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羽菱君2020-11-19 22:19:55

最近隨著張一山版《鹿鼎記》的播出,韋小寶又回到了人們熱論的話題中來。作為金庸封筆之作中的男主角,反英雄型別的韋小寶跟金庸武俠中之前傳統男主的形象相差甚遠,但其獨樹一幟的傳奇風格也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追捧,成為影視作品的寵兒,相關的影視改編經久不衰。韋小寶能鑄就傳奇,我們都知道跟一開始帶他去京城的茅十八離不開關係,多版影視作品也對茅十八這個人物有一定的刻畫,但為了減少製作費用,加快劇情發展速度,其實幾版電視劇都對原著中茅十八與小寶經歷的一些情節做了刪減。相比電視劇,原著中兩人在去京城之前發生的事情豐富得多,茅十八的形象更為立體,而且人物出場的作用更加明顯,影視劇中對其相關情節的刪減,實際上是弊大於利。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一、原著中韋小寶與茅十八結交的故事更加豐富,與多版電視劇的設定都有明顯的區別。

在幾版改編的電視劇中,按照讓男主提前亮相的習慣,幾乎都是一開戲韋小寶就登場了。小說中卻不是這樣,金老開篇用了一整個章回的篇幅,透過對“明史案”的評述,交代了小說的歷史背景,也勾畫出了一個錯綜複雜的江湖局勢,甚至是天下大勢。當其時,入關不久剛得天下的清廷,其實政權並不穩固,武林豪傑、文人墨客皆以大漢江山落入蠻夷之手為恥,以天地會為首的反清勢力此起披伏;滿清朝廷為了鞏固統治,以鰲拜為首的統治階層則實行了高壓的民族政策,借明史一案大起殺戮警示漢民,並監視著武林中反清豪傑義士的動向,誓將反動勢力剿滅到底。經此局勢氣氛渲染,預示著當世武林英豪在江湖中行大義無異於如履薄冰,想要有一番作為更是難比登天;也似乎在告訴讀者,以往正邪有別、忠奸分明、行事正派、作風光明的傳統俠客模式,其實已經不適合於時下江湖,難以攪動時下風雲,本書中的男主將註定區別於以往的大俠,必會獨樹自己的傳奇風格。

小說中小寶是第二回才登場的,當然這比金庸武俠過往不少男主出場的章回都早。他出場一開始只是是為了報復打他孃的鹽梟,結果有意無意中就和同樣在教訓一幫鹽梟的茅十八成了友軍。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個叫賈老六的天地會成員辱罵了一群販賣私鹽的鹽梟,這群鹽梟被人小看氣不過到麗春院想找他算賬,找不到他卻因辱罵天地會而惹怒了藏在麗春院養傷的茅十八。豪俠行事作風的茅十八,對天地會和其舵主陳近南向來十分推崇仰慕,聽這群鹽梟辱罵天地會自然要教訓他們,但他剛在揚州越獄有傷在身,只能在客房內透過言語訓斥引鹽梟進房再出手。小寶他娘韋春芳因笑被一個鹽梟扇了個耳光,小寶為了報復與那人鬥了起來,但才十二三歲的他哪裡是鹽梟的對手,反被摔了個底朝天,這就讓他對房內先後把幾個鹽梟打傷扔出的茅十八崇拜不已,想進房去看看他的真面目。繼而就幫助有傷在身的茅十八共同退敵,並講江湖道義僱車幫他出城去得勝山,兩人就算是初步結識。

假如韋小寶沒因講義氣送茅十八出城,跟他去得勝山赴約的話,小寶很可能就一輩子只能在揚州麗春院做個小跑腿甚至是當個龜奴了。但從小聽講書,對英雄俠客別有一番崇拜情懷的他,看到茅十八有傷在身,以為他赴約是有人要來殺他,動了江湖俠客的道義心腸,想著幫他又是好奇心起,於是跟老茅去了得勝山並留在了他身邊。在第二天老茅與人的約戰之前,還發生了一事,兩個跟蹤他們到得勝山的鹽梟,想回去叫人來圍攻老茅,結果小寶配合假死的老茅演了一齣戲,用哭喪讓這兩人誤以為老茅真死了,引來兩人解決了他們,小寶出神入化的演技讓他鬼靈精怪的形象初步得到了展現。而之後兩人互報姓名,小寶得知老茅正是揚州城到處在通緝,報信值賞金一千兩的要犯,表現出要與老茅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則進一步展現出了小寶固有的狹義心腸,這也是他後來能成為另類大俠的基礎。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第二天老茅迎來約戰的兩個對手吳大鵬和王潭,在跟這兩人介紹小寶時,為了不洩氣於是吹噓小寶的江湖名號為“小白龍”,小寶就這樣有了揚州小白龍的名號。緊接著老茅與兩人的決鬥剛打不久,卻招來追捕他的官兵,因老茅與軍官史松的對罵時再次推崇天地會和陳近南,本就是天地會兄弟的吳王二人出手協助老茅殺敵,但有傷在身的老茅卻在獨自對陣史松時,差點被殺,幸虧小寶及時投石灰粉並背後一刀殺了史松,救了老茅一命。可事後他叫小寶回家,小寶問老茅接下來要去哪裡時,老茅卻因小寶使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殺敵而感到不滿,不但不認小寶為兄弟,還教訓小寶要如何光明正大的對敵。救了他一命反被訓斥的小寶馬上唇諷齒譏與之相對,兩人因此爭論了一番,小寶甚至罵上了老茅的十八代祖宗,讓老茅對他毫無辦法,又想著自己的性命是他所救,只能告訴小寶他要去京城找鰲拜比劃。這事起因就是適才那史松說鰲拜不僅是滿洲第一勇士,還是天下第一,武功蓋世。

