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2019-12-31 18:12:36

劉備群發紅包時,故意不給趙雲留一個。其中緣故,陳壽在《三國志》中已經點明。

“不公”的封賞

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開始群發紅包。

關羽、馬超、張飛、黃忠,進前後左右將軍;

魏延,也由牙門將軍,進為鎮遠將軍,並任漢中太守、漢中都督。

其他文武,也各有封賞。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可是,晉升名單裡,唯獨沒有趙雲。

平心而論,論取漢中的功勞,趙雲可能僅次於法正、黃忠。

漢中之戰中,趙雲在漢水大破曹操,為劉備取下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時,連劉備自己都稱讚:子龍一身膽。

立下這樣的功勞,為何劉備在大封大賞時,居然對趙雲“有功不賞”呢?

更可氣的是:劉封、孟達取上庸後,投降的申耽居然也被封為徵北將軍!(而趙雲直到劉禪即位,才晉為徵南將軍)

此後,在劉備稱帝后,又一次群發紅包,大家又都各有封賞。

但趙雲···再次消失在封賞名單中!

可以說,劉備對趙雲的“無視”,幾乎到了“刻意壓制”的地步!

自入西川后,趙雲就開始陷入“瓶頸”

有朋友說:趙雲後來官職不高,是因為他的起點低。

其實,趙雲的起點是比黃忠、魏延要高的。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214年是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前,趙雲與大家一起因功升遷。在此之後,趙雲只能原地踏步,眼睜睜看著後面的人呼嘯而過!

長坂坡之戰後,趙雲被任為牙門將軍。

黃忠投奔劉備時,才只是稗將軍(雜號將軍之末),劉備入據成都時,黃忠才晉為討虜將軍

魏延呢,在劉備攻取成都後,趙雲升遷為翊軍將軍時,才升為牙門將軍。

可是,到劉備封漢中王時,黃忠直接進為後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漢中都督、漢中太守。

如前所說,取漢中時,趙雲不但表現出了獨當一面的軍師才能,其功績,比之魏延等人,也是不遑多讓。

看來,

趙雲“謎之瓶頸”,不是因為他缺乏功績!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趙雲“原地踏步”,始於214年,劉備入主益州之時。

劉備入主益州,正是劉備集團內部權力格局開始複雜化的時候:益州派、荊州派、東州派都開始“搶紅包”。

為何從這個時候開始,趙雲退出“搶紅包”呢?

陳壽已隱約點明原因

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三國志》

此文,把趙雲比作西漢開國名臣——滕公夏侯嬰。

這就不難看出劉備不再“提拔”趙雲的原因了。

夏侯嬰,早年就開始跟隨劉邦。劉邦入漢中時,夏侯嬰任“太僕”。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中,樊噲後來作了左丞相、大將軍;蕭何、曹參、周勃、灌嬰都先後作了丞相;盧綰作了太尉、燕王···最不濟的,也都曾位列三公。

至於其他一些“外來人才”,比如韓信、彭越、英布,也都裂土封王。

夏侯嬰呢?

在風雲變幻的漢初,他歷經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三朝,

始終是雷打不動的太僕

(九卿之列)。

可是,正是這個“久任太僕”的夏侯嬰,卻虛心舉薦韓信,助劉邦奪取天下;又在諸呂之亂中細心周旋,為漢初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對趙雲的寄望:權力漩渦中的磐石

夏侯嬰的特點是:沒有陷入權力漩渦。

因此,劉邦去世前後,呂家人、劉家人、功臣集團,各個派系鬥得不可開交,但是職位不招人眼紅的夏侯嬰卻能如磐石一般地在權力漩渦中從容屹立。

劉備對趙雲的期許,正與之類似。

在荊州時,劉備就以內事委託趙雲。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當時,劉備“北畏曹操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亂於忖腋之下”,孫夫人與曹操、孫權被認為是同一級別的威脅!

託付內事於趙雲,足見劉備對趙雲的定位!

劉備,就是把趙雲看成自己的夏侯嬰。

劉備去世後,趙雲才任中護軍。但實際上,在此之前,趙雲已經行使這個職能很長時間了。

這個職位,是維持穩定的磐石。在曹操集團,這個職位曾長期被諸夏侯曹把握。

任你們荊州派、益州派鬥來鬥去,只要中護軍在,這些朝臣都跳不出五行山!

當然,中護軍不能陷入權力鬥爭,也絕對不能有明確的站隊,否則···可以問問司馬師。

“終不背德”的趙雲,在劉備集團擁有特殊的地位

劉備寄居公孫瓚時期,與趙雲相識。

趙雲走時,對劉備相約:終不背德也。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終不背德”,正是趙雲的價值取向。

趙雲不只這麼說的,也是這麼作的。

對於國家大事,趙雲覺得該說的,就一定會說。對於封賞,趙雲認為要拒絕的,就堅決拒絕。(箕谷之戰後,諸葛亮曾因趙雲保全部眾而要賞賜,被趙雲拒絕)。

既然趙雲的價值取向是他心中的“德”,而非爵祿,那麼,劉備自然以超脫於“爵祿”的信任待之了。

因此,

儘管劉備不“提拔”趙雲,但卻對趙雲有著特殊的信任。

1、對趙雲人品的信任:長坂坡,有人說趙雲投降曹操,劉備以手戟擊之:子龍必不叛我。

2、對趙雲意見的信任。

劉備平定益州後,一度想把成都附近的田舍賞賜給諸將。趙雲認為這樣會失去民心,堅決反對。

劉備納其言。

以常理來說,如何封賞功臣,這事情趙雲一個翊軍將軍是說不上話的。可是,趙雲敢說,劉備願意聽!

在後來劉備要東征孫權時,又是趙雲這個“雜牌將軍”帶頭出來反對!

這說明:劉備雖然不給趙雲,但卻極為信賴趙雲。

3、雖職位不高,但位置重要。

這點前面已經闡述。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趙雲,君臣相處之道:不在爵祿賞踢,只在“君臣相知”。

劉備入主西川后,蜀漢集團的權力環境十分複雜。荊州派、益州派、東州派,大家都搶著要紅包!

此時,劉備需要一個“終不背德”、穩重細緻,卻又不愛搶紅包的趙雲。

這樣的趙雲,不可以擁有太高的官職——那會成為權力野獸們眼紅的獵物。

趙雲,只能在一個不那麼讓人眼紅的位置上,幫劉備、劉禪看著紅包!

搶紅包的人很多,需要一個不搶紅包的人幫忙看著!

我認為:劉備群發紅包,卻不給趙雲留一個,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圍爐品茗人2019-05-28 21:37:23

趙雲是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一部《三國演義》使趙雲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完美英雄。演義裡五虎上將的提法實質上也是根據《三國志》中的《關張馬黃趙傳》演繹而來。在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開始對手下文武功臣進行第一次大規模封賞,在武將方面受封最高的就是這五個人,但是趙雲比其他四人略低一籌。原因是多方面的:

從政治派系方面趙雲略微吃虧

歷來功勞封賞,其實都是權力利益的分配。因而就離不開政治派系的平衡,劉備進位漢中王的這次封賞也是如此。

關羽:劉備的嫡系起家部隊的將領,蜀漢武將的頭號人物,他被封賞為前將軍無人質疑。

張飛:同樣是隨同劉備起家的最早將領,劉備身邊的第二號武將,他被封為右將軍也是無可質疑的。

馬超:馬超雖然入蜀之後沒有什麼亮眼的戰功,但是他畢竟出身西涼,對西涼各方勢力有較大影響力,他本人也有一支自己的直屬軍事力量,因而他被封為左將軍也是代表劉備對西涼軍事力量和西涼勢力的認可和拉攏。

黃忠:黃忠雖然追隨劉備的時間不長,但從歸降劉備之後,黃忠就作為一名猛將東征西討,尤其是在漢中之戰戰功卓越,再加上他是原來劉表的荊州勢力歸降劉備的代表,作為使這支劉備壯大起來的重要力量,他的受封后將軍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來看趙雲,趙雲從歸屬上來看有些尷尬,按理說他可以算劉備的嫡系班底,但是他與關羽、張飛相比又晚了好幾年加入劉備的部隊。所以即使把他歸入劉備的嫡系起家派的勢力也只能是小字輩,畢竟關羽和張飛的地位還難以動搖。因而在封賞時,作為嫡系起家派已經有兩人作為代表出任要職,趙雲就只能暫時放低一些了。

從任

職定位來看趙雲缺乏建功立業的舞臺

關羽、張飛和趙雲是劉備起家過程中最早的三位大將,關羽和張飛兩人多有統兵出征的機會,但是趙雲從進入劉備陣營開始,就較少有機會獨立領兵作戰。他更多是作為劉備的親衛營護衛劉備的安全。

史書中記載的劉備給趙雲任命的第一個職務是牙門將軍。這個職務就是統領主公的親兵,護衛主公的職責。也就是說如果關羽、張飛等人領兵出外作戰,趙雲就必須留守大本營,如果劉備也一起出徵,那麼趙雲的職責就是統領劉備的直屬親兵部隊參與作戰。

隨後在赤壁之戰後,趙雲出任偏將軍,兼任桂陽太守,這段短暫的出外統兵任職的經歷,因為剛剛赤壁之戰剛剛結束,其實沒有多少大的戰事發生,劉備對這些地方的攻擊也基本是順風順水。

劉備入川時,關羽、張飛和趙雲都作為留守荊州大本營的力量沒有跟隨劉備一起入川。而且趙雲的職務改為留營司馬,職責依舊是保護劉備的大本營和家眷。

隨後劉備與劉璋的矛盾激化,劉備開始從荊州調集軍隊進攻四川。此時趙雲獲得了領兵的資格,為劉備奪取四川的江陽、犍為等郡。在佔領成都之後,劉備任命趙雲為翊軍將軍,這個職務依舊是負責保護中軍,護衛主公。

隨後趙雲隨同劉備參與漢中之戰,戰後劉備進位漢中王,分封前後左右四將軍,趙雲雖然在漢中之戰中也有較突出的表現,但是因為剛才分析的派系平衡的原因,已經趙雲身為主公護衛的職責限制了他的戰場發揮,所以他依舊是翊軍將軍。

