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基礎知識入門?使用者21190395301352022-12-20 17:48:39

1、曆法與曆書

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制訂時間順序的法則叫“曆法”。“曆書”是排列年、月、節氣等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曆書在我國古時稱通書或時憲書,在封建王朝的時代,由於它是皇室頒發的,所以又稱“皇曆”。

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根據精確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迴歸年。而從一次新月到接連發生的下一次新月的時間間隔為29。5306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以迴歸年為單位,在一年中安排多少個整數月,在一個月中又安排多少個整數天的方法和怎樣選取一年的起算點的方法就叫曆法。曆法問題的複雜性全在於迴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週期太零碎,它們同“日”之間的關係,不像公里同米之間的關係那樣簡單;而且,它們彼此之間也不能通約。所以,曆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兩個週期。由於這兩個原因,曆法一般地分為三類;太陰曆、太陽曆和陰陽合曆。側重協調朔望和歷月關係的叫太陽曆,簡稱陽曆;兼顧朔望月和迴歸年、歷月和歷年的叫陰陽合曆。

無論哪一種曆法,都有一個協調歷日週期和天文週期的關係問題。在原則上,歷月應力求等於朔望月,歷年應力求等於迴歸年。但由於朔望月和迴歸年都不是整日數,所以,歷月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歷年須有平年和閏年之別。透過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閏年的適當搭配和安排,使其平均歷月等於朔望月,或平均歷年等於迴歸年。這就是曆法的主要內容。

2、年月日的來歷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全長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時48分46秒,這叫一個“迴歸年”。

曆法上的年為了應用方便,不採用迴歸年,而是採用完整的天數。公曆的平年是365天,閏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閏,每百年少閏一次。使用的整天數的年曆法上叫做“歷年”

陰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月共12個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每三年有一個閏年。閏年是383天或384天。

一年,又是氣候變化的週期,氣候由冷變熱,再由熱變冷;這包括了人們從事農業自耕種到收穫的全過程。所以人們從很古的時候起,就用氣候冷熱週期變化這個自然規律作為計算時間的大單位,把一年作為制訂曆法的根據。

一個月,就是月亮繞地球一週,也就是一個朔望月。一個朔望月的長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時44分3秒,這叫做“歷月”。眾所周知,月亮是個球體,由於月亮繞著地球不停地公轉,同時又跟著地球繞著太陽轉,所以月亮對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也在不斷地變動,月亮對著我們照亮的這一面,有時有,有時無,有時多,有時少,這就形成了月亮的圓缺迴圈。當我們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叫做“朔”(多在陰曆的初一和三十日)。過十四、十五天,我們就會看到圓圓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陰曆十四、十五、十六日)。月亮由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這次望到下次望,這就是月亮繞地球轉了一週,就是一個月,我們把它叫做“朔望月”。

月亮圓缺迴圈變化的規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們很早就把它作為計算日子的單位,把朔望月作為制訂曆法的根據。陰曆的一個月,就是根據朔望月定出來的。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轉一週的時間,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共計24小時。

地球是橢圓形的,自己不會發光,所以在同一個時間裡,地球只有一半向著太陽。向著太陽的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揹著太陽的一半,太陽光照不到,就是黑夜。由於地球在不停地自轉,這樣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迴圈。

通常把太陽要升起來的時候叫早晨,這就是一天的開始。在白天轉為黑夜的時候,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叫做黃昏。這個天象變化的規律,容易被人們所掌握,並利用它來作為計算時間的基本單位。天,是曆法上的最小單位。

這種用太陽運動規律定出來的日,叫做“太陽日”。太陽日又有“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兩種。真太陽日有長有短,這是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軌道是橢圓形的,冬季地球離太陽遠一些,所以公轉就慢一些。地球公轉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因此“真太陽日”的長短是不一樣的,真太陽日操作起來很困難。

為了方便起見,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陽日,而是一個長短不變的日子——平太陽日。一個平太陽日等於24小時。依照現在慣例,一日是從半夜0點開始,到次日的半夜24時止,為一天。

3、時辰與日時分秒

在我國古代,沒有小時、分鐘、秒這些計時單位,只有時辰。人們把一個平太陽日劃分為12個時辰,跟現在的計時單位相比較,一個時辰就是兩個小時。值得注意的是,時辰是從奇數鐘點算起的,每隔兩小時一個時辰。而且,一天的分界點也不是午夜0點,而是23點。每個時辰都用一個漢字來表示,即:

