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魯赤水2021-04-01 16:53:45

冷兵器時代,價效比最高的武器,就是長矛。它的造價非常低,士兵訓練很容易,殺傷效果也最大。真正使用刀來做主要武器的,想來想去就只有那種御林軍錦衣衛之類內衛部隊。想在戰場上廝殺勝出,只能依靠長矛這種能大批次生產的武器裝備。我們在電視劇裡面,看到前排密密麻麻的刀盾兵,確實有這麼個陣型。不過刀盾兵的主要武器不是刀,而是盾,靠豎起的盾牆抵擋對方衝陣。最重要的一點,這種兵十分昂貴,沒法裝備太多。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一把刀要製作刀身,刀把,護手,刀鞘,花費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一面大盾,這個成本夠裝備十個長矛兵了。長矛的製作就簡單多了,找根長一點的結實的杆子,套上鐵皮尖子就行,再不行直接用竹竿削尖烤乾,一樣能用。並且這可以當一次性的兵器用,丟了不心疼,要能戳傷一個敵人那就賺大發了。所以我們經常說寶刀寶劍,沒有人聽說寶槍的,就是因為槍太容易做,再精美也比不上刀。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刀,是近身兵器,很多時候是給衛隊使用,並且裝飾的作用很大。比如錦衣衛的繡春刀,製作十分精美,每一個錦衣衛的刀都由皇帝親自授予。但是錦衣衛也只能負責護衛,緝拿,巡城之類的工作,真正在遼東前線拼命,還是得靠著長矛火炮。關二爺的青龍刀,名揚天下,實際上二爺真正用的武器就是長矛,青龍刀健身用可以,上戰場沒不行。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古代戰場上,醫療條件極為有限,甚至連開水消毒的概念都沒有,受了傷幾乎就是靠士兵自己的體質硬抗。刀砍的傷口,幾乎都是表面傷,雖然看起來很嚇人,但是隻要縫合好,很快就能痊癒。長矛造成的貫穿傷,則完全不一樣,它在身體內部,根本做不到完全消毒處理,甚至很多時候傷及內臟,那就一點活路都沒了。今天,我們一針抗生素就能解決,不叫事,在古代那就是天大的難題。所以一直有“一刀頂三箭,一槍頂三刀”的說法。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所以,被長矛刺中計程車兵,如果能活下來,那會被搶著要,要麼成為帶兵官要麼成為將領的衛隊成員。一方面他上過戰場,經歷過生死,這個經驗是怎麼都訓練不出來的。另一方面他被長矛刺中還能活下來,說明他的身體素質相當的好。古代那些猛將,都喜歡光著膀子炫耀自己身上的傷口,既是誇耀自己的勇猛,也是顯示自己身體好。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冬眠要趁早2018-11-13 01:26:12

假如你是那個古代士兵,你是選擇被我一刀砍到你脖子上還是選擇被我一矛捅到你的小腿肚子上?

請搶答!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漠說動漫2020-12-20 16:01:28

為什麼寧被刀砍也不為矛捅,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都不是致命傷,要都是致命傷就另外說了。

這有三個可能:

一、如果是致命傷,可以理解為刀砍沒有多少傷痛,一刀斃命,死的痛快點。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二、如果不是致命傷,那麼矛一桶直接捅到你的身體內部,內臟啊,筋骨啊,血管啊什麼的被折磨,比體外傷更痛苦,更難受,而且捅到了貫通傷,就算好了,也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而刀的話,直接一刀劃傷,敷藥加上防止破傷風,痛苦沒那麼大,過久了還可以自愈。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三、如果是打殘廢,相比較而言,說實話,應該是矛捅好一點。刀砍掉你以條腿,極其影響顏值,也影響你行動。但矛捅掉你一條腿,就算裡面全廢了,起碼外表看起來要好,而且夾上鐵板不幹重活,你也不會影響基本的走路。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海底鑽石2018-11-12 12:05:21

哪個古代士兵告訴你的?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步雲登高識過往2021-03-17 17:58:55

破傷風

皮外傷

,你選哪個?

