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城西向南2017-08-05 17:08:14

謝謝邀請!

“我解剖自己並不比解剖別人更留情面!”魯迅先生的這句話,可以用來回答問題描述中的“除了自己不罵,誰都罵”。

一個不解剖自己的人,罵起別人來是做不到穩、準、狠的。

一個不解剖自己的人,罵起別人來是不會得到旁觀者共鳴的。

一個不解剖自己的人,罵起別人來是不可能產生歷史回聲的。

所以魯迅罵別人,也反省自己。“金錢固然買不到自由,但自由卻會為金錢所賣掉。”將紙鈔換成銀錢的魯迅感到空前的穩當,但瞬間他就意識到此時此刻的自己已經淪為銀錢的奴隸了。於是,在一篇雜感中寫下了上面那句話。說魯迅不罵自己的人,大約未必認真讀過魯迅的書。

至於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恐怕是提問者本身於魯迅就很隔膜吧。魯迅先生關於人性美好溫暖的一面比比皆是,例如《社戲》《故鄉》《一件小事》《阿長與山海經》等等不勝列舉。即使是金剛怒目的文章裡,也不乏對人性美好偉大的謳歌,例如《記念劉和珍君》裡“從容輾轉於文明人發明的槍彈中”“相互救助,雖殞身而不惜”的女學生;《故鄉》裡手捏一柄鋼叉盡力向一匹猹刺去的少年閏土;《祝福》裡殺雞宰鵝洗地徹夜煮福禮的祥林嫂……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埋葬母親時像狼嚎般動哭的魏連殳;被獄卒毆打而堅貞不屈的夏瑜。請問,魯迅先生哪裡只看到人性醜陋的一面呢?

批判人性的醜陋當然是魯迅自覺的使命。也是全世界一切嚴肅作家自覺的使命。我們讀莫泊桑,我們讀契訶夫,我們讀歐•亨利,我們讀奧威爾不都是如此嗎?

人性的醜陋常常源於病態的社會,而“封建”是我們最容易推諉的物件。其實造成人性醜陋的,又豈止是“封建”呢?讀讀《一九八四》就可以窺見所謂“封建”背後飄蕩的幽靈了。從這個意義上講,魯迅反的絕不僅僅是“封建”。

我能說的只能是這些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喜勿看!

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勇行萬里路2017-08-03 14:54:17

其實魯迅一點也不反封建,相反骨子裡是一個很封建的人。首先魯迅自己就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被強迫和素不相識的老婆結婚,他一輩子也沒有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最後只好在外養小三和私生子。其實魯迅骨子裡的思想和封建思想是一致的,就是從思想上教化大眾,認為思想上被教化了,社會就進步了,幾千年來封建社會就是這麼幹的。他從來沒有看到制度在社會起的作用。

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燕山居士102017-08-05 16:34:54

封建不反行嗎?反封建是推動社會的進步,先生以善意地批評阿Q精神,是多麼深刻現在我們不是或多或少還有那麼點阿Q精神嗎?對祥林嫂,孔乙已,潤士的描寫是抱以同情之心的同時也鞭笞了封建社會,物件夏瑜革命志士,愛國青年劉和珍的同情寄以希望都在先生文筆之下。

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若水韓2017-08-05 16:14:23

魯迅其實掙的不少,在國民政府對他是很優待的。但是感覺從日本留學回來以後,國民的劣根性被無限放大,那時候時明治維新后帝國時代的日本,是強國,國民素質與建設空前發達,在日本他是複雜的,日本人對他是尊重的,但是也會歧視他,威脅過他。回來以後,他想得是如何改變,魯迅可不是革命家,而是透過文筆來力陳時弊的作家,他是想透過自己的文章來喚醒政府的改革熱情,可是國民政府讓他一次又一次失望,民間故步自封,不思進取,老百姓讓他傷心,讓他絕望,他寫的都是事實,一個站在高境界,想發展,想讓國家發達的文人而已,那個社會把他變成了噴子。

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嶧州司馬2017-08-05 16:36:47

清末之後,中華文化收到西方文化衝擊,中國大批知識分子開始反思,開始批判傳統文化。認為那是封建的落後的,先進落後不是一句一時能說清楚的,那是幾百年後才能看出來。反封建沒錯但我們應該看問題看到根本,中國人的愚昧和醜陋的性格歸根結底是閉關鎖國封閉無知的產物。

魯迅為什麼反封建?為什麼看到的都是人性中醜陋的一面?無名H小卒2017-08-10 00:51:34

人性醜陋的一面也許是天生的,也許是後天環境汙染引起的,美好的環境人會表現出美麗的一面,惡劣的環境人會表現出邪惡的一面,人性來自肉慾太難說清楚,人性只能想辦法約束儘可能給人創造美好的環境這樣人才會少做惡,去指責人性是沒多大用的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下去指責人性之惡大家只會笑話你,大家都在做惡指責別人之惡從沒想自己之惡這就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