假如小寶此時聽茅十八的話回家,那麼後來的他也就與功成名就無緣了。但小寶聽到老茅上京城是要去找鰲拜一決高下,要去跟滿洲第一勇士比武,這熱鬧不可不看,平時在茶館中,聽茶客說起天子腳下北京的種種情狀,心下早就羨慕,又想自己殺了史松,官老爺查究起來可不是玩的,雖然大可賴在茅十八身上,但萬一拆穿西洋鏡,那可乖乖不得了,還是溜之大吉的為妙,於是便想要老茅帶他同去京城。不過小寶並沒有一下子就直接跟老茅說帶他同去,而是用激將法,問老茅敢不敢替他辦一件事,這茅十八最恨別人說他膽小,於是氣沖沖沒問什麼事就答應了小寶,小寶就這樣成功讓老茅入他圈套,纏著他同去了京城。

可見,相比於幾版電視劇,原著中對於小寶與茅十八結交的故事,明顯要豐富得多。不僅有幾版電視劇中都有展現的大鬧麗春院,還有赴約得勝山、哭喪誘鹽梟和合力退官兵等不少情節;另外在去京城的途中,在遇到海大富之前其實也發生了一些事。而且小說中對小寶“小白龍”江湖名號的來源作了交代,韋小寶要跟隨茅十八去京城,也並非像影視劇中設定的是韋春芳要求老茅帶他去,很明顯在這事的決定上是小寶主動的,他娘也不知情;還有電視劇中對“大鬧麗春院”這一節,大多表現為小寶直接在麗春院助茅十八力退官兵,而不是鹽梟,這些都是明顯的區別。在羽菱君個人看來,電視劇為了加快劇情進展選擇刪掉小寶與茅十八結交的大部分情節,實際上是弊大於利的,這不僅削弱了韋茅二人的形象塑造,也忽略了茅十八這號人物的出場作用。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二、原著中茅十八這個人物的角色作用明顯、意義重大,電視劇刪減其相關情節,顯然領會不到原著精髓。

透過對小說情節的回顧,相比於影視劇中對茅十八這號人物的塑造,我們就能看出,原著中金老對他的刻畫是非常用心的,這個人物的形象也很豐滿,他並不是打醬油的角色,更不是簡單的將韋小寶帶到京城就完成任務的人,他的角色意義遠不止於此。

首先,我們重新來審視一下茅十八的人物形象,看他究竟是怎樣的人。透過他對天地會及陳近南的推崇和仰慕,恥於漢人做滿清朝廷的鷹犬,我們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心存民族大義之人;透過他為了到得勝山赴約與王潭的一戰,不惜從揚州越獄,便是有傷在身也要準時赴約,並對對手尊敬有加,說明他是一個深有江湖道義和俠義之人,是豪氣干雲的豪傑;而透過他不滿韋小寶用石灰粉這種下流的手段殺敵,並教訓他要憑自己的手段光明正大出手,這能表明他是一個行事正派,一身正氣的正道之人;還有透過他想到京城找鰲拜比劃,最恨別人說他膽小這些,則可看出他是一個爭強好勝,十分在意自己名氣之人。這樣的人物形象,很明顯就是傳統模式的江湖俠客。

