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真的像地圖裡面畫的那樣擠成一團嗎?流風小築2021-05-19 09:08:45

其實,那個叫封國。他們上面還有一個周天子。

我們翻開歷史就可以發現,夾在中間的小國沒有一個地盤擴大的。

規模比較大的都是邊陲之地,比如:南方的楚國,東邊的齊國,西邊的秦國,北邊的趙國和晉國。

中間的小國根本就沒有騰轉挪移的空間。

用時髦話說,那些小國是直轄市,不過權力比較大。這些小國之上就沒有權力機關了,直接就是周天子。

算是半奴隸半封建制

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真的像地圖裡面畫的那樣擠成一團嗎?堰風來襲2021-05-18 22:12:39

當然不是。

先秦時代,天下雖然方國眾多,但真正可利用資源極其有限,而且顯得極不規則。古代科技水平低下,開發難度指數高,又沒有像現在有衛星地圖可觀測,“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畢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開發土地一定是從簡到易的過程,中間難免會有很多無人管轄的空白地帶。且不說四方邊緣荒蠻之地,即使諸侯國扎堆肥沃的中原大地上,國與國或邑與邑之間由於高山河泊的阻擋總有一些土地被忽視掉。

最早的土地開發多以殖民形式開展,中央派個代表去管轄某塊地皮,結合當地的土著,慢慢發展經濟,等富庶了再建城邑,然後向四周輻射。

而這些城邑的開發並不是像現在一樣有規劃地進行,往往是有選擇性地擷取一塊好的地皮進行開發。這樣一來,難免會有漏洞,所以那時的國與國地界不可能像現在一樣聯在一起,更不可能擠成一團。

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真的像地圖裡面畫的那樣擠成一團嗎?

讀先秦諸侯國發展史,我們會發現,許多諸侯國由於自然災害或戰爭等因素,會在一段時期內頻繁遷徙,以尋找合適的生存土壤。那麼這些小國在流浪途中只能選擇荒蕪的無地主地段作為過渡,這些被廢棄的地段往往土地貧瘠,不易開坎,或者由於高山湖泊的阻擋,還沒有被人發現。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空白地段只會越來越小。戰國時代,由於戰爭的需要,社會可利用資源越來越緊張,很多國家為了圖強開始變法,而變法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土地開發。比如商鞅變法,廢除井田制,確立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後,也就意味著老百姓可以允許開墾無主荒地,自由交易土地買賣,這些土地當然也包括沒有國籍的無地主土地。這樣一來,不但增加了百姓的收入,也拓展了國家的疆域,可謂利國利民。

文/堰風

春秋時期,各個國家真的像地圖裡面畫的那樣擠成一團嗎?豆漿放當眼淚2021-05-19 10:00:11

主要還是生產力不發達 開發一片土地 往往需要幾十年 在春秋時期,鐵器還沒有推廣使得大規模開墾新的土地屬於極其困難的工作。可耕種 土地往往都在沿河流域 所以看起來非常集中。後來人口增加導致土地不足,鐵器的普及 戰亂等多重條件下逼得關中地區人口外流,才有現在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