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資治通鑑新人2022-10-13 21:57:24

不妨這樣設想,他不封存火槍,要把火槍裝備給誰?給綠營兵的話,估計八旗貴族就得跟他好好聊聊什麼叫祖宗規制不可改,給八旗兵他不沒事閒的嗎,一個整不好再來個拿著火槍的八旗兵逼宮,那樂子就大了。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夏蟲欲飲冰2022-10-21 22:47:57

熟悉歷史的小夥伴一定對公元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英國使者喬治·馬戛爾尼率團訪華這一事件不陌生。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這位不遠萬里從英國遠航到中國的使者,不光帶來了英國女王致乾隆的國書和通商請求,也為乾隆帶來了“一份符合其尊貴身份的生日禮物”(八十大壽)。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這些“禮物”可不一般,據說價值13124英鎊!足足裝了600個大箱子。

包含天文地理儀器、顯微鏡、望遠鏡、圖書、燧發槍、氣槍、臼炮、工業機器、歐式刀劍、歐式鐘錶、歐式車輛、歐式船模等,英國人為顯示自己和一般的朝貢國不同,特地煞費苦心的送來了很多遠東少有的歐洲工藝品,代表了當時英國甚至是歐洲最高的工業水平,連最新式的蒸汽機都送來了,而且跟隨馬戛爾尼訪華的人員裡還包括數位英國天文數學家、藝術家和醫生等。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雖然英國人祝壽是虛,談判是真,但單論馬戛爾尼帶來的這些禮物來看,英國人確實下了大本錢,他們想借此機會給乾隆及清政府的掌權者們留下好印象,好讓清廷解除對外貿易的種種限制。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不過乾隆和清廷卻看不上這些禮物,因為早在英國人給乾隆祝壽前,清廷就已經透過廣州的十三行,獲得了諸如八音盒、掛鐘、地球儀等西洋玩具(雍正、乾隆是西洋玩具的愛好者),甚至還能仿造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乾隆認為英國人這次送來的東西並沒有多貴重。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天體執行儀

這點也可以從乾隆給英國國王的回信中看出:“天朝撫有四海,惟勵精圖治,辦理政務,奇珍異寶,並不貴重。爾國王此次齎進各物,念其誠心遠獻,特諭該管衙門收納。其實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爾之正使等所親見。然從不貴奇巧,並無更需爾國制辦物件。”(《敕英咭利國王諭》)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這幅圖據說在馬戛爾尼率團訪華前就畫好了,是英國人暢想的場景

清廷嘚嘚瑟瑟的說英國人送的貴重禮物比自己有的要差,傲嬌的氣息溢於言表,但清廷只顧著炫富了卻沒有發現英國人送來的最珍貴禮物。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英國人送的最珍貴的禮物才不是啥寶石或黃金白銀裝飾著的西洋玩具,而是開啟工業革命並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歐洲工業產品、工具,如開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新式蒸汽機,以及一整套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等。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這些東西對未接觸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中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這些咱們也先放下不談,因為還不夠直觀,並且有資料顯示,英國人也沒有給乾隆展示這些機器運作起來的樣子,直接就被鎖進庫房了(MD,糟蹋東西),咱就說說能直接、徹底決定一國國運,並且乾隆還看到過的玩意兒——武器。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歐洲四管步槍

英國人送給了乾隆很多武器,如歐洲的氣槍、燧發槍、加農炮、手槍、臼炮和有110門火炮的一級戰列艦模型(君主號)等,這些都是歐洲主流使用的武器,要比清軍自用的火繩槍、抬槍等強很多,但是乾隆和清廷就和沒有發現蒸汽機巨大的潛力時一樣,

也沒有敏銳的發現這些武器的先進之處。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乾隆御用的獵槍,是一把火繩槍,已經落後於歐洲了

乾隆能從英國使者的請求中看到英國人對中國的野心,能看到英國人的請求將會對中國主權造成的破壞,能看見英國人所展現的實力,所以他限制英國人在中國的活動範圍,不讓其對中國的地理、氣候有更多的瞭解,嚴令各地緊急部署沿邊防禦,同時還下令讓沿海的官員收英國人船稅的時候不準敲詐,不給英國人挑事的藉口。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但這位自封的“十全老人”和他的廷臣眼光也就只有這種程度了,他們根本沒有察覺到英國人和他們帶來的武器所含有的巨大潛力,不!不應該說是潛力,而是實力才對,因為英國送來的是很成熟的武器,並不是需要繼續研發的半成品,歐洲人自己用的也是這些武器,這些技術可以直接拿來大規模裝備使用,而乾隆讓中國白白錯過了這個好機會,他不知道他的這個短見將會給他的子孫造成什麼樣的困擾。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一級戰列艦的船模,這個不是英國送的