由此看來,趙雲一直作為劉備的護衛親兵的統領負責保護劉備的安全。所以缺乏獨立領兵作戰的機會,這也就大大減少了趙雲獲取軍功的機會。相對比的就是黃忠,他在公元209年,趙雲隨同劉備平定荊州四郡的時候才歸降劉備。此後入川作戰,黃忠領兵一路頗有戰功,進入成都後被封為討虜將軍,地位已經和趙雲差不多了,在漢中一戰,黃忠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為劉備奪取漢中立下大功,隨後進封后將軍,而趙雲則因為護衛劉備導致出戰機會不多,所以戰後就位居黃忠之下了。

趙雲的實際權力和受寵程度

其實我們如果從剛才的表述來看,可能會覺得趙雲不太受重視和重新。其實不然,能夠擔任近衛親兵統領的將領肯定是主公信任的人。所以趙雲能夠在劉備的陣營中一直擔任這樣一個職務定然是劉備最信任和寵信的將領。

漢中之戰有一個細節,黃忠率兵去劫奪曹操的糧草,是趙雲同意黃忠的行動且授予和安排軍隊給黃忠,就足以表明趙雲地位的超然。顯然他當時的職權比黃忠更大,所以他才可以同意黃忠的軍事行動和給予軍隊由黃忠率領。

另外在劉備死後,劉禪繼位之後,趙雲開始拜託他近衛親兵統領的職責,他開始出任統兵一方的將領。即使大家普遍認為的後起之秀魏延和姜維其實未必就比趙雲的職務和地位更高。只不過趙雲在諸葛亮發動北伐不久的公元229年就去世了,所以趙雲在諸葛亮的北伐中又沒有發揮過多的作用,顯得他好像沒有什麼戰績。所以普遍認為好像魏延的地位都比趙雲更重。

但是從實際權力和受寵信程度來說,趙雲並不比其他將領更低,只是他的因為擔任近衛親兵統領的職務顯得他要低於關張馬黃而已。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不沉的經遠2020-08-25 17:55:09

劉備這麼做不是不信任趙雲,而處於平衡各集團利益的需要。

劉備在稱漢中王時,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賞,卻沒有封賞趙雲。很多人把這當作劉備不信任趙雲的證據。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不過實際上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諸葛亮也沒有得到封賞,繼續擔任軍師將軍一職,和趙雲一樣只是雜號將軍。不過諸葛亮的權力卻很大,劉備出征時都是他留守成都,代表劉備掌管軍政大權。

還有在劉備手下勸他進位為漢中王的《勸進表》中,排名第一的是馬超,看著似乎馬超地位很高。但是劉備把馬超列為第一,主要是因為馬超當年畢竟是一方諸侯,需要借他的名頭。

後來馬超雖然也和關羽、張飛一樣當上了四方將軍,劉備稱帝以後還當上了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看著升遷挺快不過實際上馬超作為一個降將並不受劉備的信任。馬超自己也是小心翼翼,“

羈旅歸國,常懷危懼

”。彭羕對他說了幾句牢騷話,馬超立刻就去出首,可見他職務高卻只是一個虛名。

所以很明顯,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受到=重用,我們不能光看官職的高低,而要看劉備對他們的信任程度和他們的實際權力。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在劉備稱漢中王、稱帝時,雖然正史上沒有提到對趙雲的封賞,不過在劉備去世時趙雲卻被任命為中護軍,掌管成都的禁軍,負責拱衛劉禪。很明顯,劉備只有非常信任趙雲才會做出這個安排。

劉備這麼信任趙雲,卻不封賞他,主要還是為了平衡蜀漢集團內部各個勢力。

隨著劉備佔領地區的擴大,他的手下來源也日益複雜。除了原來的元老派外,還增加了荊州派、益州派等等。劉備顯然在用人時必須平衡各個派系的利益,否則勢必造成有人不滿。

所以劉備在這一時期對於後來投奔他的馬超、許靖等人都授予高官厚祿。不過真正的實權大部分還是掌握在跟隨他多年的元老們手中,稱漢中王時,四方將軍裡一半也是元老。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提拔趙雲,那麼勢必顯得劉備過於偏向元老派。劉備只能犧牲一下趙雲。此外趙雲的性格穩重,不在乎一時榮辱。劉備選擇壓制趙雲,事後卻還敢重用他,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出於對他的絕對信任吧。

所以劉備不封賞趙雲,不是對他不信任或者不重用他,而是出於平衡各方利益的考慮。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一國之君歷史研究2019-06-13 23:57:57

雜號將軍怎麼了?如果我告訴你東漢末年平定黃巾起義的三大名將皇甫嵩、朱儁、盧植只是三個中郎將,連將軍也算不上,你會不會很吃驚?

就連貴為一方之主的孫權,在200年~209年間,也當了9年的雜號將軍,你會不會很驚訝?你可以不用驚訝,因為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官職普遍偏低。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兩漢的爵位及官職是最難封的,從劉邦的“白馬之盟”開始:非劉姓不能稱王,非戰功不得封候。除了皇帝國戚之外,其他人想要封官晉爵,就得有戰功,戰亂時期有仗打可能還會有戰功來晉升,和平時期想要高升談何容易,所以就有了“李廣難封”的典故。

到了東漢末年,又是另外一種情況,由於戰亂,東漢朝廷名不副實,被掌控在曹操手中,而各地勢力憑藉武力割據一方,既然是割據,就不願意承認東漢朝廷,不承認朝廷,誰會給地方割據勢力分封?於是東漢末年時期,地方勢力要麼沒有朝廷正式官職,要麼自已封自已,這是得不到朝廷和大眾支援的行為。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在東漢末年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算什麼一方勢力,頂多就是一股流寇,劉備最早的封賞來自陶謙的上表,表劉備為豫州刺史,當然了這個上表還要朝廷批准,當時是亂世,而且陶謙又是控制朝廷的曹操勢力的敵人,這個上表無非就是自封,作作樣子而已。

劉備的正式受封來自投降曹操的時期,被上表為左將軍,這是得到了朝廷的批准,也就算是大漢朝廷的正式官員了,但那可是亂世,雖然有左將軍的頭銜,但就是個光桿司令,什麼都得靠自已打出來,在劉備受封的同時,關羽和張飛不過是中郎將。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而趙雲算是比較早跟隨劉備的元老了,在早期跟隨劉備的時候,估計能個官職也沒有,因為在208年當陽長坂之戰中,趙雲救了劉備唯一的兒子劉禪,因功被封為牙門將軍。在隨劉備平定荊南四郡後,趙雲又被封為偏將軍。

也別怪劉備不給手下封大官,劉備自已也不過是個左將軍,而且這個左將軍一當就當了21年,老大才是左將軍,手下人能封的高嗎?當初赤壁之戰時,孫權才是個討虜將軍,當時江東一堆的偏將軍和中郎將,如赫赫有名的周瑜,不過是個偏將軍,程普是中郎將等等,手下人官職再怎麼封不能超過老大吧,這是無奈的現實。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所以想要給手下人封更大的官,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先讓老大升官,所以劉備為了自已事業的發展,於是給自已封了一個“漢中王”的爵位和大司馬的官職,劉備一升,就可以給手下那幫小弟封官了,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分別被封為前將軍、右將軍、左將軍、後將軍。

劉備晉升漢中王時,確實封了一批人,除了前面說到的前後左右四方將軍,還有法正被封為尚書令,許靖被封為太傅,但是有兩個人沒被封,一個是趙雲,另一個是諸葛亮。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之所以沒封趙雲和諸葛亮,實在是不能怪劉備,因為趙雲和諸葛亮已經在215年劉備拿下成都時受封,當時,身為偏將軍的趙雲被封為翊軍將軍,身為軍師中郎將的諸葛亮被封為軍師將軍

這個封官晉爵是有一定的依據,不是你有戰功就馬上封,而是有一個積累戰功的過程,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封官,劉備拿下成都後,當時還是左將軍的劉備就封趙雲為翊軍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而當時的關羽不過是蕩寇將軍,當時的張飛不過是徵虜將軍,當時的馬超不過是平西將軍,當時的黃忠不過是徵西將軍,大家都是雜號將軍,按道理說,趙雲與關羽、張飛等人官職是差不多的。

雜號將軍怎麼啦?關羽和張飛在被封為前將軍與右將軍前,不是和趙雲一樣的將軍級別,千萬別笑這個雜號將軍,那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在215年被封為翊軍將軍之後,戰功就開始處於積累狀態,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還沒有達到更進一步的封官條件,因此劉備在進位漢中王時,沒有封趙雲,同時沒有封的還有諸葛亮,並不是劉備不重視他們,而是他們正處於戰功積累狀態。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豹眼看歷史2021-01-05 11:28:13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豹眼回答過類似的問題,情感上也認為劉備對待趙雲太薄。但站在劉備的角度,理性地看待這件事,豹眼反而認為劉備這麼做是非常合理的。

趙雲應該得到更高的封賞

這不僅僅是雲粉的看法,一些史家、學者也如此。當然,陳壽、裴松之、羅貫中等大咖也可以看作是鐵桿雲粉,他們也在為雲將軍抱屈。

《三國志》把關張馬黃趙併為一傳,就說明陳壽先生也是雲粉。否則,一個翊軍將軍豈能與前後左右四方將軍並列呢?

《三國演義》更是把關張馬黃趙並稱五虎上將,而且羅貫中先生給與趙雲的流量支援遠遠超過老黃忠,足以說明也是鐵桿粉絲團成員。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有感於《趙雲傳》展現量嚴重不足,專門作《雲別傳》為其擴大影響。這足以說明裴松之對雲將軍的偏愛。

這些偶像大咖尚且如此,吃瓜群眾希望白馬將軍有更大的封賞,就很好理解。

豹眼自以為不是任何人的粉絲,但情感上還是希望趙雲能夠取代黃忠,位列四方將軍之一。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就情感而言,趙雲替代黃忠成為四方將軍,在當時是有群眾基礎的。

《三國志·費詩傳》記載: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劉備自立漢中王,封黃忠為後將軍,關羽就很不感冒。這就足以說明在關羽心目中,黃忠是沒有資格位居四方將軍的。

羅貫中對這個橋段有精彩的描寫,對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有一個評價,雖說是演義,但豹眼認為這是當時關羽真實的感受。

四方將軍雖有先後排名,但實質上沒有等級之分,是完全相等的級別。黃忠與關羽、張飛、馬超相比,無論資歷、威望、能力,都有差距。

費詩還沒敢說黃忠排在趙雲之後,關羽就不開心了。如果排在趙雲之前,那還了得?

