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下午歷史茶2018-10-05 11:01:53

關於大明王朝為滅亡的說法很多,但不管怎麼說都與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沒有多大關係。那麼,大明王朝究竟是什麼原因滅亡的呢?主要有五點原因: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一、地沒分好。

我國封建社會是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的自然經濟為主的時代。土地是民之本,國之基,因此歷朝歷代都高度重視農業,地出問題國家就遭危難,甚至亡國。明朝就沒有管好地。開國皇帝朱元璋,為讓子孫後代永享富貴,大封子孫為王,並封賞大片的土地,這實則埋下了土地兼併的禍根。成祖時,為強化皇權,又用土地換藩王們手中兵權,使土地兼併加重。到了萬曆年間,朱家的子孫們已達幾十萬之眾,佔地多者幾百萬畝,少者也有萬畝。再加上官僚集團和地主,不擇手段霸佔百姓土地,使土地兼併愈演愈烈。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二、人沒管好。

首先是皇帝昏庸。16位皇帝明君極少,昏君居多。有五位荒淫無度,貪財好色,有三個信任宦官,殺害大臣,敗壞朝綱,有兩任剛愎自用,猜忌多疑,自毀社稷,有三個默默無聞,無所作為。其次是宦官集團不斷坐大,權力膨脹。因皇帝怠政和對宦官寵信,讓他們擁有了“批紅”之權,“監軍”之權,“廠衛”之權,“監稅監礦”之權,從而操控了朝廷政治、軍事、司法和經濟大權,讓宦官集團無所不能,無惡不作。第三是黨爭不止。自明成祖起幾乎完全摒棄了自秦漢以來內聖外王的治國平天下之道,體用不分,僅以道德文章為唯一衡量標準,重節操輕才幹,造就了一大批只會挑毛病不會幹事的道德憲兵,使能幹事幹成事的倍受打擊和嘲諷,從而使大明狀況江河日下。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三、稅沒收好。

明代的稅收除一小部分用作武臣的俸祿外,絕大部分都供御用。到了明中後期皇帝揮金如土,用兵增多,大興土木,使國家財政入不敷出。便開始對各省、府、州、縣和百姓,措置財稅,橫徵暴斂。崇禎取消工商稅,加了遼餉、剿餉和練餉“三餉”。還有大多數田產落到了王公貴族、官僚地主的手裡,還把各種賦役轉到已無土地的農民名下,農民已無田地,而田賦猶存,農民不堪重負,大批逃亡。地方官卻不顧農民的死活,用嚴刑酷法追比錢糧,甚至責令在位的農戶代納逃戶的糧稅。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四、災沒救好。

明朝末期,自然災害不斷。據南北方誌記載,“小冰河期”災變在嘉靖前期就有端倪,萬曆十三年(1585年)變得明顯,但時起時伏,1600年前後驟然加劇,到了崇禎年間,旱災變得頻繁,先後發生了八次大的災荒,全國糧食欠收,有地方絕收,同時山西鼠疫爆發,波及華北數省,蔓延至京畿。“小冰河期”災荒的綿延,也是造成北方遊牧民族相互殘殺、拼命南下搶劫,以謀生存。面對天災朝廷幾乎沒有賑濟。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五、敵沒抗好。

明末天災人禍導致各種矛盾交織激化,面對滿清的威脅,災荒連綿,用兵不斷,百姓無法生存,只有鋌而走險。農民起義首發在土地貧瘠,生產落後,賦稅徭役和災荒嚴重的陝北,起義軍與明軍戰鬥17年。加之滿清不間斷襲擾入侵,與明朝內部的起義軍一同消耗明朝的軍力財力。面對內憂外患,沒有施以有效計謀和策略,導致沒有有效的抵抗。

大明王朝為何會滅亡,跟明末的崇禎皇帝有很大關係嗎?

綜上所述,因“地”、因“人”、因“稅”、因“災”、因“敵”的問題沒有解決好,導致了大明王朝的滅亡。而地的問題是關鍵。因地而導致南方農民北上到草原開荒,因開荒破壞鼠生存環境導致北鼠南下,造成鼠疫爆發,從而引發農民起義、滿清崛起,最終大明滅亡。這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土地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