至直接買下。一旦沒做好就是滅頂之災,就像摩托羅拉諾基亞htc。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玄英閒人2020-03-02 21:01:26

從社會物理學角度看,黑暗森林法則的兩條公設是成立的

如果公設成立,那構建在公設上的推理

在邏輯上是成立的。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白晝的星光10052020-03-03 11:37:32

首先對於社會學和黑暗森林我並不是很瞭解,那麼僅從字面意思來解答的話,我認為:社會是一個大群體,黑暗森林是其中的一個部分,那麼有黑暗就自然有陽光,如果身處黑暗森林中,需要自身瞭解的就是你是習以為常,比如坐井觀天,還是說想要到陽光下。同時,黑和白是交替的,不會有絕對的黑或者白,那麼就需要自己來把握這個度了,也就是底線和三觀!生而為人,必須善良,但是善良不是縱容!

從社會學怎麼看待黑暗森林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