這起碼看出,羅貫中認為趙雲應該在黃忠之前。

《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記載:

是歲,先主為漢中王,欲用忠為後將軍,諸葛亮說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

劉備要封黃忠為後將軍,諸葛亮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第一,黃忠的名望,不能與關羽、馬超相提並論;

第二,馬超、張飛對此也不服氣,但親眼看到黃忠斬殺夏侯淵立下如此奇功,心中雖然不爽,但嘴上卻不好說;

第三,關羽沒看見這一切,只是遠遠聽說,恐怕心中不悅。

第四,諸葛亮既然提出了這個疑問,就說明此事存有異議。

因此,劉備封黃忠為後將軍並不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這並不一定代表諸葛亮也持同樣的看法,但起碼諸葛亮說出了大家的心思。

劉備嘴上說“吾自當解之”,其實也做出了妥協,進行了平衡。黃忠被授後將軍,但僅僅被賜爵關內侯。

後將軍為關內侯,這是很低的爵位,是很少見的事。就是說給你很高的軍階,但待遇較很低,以平息群眾不平衡的心態。

就群眾基礎而言,黃忠不能為後將軍,那只有趙雲具備資格填補這個空缺。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論功行賞,趙雲比不了黃忠,

劉備自立漢中王,論功行賞就好比是建國後的大授銜。基本的平定標準就是資歷、軍功。

就資歷而言,黃忠比不了趙雲,也就是趙雲的威望、群眾基礎要好一些;但論軍功,趙雲比不了黃忠。

劉備手下武將,除了關、張,就趙雲資格最老,無人能比;但趙雲的功勞無非就是兩救太子劉禪、率軍入川、漢水之戰“一身是膽也。”

趙雲這些功勞,如果沒有黃忠在,足以成為四方將軍之一。但與黃忠斬殺夏侯淵相比,就差了一些。

其一,關羽斬殺顏良,被封漢壽亭侯,依然是偏將軍;

其二,黃忠斬殺夏侯淵僅封關內侯,這差了一截。難不成夏侯淵的份量還比不了顏良嗎?

封黃忠為關內侯已經很委屈黃忠了,平心而論,黃忠起碼應該封亭侯。這既與黃忠的功勞匹配,也與後將軍的職位對等。

建安十九年(214年),黃忠跟隨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投降後,黃忠被封討虜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黃忠在漢中之戰中斬殺夏侯淵,升遷為徵西將軍;

同年,劉備自立漢中王,黃忠升遷為後將軍、封關內侯。

參照關羽斬顏良受封漢壽亭侯、偏將軍職位沒變的情況,黃忠已經由討虜將軍升遷為徵西將軍,職位完全可以不動,賜爵一個亭侯足矣。

也就是說,黃忠由討虜將軍升遷徵西將軍、封亭侯,而趙雲升遷為後將軍。這完全可以服眾,不存在任何異議。

就資歷、功績平衡以後,趙雲、黃忠誰出任後將軍都是可以的。就情感而言,劉備應該把後將軍給與趙雲。

這就是感覺劉備對待趙雲太薄的原因。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輸給黃忠的根本原因

劉備作為一代梟雄,在用人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他用情感籠絡部屬,但在用人、決策方面絕不感情用事。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這僅僅是階段性的勝利,並不是一統天下、功成名就後的最終封賞。

第一,劉備需要團隊繼續努力建功立業,這就必須以獎勵功勞為主,以激勵將士再立新功;

第二,趙雲的功績主要在於護衛劉備家眷,特別是保護太子劉禪方面。劉備不能因為這個就對趙雲格外重賞,以避親疏之嫌。而且劉備還有兒子,基業也不穩固,還不是重點考慮繼承人的時候。

第三,劉備把趙雲看護太子的功績留給劉禪來封賞更為合理。

第四,最關鍵的是劉備對趙雲漢水之戰的看法問題。

《續後漢書》:三月。曹操自長安入斜谷。昭烈曰。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中矣。及操至。昭烈堅壁以老其師。操軍士降者日益多。乃遣將軍趙雲擊之。操軍大敗。

從《續後漢書》的記載來看,漢水之戰是以趙雲為主帥,以黃忠、張翼、張著等為主將。

此時,趙雲是黃忠的領導,地位在黃忠之上。儘管黃忠已經斬殺了夏侯淵,名氣很大,且升遷為徵西將軍,但劉備還是把漢水一線的防禦重任交給了趙雲。

這說明在劉備心中,此時趙雲要高於黃忠。

此戰,趙雲作戰勇猛,擊敗了曹操,甚至有學者認為,曹操就是因為被趙雲擊敗才從漢中撤軍的。劉備也為此稱“子龍一身是膽也”,趙雲自此被稱為“虎威將軍”。

結果很完美,但過程卻極具風險,細究起來,是趙雲歪打正著。

首先,黃忠建議偷襲曹操糧草,其中不乏黃忠因斬殺夏侯淵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情況。

但趙雲冒然同意黃忠的建議,做出這一決策,實在是風險太大。

其二,曹操專門幹殺人放火、偷襲別人糧草的勾當,豈能不設防範?

其三,趙雲是敗中取勝,但空城計都是無奈之下為之。此戰趙雲很成功,然而造成這個被動局面的原因是趙雲之前決策的失誤。

其四,“子龍一身是膽也”,與其說是劉備的稱讚,不如說是劉備的訓責。這話完全可以理解為“子龍你好大膽啊。”言外之意就是,這樣的事你也敢做哦。

勝利者是無罪的,劉備豈能不知?結果滿意,劉備自然不好再說啥。劉備查看了當時的地勢,嚇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趙雲漢水之戰失利,黃忠回不來、漢水陣地丟失,整個漢中之戰的局勢就很可能徹底改變,絕對會改變歷史的走向。

因此,漢中之戰後,劉備對趙雲不賞不罰,完全在情理之中。公平而論,還真怨不得劉備。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縱觀劉備自立漢中王后的封賞,趙雲並不是唯一受委屈的人

漢中之戰後,都以為漢中太守一職非張飛莫屬,但劉備卻給了魏延。這個反差遠比趙雲與黃忠的差別更大。

張飛資歷不是趙雲可比的,魏延的功勞也不能與黃忠相比。但魏延擊敗了張飛,成為鎮守漢中的一方大將,幾乎與關羽鎮守荊州相提並論。

不僅張飛感到憋屈,馬超也不會舒心,眾將士也都抱不平。

但事實證明,劉備的這次任命是絕對正確的。魏延鎮守漢中十幾年,毫無閃失,而張飛因貪酒被部將割了首級。

一個嗜酒如命的將領,如何能夠獨自擔當鎮守一方的大任呢?大敵當前,張飛可以控制一下酒蟲,但長久駐守豈能忍耐?

作為老闆,劉備豈能放心讓張飛去守漢中?況且張飛是有前科的。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攻打劉備,爭奪徐州。劉備派張飛駐守下邳,自己將兵在盱眙、淮陰一線抵禦袁術。

張飛因為逼迫一同駐守下邳的曹豹喝酒,一言不合導致了曹豹聯合呂布擊敗了張飛,佔據了下邳,把劉備的老巢及妻子都搞丟了。也讓劉備留下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千古名言。

張飛勇則勇矣,但不能令人放心;趙雲豈不一樣,漢水之戰足以說明也不能令劉備放心。

作為老闆,他自然希望你立下大功,但更怕你給他捅下簍子。讓老闆整天提心吊膽,隨時準備給你擦屁股就累了。在老闆眼裡,這樣的員工不是最好的員工。

綜合上述,豹眼認為,漢水之戰的過程是決定劉備對趙雲封賞的最關鍵因素,同時劉備也平衡了各方面的情況。公平而論,劉備對趙雲的封賞是合情合理的。

如果沒有黃忠,趙雲位列四方將軍沒有一點問題;就資歷而言,趙雲的確超過黃忠,但此時,劉備更注重功績。黃忠資歷不夠,但就整個劉備集團而言,斬殺夏侯淵的功績,可以說無人能及。

就功績而言,起碼該封黃忠為亭侯,關內侯是委屈他了。這是為了堵住眾人之口,以平息眾人因升遷黃忠為後將軍所帶來的不滿情緒。

劉備是老闆,考慮問題的角度遠不是吃瓜群眾所能達到的。情感代表不了理性,更代表不了利益。

這就是再好的老闆,也有令人討厭的地方的根本原因。劉備對待趙雲,貌似不近人情,其實是非常理性、合理的,這也是劉備非同尋常之處。否則,劉備也不會有這樣的基業。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注: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敬請告知刪除。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畫素說2019-05-26 16:40:57

首先我先掰正大家對“雜號將軍”這四個字的誤解,很多人將“雜號將軍”與“雜牌將軍”劃等號。這是一個天大的錯誤。

“雜號將軍”等同於“雜牌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漢武帝)

在瞭解“雜號將軍”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叫“重號將軍”,

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及右將軍等,這些被稱為“重號將軍”。

那什麼是“雜號將軍”呢?

“雜號將軍”即“重號將軍”之外的將軍統稱為“雜號將軍”。

雜號將軍一詞起源於漢武帝,漢武帝之時由於征戰過多,立下軍功的人自然也多,那這些人自然也是需要封賞的,但是“重號將軍”只有二十四個,這麼多人肯定是不夠用的。那怎麼辦呢?造號唄,就事取號,在將軍面前加一個“名稱”當作他的職位封號。

如漢武帝派李廣利攻打大宛國貳師城被封為貳師將軍。難道李廣利這個貳師將軍比不上一個“重號將軍”?

