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是如何看待武漢的人才引進計劃的?李建秋的世界2018-05-03 18:53:37

武漢和別的城市不一樣,武漢的人才引進計劃有雙重含義。

第一重含義:本身就是人才引進計劃,需要引進大批的高素質人才,武漢現在急需人才,尤其是光谷區域,光谷是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又是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還是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還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上武漢市本身是國家中心城市,光谷必須建設好。

現在光谷大大擴張,光谷未來科技城有華為落戶,華為武漢研發基地投入正式使用,是全球最大的光電子研發基地,除了華為,還有聯發科武漢研發中心,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以及位於新洲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等等,說都說不完。

武漢人是如何看待武漢的人才引進計劃的?

開了這麼多專案,人才從哪來?這些專案基本上都屬於高精尖的專案,武漢本地人才供應不足。

第二重含義:大學生落戶。一個城市能不能有所發展,有一個關鍵點在於:能不能吸引足夠多的,高素質的人才。武漢的大學星羅密佈,武漢市是世界上大學生最多的城市,然而不幸的是,由於薪資問題,戶口問題以及其他問題,武漢的大學生總是“孔雀東南飛”,培養出來的人才白白被別人使用。

舉個例子,馬上即將上市的公司小米科技,其CEO就是大家熟知的雷軍,雷軍本是湖北仙桃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但是無論是金山軟體,還是小米公司,都不在武漢。

目前大家使用的微信的開發者是張小龍,張小龍畢業於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可惜,留不住人才,孔雀東南飛到深圳騰訊。

我可以舉出一大堆這類的例子,儘管客觀上有薪資方面的原因,有發展環境的原因,但是這些是客觀原因,本身政府能做的很少,政府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外流因素,比如說戶口問題,誰也不知道在武漢的一百多萬大學生中,哪一個是下一個張小龍,哪一個是下一個雷軍,百萬大學生中哪怕就出幾個精英,也是人中龍鳳,能夠留住在武漢發展,真是武漢之幸。

武漢突出的優勢就是高校夠多,武漢市人口一千多萬,但是大學生就有一百多萬,佔據整個武漢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在東三省之類的城市頭疼人口外流的時候,武漢市卻能因為高校每年白白帶來如此多的人口,並且這些人口都是正當青年,立即可以使用的有文化的人才,這使得武漢在中部六省的省會競爭中,天生就具備了優勢,因此大學生落戶是當務之急。

武漢人是如何看待武漢的人才引進計劃的?坐在窗前喝咖啡2018-05-03 22:49:09

武漢需要留住和吸引高層次的人才。

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武漢要發展和壯大新興產業,重點行業。事業才是留住高階人才的根本。

其次,要培育創業氛圍。不要讓人才將精力過多用於應付人事關係,讓年輕人過早循規蹈矩,唯唯諾諾,唯上司之命是從。太聽話的人沒有什麼創新力,也幹不出什麼大事。

再次,在城市建設,醫療衛生,娛樂休閒,就學培訓方面要進一步縮小與一線城市的差距。讓人才生活舒適。

最後,要完善和維護收入分配秩序。讓人才覺得成功有明確回報,不要用平衡,平均,檢查等方式剝奪人才的價值。

武漢人是如何看待武漢的人才引進計劃的?青藤山石榴樹2018-05-03 23:18:41

1。武漢應用型專案小公司偏多,應用型專案拿成熟技術快速賺錢,這本來就算是好事情。多數小公司停留在業務線,快出專案掙錢模式。工資也難起來。高階人才也引進需求慾望不足。

2。技術研發性質專案由大企業主導,屬於燒錢模式,多燒錢一定程度才有技術積累和創新,問題是需要前沿人才不斷層。必須要沿海挖牆腳。引進人才多數在大公司。本地能培養高精尖機率偏低。

3。業務模式創新是個拼機率問題,能不能火,或者在不在風口,其實做的人都不一定把握得住,投資人也懵懂,市場一陣風,內地大學生家庭條件一般,不會大機率選擇去冒險創業,畢竟是個風險活。這導致多數高校畢業人才外流。

4。部分沿海傳統企業實業到了一定規模,有變革技術,營銷,管理模式的內在驅動力,內地企業多數考慮的是創新成本風險,換句話說,沒做到同行較好位置的企業,在視角上不會優先考慮到冒險式外拓或者技術,營銷模式上的大創新,更多的是穩重的求生存發展。沿海好的薪資對高校畢業生有一定吸引人,更願意去有活力公司。

總結,從薪資待遇,技術前瞻性,模式創新驅動力,創業者本身家庭經濟狀況等角度看,沿海可能暫時還有一定優勢。

房價是個好驅動力,如果武漢房價過5萬,更多武漢本地年輕人更有創業資本,你有資本,才有發展條件。

武漢目前最大優勢只有一條,離家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