英國人送來的這些武器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比如十二磅榴彈炮、燧發槍、迫擊炮、榴彈炮、戰艦等。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燧發手槍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臼炮

如果說氣槍這種有很多限制和毛病的武器,清廷看不上,咱還能理解,畢竟這玩意除了奧地利少量裝備以外,其他歐洲列強都不玩兒氣槍,但清廷為什麼沒有發現燧發槍、迫擊炮和榴彈炮的強大威力呢?為啥沒發現英國人的大炮已經比自己強很多了呢?為什麼沒發現西式的炮車能比自家火炮運動的更快呢?都能仿造西洋鐘錶了,為啥不順便仿造槍支、大炮呢?唉!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氣火兩用槍,既可以使用燧發,也可以使用氣槍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軍用氣槍威力強勁,射速遠超燧發槍,而且下雨天也可以使用,還沒有聲音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一分鐘內能發射20發以上鉛彈,有效射程達100米,能穿透1寸厚的木板

英國人還送來了“標有受英王陛下之命在世界各地遠航所發現的新地方,並畫出所有這些遠征航海路線”的地球儀和炮艦模型!臥槽!要是換上一位有雄心壯志的皇帝,我想只憑這個地球儀就足以讓他瘋狂了(其實康熙時期中國就已經有地球儀了,明朝萬曆年間就有了不怎麼準確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明朝萬曆年間,西洋傳教士畫的世界地圖,不是很準確,但已經很難得了

但清廷對英國人送來的武器和地球儀並沒有過多的瞭解,也察覺不出其先進可學習之處,大多數武器根本沒有使用過,連看都沒看幾次就鎖進了庫房,我只能把其歸為清廷的鼠目寸光!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這都是用來觀察天體執行的儀器,對航海很重要

這就是統治者和統治階級戰略眼光低下造成的落後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internationalpersion2022-10-18 08:19:52

成於斯,也敗於斯。遙念當年,老汗王指揮攻打錦遠,就被大炮給毀過。

後金也不是吃乾飯的。其利用地面上的能工巧匠,且重金招募紅毛鑄造師,造出了威力槓槓的紅異大炮。終於破關而出,一路南下,收拾金甌。

十七世紀中,西方工業革命正在醞釀,英國的礦石開採和冶煉技術日見精進,尤其是旋鏜技術與冶煉鑄造技術開始結合,水動力、馬拉動力等,能為旋鏜車間提供還算穩定的動能。旋鏜大師專利註冊一才難求(此乃後期幫助瓦特發明蒸汽機的關鍵之關鍵)。

火器的關鍵,是鑄造、旋鏜和擊發。精度受旋鏜決定,牢固度受冶鑄決定,靈敏度受機關決定。如此產造聯程,非大公司大團隊大體系莫屬,且受到極為嚴密的控制。一般小作坊萬莫可及。

把元明清都算上,初期打天下,能工巧匠才盡其能,黑科技滿滿。一旦承平日久,自然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化鐵為梨。

鋆械大事,誰敢隨碰?本位就是農業天國,伺弄好莊稼,唯此為大。

大清,雖後期辦起了江南製造局,馬尾局,金陵局,漢冶萍廠,略有起色,但主要是引進,更新能力有限,人才儲備遑論。

只有四九年以後,改天換地,奮起直追,中流擊水,步步為營。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軍武95272022-10-29 11:19:38

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當時的火槍並沒有比弓箭強太多!18世紀末,火槍雖然威力較大,但是準頭不足,射程也不遠,大概五十米內還有點準頭,打出去一百米後能否打中人全靠運氣,其次,當時火槍發射速度慢,需要放火藥,放彈頭,然後用杆子壓緊火藥和彈頭,最後還要放點紙或者抹布塞進槍管,防止火藥和彈頭掉出來!這麼一套流程走下來,當時一個熟練搶手大約一分鐘一搶,而不熟練的搶手時間更久!而當時熟練的弓箭可以做到一分鐘射三次,而且射程可以達到150米有效射程!並且準頭也能做到控制!當時的火槍對比弓箭,並沒有什麼優勢!