子時:23:00~1:00

丑時:1:00~3:00

寅時:3:00~5:00

卯時:5:00~7:00

辰時:7:00~9:00

巳時:9:00~11:00

午時:11:00~13:00

未時:13:00~15:00

申時:15:00~17:00

酉時:17:00~19:00

戌時:19:00~21:00

亥時:21:00~23:00

4、陽曆、陰曆、農曆

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運動規律作為根據的歷法。它以地球繞太陽一週(一個迴歸年)為一年。一個迴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平太陽日,也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積累4年共有23小時15分4秒,大約等於1天。

我們知道,平太陽日是曆法上的最小時間單位。而一個迴歸年的長度是365。2422個平太陽日,並非平太陽日的整數倍。這就給我們生活中的計時方式帶來了麻煩。為了解決這個矛盾,人們引入了公曆這種曆法。

公曆,是陽曆的一種,由“儒略曆”修訂而成,世界上多數國家採用此曆法。儒略曆是公元前46年,古羅馬統帥儒略、愷撒制定和採用的歷法。

公曆年,包括平年和閏年兩種。平年的長度是365個平太陽日,閏年是366個平太陽日。之所以這樣規定,完全是為了解決陽曆的迴歸年並非平太陽日的整數倍這一問題。公曆每隔4年就有一個閏年,其它年份都是平年。閏年比平年增加了1天,每4年一個閏年,相當於每4年增加1天。閏年多餘的1天加在2月的末尾。但是4年加1天實際迴歸年多了44分56秒,積滿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一天,也就是在400年中約多算了3天。因此,陽曆閏年規定:公元年數可用4整除的,就算閏年;為了要在400年減去多算的3天,並規定公元世紀的整數,即公元年數是100的整數時,須用400來整除的才算閏年,如1600年、2000年、2200年、2400年就是閏年。這樣就巧妙地在400年中減去了3天。

公曆規定每年都是12個月,月份的大小完全是人為的規定,現在規定每年的1、3、5、7、8、10、12月為大月,每月31天;4、6、9、11月為小月,每月30天;2月平年是28天,閏年是29天。

陰曆,是根據月相圓缺變化的週期(即朔望月)來制訂的。因為我國古人稱月亮為太陰,所以又有太陰曆之稱,是純粹的陰曆。我國使用的“農曆”,一般人也叫它“陰曆”,那是不對的。農曆不是純粹的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陰曆把月亮圓缺迴圈一次的時間算做一個月,12個月算做一年。然而月亮圓缺迴圈一次——1個朔望月,是29天12時44分3秒,比29天多,又比30天少。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我國的陰曆把月份分成大月和小月兩種,大月30天,小月29天。

實際上,一個朔望月並不正好等於一個大月和一個小月的平均數——29天半,而是比29天半多44分2。8秒。所以12個朔望月實際上要比354天多8小時48分34秒,30年就要多出11天。因此,陰曆30年中就要安插11個閏年,每逢閏年就多加1個月,就是“閏月”。

農曆,據說我們的祖先遠在夏代(公元前17世紀以前)就使用了這種曆法,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夏曆。解放後還仍然叫做夏曆,1970年以後改稱為“農曆”。至於“農曆”一名的由來,大概因為由於我國自古以農立國,所以制訂曆法必須為農業服務的緣故。

農曆的歷月是以朔望月為依據的。朔望月的時間是29日12小時44分3秒(即29。5366日),因此農曆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它和純粹的陰曆並不完全一樣,因為純粹的陰曆是大小月交替編排的,而農曆年大小月是經過推算決定的。農曆每一個月初一都正好是“朔”(即月亮在太陽地球中間,且以黑著的半面對著地球的時候)。有時可能出現兩個大月,也可以連續出現兩個小月。由於朔望月稍大於29天半,所以在農曆的每100個歷月里約有53個大月和47個小月。

農曆也有平年和閏年之分,平年12個月,閏年13個月。12個朔望月的時間是354。3667日,和迴歸年比起來要相差11天左右。這樣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一個多月。為了把多餘的日數消除,大約每隔3年就要加一個月,這就是農曆的閏月。有閏月的一年也叫閏年。所以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了。至於閏哪個月是由節氣情況決定的。

5、公元、世紀、年代

“公元”是公曆的紀元。它原是以傳說的耶穌基督誕生那一年作為公元元年,從公元6世紀到10世紀,逐漸成為基督教國家通用的紀元,所以也叫“基督紀元”。後來被世界多數國家所採用,於是就改稱“公元”。歷史上,耶穌誕生前的年代被稱為“公元前”;耶穌誕生那年以後的年代是“公元后”,簡稱“公元”。

“世紀”一詞來源於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也是從耶穌誕生那一年算起:公元元年至100年為1世紀。以此類推,現在是21世紀中的某一個10年。比如說20世紀80年代,就是指從1980年開始的那10年。從1990年起,就進入20世紀90年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