所以我們不能將“雜號將軍”定義為“雜牌”低階武將,“雜號”很多時候和“重號”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翊軍將軍”趙雲)

上面畫素為大家分析了“雜號將軍”是否就是低階將軍,接下來畫素將為大家分析關趙雲的這個““翊軍將軍”是否等同於“雜牌將軍”

說趙雲非蜀國重臣的,很大程度上抓著一件事“趙雲卻始終只是個‘雜號將軍’”,中的“雜號將軍”四個字不放。再加上劉備提拔魏延、黃忠等人。所以很多朋友就直接下定論趙雲的能力不行或者不受劉備信任才一直只讓趙雲擔當雜號將軍。

“翊軍將軍”雖是不上臺面的雜號將軍,但蜀漢壓根就沒有執行曹魏相同的九品中正制(劉備誓不與漢賊同),因此評論這件事的時候不同以九品中正制來評論蜀漢的兵制,蜀漢品級不高的封號,也不見得地位就一定很低。

我在這裡舉個例子吧,諸葛亮是蜀漢集團的地位有多高不用我細說了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當時諸葛亮的封號是什麼,最初劉備將諸葛亮封為“軍師將軍”。“軍師將軍”也是一個“雜號將軍”並不屬於二十四“重號將軍”,如果非要較真那是不是諸葛亮也好趙雲一樣不過官居六品,但當時諸葛亮已然是蜀漢文臣之首,位高權重,自然不是一個六品的官員水平。

所以趙雲的“翊軍將軍”雖為雜號,但這裡的“雜號將軍”並非“雜牌將軍”,在蜀漢集團中和重號一樣重要。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翊軍將軍”趙雲)

趙雲終其一生都只是“雜號將軍”?

最後我們再來看同屬二十四史的正史《三國志》中是如何記載趙雲的,趙雲和關羽、張飛等同屬《關張馬黃趙傳》之中,這足以證明趙雲在蜀漢集團中的權勢與功績足以和關羽馬黃四人相提並論。只不過在劉備攻克漢中之後,趙雲的官職就沒有記載是否有變遷過,

直到公元223年《三國志》中趙雲的官職才有了記錄,那個時候的趙雲已經是中護軍、徵南將軍、永昌亭侯與鎮東將軍。

這個主要是因為蜀國沒有專門做這方面記錄的史官,所導致蜀漢有關的資料非常的少。加上陳壽在著《三國志》時的嚴謹態度,所以我猜測是陳壽在查閱典籍的時候沒能找到公元212年到公元223年這十一年中趙雲的升遷情況,因此才沒有寫在書中。

所以我們不能這麼魯莽的就說趙雲終其一生都只是個“雜號將軍”,這是因為沒有資料記載而已,畫素大膽根據趙雲的功績進行推斷,極大可能在劉備進位漢中王之時趙雲已然被封中護軍,只是這個記載時候223年以後,而此前的十一年是沒有任何記錄的。畢竟在關羽等四人升遷時趙雲自然也有升遷的,不過因為資料有所遺失,因此陳壽在編撰《三國志》之時並未能記錄在冊。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蒼茫大地顧煒斌2020-05-11 13:38:51

趙雲為什麼在官場進步得不快,原因可能如下:

一、三國時期,官職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區分度。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時,關羽已升至前將軍、假節鉞,張飛已升到右將軍、假符節,馬超是左將軍、假符節,黃忠是後將軍,魏延是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而趙雲是翊軍將軍。

蜀漢襲漢制,將軍按級別大小依次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四徵將軍、四鎮將軍、雜牌將軍……

而蜀漢其實沒這麼多級差,如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沒有設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這一最高等級的崗位,軍中一哥關二爺到歸天時也就前將軍,到劉備稱帝時,軍中二哥張飛才晉升為車騎將軍,馬超才晉為驃騎將軍,黃忠至死仍為後將軍。魏延的鎮遠將軍也是個雜號將軍,與趙雲的翊軍將軍差別不大。稱帝時才升為鎮北將軍。張飛是由徵虜將軍(雜號)直升右將軍的。

二、關、張、馬、黃、魏等戰將之所以軍職較高,有從龍早、資格老等因素,更有在前線軍功顯赫的因素,這是趙雲這個御林軍首領不具備的。

關、張是劉備集團的原始股東,革命最早,劉備在家鄉招兵買馬時,關張擔任他的護衛。因忠誠、戰功成為劉備軍中的一號、二號。後來張飛獨立一面,率部入川,一路攻無不克,與劉備會師成都。後來又在漢中,擊敗張郃;而關羽鎮守荊州,與孫權、曹操三家荊州對峙,有力地保障了劉備在前方奪益州、爭漢中;而馬超本和劉備一樣是一路諸侯,曾自稱徵西將軍兼併州牧、都督涼州軍事,後投降張魯、劉備,直接領兵到成都城下,逼降劉璋,劉備稱王前,馬超已被劉備封為平西將軍,其時關羽是蕩寇將軍、張飛是徵虜將軍,都是雜號將軍,馬超基礎好,級別本就高;黃忠在平定益州時才是討虜將軍,與趙雲的翊軍將軍平級,後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立下奇功,晉升徵西將軍;魏延獨鎮漢中,升鎮北將軍。而趙雲在當陽長阪保護劉禪和其母甘夫人,升牙門將軍。後率一部從岷江直上江陽與孔明會師於成都,平定成都後,升翊軍將軍。攻益州一仗,一等功臣是孔明、法正、張飛、關羽,每人賞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銅錢五千萬,錦鍛一千匹。趙雲在攻漢中一役中軍功不顯,估計是為劉備保駕護航,無法上陣廝殺。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工作性質決定了趙雲軍功難顯,這大概是趙雲無法與關、張、馬、黃並列,甚至比魏延還矮半頭的原因之一。

三、趙雲的耿直脾氣,也影響了他的晉升。

劉備得益州,大賞群臣,要分浮財,趙雲予以制止,劉備儘管認為趙雲想法正確,但肯定不一定高興。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趙雲又力阻東征。劉備又不高興。

四、劉備對趙雲極為信任,想讓兒子劉禪來給趙雲加官晉爵,以讓趙雲繼續服保阿斗,也讓大將們無話可說。

趙雲是劉禪的救命恩人,君臣關係自然親近;功高莫過於救駕;有以上兩個原因,劉備讓劉禪即位後直接提拔趙方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爵永昌亭侯。一讓群臣無話可講,二顯恩寵,讓趙雲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從另一個角度看,趙雲升職並沒有從雜號將軍經四鎮將軍再到四徵將軍,而是一步到位。可見蜀漢四徵、四鎮將軍並沒有細分。再以姜維為例,姜維初降時為奉義將軍(雜號),經孔明舉薦教練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後升為中監軍、徵西將軍,建興十二年,孔明病逝五丈原,姜維回到成都,任右監軍、輔漢將軍,統帥諸軍,賜爵平襄侯。輔漢將軍,藐似雜號將軍,卻能統帥諸軍的,全軍統帥正規的應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一級。蔣琬升大司馬後,姜維擔任司馬,大司馬相當於大將軍,司馬相當於驃騎將軍,比大將軍位置稍後。在延熙六年,升為鎮西將軍,司馬比鎮西將軍小,姜維又回到多年前的徵西將軍級別,位次還略往後,咋一看姜維革命多年反而退步了,可見蜀漢的官職並不十分正規,到延熙十年,姜維升衛將軍,成為大將軍費禕的副手,同掌尚書檯事務。延熙十九年,升大將軍,成為全軍統帥,這兩個官職應該比較靠譜。衛將軍,大將軍,幾乎平級,但大將軍顯然比衛將軍尊貴!

綜合上述,由於蜀漢疆域狹小,官職並不十分正規,區分度也不十分明顯;趙雲作為御林軍首領,無法長期上前線秀肌肉,軍功不顯;趙雲為人耿直忠誠,不遵守官場潛規則;劉備知其忠誠,知其與阿斗的特殊親密關係,想壓一下趙雲,讓阿斗當家再重用,使其服保阿斗。這些原因使得趙雲的軍職,在劉備生前,低於關、張、馬、黃,甚至魏延!

我是蒼茫大地,望文友斧正!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君山話史2020-07-04 18:37:55

趙雲是蜀漢名將,與劉備關係極為親密,然而,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趙雲卻只授予翊軍將軍,在漢代這屬於雜號將軍,屬於二級將軍。憑趙雲的功勞,其實完全可以當上一級將軍,為什麼只獲得“翊軍將軍”的軍銜呢?

第一,先了解一下東漢的軍銜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東漢時代的軍銜。

在東漢,級別最高的將軍有大將軍、票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元帥級別。這四個將軍頭銜屬於非常設,就是有時有,有時沒有,全部都位比三公,就是與朝廷三公的級別是一致的。在東漢,大將軍的權力最大,實際權力超越三公,一般是由外戚擔任,比如東漢權臣竇憲、梁冀,東漢末期的何進,都是大將軍。

接下來就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我們可以理解為一級上將。劉備在自立漢中王前,就是朝廷任命的左將軍。

再往下就叫雜號將軍,就是在將軍前面冠一些稱號。雜號將軍最早始於漢武帝,如漢武帝時代的貳師將軍李廣利,樓船將軍楊僕、伏波將軍路博德等。我們且稱之為二級上將吧。趙雲是“翊軍將軍”,這就是一個雜號將軍。

第二,劉備自立為王后,提拔四人為一級上將

劉備原本是東漢朝廷授予的左將軍,在奪取漢中後,自立為漢中王,就不用左將軍這個頭銜了。劉備麾下的將軍也水漲提高,軍銜紛紛提升。

由於劉備還沒稱帝,所以未設大將軍、車騎將軍,票騎將軍、衛將軍,最高軍銜就是前後左右將軍。這四位一級上將分別是: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

第三,趙雲為什麼沒能當上一級上將呢?

以趙雲的資歷與戰功,完全可以躋身前後左右四將之列。

趙雲對蜀漢政權的貢獻可謂大矣。在荊州之敗時,是他拼了命把阿斗救了回來。在益州之戰、荊州之戰中,趙雲功勞甚偉。特別在漢中之戰,他力挫曹操,這時曹操最後放棄漢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劉備序定諸將時,在最重要四位上將名單裡,怎麼沒有趙雲呢?

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名額有限。

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總共就四個名額,劉備也不好再弄一箇中將軍吧。即便趙雲戰功不在其他四人之下,也得忍痛拿掉啊。

其二,劉備有政治上的考量,這點是最重要的。

其實對每一個統治者來說,都要遇到這個問題。就好比說漢高帝劉邦吧,開國時封了七個諸侯王,並非這七人功勞都勝過蕭何、張良,那麼為何蕭何、張良只是侯,而他們卻成了王呢?這就是要考慮到一個現實性。比如說馬超,馬超對蜀漢貢獻並不大,但是馬超是什麼人呢?人家可是西北數一數二的軍閥,在全國政壇上是響噹噹的人物,你能不捧著他嗎?

