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搖風緩緩2019-03-12 18:00:06

我覺得主角並不是透過做“白日夢”找到的人生方向,而是透過實實在在的行動與改變。

男主華特是《生活雜誌》的普通職員,他整個人也都是平庸無奇,平庸到像極了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許多人。

但是他還要更慘一些,42歲依舊未婚,明明有喜歡的人,卻連句話都不敢說。人家喜歡有勇氣、愛冒險、有創造力的人,他卻沒有任何值得一提的經歷。

42歲生日,還面臨公司裁員。

他不善言辭、個子矮小、愛做白日夢,活脫脫一個被生活欺負到底的人。

其實,你以為華特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嗎?並不是,年少的華特是個留著雞冠頭的滑板少年,充滿夢想,他可以堅定的說出,“我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

可是十七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中又沒有存款,兩天後,華特剪了頭髮,開始打工養家。一直到42歲,生活再也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本來要去周遊世界的揹包,再也沒有開啟過;本來準備好的旅行日記本,一直空白著。

你看,生活的重擔,現實的嚴峻,可以瞬間讓一個人“脫胎換骨”,可我們又怎麼忍心責備他呢?

影片中不斷出現的白日夢,一方面起到喜劇效果,另一方面,所有這些白日夢都是那個曾經少年的剪影,他想成為那樣的人,可是被現實抓住了。

25號底片成了促成華特轉變的契機,在尋找底片的過程中,華特也找回了曾經的自己。

我覺得,影片想要向我們傳達的,就是其中反覆出現的關鍵字——生活的精髓。

生活的精髓到底是什麼,《生活雜誌》的格言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認識世界,克服困難;洞悉所有,貼近生活;尋找真愛,感受彼此。

生活的精髓就是享受當下,但也勇於嘗試,同時,充滿愛。

可大多數人恐怕只是“活在”了當下吧……早就忘記了曾經鮮活的自己,只剩下現實的傷痕累累,生活枯燥、單調又無聊,到最後自己也成了那樣的人。

所以華特也是很幸運的,雖然晚了一點,但還是在42歲走出了早就該走的那一步。

也收穫了想要的愛情。

最後,華特還是被裁員了,他有沒有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其實影片中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但是,當你一個人經歷過冰島的火山,擁抱過格陵蘭島的天空、海面,見過喜馬拉雅的雪豹,我想,生活中再也沒有任何能夠打倒你。

所以,與其說華特透過做白日夢找到了什麼,不如說,他最終將白日夢變成了現實。

希望我們的生活也有這樣的勇敢與精彩。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只知春2018-02-08 13:40:43

“地面指揮呼叫馬斯克船長”我在浩瀚的宇宙漂泊太久,我只能做一些關於地球的白日夢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很久沒有聽到一首能觸碰到心底的歌曲了,埃隆·馬斯克把星際的科幻轉為現實的同時,也完成了他認知世界裡的白日夢想。

馬斯克把自己的跑車送上了太空,那首“Space Oddity”將陪伴Starman整整十億年,雖然這首歌只陪了我一天,但是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愫纏繞心裡,於是透過網易雲評論我找到了《白日夢想家》這部電影。

