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嘻嘻哈哈每一刻2021-04-18 18:46:26

天津市內六區分別是: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東區、河北區和紅橋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相容的獨特城市。

天津六區包括: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和紅橋區。

這六個區屬於天津市中心城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也是天津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中心城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照“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今晚報文旅2017-12-25 17:10:50

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

由於天津中心城區有六個區劃,人們故稱之為市內六區,分別是現在的和平區、南開區、河西區、河東區、河北區和紅橋區。當年在明清和民國時期這些區域可是完全與現在不同的概念,要說到這六個區是在什麼時候確定下來的區域和名稱,又有哪些歷史淵源,還是聽小編詳細道來吧。

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

紅橋區: 因大紅橋而得今名

紅橋區內三岔河口是天津發源地之一。明永樂初年,以南運河為界,河以北屬順天府武清縣,河南岸屬河間府靜海縣。清雍正三年屬天津府天津縣。1928年屬天津特別市,大部分地區屬第二、第三、第四警區所轄。1930年改天津特別市為天津市。1947年以南運河為界,分屬天津市八區和九區。1952年八、九兩區合併,統稱八區。同年將天津縣的三元村和北辛莊劃入。1955年以界內子牙河上有大紅橋而命今名。1958年將城廂區的侯家後、大衚衕兩個街道劃入,成今界。1966年紅橋區改稱紅衛區,1968年恢復今名。

南開區: 元朝就是商業重鎮

元代,大批漕糧經三岔河口轉運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境內東北部建天妃宮,此地漸成“百貨交集”的重鎮。明永樂二年(1404)設衛建城,始稱天津。清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雍正九年升州為府併入天津縣。民國時期廢府,歸天津縣。1928年設天津為特別市,現在的南開區屬天津特別市第一區和第二區。1937年後分屬天津市第一、第二、第六、第九區和天津縣。1947年為天津市第十一區。1952年改為第七區。1956年定名南開區。1960年將城廂區的東北角、東南角、鼓樓西併入。1966年改南開區為東方紅區,1968年恢復今名。

和平區:明朝屬靜海縣

和平區在明朝時屬河間府靜海縣。在清雍正八年(1730)劃歸天津縣。清咸豐十年(1860)後,境內大部地區先後被英、法、美、日四國闢為租界。1943年英租界改稱興亞二區,法租界改稱興亞三區。1952年,天津市政府將市內11個區合併為8個區,今和平區分別歸屬於第一區和第五區。1956年,第一區改稱和平區,第五區改稱新華區。1958年,天津市實行新行政區劃,原和平區、新華區的全部,城廂區大部分和河北區一部分合並組成新和平區。1960年10月,和平區所轄東南角、東北角、鼓樓西3個公社劃歸南開區,和平區的光復道街劃歸河北區,成為今天的區域。1966年和平區改稱戰鬥區,1968年恢復今名。

河西區: 因地處海河以西得名

明代海河西岸地區為河間府靜海縣地界。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今海河以西、大沽路以東、瓊州道以北地區淪為德國租界。1919年,收回德租界後改名特別第一區。1943年改特別一區為第十區。1945年,將天津縣鄉區二所和五所各一部分劃入合併為第六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西岸定名河西區。1966年河西區改稱紅旗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和1992年,分別將屬南開區、西郊區、南郊區的部分地區劃入成今界。

河東區:天津的發源地之一

大直沽是天津發源地之一。元代海運漕糧在今河東區大直沽接運,成為南糧北運的終點。現在的河東區在明代屬直隸順天府武清縣。1900年,今京山鐵路以西、十五經路以北淪為俄國租界;津塘路以西、大直沽七號路以北淪為比國租界。1924年,我國收回俄租界後改名特別三區;1931年收回比租界後改名特別四區。1939年,原特別三區和四區合併為特別三區。1946年,特別三區改稱第五區。1952年第四區和第五區合併後稱第四區。1956年天津市區由以序數排列行政區劃改為以地名命名,因位於海河東岸,更名為河東區。1966年河東區改稱東風區,1968年恢復今名。1985年,東郊區、河北區各劃出一部分併入河東區,成今界。

河北區:元代曾是武清地界

河北區在元代屬武清縣,元延佑三年(1316)屬新設立的海津鎮管轄。明永樂二年(1404)設天津衛後,衛城的東門外和北門外地區屬武清縣。清雍正三年(1725)改天津衛為天津州時屬河間府。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為天津巡警局北段轄區及意租界、奧租界及俄租界的一部分。1919年收回奧租界,改稱特二區;1924年收回俄租界改名特三區。1928年分屬天津特別市第四區和意租界。1943年分屬第四區、五區、十一區、十二區及特管區。1945年改為天津市第二區和第三區屬地。1952年二、三兩區合併稱為第三區,農村部分劃歸郊區。1956年因地處海河北側而更為今名。

天津的市內六區是如何劃分的,有哪些歷史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