另外,劉備也要平衡嫡系與非嫡系之間的利益。關羽、張飛、趙雲都是嫡系,黃忠原是荊州將領,屬於非嫡系。作為一個領袖,你不能把所有重要官職都給自己的嫡系啊。四位上將裡,關羽、張飛是嫡系,馬超、黃忠是非嫡系,這就是二比二,就是一種政治上的平衡。趙雲雖然也是嫡系,但論親密不及關、張,論資歷也不及關、張。關、張二人可是從一開始就跟著劉備革命了。

其實不止是三國時代,就好比共和國授予將帥軍銜時,若論戰功,粟裕肯定是元帥啊。但實際上作為領導人,考慮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要各方面兼顧。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歷史笑春風2022-07-20 22:44:37

劉備在進位漢中王后,對手下進行了封賞。他手下的那些將軍們,最看重的自然是前後左右四位重號將軍,這代表著將領的地位和榮譽。最終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獲得了這項殊榮,而趙雲卻只獲得了個翊軍將軍的封號。為什麼趙雲跟隨劉備多年,立下無數功勞,卻只獲得了個雜號將軍的封賞呢?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一、重號將軍名額有限。

劉備進位漢中王是沒有得到漢獻帝許可的,但是他為了表明自己的正統,依然秉承漢制。漢朝的王爵的管轄下,最重要的軍職就是前後左右四大重號將軍。劉備幾人秉承漢制,自然也把這四大重號將軍作為手下將軍的最高封賞。

在劉備的手下,有三位將軍的封賞是沒有異議的。這三人就是關羽、馬超和張飛。關羽作為劉備手下最重要的將領,能力最強,肩負著鎮守荊州的重任。他自身擁有漢獻帝封的漢壽亭侯的爵位,在劉備集團中首屈一指。因此,他擔任前將軍當之無愧。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馬超的情況與關羽差不多。他出身名門,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祖上曾經是東漢最重要的外戚。他叱吒風雲,在西北擁有非凡的影響。同時,馬超也是劉備集團中三位擁有侯爵的人之一,被漢獻帝封為都亭侯。因此,無論從出身、資歷和地位上來說,馬超擔任左將軍也是當之無愧的。

張飛則是劉備的老部下,也是他最倚重的班底之一。他和關羽一起追隨劉備,大家情同手足。在戰爭年代,張飛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奪取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中,張飛居功甚偉。在法正對劉璋的勸降書中,就專門提到過張飛的戰績。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在漢中之戰裡,張飛打得不可一世的張郃丟盔棄甲,丟掉戰馬和部下爬山逃命。這也是張郃為數不多的慘敗之一。因為張飛的軍事能力出眾,他入選了古代的“七十二名將”。因此,張飛擔任右將軍也無可厚非。

但是剩下的後將軍一職,卻讓大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劉備的選擇是黃忠擔任後將軍,諸葛亮為此提出了異議。遠在荊州的關羽也在得知黃忠擔任後將軍時,也為此大發雷霆,說什麼“大丈夫不與老兵同列”。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其實,如果沒有黃忠的話,這個職位肯定會落到趙雲的身上。無論是資歷、能力、忠心、功績方面,趙雲都當之無愧。可是黃忠的後來者居上,也有著他自身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黃忠在奪取益州之戰和漢中之戰中的表現實在突出,讓劉備不得不對他進行重賞。

黃忠雖然加入劉備集團較晚,可是在劉備的重用下,得到了發揮自己才能的舞臺。他在益州之戰中表現突出,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在漢中之戰時,他更是在定軍山下,斬殺了曹軍的主帥夏侯淵,一舉奠定了漢中之戰的勝局。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黃忠的功勞大家都有目共睹,連反對封賞他的諸葛亮也說,黃忠的功績,馬超、張飛都親眼看到了,不會有太大的反對意見。由此可以看到,黃忠的後將軍完全是依靠他的戰功換來的。趙雲雖然也勞苦功高,比起黃忠還是有差距的。劉備從這個方面著眼,封賞黃忠的決定是正確的。

二、翊軍將軍自有殊榮。

由於重號將軍只有四個,劉備為激勵後進,將表現突出的黃忠作為榜樣,封為了後將軍。趙雲因此只能屈居其下,擔任了翊軍將軍的職位。有人認為這個封號是一個雜號將軍,是對趙雲的貶低。不過我們看看這個封號,就感覺出不一樣的意味來。

因為這個翊軍將軍並非是漢朝舊制的封號,是劉備為了趙雲創造的封號。在歷史上,唯一獲得這個封號的人就是趙雲。翊軍的“翊”通“翼”字,翊軍的意思就是羽翼軍隊,為軍隊插上翅膀,並起到保護軍隊的作用。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這樣封賞趙雲,可以說是對趙雲極高的評價。劉備創造的這個封號,是為了補償趙雲沒能擔任重號將軍的缺憾。我們都知道,趙雲在戰場上表現出色,在漢水之戰中,由於他偃旗息鼓打敗曹軍,被劉備稱讚是一身都是膽,被全軍贊為“虎威將軍”。

只有趙雲這樣的人,才能當得起翊軍將軍這個封號。劉備巧妙地用這種方式,化解了重號將軍名額的限制,給了趙雲應用的地位。因此在《三國志》中,作者將趙雲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合傳,並且評價他和黃忠一樣都是劉備的爪牙,將他與四位重號將軍相提並論。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三、劉備對趙雲寄予厚望。

其實,在劉備的心中還另有打算。劉備就是用這個封號,來表達自己對趙雲寄予的厚望。那就是希望他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來羽翼蜀軍,保護蜀軍的安全,進而保障蜀漢政權的安全。趙雲也正是在這一方面發揮了自己的作用,為蜀漢政權做出了貢獻。

趙雲這個人除了對劉備忠心耿耿,驍勇善戰外,還有一個讓劉備最為看重的優點,那就是做事穩重有威嚴,嚴謹仔細。在官渡之戰時,劉備在袁紹軍中避難。此時的趙雲投入劉備陣營後,就擔任劉備的內衛。他暗中招募了數百精銳保護劉備,袁紹竟然毫無察覺。由此可見,趙雲在這方面的突出能力。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了荊州在江南的四郡,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了拉攏劉備,孫權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劉備。但是,孫夫人一行人對劉備並不順從,在劉備的領地飛揚跋扈,橫行不法,劉備為此十分頭疼。後來劉備認為趙雲威嚴穩重,決定讓他掌管內事,這才鎮住了孫夫人和她的那些手下。

在建興元年的時候,趙雲在軍中的實際職務是中護軍。這個職務的作用,完全吻合翊軍將軍的含義。中護軍的主要職責是掌握禁軍,考核選拔中下級軍官,權力極大。可以說,擔任這個職務的人,掌握著實際的軍權。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的時候,他的兒子司馬師擔任的職務就是中護軍。正是在司馬師的指揮下,司馬氏輕易地控制了禁軍,一舉掌控了京師的軍隊。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曹爽兄弟只得交出軍權,拱手投降。從這個事件,我們可以看出中護軍這個職務的重要性。

可以想見,當時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的時候,實際上就把中護軍的權力交付給了趙雲。因此,趙雲雖然沒有名列重號將軍,他手中的權力要比重號將軍黃忠大得多。正是劉備對趙雲寄予厚望,才使得趙雲雖然沒有名列重號將軍,但是在大家的眼中,他的地位一點不比重號將軍低。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結語:

在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封賞部下的時候,趙雲沒有能夠得到重號將軍的封賞,只得到了翊軍將軍的封號。這是因為重號將軍名額有限,再加上黃忠在戰爭中表現突出,立下了卓越的功勳,為了激勵後來加入的人員,劉備將最後一個重號將軍的名額給了黃忠。

但是,趙雲的翊軍將軍的封號並不簡單是個雜號將軍,這個封號是劉備為趙雲獨創的。同時,劉備將軍中考核選拔人才的重任交給了趙雲,將振興、保護軍隊的重任寄託到了趙雲身上。劉備用這個封號,讓趙雲得以與其他四位重號將軍相提並論。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夜羅郎2020-11-03 23:28:36

不是劉備不封趙雲,而是趙雲不肯受領,只做了翊將軍,在“三國演義”裡稱號是有的,與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並稱為五虎上將,當然小說是吹的,歷史上的劉備根本沒有封過五虎上將。

趙雲所領授的翊將軍怎麼說都是堂堂一位將軍呢,是那些都尉之類夢裡都想得到的軍職。而且劉備對趙雲極為信任,把中護軍交給趙雲統領。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什麼是中護軍?

其實相當於明清時期的禁軍,這是保衛皇家的軍隊,可見劉備對趙雲的器重,從這一點上說,甚至更勝關羽和張飛。

要說明一點,真正的歷史上,劉備並沒有和關羽、張飛義結金蘭,那是“三國演義”小說吹的,真實的是,劉備和趙雲走得更近。而趙雲自從長坂坡一戰之後,越發得到劉備的信任,常常追隨在劉備身邊,成為劉備的左右手。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做過翊將軍、中護將軍和徵南將軍,這些是正職將軍,並非提問者所說的雜牌將軍。當劉備伐東吳時,趙雲極力反對,可是劉備恨極東吳,要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這次並沒有聽從趙雲勸告,結果一敗塗地,還病逝在途中。劉禪繼位後,趙雲遷為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

趙雲除了將軍印授的職位外,還有“常勝將軍”和“虎威將軍”的稱號,可以說,趙雲是三國時期十分完美的將軍,幾乎沒打過一場敗仗。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萬事之始2020-07-03 22:20:38

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是刻意為趙雲量身打造的一個稱號,其目的就是為了反映出趙雲的真實能力。我們知道,古人在立傳時,往往把事蹟、能力相差不多的人放在一個傳記裡面,而陳壽在《三國志》中,把趙雲和關張馬黃四人列在同一傳記內,就是體現了這種寓意。

讓我們來延伸一下。我們熟知的後世太平天國的封王,有東西南北四王和翼王,這個“翼”其實就是“翊”這個字輔助、輔佐的含義。筆者猜測,洪秀全永安封王把石達開封為翼王,很有可能就是仿效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的做法。

