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概念的興起源於近代嗎?與兩京制有什麼區別?一貳一橙2020-09-21 15:57:46

陪都指的是在國家首都之外另立的都城,而由於含義不同,所以陪都也有“行都、留都、別都”等稱呼,像《殷本紀》中記載:

“至紂時,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至邯鄲、沙丘,皆為離宮別苑”

。這裡的別苑其實就是陪都中的“行都”之意,主要是天子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前往暫駐之地。

而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陪都,則要算是西周初年的洛邑了,在商朝滅亡後,商貴族們蠢蠢欲動,盤踞於東方預謀再起,而作為政治中心在關中豐鎬的西周政權,對於商人所在的地區可謂是鞭長莫及,難以管理和鎮壓,於是周王朝將商朝貴族們全部集中到“居天下之中”的洛邑統一管理,同時升任洛邑為“陪都”,調遣重兵鎮守,而周天子也經常到洛邑居住,名為安撫,實為威懾商人。

所以“陪都”的概念並不興起於近代,而是在西周時期就有的了。

陪都概念的興起源於近代嗎?與兩京制有什麼區別?

至於說兩京制和陪都制有什麼區別?實際上兩京制就是脫離於陪都制的,是一種縮小版的陪都制。

兩京制最出名的就是明朝了,在首都北京之外再建立南京別都,設立一套完整的中央機構,除了沒有內閣之外,五府、六部、都察院等機構一應俱全,以便如果日後朝廷搬移下來,就可以立刻處理政事了。

而這種兩京制度其實歷朝歷代都有,像周朝的兩都(豐鎬、洛邑)、東漢時期的兩京(長安、洛陽)、隋朝時期的兩都(大興、洛陽)、唐朝的五都(東都洛陽、西都鳳翔、南都江陵、北都太原、上都長安)、遼金的五京制等等,不同的是這些陪都多是用於軍事、禮儀而設立,和明朝以政治為主設立的兩京有所不同。

陪都概念的興起源於近代嗎?與兩京制有什麼區別?

所以關於兩京制和陪都制的不同,可是說在劃分範圍上,陪都更為廣泛,有朝廷臨時入駐之所、遷都之後因舊都地位而尊稱、首都之外的另一處都城等等,像隋煬帝南下時的行宮也可以稱為陪都,可是政治地位就不同於洛陽、長安這些大都市了,而明朝兩京制所指的更為仔細,就專指首都之外的另一處都城的意思。

陪都概念的興起源於近代嗎?與兩京制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