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四大書家:蘇、黃、米、蔡的書法各有什麼特色?使用者40590522641413482020-01-01 22:43:04

宋四家是書法的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簡稱蘇黃米蔡,書法各臻其妙,是宋代尚意書法的代表。萊垍頭條

宋人是很有創造力的,當他們建國的時候,博大的唐朝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一座高峰,如何超越唐朝,他們走了一條精工內斂之路,不同於唐人的博大豪放,他們是內秀、精美、安閒,他們在唐詩之外,發展了詞這一民間形式,並且使它的品格得以提升,成為與唐詩齊名的又一種文學形式,在抒寫人們感情的方面更進了一步;相對於豔麗的唐三彩,宋人的瓷器,則是恬靜素雅,哥定汝鈞官五大名窯至今看來還是那麼完美,透著安詳雍容沉靜,宋人的繪畫、宋人的書法、宋人的圖書,現在看來都是精品。至今我們印刷品的字型,都是宋人創造的,宋人創造了一個文化高峰。頭條萊垍

宋代的書法不同於唐朝的,是他是尚意的。我們看唐人的書法,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筆筆嚴謹,法度森嚴,象是正襟危坐的將軍,透著大度、沉穩、安詳,一如他們的時代。再看宋人的書法,宋四家的書法,則是天真爛漫,處處充滿筆情墨趣,可以想象在晴窗之下,喝了一杯茶、看了兩葉書,忽有所想,興之所至,鋪紙研墨的揮灑,那份自在、隨意。不僅僅是四家,還有歐陽修、王安石、陸游、范成大、朱熹,讀他們的字,彷彿看到他們在象你微笑走來。宋人的藝術,是人間的藝術,透著親切。條萊垍頭

蘇黃米蔡四家生活的時代相近,除了蔡襄稍微年長,基本上都是同時,蘇軾1101年去世,米芾1107年去世,黃庭堅1105年去世,他們生活在同一時期,彼此欣賞。這種欣賞使後人羨慕。蘇軾說:念吾元章……超邁入神之字,何時見之,以洗瘴毒,今真見之!……恨二十年,相從元章不盡。蘇軾評蔡襄的字:獨蔡君謨書,天資既高,積累至深,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黃庭堅推重蘇軾書法,不止一次說:東坡道人……本朝善書解當推為第一。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於今為天下第一。他還自謙說:餘書不足學……今乃舍子瞻而學餘,未為能擇術也。從這些字句裡,我們看不到文人相輕的痕跡,到是文人相親。宋代的文人似乎彼此都很欣賞:歐陽修的讓蘇軾一馬,王安石的大度、蘇軾的對後學的獎掖、陸游、辛棄疾的激賞、朱熹、陳亮的的學術論爭,都是一種君子情懷。這似乎也是宋代文化的一個特點吧:寬容。萊垍頭條

1。蘇軾的書法垍頭條萊

蘇軾的書法重在寫“意”,走自己的路。“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謂“其書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至於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為第一”。氣韻,可以說是他的書法最大特點。明董其昌更盛讚他“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故世稱蘇的書法之美乃“妙在藏鋒”、“淳古道勁”、“體度莊安,氣象雍裕”、“藏巧於拙”,是“氣勢欹傾而神氣橫溢”的大家風度,而他的書論寓意之說則更加精闢,既為當世直視,又為後世楷模。萊垍頭條

蘇軾因元祜黨人案受牽連,不僅《宣和書譜》等對他沒有記載,而且書法作品也被大量毀去。世傳蘇軾書法真跡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為最,帖後有明文徵明跋,考為其30餘歲所作。至中期,名作較多,如楷書《前赤壁賦》和《祭黃幾道文》;行書《杜甫榿木詩》、《黃州寒食詩》和《新歲展慶,人來得書二帖》等都是中期的代表作。蘇軾的楷書極少,從《前赤壁賦》和《祭黃幾道文》二作可以看出,書作與嚴謹的唐楷大相徑庭,不僅字形多欹側而向左傾斜,且筆法自然不拘、多帶行書意。有人說他的書法,腕著而筆臥,故左秀而右枯。黃庭堅為之辯白,說這是以“翰林侍書之繩墨尺度”來看待蘇書。也就是說,蘇軾並不強調書法的嚴謹法度,即便楷書也是如此。從墨跡上看,蘇書並非“臥筆”,不過是執筆稍偏下,依然運筆中鋒,故有筆圓韻勝之姿。他的行書,更是隨行大小,肉豐骨勁,拙中藏巧,兼有顏真卿、楊凝式二家長處。萊垍頭條

