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爺爺的雜交水稻是技術不是品種對嗎?雜交水稻不能留種嗎?simonyl2021-05-25 15:16:33

雜交水稻的確是一種育種和種子生產技術,不是指特定的品種。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花,在開花前就可以在閉花的情況下,自己給自己的雌蕊授粉,因此幾乎沒有辦法接受其它水稻植株的花粉。

生物界有一種現象叫雜種優勢。就是爹孃不一樣,雜交後生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爹孃都要強的現象。比如說驢和馬的雜交生出強壯的騾子。這種現象叫雜種優勢。

因為水稻自花授粉,所以兩個正常的水稻品種無法雜交生產出優勢的後代,要大規模低成本的生產出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種子,必須找到一種雄性不育的水稻作為母本。但是既然叫不育系,它是不能自花授粉產生種子的,還得研發出對應的保持系。保持系是一種雌雄都正常的水稻,和對應的不育系也很像,由它提供花粉給不育系,結出來的種子還是不育系,這樣不育系也可以正常繁殖了。然後就是恢復系。恢復系也是雌雄正常的水稻,它給不育系授粉,結出來的種子是正常種子,種下去後能夠正常開花,可以自己給自己授粉結實。又因為它的父母親經過科學家的篩選和測試,產生的雜種具有很強的雜種優勢,可以大大提高糧食產量。

在袁爺爺發明三系雜交水稻之前,日本和菲律賓國際水稻所做過很多雜交水稻的研究。但是不育系非常不好找,要麼是花粉敗育不完全,要麼就是雜交種育性恢復不好,總之問題很多,無法形成實用的技術體系。

袁爺爺在安江農校很早就開始做不育系,但是十年未獲得突破。後來把目光投向野生稻,偶然間發現“野敗”,最終解決了三系配套問題,成為雜交水稻之父。這在全世界都是開拓性的。

當然,他在國內也是首先提出這一套理論的人,尤其是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一個人帶著兩個徒弟,往一個誰都不知道是否能夠成功的山頭髮起一次次衝鋒,這種韌勁是常人不具備的。他從一株天然的雜交水稻植株上發現了水稻的雜種優勢,在許多人反對的情況下,堅持相信雜種優勢的科學理論,在不育系研究十年未突破的情況下想到從野生稻入手,是需要超越常人的理論水平和敏銳的感知力及天才的創造力的。

袁爺爺開發出雜交水稻體系後,我國水稻事業大爆發。福建農科院的謝華安原院士在袁老師的體系上,育成汕優63,這是中國和世界歷史上推廣面積最大的水稻品種,也對雜交水稻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雜交種的確不能留種,不是因為種子公司故意,和轉基因或者導致人類不育更扯不上邊。因為生物遺傳有一種遺傳分離的現象,雜交種(第一代)自交(自花授粉)得到的第二代種子,遺傳上會瘋狂分離,有一些會像爺爺,有一些會像奶奶,有一些都有點像。所以種在地裡,會高矮胖瘦非常混亂,而且因為其奶奶是雄性不育的,所以也有大量的植株會產生不了正常花粉,會造成明顯減產,所以雜交稻不能留種,必須再次購買種子公司生產的種子。

種子公司有嚴格的生產和質控流程,即便是常規稻,商品種也是大大優於自留種的。所以即便是在常規稻為主的東北,買種也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