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歷史微聲悟2019-09-07 18:37:22

肥義之死,原因有四。

其一,明知趙武靈王立儲之錯,而不能進諫糾錯

趙武靈王在歷史上留下一代明君的稱號,胡服騎射的驚人之舉,名垂青史。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過程中,肥義起了極大的積極作用。

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

他鼓勵趙武靈王向趙國的先祖趙襄子、趙簡子學習,勵精圖治,不要顧忌周圍世俗的反對,還舉出上古先聖的例子,比如舜曾經學跳有苗的舞蹈,大禹曾經光著身子進入裸國,這都是打破常規,敢於創新進取的榜樣。

一番言說,打消了趙武靈王的思想顧慮。那時候肥義的話是有份量的。因為趙肅侯去世,趙武靈王繼承王位時剛剛十五歲,未能親政,朝中大小事都是肥義親自料理,趙武靈王對肥義也是言聽計從。

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

但是,胡服騎射改革成功,趙國再次強大後,趙武靈王有些膨脹,加之年歲成長,親掌大權,就有點聽不進去進諫了。在立儲一事上,趙武靈王先是立了趙章,後又廢之 ,再立趙何,人為製造了矛盾。後來,趙武靈王看到哥哥向弟弟行禮,又心軟來 ,不但加封趙章為代王,又突發奇想要,把趙國一分為二,趙章和趙何一人一半,群臣一致反對,這才作罷。總之,立儲之事鬧得烏煙瘴氣。

而此時的肥義已經阻止不了趙武靈王隨意廢立儲君的危險行為,只能順勢而為,苦撐局面。

肥義曰:“臣聞之,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今王即定負遺俗之慮,殆毋顧天下之議矣。夫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昔舜舞有苗,而禹袒入裸國,非以養欲而樂志也,欲以論德而要功也。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王其遂行之。

其二,明知君家兄弟爭儲之兇,而不能置身事外。

宮廷的爭鬥十分兇險,一旦站錯隊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最好的辦法就是“躲”。李兌就極力勸導肥義趕緊找個理由脫身,以防不測。

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

李兌為他詳細分析了趙章有野心、黨羽多,而且和殘忍好殺的田不理走的很近,謀反的跡象很明顯了。一旦舉事,肥義作為相國,肯定說重點打擊目標。他勸肥義推說有病,閉門不出,把國政交給趙武靈王的兄弟趙成。但是肥義卻拒絕了,說自己向趙武靈王立下承諾,忠心輔佐趙惠文王,至死不渝,說到就要做到!

吾言已在前矣,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

其三,明知趙章包藏禍心之久,而不能先發制人。

其實李兌說的話,肥義當然很清楚,趙章的不服勁兒,暗地裡招兵買馬,圖謀不軌都是公開的秘密。肥義也曾經和信期討論過趙章的事兒,對趙章和田不禮的性格、行為方式分析的很透徹,甚至直接預測出趙章一定會假借趙武靈王的命令圖謀趙惠文王。

但是肥義只是整天憂心忡忡,睡不著覺,吃不下飯,並沒有制定一套完整的應對方案,或者以靜制動,或者先發制人,只是說要是召趙惠文王就讓他先去看看情況,以防不測。

也難怪肥義會採取這種消極應付,被動挨打的姿態,因為趙武靈王還在。趙武靈王對兩個兒子都很在意,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肥義怎麼也做不出先下手為強的舉動,也做不到公子趙成和李兌的那種狠辣,敢於殺掉趙章,困死餓死趙武靈王。

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

異日肥義謂信期曰:“公子與田不禮甚可憂也。其於義也聲善而實惡,此為人也不子不臣。吾聞之也,奸臣在朝,國之殘也;讒臣在中,主之蠹也。此人貪而欲大,內得主而外為暴。矯令為慢,以擅一旦之命,不難為也,禍且逮國。今吾憂之,夜而忘寐,飢而忘食。盜賊出入不可不備。自今以來,若有召王者必見吾面,我將先以身當之,無故而王乃入。”信期曰:“善哉,吾得聞此也!”

其四,明知代惠文王赴約之險,而不能貪生怕死。

當危險真的來臨的時候,相信肥義絕對知道,替趙惠文王去赴約十有八九是趙章的詭計。但是,知道又能怎麼樣?主父召而不至,一樣可以成為趙章政變的理由。

肥義只能以身試探,飛蛾撲火,用自己的生命去履行當初許下的諾言,用自己的死來打破僵局,換取趙惠文王出擊的理由。

輔佐趙武靈王、趙惠文王兩代幼主的肥義為何被亂刀砍死?

輔佐兩代幼主,忠心耿耿,輕生死,重然諾

老臣肥義,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