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趙雲的翊軍將軍並不是雜號將軍,而是和前後左右四將軍齊名的將軍名號。這個名號蘊含了劉備對趙雲以前功績的肯定和對希望趙雲再接再厲,更好輔佐自己的期望。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軍內大封賞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進行了一次大範圍的封賞。那些跟隨者劉備鞍前馬後,立下過無數汗馬功勞的臣子們在這一天終於獲得了應有的榮譽。劉備孤窮了一輩子,也在這一天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

在這次封賞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蜀漢軍內的封賞。據《三國志》記載,在這次封賞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分別被封為了前後左右將軍,而趙雲此時僅是翊軍將軍。

以漢朝的官制而言,前後左右四將軍相當於九卿的位置,而翊軍將軍一看就是屬於雜號將軍。以趙雲的資歷和戰功,似乎不應該被封為這麼低的官職,這似乎有些虧待趙雲了。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佔據益州後,其官職的設定部分沿用了漢朝,但也自創了很多官職。如糜竺,既是蜀漢的元老,又是劉備的大舅子,功勞苦勞都有,被封為安漢將軍。如果說趙雲的翊軍將軍是雜號將軍的話,那麼,糜竺的安漢將軍豈不是也是雜號將軍?這就更加不合理了。

其實,劉備設定的新官職,跟漢朝的官職還是有著很大區別的。如糜竺的安漢將軍,從字面上的含義就可以看出,劉備是把蜀漢創立的功績以“安漢”這個名義作為榮譽象徵頒給了糜竺,其地位毫無疑問的還在前後左右四將軍之上,不然,何以感謝糜竺曾經的破家相助之恩?

按照這個邏輯,趙雲的翊軍將軍就絕不是雜號將軍。那麼,這個翊軍將軍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翊軍將軍的地位究竟如何?

要想真正瞭解翊軍將軍這個稱號的含義,我們還要從“翊”這個字的含義講起。據《說文解字》,“翊“字的釋義是“飛貌”,也就是飛起來的意思,翊軍將軍合起來解釋,就是飛將軍的意思;“翊”字的另一個解釋是“翼”,有輔助、輔佐的意思。從“翊”字這兩個解釋來看,劉備對趙雲的倚重是非常之深的。

另外,我們要注意的是,趙雲的翊軍將軍並不是在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的時候封的,而是在建安十九年,劉備剛佔據益州的時候封的。

我們從勸進劉備自立漢中王時,蜀漢武將的官職中發現:此時關羽是蕩寇將軍、張飛是徵虜將軍,都屬於雜號將軍。而馬超此時是平西將軍、黃忠是徵西將軍。如果按照漢朝的官制,黃忠應該是四人中官職最高的。

從黃忠的履歷我們可以得知,他是從偏將軍、討虜將軍,而後跨越了四安、四平、四鎮將軍,一躍升為徵西將軍。但如果據此認為黃忠是在蜀漢軍中官職最高者,相信沒有人會認同。

因此,這終現象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此時蜀漢基業初建,劉備對軍內的任命還屬於隨心所欲階段。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總結

正是因為以上原因,筆者認為,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是刻意為趙雲量身打造的一個稱號,其目的就是為了反映出趙雲的真實能力。我們知道,古人在立傳時,往往把事蹟、能力相差不多的人放在一個傳記裡面,而陳壽在《三國志》中,把趙雲和關張馬黃四人列在同一傳記內,就是體現了這種意思。

讓我們來延伸一下。我們熟知的後世太平天國的封王,有東西南北四王和翼王,這個“翼”其實就是“翊”這個字輔助、輔佐的含義。筆者猜測,洪秀全永安封王把石達開封為翼王,很有可能就是仿效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的做法。

據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趙雲的翊軍將軍並不是雜號將軍,而是和前後左右四將軍齊名的將軍名號。這個名號蘊含了劉備對趙雲以前功績的肯定和對日後希望趙雲再接再厲,更好輔佐自己的期望。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燭影亂談2022-06-03 12:08:15

這是無數黑粉集中攻擊趙雲的主方向,甚至以此諷刺演義中出現的所謂“五虎大將”。

趙雲封賞過低的原由已經埋藏在歷史長河中,但是透過有關趙雲為數不多的記載以及劉備對趙雲的態度,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抽絲剝繭,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與劉備結識

初平二年,趙雲受常山郡推舉,率領本郡義從投奔公孫瓚,當時劉備正不得志,依附在公孫瓚麾下,二人因而結識。

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時,遣田楷為青州刺史,率軍佔據青州西北,袁紹聞訊,忙派兵爭奪,公孫瓚恐田楷獨木難支,遂上表劉備為別部司馬,派其率領人馬支援田楷。而趙雲則隨劉備出征,為主騎。

後來,趙雲以兄長去世為由,向公孫瓚請辭(這裡很可能是趙雲看出公孫瓚的本質,不願為其繼續效力的開脫之語,畢竟趙雲率眾投公孫瓚而不投袁紹的原因是因為仁德,然而公孫瓚並非仁德之主,這點從他殺死劉虞就能看出)。劉備聽聞趙雲要走,料定其必然一去不回,因此握著趙雲的手不捨得分別,用現在話說,就差直接說想把趙雲拉入麾下了,但是趙雲和劉備都是理智的,趙雲可以不保公孫瓚回鄉,但是不能在這個時候投到劉備麾下,這對自己和劉備都是弊大於利的,於是二人最終灑淚分別。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追隨明主

建安五年,劉備在徐州之戰中被曹操將所部幾乎“打殘”,只好去河北依附袁紹。而趙雲就是在這時到鄴城見劉備,正式加入其麾下,主從二人食則同桌,臥則同榻。

由於劉備寄人籬下,想要發展自身力量只能秘密進行,於是趙雲暗中為其招募兵士數百,對外宣稱是左將軍劉備的部曲,巧妙的瞞過了袁紹。

可惜的是,劉備的前半生終究不順,在曹操與袁紹開戰時,劉備率軍侵擾汝南(曹操後方)結果再度被擊敗,於是去荊州投奔劉表,趙雲自然隨行到了荊州。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南征北戰

建安七年,劉備於新野與曹操派來的夏侯惇、于禁等曹將交戰,在博望以伏兵大破曹軍。趙雲在這次戰鬥中生擒了同鄉好友夏侯蘭,於是向劉備求情,免夏侯蘭一死。不過,趙雲並沒有因為和夏侯蘭的交情將其要到自己麾下,而夏侯蘭又明於法律,於是劉備命其為軍正。這裡見趙雲的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不與自己親近的人走得太近。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軍南下,劉琮舉州投降,後知後覺的劉備無法與曹操抗衡,率軍南撤,路過襄陽時,城中十餘萬百姓自發跟隨劉備,劉備以仁德行於世,不能棄百姓於不顧,致使行軍速度非常慢,沒多久就在當陽長坂被曹操的五千精騎追上。

一時間,劉軍大亂,劉備顧不得妻兒老小,慌亂逃跑,身邊僅有張飛、諸葛亮、趙雲等數十騎跟隨,暫時安全稍事休息時,發現剛才混亂之中不見了趙雲。這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往北邊曹操那裡去了,氣得劉備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

果不其然,不久後趙雲不僅歸來,還在亂軍中救回少主劉禪和主母甘夫人,因功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赤壁之戰後,劉備率軍平定荊南四郡,隨軍出戰的趙雲立下戰功,被任命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原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寡嫂,傾國傾城,想將其獻給趙雲,被趙雲婉拒。趙雲認為,趙範新降,其心未定,天下女子不少,自己沒必要牽扯其中。後來趙範果然逃走,而趙雲則躲過了這次牽連。

荊南四郡平定後,劉備聲望、勢力空前,於是自領荊州牧,同時與孫權結親,娶了孫權的妹妹。兩年後益州牧劉璋向劉備求援,正好給了劉備入主西川的機會,便帶領龐統、黃忠、魏延等人揮師三萬向巴蜀進軍。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守荊州,趙雲被任命為留營司馬。

孫權的妹妹孫夫人並非電視劇和演義中那樣與劉備恩愛有加,夫妻同心,試想一場政治聯姻,男的五十多,女的不到二十,丈夫又經常不在家,能有什麼感情可言,何況孫夫人是江東孫家的人,所以放縱驕橫,她孃家帶來的侍衛和官吏也都橫行霸道,使得百姓怨聲載道,劉備得知後,任命趙雲掌管內事。

不久後,孫權得知劉備西征,於是派人接妹妹回江東,孫氏趁機將劉禪也一併帶走,虧了趙雲及時發現,遂和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成功奪回劉禪。算上這一次,趙雲等於兩次救了少主劉禪。

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將軍龐統戰死,於是命諸葛亮等入蜀支援。諸葛亮率趙雲、張飛領軍西上,在攻克江州後,兵分兩路,趙雲獨自率軍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陽、犍為等郡,第二年抵達成都南面,完成對劉璋的合圍。劉璋歸降,劉備平定成都後,趙雲因功升任翊軍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久不遷升之謎

趙雲做到翊軍將軍時,在劉備麾下眾將中官職其實並不低,當時除了馬超是重號將軍,其餘即便關羽、張飛也只是雜號,黃忠、魏延更無法和趙雲相提並論,這點從漢中之戰黃忠做趙雲的副將聽其排程就看得出來,但是奇怪的是,之後劉備平定漢中,到稱帝,眾將皆有封賞,史料上唯獨對趙雲隻字未提,彷彿曾經劉備信賴倚仗的大將突然被邊緣化了。直到章武三年提到趙雲時才說他升任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即便如此,趙雲的重號還遠遠比不上當初的“四將軍”。

諸葛亮北伐失利,儘管趙雲表現不錯,但還是因整體的失敗被降了職,再度成了雜號鎮軍將軍。

這是一件非常蹊蹺的事,趙雲在漢中之戰雖然沒有黃忠斬殺夏侯淵那樣耀眼,但是漢水一戰救黃忠、破曹操同樣是立下不小功勞的,照理說沒道理在劉備稱王、稱帝時絲毫得不到封賞。說到這裡,很多黑粉一定會站出來瞎巴巴,“趙雲就是個保鏢”“趙雲佔了陳到的事蹟”。上面說了這麼多,幾乎是簡述了趙雲入蜀之前的生平,怎麼看出來他是保鏢的?人云亦云可怕,無知無畏可恥!而且趙雲佔了陳到什麼?陳到在《三國志》連個傳都沒有,他的事蹟在哪呢?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個人覺得,趙雲的升遷之謎有兩個可能,一種是史料缺失,一種是劉備故意而為之。