作為萬千普通大軍的一員,我就像主角沃爾特一樣每天為了平凡小心翼翼,不同的是我坐冰冷格子間,他在陰暗的膠片間,我是幾千人的公司的小員工,他是二人小組的膠捲底片經理。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作為一個銜接在學校與社會的相交點的“社會學生”(我經常喜歡這麼稱呼自己)電影讓我觸動的點有太多,老鋼琴、相機底片、媽媽的蛋糕、破破的飛機、沃爾特的玩具。。。。徹頭徹尾把我帶入到故事裡面,沃爾特年輕的時候是個有夢想有個性的男孩,滑板、怪誕的髮型、寫滿傲嬌的臉。。。18歲和40幾歲的他判若兩人,但唯一不變的我是他對家人的愛,對失去父親的痛,對母親的摯愛,深深的刻在主角的性格里,他會為了留下爸爸送給媽媽的鋼琴用不算高的收入為媽媽租一間別墅,會因為一個杯子關於爸爸的回憶而離開冰島僅有的棒約翰,我覺得這是一個四十歲男人該有的柔軟,對於家人,對於愛人。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謝莉爾,一個沃爾特會為了在網上結識她專門打電話給客服人員的人,他有一半的daydreaming都是關於謝莉爾,謝莉爾可以說是沃爾特的夢想燈塔,最觸動我的部分就是沃爾特在冰島遇到酗酒的飛行員的時候,當暴風雨的來臨阻擋住了沃爾特一時的“腦熱尋找攝影師尚恩”的計劃的時候,謝莉爾作為沃爾特白日夢的主角再一次出現,她的歌聲給了沃爾特勇氣,讓他敢於與想要歸於平凡的內心掙扎撕扯,終於沃爾特伴隨著螺旋槳的轟鳴充上了直升機,謝莉爾這時候唱的歌就是“Space Oddity”沃爾特衝上飛機的時候,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打破內心最閉塞的牢籠,對空空的社交網站檔案袋說再見的時候吧也算是告別平凡的開始吧。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從徒手跳上直升機,到嘗試特種兵海上無保護跳傘,再到赤手空拳對抗鯊魚,再到冰島逃離火山噴發,最後到徒步喜馬拉雅,一個個讓常人覺得簡直是白日做夢的舉動的背後其實就是為了一張25號膠片,也是為了一個答案,一個能交給謝莉爾的答案,一個能交給life雜誌社的答案,電影隨著時間的推移,沃爾特白日夢的場景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他無數次常人不可能實現的舉動,沃爾特在潛移默化裡發生了改變,他不在是隻會做白日夢,做事畏畏縮縮的老男人了,他拿領帶裹起石頭踩上滑板追逐攝影師尚恩的樣子,讓他真正意義上的活了起來,他真的開始發光了。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記得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攝影師尚恩,是他推動了整個電影劇情的發展,記得最難忘的畫面就是沃爾特和尚恩在喜馬拉雅的懸崖相遇的時候,尚恩不遠萬里來到氣候惡劣的喜馬拉雅拍攝罕見的雪豹,但當雪豹出現的時候,他卻沒有按下快門,主角對此不解的時候尚恩說出了很簡單的一句話“美好的東西從不尋求關注”這可能就是不平凡的最高境界吧,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能就非尚恩莫屬了吧,看到這裡我才明白了電影要表達並不是沃爾特要尋找尚恩的膠片,而是他對生活的態度,這也和電影結尾當他和謝莉爾看到自己的照片出現在最後一期life雜誌封面上的時候那種平淡卻不平凡的態度成了很好的呼應。沃爾特也算是真正意義上找到了他需要的“膠片”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再來聊聊這部電影裡的兩位主角的愛情,沃爾特和謝莉爾的感情在我看來更像是懵懵懂懂的校園戀愛,是一種難以啟齒的感情夾雜在兩人中間,沃爾特性格閉塞膽小,對於喜歡也不敢表達,謝莉爾有孩子有破碎的家庭,對於感情她也不敢主動迎接,這就讓兩個人的感情顯得更隱晦更精神化,印象很深的就是沃爾特去她家送滑板時看到她前夫失望離開的鏡頭,這更像是一個十八歲男孩的舉動,他會因為一點關於她的東西大發雷霆,也會因為這算不算愛情的愛情後悔、惋惜,當然他也會因為一通電話渾身充滿能量,也會因為自己白日夢裡她的歌聲重燃熱情,我想這就是最好的愛情的樣子吧,做彼此的太陽,驅趕走對方內心裡的陰影。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我們終將在歲月面前認輸,但絕不會在平凡面前妥協“青春永駐,騎馬少年”雖然只是電影但我也不會輕易忘了那個摔下公路丟下腳踏車奔跑的40幾歲少年吧。

總的來說整部電影雖然很大一部分以喜劇的形式呈現但卻給了我一種莫名的感動,不至於流淚揪心,但也讓我覺得值得把第一篇影評寫給它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再來說說埃隆馬斯克,他選擇這部電影的主題作為車內迴圈播放的原因,我想跟他自己的人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得不說,埃隆馬斯克是一個情商與智商完美結合的人,一句“Don‘t Panic”,一本《銀河系搭車指南》,一首《Space Oddity》,一個宇航員“Starman”,一個回駁船名字叫“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這種深藏於宇宙深處的浪漫,終將寫入歷史。

如果說喬布斯是個偉大的極端藝術踐行者的話,那麼馬斯克就是個十足的浪漫主義唱詩家。孤獨的一個人,一隻手握著方向盤一隻手搭在車窗,開著跑車,安靜淡然,卻早已睥睨天下的漂泊於廣袤無限的宇宙空間,慢慢的、悄悄的駛向火星,就像電影中沃爾特一樣慢慢的慢慢的向平凡告別。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人類真的是既柔軟又浪漫

“made on earth by humans”

“not by Tesla not by American,just by humans”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七洲列島2017-06-14 21:09:19

電影《白日夢想家》是由本·斯蒂勒自導自演的奇幻劇情片,本。斯蒂勒飾演的華特米提是《LIFE》雜誌的底片管理師,平凡內向、謹小慎微的一個上班族。他不敢向心目中的女神示好,即使是在網路上。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當在工作上遇到了討人厭的上司以及女神時,華特就會陷入自己的幻想中,實現自己內心渴望的夢想。

在長達十六年的時間裡,華特。米提負責處理頂級攝影師肖恩。歐康諾的作品,然而在雜誌面臨收購改組網頁化的緊張關頭,華特卻無論如何找不到肖恩號稱“生活精髓”的一張底片,面臨著失業的威脅。因此華特踏上了追尋肖恩之路,在人跡罕至的格陵蘭、在噴發火山的冰島、在空氣稀薄的喜馬拉雅。

華特。米提逐漸觸到了曾經的自己真正丟失掉的夢想,那也是他一直苦苦追尋的最後一張底片——生活的真諦。

《白日夢想家》講述了一種怎樣的人生觀?

當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往往拼盡全力才能讓自己有一個比較舒適的物質環境,才能讓家庭穩定。但奇怪的是,在物質越來越富足的今天,大多數人的內心越來越空虛,找不到自身存在的價值。但在現實社會遭受挫折之後,他們往往躲進自己塑造的保護殼中,直到下一次的挫折來臨。

《白日夢想家》就是這樣一部在當代時代特徵下出現的好電影,在裡面折現了紙質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中的變遷,也折現了在變遷中,小人物的掙扎與努力,還為我們提供了多種的關於時代變遷的思考,其中有一條就是:在面對生活的困境時,只有保持精神不死,才能找到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