我想所有人都會選擇皮外傷。

那放大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

身上捅個大窟窿

劃個深5釐米長30釐米的大口子,你

選哪個?

肯定還是大口子。

那這個問題就很好解答了,

因為不想死啊。

1。古代戰爭,護具是重要一環。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無防護,到出現布甲、板甲發展到鎧甲,鎖子甲,防護能力越來越高。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但是護甲再高,總有一定厚度吧,太重了人穿著都吃力,更不同提作戰了。

因此,護甲有一定的厚度,能一定程度上防護刀劈斧砍,畢竟,受力面積大,還能卸力。

但是,如果是突刺,那可是區域性壓強最大的衝擊,鎧甲不一定能防得住,防不住的時候,很大可能就是流血不停,受傷過重而死。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2。那麼,如果是不致死的砍傷和刺傷呢?

砍傷,基本創面都在表面,沒有傷及重要臟器,經過止血處理,恢復可能性很大。

但是,被一刀破防砍死的除外。

刺傷的處理難度就大了,一是創口小,二是傷口深,三是可能傷及重要器官。

就算剛開始沒死,結果傷口感染病發或者傷及臟器死亡的人大有人在。

比如漢高祖劉邦,就是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箭射中而病亡。

比如成吉思汗,傳說也是中了毒箭掛了的。

雖然箭傷和捅傷不一樣,但和捅傷的原理和效果是一樣的。

畢竟,也不是誰都有關羽刮骨療傷的勇氣,和他僅僅只是射中手臂的運氣的。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鹹魚眼看世界2018-11-12 12:04:24

這個涉及到古代醫療衛生水平了。對於刀砍,一般古代認定為劃傷類,傷口多深多大,只要骨頭機理都在,憑一定的藥物和傷者自身的恢復能力大機率可以癒合。而矛捅則是所有醫生無可奈何的貫通傷,舉個例子,《琅琊榜2》中老王爺的兄弟就死於此傷,後來大哥黃曉明也被弓箭射成貫通傷,也是拼人品才撿回一條命,可是武功也廢了。雖是電視演繹,卻有寫實之妙了。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公子品史2021-03-31 10:06:20

在古代兩軍交戰,士兵們在戰鬥中情願受被大刀砍傷,也不願被長矛刺傷是有客觀原因的。主要是古代的醫療技術不發達,一場戰鬥下來,受傷的官兵會被安排醫生治療,那些受到刀傷計程車兵儘管看起來很嚴重,但大多可以被治療,能夠活下來,而那些看起來傷口小,被長矛等利器捅傷計程車兵在治療後生存率並不高。這都是因為二種型別的武器所造成的傷勢所導致的,刀傷雖然看起來比較嚴重,有計程車兵在戰鬥中甚至被砍斷了手腳,但是基本都是屬於皮外傷,並沒有傷害到內臟,所以透過治療能夠存活下來;反之如果是長矛造成的捅傷則不一定了,它雖然造成的傷口小,出血少,但是它直接攻擊了身體的重要內臟器官,在後來的治療中是很難被治癒的,因此才出現在戰鬥中,士兵寧願被刀砍傷也不願被長矛捅傷的情況。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古代的大刀

在中國古代,大刀一般是指一種長柄大刀,大多時候是步兵防禦或馬戰時使用,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並且每一個朝代都有其不同的風格。比如歷史上有名的,在三國時期就有的偃月刀、唐代陌刀、宋代筆刀、掉刀、明代的勾鐮刀、偃月刀等,形狀雖有差別,但主要的致命部分並無差別。古代的大刀它的結構主要有刀頭、刀身、刀柄等部分組成。在戰鬥中的基本用法則有劈、砍、抹等,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使用不同的用法。在軍隊操練時能夠展示出軍隊威風凜凜,氣勢雄偉的樣子。