其次,皇帝作為統治者,也要考慮社會穩定,雖然火槍在當時的射速和準頭都不高,但是勝在簡單易學。一個弓箭手大約需要學習一到二年,才能成為一個好的弓箭手,而火槍大約一個月就可以掌握技巧,相對於弓箭,更簡單上手!對於廣大人民群眾來說,一旦掌握了這樣的武器,對於統治者的地位非常的不利!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懷舊憧憬2022-10-17 20:44:02

清朝作為漁獵民族軍事起家,雖然把騎射本領放在首位,但前期同樣重視火器發展,列如三順王之一的孔有德,就因為掌握火器,得到重用。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但伴隨著清朝在全國建立起穩固的統治,對於國內的平叛和國外征服,繼承中原王朝的一貫做法,以強大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力壓倒一切,一次不行就兩次,直到徹底壓服。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歷史上將康熙、雍正和乾隆稱為“康雍乾”盛世,長達一百多年的較穩定的統治,盛世滋丁,中國人口迅速爆發,其中漢族人口占了主流,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這是很矛盾的。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如果先進方便操作的火器得到大規模運用,一旦被有心造反的漢人大量使用,對於人口較少的旗人階級是毀滅性的打擊。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清朝統治者絕對嚴防死守,不讓先進的武器和科學知識流入到民間,只在清朝統治上層內部流傳。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列如現在數學書裡面的平方、求根、次方、元等專有名詞,康熙皇帝就親自參與翻譯了部分名詞和非常熟稔運用這些概念,同時康熙也是天文、數學、甚至西方醫學的受益者。甚至要求所有的阿哥們都要學習當時西方的先進知識,其大阿哥就曾經觀測和畫過天文星象圖。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清朝在軍事上的勝利,火器功不可沒。但有個問題在於此時的燧發槍擊發成功率可能不及火繩槍,而清朝的敵人大部分都是半斤八兩狀態,憑藉的強大的國力完全可以取勝,無需大規模換裝,徒增軍費。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同時中國歷史上長期重農抑商的國策,屬於農業文明,對數學、物理、機械等自然科學重視度不高,沒有工業化的基礎,沒有工業化規模化的生產基礎,純手工成本過高。

清朝長時間的閉關鎖國,不知道世界發展已經到了什麼地步,軍事武器技術發展潮流,偶然獲得幾隻先進的火槍,亦只做觀賞把玩之物。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蔡國文2022-10-22 05:31:22

誰告訴你封存了,你以為明清打仗都是大刀射箭?只是我們發展的比較慢,沒有掌握科學知識無法創新。社會制度,軍事理論,科學技術全面落後有了代差,再加上家天下基本很少有超過300年的朝代,也到晚期了,腐敗嚴重,農民起義,社會動盪,民心不定,肉搏戰也幹不過日本,英法聯軍,方方面面都爛到骨子裡了!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萬卷萬里2022-12-12 15:51:04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先說簡單的吧,中國各地城高池深,再先進的步槍根本沒啥用,亮劍裡面李雲龍一萬人打個縣城都費勁。總體上清庭還是比較重視武器裝備的,鴉片戰爭廣州附近炮臺有七八百門火炮,期中二百門進口的,所以英國遠征軍拿林則徐沒有辦法,換了親貴草包將軍,打敗仗那不是武器問題。所謂洋務運動主要就是建設兵工廠,清代可以自行建造火炮,軍艦,步槍等,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清軍武器並不差,清軍武器有大量進口的,也有自己造的。如果和日本等列強持久戰,清庭未必會輸,但外國侵略者也吞不下清庭。說了簡單理由,再說複雜的理由,最關鍵就是滿清統治者崇滿抑制漢族,清代整體武器技術水平落後先進國家,英法德美,清朝統治者害怕漢族武裝。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孤軍奮戰,南洋水師廣東水師為什麼不可以直搗日本了?朝廷裡很多勢力希望借日本消耗李鴻章淮軍北洋軍……王朝末期腐朽黑暗糜爛的政治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並非武器

清朝皇帝見識過洋人的火槍後,為什麼第一時間選擇封存?新鄭和下西洋2022-11-04 06:24:31

洋人火槍太厲害,刀槍不入清軍,中彈後怎麼會躺地下,皇帝聞之後,這是妖魔鬼怪的東西,不能在大清裡流傳!

八里橋的殘酷,導致第三梯隊清兵幾乎,全軍覆沒,少量清兵跳向清軍,開小差了!

清朝北京古八里橋,那天天空晴朗,在一片稀疏的空地上,洋兵與清兵雙方,相隔上百米擺開了陣勢,各兩三排兵力站好,洋兵新式火槍與大炮,清兵還是老傳統大刀長矛,一個洋哨聲音傳過,清軍頭領聽見,命下手吹牛角傳過,會意洋兵已準備好,可開始,先是清軍第一梯排隊端矛與刀衝鋒,五六十米剛過,洋人的成排火槍彈密集射向清軍,倒下許多人,而後清軍第二梯隊高喊:刀槍不入,往前衝時,被洋兵火炮轟擊,又死傷一片,當時場面,被家在天津虹橋的倖存的八旗後人傳訴著,八里橋之戰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