蘇軾晚年作品相對較少,以《答謝民師帖》、《渡海帖》、《江上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謝民師》是給謝舉廉的手札,前部已缺損,文載入《東坡集》,是蘇軾表白個人文學創作見解的一篇重要文章,書法老勁,不似《黃州寒食詩》那樣變幻多端。清代顧文彬跋中引用前人書評“東坡尺牘狎書,姿態橫生,不矜而妍,不束而嚴,不軼而豪”,來稱讚此帖書法之妙。蘇軾不計較書法的工拙、醜妍的得失,在學術的創作上取得了最大的自由,因而成為北宋的書法大家。萊垍頭條

蘇軾在談到自己的書法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正是這種追求意趣的書法風格取向,這種注重書法的表現形式,努力豐富各種對比關係的做法,影響了他身後的每一代人。萊垍頭條

2。黃庭堅的書法條萊垍頭

黃庭堅書法初以宋代周越為師,後來受到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的影響,又受到焦山《瘞鶴銘》書體的啟發,行草書形成自己的風格。黃庭堅大字行書凝練有力,結構奇特,幾乎每一字都有一些誇張的長畫,並盡力送出,形成中宮緊收、四緣發散的嶄新結字方法,對後世產生很大影響。在結構上明顯受到懷素的影響,但行筆曲折頓挫,則與懷素節奏完全不同。在他以前,圓轉、流暢是草書的基調,而黃庭堅的草書單字結構奇險,章法富有創造性,經常運用移位的方法打破單字之間的界限,使線條形成新的組合,節奏變化強烈,因此具有特殊的魅力,成為北宋書壇傑出的代表,與蘇軾成為一代書風的開拓者。後人所謂宋代書法尚意,就是針對他們在運筆、結構等方面更變古法,追求書法的意境、情趣而言的。黃庭堅與蘇軾、米芾、蔡襄等被稱為宋四家。萊垍頭條

黃庭堅對書法藝術發表了一些重要的見解,大都散見於《山谷集》中。他反對食古不化,強調從精神上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強調個性創造;注重心靈、氣質對書法創作的影響;在風格上,反對工巧,強調生拙。這些思想,都可以與他的創作相印證。萊垍頭條

流傳黃庭堅的書法,小字行書以《嬰香方》、《王長者墓誌稿》、《瀘南詩老史翊正墓誌稿》等為代表,書法圓轉流暢,沉靜典雅。大字行書有《黃州寒食詩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風閣詩》等,都是筆畫遒勁鬱拔,而神閒意穠,表現出黃書的特色。草書有《李白憶舊遊詩卷》、《諸上座帖》等,結字雄放瑰奇,筆勢飄動雋逸,在繼承懷素一派草書中,表現出黃書的獨特面貌。此外黃庭堅的書法還有《伯夷叔齊墓碑》、《狄梁公碑》、《遊青原山詩》、《龍王廟記》、《題中興頌後》等。垍頭條萊

3。米芾的書法萊垍頭條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捲入政治漩渦,生活相對安定,後當上書畫博士,飽覽內府藏書,熟諳千載故事,古人得失,如數家珍。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蘇軾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東坡勸他學晉。元豐五年(1082)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今傳王獻之墨跡《中秋帖》,據說就是他的臨本,形神精妙至極。米芾一生轉益多師,在晚年所書《自敘》中也這樣說道:“餘初學,先學寫壁,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其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其出於歐,乃學歐。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學最久,又摩段季轉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覺段全澤展《蘭亭》,遂並看法帖,入晉魏平淡,棄鍾方而師師宜宮,《劉寬碑》是也。篆便愛《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簡以竹聿行漆,而鼎銘妙古老焉。”垍頭條萊

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輟,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智永硯成臼,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鍾(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據孫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範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只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箇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態度的嚴謹。頭條萊垍

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皇帝的詢問書法,米芾自稱自己是“刷字”,明裡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現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跡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將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無怪乎蘇東坡說:“米書超逸入神。”又說“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也莫不從米子中取一“心經”,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垍頭條萊

米芾除書法達到極高的水準外,其書論也頗多。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顯示了他卓越的膽識和精到的鑑賞力,對前人多有譏貶,然決不因襲古人語,為歷代書家所重,但過頭話也不少,誚顏柳、貶旭素,苛刻求疵。米芾傳世墨跡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天馬賦》等,而翰札小品尤多。萊垍頭條

4。蔡襄的書法垍頭條萊

蔡襄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嚐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漠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說:“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山谷文集》)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曰:“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於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雲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萊垍頭條

《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於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將《蔡襄傳》說:“公於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牘,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跡……及學士撰《溫成皇后碑》文,敕書之,君謨辭不肯書,曰:‘此待詔職也。儒者之工書,所以自遊息焉而已,豈若一技伕役役哉?垍頭條萊

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當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於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牘,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伕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著根本的不同。萊垍頭條

蔡襄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總體上看,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樑。蔡襄傳世墨跡有《自書詩帖》、《謝賜御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跡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巖”等珍品。頭條萊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