我們以偃月刀來具體說明,所謂的“偃月刀”,其形狀是指刀頭有回鉤,鉤尖似槍,銳利無比,刀背有突出鋸齒狀的利刀,它的刀柄是要根據不同的使用者而製作的。普通計程車兵直立使用時,左手握住刀盤之下刀柄處,左臂向左側伸直,刀鐏靠著左腳掌側。刀盤的高度則和左肩齊。刀刃的長度,大概是刀柄的五分之二長。士兵在平常軍事訓練時所學習的刀法,據說是三國時期關羽所創設的。它的用法歸納為十二字訣:劈、砍、磨、撩、削、裁、展、挑、拍、掛、拘、割,士兵在訓練中比較容易掌握,在防禦敵軍攻擊時有一定作用。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古代的長矛

在古代所有的冷兵器中,槍(或矛)被譽為“諸兵器之王”。在兩軍對壘時,長矛或長槍一般都是屬於進攻型的武器,對士兵的操作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在作戰扎出時平直,所以過去有所謂“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防”這樣的說法。也就是長矛的平刺這一攻擊方式是敵軍很難防守住的。過去的長槍用法主要是以攔、拿、扎為主,兼有劈、崩、挑、撥、帶、拉、等多種方法,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而定。

比如宋代的名將岳飛、楊再興都是使用槍的名家,其槍術在衝鋒時,一般敵軍很難防住的。到了明末清初時期,當時四川的峨眉槍法曾名動一時。最後就是清代的咸豐時期,當時有個江蘇無錫人陶某善槍,人稱“陶家槍”,不料竟敗於無錫守備蔣志善手下,陶某拜伏求教。蔣志善舞起槍來,就像直徑數丈的車輪在飛轉。蔣志善要陶某向他潑水,但是沒想到水竟然潑不進,反彈如雨,反而將潑水的陶某全身淋溼,蔣志善則身上毫無水跡。由此可以看出長槍作為武器的厲害之處。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綜上所述,在古代的戰爭中,兩軍交戰士兵很怕遇到敵人的長矛兵攻擊,對於大刀的攻擊倒不是很恐懼,因為二種武器的用途不同,所造成的傷害也不同,刀傷更容易治癒,捅傷則很難治癒。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大白的日常生活2021-04-13 09:52:06

小時候,北京胡同的孩子們,有句話叫“能砍,不能扎”。

大概意思是說,砍人如果不是照腦袋上走,頂多就是皮外傷,或者真皮組織砍傷,最嚴重也就是手筋手指被砍掉砍斷。就算延誤一些搶救的時間,緊急包紮也是可以保命的。判的時候也不至於一命換一命。

但是扎人,一般都是朝胸腹腔走的,如果內臟出血破裂,不及時搶救的話,非常容易死亡。

恐怕古代士兵也是希望好死不如賴活著吧。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宣墨先生2021-03-07 21:45:48

首先,個人認為題主的題目是不夠嚴謹的。古代士兵到底是願意被刀砍還是被矛捅?這個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大資料分析,所以無法得出一個最準確的回答。

但是,我想我們仍然可以透過一些生活常識,對這個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被刀砍與被矛捅,就是“皮開肉綻”與“貫穿傷”之間的區別了。

到宋代為止,古代士兵的鎧甲製造工藝,已經算得上是相當成熟,以戰場上普通的刀類武器,只要避開如脖子這樣的要害,已經很難對士兵造成嚴重的傷害。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即便被刀砍傷,一般來說也不需要擔心失血過多,或者是截肢之類的風險。

然而與刀類武器不同,如果士兵被矛捅傷,運氣不好就會造成嚴重的失血。矛與刀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矛的受力面積更小,更容易擊穿盔甲的防禦二對士兵造成貫穿傷害。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

綜上所述,以簡單常識來分析,士兵或許更懼怕被矛捅傷。

為何古代士兵作戰寧被刀砍而不為矛捅?人文新視角2021-06-14 20:40:32

從力學的角度來看,刀砍受力面積大,單位面積壓強小,殺傷力弱。

而長矛戳刺受力面積只有尖頭一個點,殺傷力更強,更容易刺破護甲。

對於披甲計程車兵來說,敵人的長矛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