首先,有關三國的詳細史料其實並不多,很多三國名將都沒有明確的生卒年,我們瞭解三國曆史的重要依據《三國志》,對多數人的記載也不過寥寥數行,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劉備稱王、稱帝時趙雲是有封賞的,只不過職位沒有關張馬黃那般顯赫,所以被遺漏了,等到他再度出場時直接就介紹了章武三年的事。

第二種可能是趙雲生性正直,劉備需要他做一個孤臣,而趙雲也樂於做一個孤臣。從不將夏侯蘭收入麾下,到平定西川對劉備的勸諫看,趙雲這個人與大眾多少有些格格不入,特別是對劉備封賞眾臣的勸諫其實是很得罪人的,但是劉備很高興。正是趙雲具備這樣的特質,而且忠心不二,所以劉備對他極為信任,雖然未授予其高官,但是這不代表趙雲不受重視或者說權利小,畢竟信任和實權這類東西不是官職能體現出來的。

至於為何趙雲的官職不高,其實也是容易理解的,四將軍中,關羽、張飛不用說,馬超曾經是和劉備平起平坐的一鎮諸侯,而最後剩下的一個無論是出於勢力平衡,還是論功給群臣做一個標榜,黃忠都是比趙雲更合適的人選。一來,黃忠代表荊州派;二來,關張已經位居高位,如果再加上趙雲,就會給人一種劉備任人唯親的感覺,而黃忠上位不僅讓後跟隨劉備的人有一些盼頭,又能讓劉備得到一個好名聲,安撫眾人之心,這和當年劉邦封雍齒多少有些異曲同工。

而趙雲恰恰不在乎這些,但凡他的性格和關張近似,或許劉備也不會這麼做。所以,趙雲的不得遷升其實是他與劉備君臣之間一次無聲的默契。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的官職比四將軍低了不止一個檔次,但是陳壽卻將他與關張馬黃同列傳,這本身就是對其能力、地位的一種肯定,羅貫中也是因此衍生出文學作品中的五虎將,可是這卻成了黑粉們取笑趙雲的一個“點”,所以上面我解釋了那麼多,對於黑粉而言依舊是對牛彈琴,畢竟誰也沒辦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歷史都付笑談中2019-06-15 11:38:49

怎麼說呢,翊軍將軍雖然是個雜號將軍,但是這個官職是劉備首創的,(郭嘉的司馬祭酒,也是曹操專門設定的官,之前沒有),所以應該也可以看出趙雲的地位。

另外,笑談君猜想,有可能,劉備自立為漢中王,趙雲可能很“不識時務”地反對了一下,依趙雲的性格,真可能幹出這事……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泰林說2020-11-22 19:34:48

趙雲不是被封為雜號將軍,而是根本沒有封賞!還是雜號的翊軍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是武將,所以我們看看武將的安排。

關羽張飛黃忠馬超,被封為前後左右將軍,是劉備軍最高武將,在當時是平級的。

關羽張飛

,是最早跟隨劉備的將領,這樣的官職,沒人能說不公平。

黃忠

,原來是荊州劉表的部下,隨劉備破成都,取漢中,殺夏侯淵,無論是戰功,還是他所代表的荊州勢力,都應該被封將軍。

馬超呢,

代表的是新附的涼州軍閥,破成都有功,最關鍵還是曹操一力拉攏過的名將,以名將的身份,帶頭聯名上表朝廷,請劉備做漢中王。這對一心想建立自己政權的劉備來說,那真是感激的不得了。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所以,武將的最高將領,其實劉備自己的老班底,已經佔百分之五十了,算是有優勢了,如果再加一個趙雲,恐怕新附的將領們,就會認為,劉備處事不公,難免人心浮動。

所以,這樣的處理,看似對趙雲不公,其實是劉備的“大公”。

即使這樣,遠在荊州的關羽還不樂意呢,還是諸葛亮寫信勸慰,親切的稱其為“鬍子”,才把關羽的心頭火給消下去。可見劉備平衡之必要性。

劉備就不怕趙雲有意見嗎?還是趙雲根本就不配將軍的稱號呢?

史載,趙雲的反應是,淡然處之。

這除了說明趙雲人品高尚,也說明,劉備看人,真的是很準啊!

這一對君臣,真的就這麼相得嗎?答案是,真的!

趙雲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慧眼識主。

兩人相識於公孫瓚處。

劉備是投奔老同學,因為曾與公孫瓚同學於大學者盧植座下。

而趙雲則是不滿袁紹的統治,帶領義從軍投奔公孫瓚。

公孫瓚賞識趙雲的遠大志向,命他帶領了一隻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這就是著名的白馬義從。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但趙雲很快就意識到,

劉備才是中興漢室之主

,兩人的關係迅速升溫。

到了公孫瓚委任劉備為別部司馬去打青州時,劉備就順理成章的把趙雲要到了手下。

要知道,不是隻有趙雲自己過去的,他還帶著精銳的騎兵,白馬義從啊。

從此劉備的部隊,就有了一定的規模了。之後他才能有實力去幫助陶謙,從而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塊地盤,徐州。

所以,趙雲歸順劉備,可謂雪中送炭,意義重大。

從此,君臣一生相得,從未見疑。

趙雲兩次救阿斗,忠心耿耿,但也給自己“定了型”。

仔細看看趙雲第一次救阿斗,雖然不像《三國演義》七進七出那麼誇張。

但也足夠感天動地的。

第一是他忠於劉備,要知道當時連劉備自己都丟下從荊州跟著他逃難的老百姓,打馬狂奔去和關羽統帥的水軍會合。

當時的情形,趙雲這樣的人才,於亂軍之中,投奔曹操,誰都說不出什麼來。

何況,他懷裡是個一歲的阿斗,身邊是柔弱的甘夫人,那真是平添負擔,危險程度比所有人都要高。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但是他毅然選擇了最具風險的道路,保護阿斗,保護甘夫人!

而劉備也表現出了對趙雲的高度信任,有人說可能趙雲投降了,劉備立刻以手戟打了那人一下:

子龍不棄我走也!

果然就等來了常山趙雲趙子龍!

不過,趙子龍從此似乎就定了型,劉備先期入川去益州的時候,留下了關張,諸葛,分配給趙雲的任務是:領留營司馬,特任掌內事。

這兩個職位,都是衝著孫夫人尚香去的。

留營司馬算是大本營衛戍區司令,針對的是孫尚香那支陪嫁過來的驕橫不法的私人衛隊。

而掌內事,那就是直接針對孫尚香,其實,就是保護阿斗的。

甘夫人呢?這時是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甘夫人已經死了兩年了。

果然,孫權一聽劉備偷著去了他早就看上的益州,就打算翻臉,要把妹妹接回去。

孫尚香順手就帶上了阿斗。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這哪行!還得說劉備有眼光,還是趙雲,和張飛一起,到江上攔住了孫尚香,留下了五歲的幼主阿斗。

其實,打第一次救幼主起,劉備就已經在心裡給趙雲安排好了位置,那就是做最重要的事,保護他的未來,阿斗。趙雲也真的沒有令劉備失望。

趙雲因為劉備對他的定位,所以沒有獨當一面的機會,只在圍攻益州時領軍有功,封為翊軍將軍。

並且,也許是趙雲攔住了劉備把益州的豪宅,益州周圍的土地分給眾將士,劉備為了保護趙雲,漢中一戰,就給他安排了一個搶曹操糧食的任務,雖然也很關鍵,但畢竟不出彩。

不過,趙雲的“空營計”確實精彩,這才是真正發生過的“空城計”的範本!比《三國演義》虛構的諸葛亮的空城計那可精彩多了。

畢竟,對手是著名的三國的軍事家曹操啊!

曹操的糧草都是從關中運到漢中來的,劉備方看透了,運糧草不易,啥時候糧草吃完了,曹操這仗就不好打下去了。但是隻靠曹軍人吃馬嚼的,那就 太慢了,成了按照人家曹軍的節奏在走了。

軍事對陣,那就是要打破敵人的平衡,製造屬於我方的平衡,才能取勝。

搶糧!趙雲把黃忠派出去了,結果黃忠沒按點回來。

要是別的將領,派個探馬出去看看就完了,可是他是趙雲啊,

是忠肝義膽的常山趙子龍啊!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趙雲帶著幾十個騎兵就出去找黃忠去了。

結果迎頭就撞上了曹操的大軍!

一身是膽的趙子龍不退反進,殺入敵人先鋒軍中,

一邊打,一邊退,搞得曹軍反而提高了警惕,不敢追的太緊。

趙雲剛退入自己的大營,忽然發現身邊將領少了一人?

原來是張著受傷被曹軍圍了起來,好一個趙子龍,反身又殺入敵陣,把張著救了回來。

士兵們要關營門禦敵,卻被趙雲阻住,喝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本來曹軍就覺得趙雲太像是按照誘敵的套路打的這一仗。

曹操來了之後,更毛了,想起曾經勸過夏侯淵為將要動腦筋不可衝動的話。

竟然,退軍了!

這一退可了不得了,趙雲下令,舉旗!擂鼓!放箭!追擊!

曹軍大潰!淹死在漢水之中的無數!

轉天,劉備來視察,

大讚趙雲:子龍一身是膽!

金盃銀盃,不如口碑!

雖然趙雲在漢中一戰中,沒有得到任何封賞,但是“

虎威將軍

”的綽號可是在軍中不脛而走,人人稱道!

所以,不是劉備不信任趙雲,也不是趙雲配不上將軍的封號。

從劉備白帝城託孤,三位裡面,就有趙雲來看,他真的是十分信任趙雲,並把他當做值得託付自己孩子的人來信任!

趙雲大丈夫,何其偉哉!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我是趙帥鍋2019-12-30 12:59:52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任命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在此之前,趙雲已經被劉備升遷為翊軍將軍,魏延則被任命為漢中太守。

對於趙雲的翊軍將軍,很多人覺得它關羽、張飛、馬超和黃忠的前後左右將軍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因為,前後左右將軍,那都是正兒八經的正牌將軍,至於翊軍將軍,明顯就是個雜號將軍。對此,很對人就很疑惑,為什麼趙雲就不能被封為正牌將軍呢?

