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這句話怎麼理解?天蠍微醉2019-07-21 10:45:17

大家好,我是天蠍微醉,感謝頭條平臺,感謝題主的問題。下面是鄙人的一些愚見,歡迎朋友們指摘一二。

一、尋根溯源找到語句出處

題主的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六十九章,原文:

用兵者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這句話怎麼理解?

二、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

在這裡先解釋一下大概意思,擁有兵權的人說:我不敢主動發起進攻,而是願意接受進攻,不敢多佔有別人一寸土地,而是願意退後一尺。這就是道路上沒有行軍,沒有擼起袖子要打架的,扔下自己無敵的高傲,放下手裡的兵器。最大的災禍就是輕敵,輕敵幾乎讓我失去所有。所以雙方兵力相差不大,受到壓抑而奮起反抗的一方一定獲勝。

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這句話怎麼理解?

三、根據《道德經》作者思想和文章結構理解

《道德經》流傳至今,版本眾多,註解不太一樣。單就本章來說,分歧最大的有兩點:一是“扔無敵”,有版本說“乃無敵”;一是“禍莫大於輕敵”,有版本說“禍莫大於無適”。學術上存在差異,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道德經》成書時間在春秋時期,距離我們太久遠了,在歷史發展的道路上,難免出現版本問題。我覺得我們不必逐字逐句計較太多,從《道德經》的主旨,老子的思想上去理解就能明白。這一章講的是用兵打仗,老子是不好戰的,他講慎戰,不要輕易發動戰爭。“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中的第一個“行”(讀音xing),道路的意思,第二個“行”(讀音hang),行伍、隊伍的意思。後面的“臂”、“敵”、“兵”三個字,說的也是行軍打仗,大家不要忘了這三個字前有“無”字,一個“無”字就將慎戰思想表達出來了。

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這句話怎麼理解?

總之,我們解讀《道德經》的時候,還是要從老子的思想上出發,才能明白其中的真理。不知道我的看法朋友們是否贊同,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