小說中對於他是如何被抓進揚州監獄的並無描寫,但以茅十八無傷在身時的武力,普通官兵要抓他除非用迷煙迷藥或者機關陷阱等下三濫的手段,不然斷難成功。但是他越獄之後,卻依舊恥於用下流手段去對敵,當看到小寶用石灰粉的損招殺史松時,事後就忍不住對之訓斥翻臉。很明顯他是允許別人對他用下流手段,卻不允許自己或者自己的朋友用下流手段去對付別人,是寧可喪命也要講手段光明正大。假如小寶真的聽從他的“忠告”,從此也要求自己要他一樣,行事對敵講究光明正大,恥於用下三濫手段,那麼後來在皇宮裡,應是早就死在海大富、瑞棟、柳燕和假太后等人的手下,就更不要說出宮在江湖時所經歷的那些兇險了。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正如羽菱君在前面所言,原著中金庸先生在開篇用了一整個章回的篇幅,來交代歷史背景,暗示的就是在彼時的時局下,傳統模式的江湖俠客已經不適合於時下江湖,不要說攪動時下風雲有所作為,連自保或許都成問題。這個暗示在茅十八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書末他又會被官府抓拿的原因之一。其實不僅是茅十八,像天地會和沐王府裡的那些英雄豪俠也一樣,在彼時的局勢中,面對滿清朝廷的高壓統治,不懂變通,只知道按傳統的俠客作風行事的人,同樣不可能有多大的作為,即便是武功高如陳近南和九難。能攪動時局,鑄就傳奇的人,就能是韋小寶這般另類形象的大俠。

而小寶形象的塑造,在原著中與茅十八共同經歷的這些事情中,其實也已得到了初步的展現。講義氣、聰明、精明、滑頭、靈動、毒舌,交際能力高、應變能力強等特徵,透過送老茅到得勝山、哭喪誘敵、不為賞金出賣朋友、買石灰粉防不測、與老茅唇齒相譏和用激將法讓老茅答應帶他去京城等等這些情節,一一都表現了出來。像新版電視劇中,幾秒讓小寶結識老茅,再一會讓他帶小寶去京城就被海大富帶進宮的設定,除了讓茅十八的形象變得模糊,也讓小寶的這些特點得不到充分的體現,假如是第一次看《鹿鼎記》的朋友,肯定會對之後小寶的表現感到莫名其妙。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其次,我們可以對茅十八這個人物的出場意義再做些探討。沒錯,他的出場,最主要確實是完成將韋小寶帶到京城的任務。但是,小說中明顯不止於此。在他帶小寶去京城的途中,在遇到海大富之前,其實還發生了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茅十八在小飯館裡想要出手教訓吳三桂的人馬,結果有傷在身的他差點喪命,除了小寶躲在桌底下二次救他,還得益於來自沐王府的白寒楓相助,逃過一劫。之後因提起沐王府,小寶還跟老茅大講《英烈傳》中沐英的故事。金老明顯是透過此事,點出了吳三桂、沐王府和其劉白方蘇四大家將的等關節,為後來吳應熊、沐小公爺、沐劍屏和方怡等人的出場提前設下伏線。

前面所言,金老在開篇中交代的歷史背景和江湖局勢是錯綜複雜的,此時平西王府和沐王府兩大勢力的出現,就更說明了這一點。透過讓茅十八帶韋小寶與平西王府和沐王府牽涉,實際上金老是為了告表明,茅十八並非是簡單的帶小寶去京城,而是將他推進了當時極其複雜的江湖局勢中去,促使他龍入大海,去攪動時局,然後破舊立新,開闢新的時局。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看到了,小寶先是擒殺鰲拜,終止了清廷高壓民族政策;繼而揭露假太后,瓦解平西王府和神龍教、葛爾丹的聯盟勢力,促使了清廷政權的穩定;之後平臺灣,隨著陳近南去世,天地會反清大勢已去,還了天下一個太平環境,加上康熙提倡滿漢一家、永不加賦,新的盛世時局確定了下來,最終就給天下百姓帶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樂業,韋小寶的傳奇也就結束了。

而在小寶攪動時局的故事就快結束時,茅十八又登場了,不管有多少闊別阻隔和怨仇誤解,小寶終究是一力承擔,把他從死囚中救了出來。金老用此事證明了小寶的不負朋友,貫穿始終,初心不改,彼時的時局,註定了也必然是小寶這樣的人物才能去完成破立。老茅在書中第二回出場,又在原著中倒數第二回了結自己的出場任務,穿針引線,前後呼應,完成了身上所肩負的歷史作用。可見,原著中茅十八的這個角色較之多版改編的電視劇,都要明顯且有意義得多,電視劇中對茅十八相關情節的刪減,明顯是忽略了這號人物的的角色意義,使其變成了一個打醬油的角色,顯然是抓不住,也領會不到原著的精髓。這點陳小春版做得不錯,茅十八的許多情節都保留了下來。

原著中韋小寶和茅十八是怎麼結識的,茅十八為何會帶他去京城?

(圖片來源於網路)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