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流派的關係與區別心理學?愛你卜走開2021-07-07 21:21:57

在詹姆斯的影響下,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刻意把研究的重點,置於作為意識活動結果的行為上。

華生宣稱,應該象研究其它任何動物一樣去研究人,應該象考察化學、物理學、生理學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學中的現象一樣去考察人類行為。

華生還斷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稱之為意識、感覺、知覺、表象或意志的東西,因此,所有這類詞彙,必須從描述人類行動的語言中,徹底清除出去。

華生強烈主張,心理學只能研究可由別人客觀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而實驗則應該僅限於客觀地觀察刺激——反應的結果。

華生於二十世紀初葉,創立了曾經風靡一時,並一度獨霸心理學領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行為主義嚴守自然科學的取向受到批評,同時,也因其它學派理論的影響,一些原屬行為學派的學者,如赫爾(Hull。C。L, 18841952)、斯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托爾曼(Edward Chace Tolman, 18861959)等人,已不再堅持“客觀的客觀”的原則,終而,接受意識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的理念,又倡導了新行為主義。

他們的觀點是,在考察行為的同時,也兼顧心理活動。

目前,這種觀點,業已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一個主導思想。

然而,人的行為,有時是受意識不到的心理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無意識支配的情況。

首先提出這種無意識問題,並將心理學研究的物件由意識的世界進一步擴大到無意識的世界的,就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弗洛伊德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把人的心理分為無意識和意識兩個對立部分,認為人類的大部分行為是由處於意識不到的無意識世界中的性本能(性衝動)所決定的。

要想了解某一個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無意識的世界,則是無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視無意識的分析,正與馮特心理學的以意識分析為主相反,並從對精神病的治療中,產生了精神分析學。

精神分析學的內容,極為複雜。

事實上,精神分析學不但是現代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紀內影響人類文化最大的理論之一。

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精神分析這個術語,亦是大多數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

許多初學心理學的人,往往認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學,並且認為,這種心理學,只涉及對精神錯亂者的治療,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響之大。

因弗洛伊德的理論只是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現象為基礎,以之推論解釋到一般人,難免有以偏概全的缺點,加之弗洛伊德的理論缺乏人性變異的社會文化解釋,亦常遭人非議,故此,精神分析學後繼者的理論取向,均將層面放大,包括了在現實社會文化中對一般人行為的解釋。

此等心理學者,被稱為新弗洛伊德派。

以霍妮(Karen Horney, 18851952)、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an, 18921949)、弗羅姆(Erick Fromm, 19001980)、艾瑞克遜(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 )等人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派,在神經症狀的發生和人格的發展方面,排斥弗洛伊德的生物主義觀點,而重視社會和文化所發揮的作用。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針對當時盛行的精神分析論與行為主義在理念上均非“以人為本”,心理學又興起了第三勢力,出現了一種新的潮流,即心理學,必須以正常人的需要出發,去研究人類異於動物的一些複雜經驗,諸如,動機、慾望、價值、快樂、幽默、情感、生活責任、生命意義以及愛情、嫉妒、仇恨,等等,真正屬於人性各種層面的問題,進一步探求人的價值、本質,發揚人性潛能,從而,助人自我實現。

於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羅嘉思(Carl Ransom Rogers, 19021987)等人,又倡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