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託合熱克2019-04-02 22:35:46

什麼是文字獄?

顧名思義,文字獄是因“

”犯獄,相信很多讀者聽過一句話:

“西方人什麼都禁,就是不禁思想;中國人什麼都不禁,就是禁止思想”。

這句話雖然誇張並且缺乏史料證據,但足以從側面反映古代統治者對文人思想的鉗制。一個柔弱書生,手不能提刀,跨不能安馬,為何讓君王不能安眠於臥榻呢?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憂國憂民是中國文人知識分子的傳統

范仲淹的名句: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話可以說是文人士大夫以天下為己任的至理名言,然而你翻遍清朝文人士大夫的文集殘稿,卻全覓不見這句話的蹤影,相比即使范仲淹穿越到清朝,他敢說出這句話,難免小命不保。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君主專制發展到巔峰時代,是不允許有人動不動為天下蒼生著想的,這是皇帝的權力,

天下蒼生都讓你著急上火了,讓你吃不下睡不著,請問問你想幹嘛?你是不是想造反,奪我家的江山。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事實上並不是清朝才有“文字獄”,其他朝代都有對思想的控制,但是對於“文字獄”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僅此一家。

清朝初年的文人,多半都追隨東林黨的學風,大開議政之風,這種文人批評政治原本是好事,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好事都有好結果。隨之而來的文字獄,甚至於捕風捉影的訊息,都能成為一個讀書人的噩夢。於是

清朝初年的一批文人大家,遺民逸老的消失,新一代文人士大夫優遊於功名利祿之階,其精神氣質與他們的前輩們絕不相同,紛紛躲進故紙堆中,做些文字學術,絲毫不敢觸碰政治紅線,絕口不談政治。

知道晚清時期,才稍稍開禁,康有為等一批底層讀書人藉著西學的藉口,摻雜今文學的古老學說喧囂塵上。中國知識分子又開始了“憂國憂民”的傳統。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盜賊好滅,心賊難消

統治者之所以忌憚文人,正是因為他能識文斷字,一旦能識文斷字就說明有洞察的能力。

對於統治者來說,一個王朝的穩定在於讀書人都來朝中做官,將智慧都集中起來,這樣即便出現反叛,也只不過是成匹夫之勇,很好解決。難辦的是,起義隊伍中那些“軍師”們,他們帶著報復,成為一種潛在的威脅,正所謂“一人敵三軍”。對於皇帝來說他最怕的就是這個。

讀書人雖然不能上陣殺敵,但他運籌帷幄之中的樣子,像極了皇帝。

文人與政治是兩對相輔相成的矛盾,合作的好,就是雙方之幸,合作不好,就成了文字獄。外面賊容易滅,自家賊難防,這是很多皇帝的心病。從“朕與大夫共治天下”到“心賊難消”的轉變,是皇權一步一步的集中,文人地位一步一步降低的歷史程序。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高度集權的帝制,增加了變態人格機率

事實上,文人寫在紙上的想法,如果沒有天時地利與任何,很難成為現實。

文人批評政治是本著一種為人間“安排文化秩序”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來自於中國文人的傳統。

孟子曰“有恆產而無恆心,民也;無恆產而有恆心,惟士為能”。這裡的“士”就是文人,他們關心政治,並非想著奪人天下這些權力鬥爭,只可惜皇帝們永遠不明白。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

俗話說,你是什麼人才會覺得別人是什麼人;你自己這樣想才投射到別人身上,以為別人也和你一樣想。這種狹隘的變態人格,很多時候人為的造成了一些冤假錯案。

所有的文字獄幾乎都是冤假錯案。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文字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