其實,主要原因是劉備需要平衡內部各大派系的利益,這才有意無意犧牲掉嫡系趙雲。

當時,劉備集團內部主要有四大派系,一是以關羽、張飛、趙雲、簡雍為主的嫡系派;二是以諸葛亮、黃忠和魏延為首的荊州派;三是以許靖、龐羲、射援、法正、李嚴為首的益州派;四是以馬超為主的涼州派。

在這四大派系中,嫡系派跟隨劉備的時間最長,幾乎從劉備出道時就開始追誰,是劉備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力量,從情理上過來,劉備應該重用他們,讓他們都到最前排位置就坐。問題是,如果劉備這樣做,其他三大派系的人,會怎麼看、怎麼想?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就是典型的在玩個人小團體,那其他三大派系的人還會死心塌地跟隨劉備混嗎?這樣劉備的集團還有前途可言嗎?

尤其是,荊州派系和益州派系,那可是劉備現在最核心和最重要的力量,如果沒有他們的全力支援,劉備不僅在荊州站不住腳跟,他所在的益州也會內亂不斷,就更不用說鞏固漢中。

因此,劉備在論功行賞時,自然就必須平衡這四大派系之間的利益,儘可能讓大家都吃到肉,而不是嫡系派吃肉,其他派只能喝湯。

當時,前後左右這四個正牌將軍的職位,劉備的鐵桿嫡系已經佔了兩位,如果再把趙雲弄上來,其他派系的還不炸了窩!因為,這不是赤裸裸的打壓和不信任其他派系嗎?

要知道,趙雲雖然是劉備的鐵桿嫡系,問題是,關羽和張飛在公元185年就開始追隨劉備;而趙雲直到公元200年,才開始正式追隨劉備的。

也就是說,趙雲跟隨劉備要比關羽、張飛就晚十多年,所以他們三人的實際地位是有差距的,趙雲只能算是嫡系派種的第二代。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更主要的是,在劉備集團正式排名中,關羽、張飛都可以排進前十,而以趙雲當時的履歷和江湖地位,顯然無法排進。

對此,我們可以看下大家勸進劉備進封漢中王的奏表:

“是年秋,群臣擁立先主為漢中王,上表獻帝說,‘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長史兼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奏如次、、、”

在這份排名中,馬超排第一、關羽排第六、張飛排第七,黃忠排第八,趙雲連名字也沒有。

從這層意義上說,無論從過往的資歷、還是江湖地位,趙雲其實都是不能和關羽、張飛相比。只不過趙雲有傳奇色彩,而且劉備對他的信任和關羽、張飛幾乎一樣,且他的地位又特殊(負責劉備的安保工作),所以才可以和關羽、張飛並列。

問題是,如果在正式的職務安排中,劉備直接把趙雲提拔為四個正牌將軍中的一個,那劉備玩小團體的意圖就表露得太過赤裸裸。

換句話說,劉備可以非常信任趙雲,甚至讓他實際所擁有的權力非常大,但在正式的職務中,那必須還得論資派輩,按戰功授予,這是最基本的規則。

在這種背景下,劉備只能犧牲趙雲,將剩餘的左將軍和後將軍,分別給涼州派武將的代表人物馬超和荊州派武將的代表人物黃忠。更何況,他們兩人的過往資歷、江湖地位和家族背景,那也要遠遠高於趙雲。

至於益州系,因為在武將職務上面沒有佔到好處,所以就只能在文職上給予補償,於是益州最大的地頭蛇許靖直接成為文臣之首,同時龐羲、射援也都排在諸葛亮前面,至於法正,劉備對他的信任更是一度都要超過諸葛亮。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司馬小小濤2019-05-26 21:19:27

文|濤說亂世史|

難盡其材的趙子龍

“正史中,趙雲德、才、識兼備,被劉備授予負責“衛戍司令”的重要職位。但趙雲的淡泊名利,這樣的偏後方職位,在戰爭頻繁的三國時代,限制了他的進一步發展;加之蜀漢現實的政治環境,以及各方派系的平衡需要,都讓元從親信趙雲,難盡其材。

翊軍將軍四字,只是蜀漢官方給趙雲的短暫概括。”

正文:

《三國演義》裡面的趙雲白馬銀槍,聲名顯赫,光彩照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常勝將軍形象。但正史上可惜的是,

當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封前後左右四將軍時,趙雲只是個雜號將軍——翊(yì)軍將軍。

翊軍將軍:略低於關張馬黃的前後左右將軍。劉備尚未稱帝,是他作為地方政權,創立的一種將軍稱號。

不僅如此,趙雲除了職位略低,封侯亦晚。

建安五年(200年),關羽封漢壽亭侯;建安十三年(208年),馬超封都亭侯;建安十四年(209年),張飛封新亭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黃忠封關內侯。劉備稱帝,221年,關羽、黃忠已故,張飛進封西鄉侯,馬超進封斄鄉侯。 直到建興元年(223),李嚴、劉琰進封都鄉侯,趙雲才封為永昌亭侯,魏延封都亭侯,此時趙雲已近暮年。要知道,“亭侯”爵祿比“鄉侯”低一級。

最後,死後的趙雲,也並未馬上得到應有待遇。

景耀三年,後主劉禪追諡功臣大將,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獲諡,卻忘了他的救命恩人趙雲。後來姜維等人打抱不平,劉禪這才想起,在第二年(景耀四年)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趙雲和演義小說中的額大差距?

“濤說亂世史”認為,原因有三:

1、“衛戍司令”的分工限制了趙雲的發展,讓趙雲在戰爭頻繁的三國,喪失了良好的前線建功機會。

2、蜀漢軍隊內部需要派系平衡,趙雲位居了後來的馬超(名望派)、黃忠(荊州派)之後。

3、德、才、識兼備趙雲的淡泊名利,在現實而微妙的蜀漢官場中,遭到了一定忽視,影響了後期爵位升遷;不過所幸,趙雲最後得到了應該待遇。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1、保衛首腦的分工限制了趙雲的發展,讓趙雲在戰爭頻繁的三國,喪失了良好的前線立功機會。

根據《三國志》記載,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家鄉起兵,招集兵馬,關羽和張飛擔任他的護衛;後來公孫瓚派劉備抗擊袁紹,趙雲隨同前往,趙雲便開始跟隨劉備,

為劉備掌管親隨騎兵,擔任騎兵衛隊長

。可見,元老中趙雲雖在關羽、張飛之後,劉備也是非常信任趙雲的。

公元208年,長坂坡之戰證明了趙雲的能力:劉備被曹操追逼至長阪坡,他捨棄妻兒向南逃走;趙雲則勇猛非常,身裹劉備的幼子——劉禪,並保護甘夫人——劉禪的母親,捨命拼殺,使他們母子倖免遇難。

作為保護主公的親隨護衛,趙雲超額完成了任務,給剛為人主的劉備留下了深刻印象,後來趙雲被升為牙門將軍,這是一個主公身邊的親隨將軍。

這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壞事。更多圍繞首腦機關,趙雲有了更多的後方升遷機會;但同時,也喪失了前線立功機會。

但我們要明白,蜀漢政權實施“威武自強”的軍事戰略,長期強調對外進攻,與歷代重視防守的四川政權迥然不同。進攻的前線,才有更多的升遷機會。

譬如黃忠。公元209年,黃忠投靠劉備。公元213年,黃忠跟著劉備入蜀打劉璋,趙雲則在後方鎮守荊州。黃忠則“常先登陷陣,勇毅冠三軍。益州既定,拜為討虜將軍。”再到公元219年,蜀漢進攻漢中,黃忠更是在亂軍之中,斬了曹操的西北軍區司令夏侯淵,創造了三國時的最高斬將官職的紀錄。而此時的趙雲,《三國志》中一直沒有太多的記載,這不能不說是元老趙雲的遺憾。

2、蜀漢軍隊內部需要派系平衡,趙雲位居了後來的馬超、黃忠之後。

濤說亂世史認為,分析歷史,既要有個人分析,也要有團體分析。

所以我們看看劉備蜀漢集團。劉備舉兵稱帝起點不高,需要團結當時地方的諸多豪強、名門才能得勢。因此簡單來說,劉備集團可以劃歸為四個派系:

元老派(關羽、張飛、趙雲、孫乾、簡雍、糜氏兄弟等人)

荊州派(諸葛亮、黃忠、魏延、蔣琬,費禕、馬氏兄弟等人)

東州派(法正、李嚴、許靖、董和、孟達、董允等人)

益州派(黃權、李恢、馬忠、譙周、王平等人)。

此外,還有難以歸類的馬超、姜維等人。

公元219年,劉備稱漢中王,還不是皇帝;所以在武將中,分封“前後左右四將軍”。員額有限,趙雲只能新創名號——被封為翊軍將軍。

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

其中,關羽張飛為元老派,馬超為名望派(投降劉備時候的官職已經是漢朝的徵西將軍、幷州牧,並且在西涼有廣泛基礎),黃忠(荊州派,並有斬殺夏侯淵的軍功),在員額有限的情況下,劉備最大限度的考慮各方利益。

而身為元老派的趙雲,只能位居更早的關羽、張飛之後;另兩個位置,也不得不留給後來的馬超、黃忠。而此時的趙雲,只能獲封雜號將軍——翊(yì)軍將軍。

而再後來,魏延等人也在前線立功,趙雲的記載偏少;但到建興元年(223),趙雲始封永昌亭侯。

雖然封侯遲到了一些,

我們還是要說,趙雲並沒有顯赫的門第,他從一屆平民,依靠自己的武藝、品德、見識,成為蜀漢的中央衛戍司令,“拜將封侯”,已經演繹一場了光輝的“小兵傳奇”。

3、德、才、識兼備趙雲的淡泊名利,在現實的蜀漢官場中,遭到了一定忽視。

河北是戰爭頻發之地,人們渴望瞭解河北籍名將——常山趙子龍的更多事蹟。這需要談及《趙雲別傳》。

(《趙雲別傳》是南朝宋著名史學家裴松之《三國志注》中所載,為後世如《資治通鑑》等採用,《三國志注》也為四大名“注”之首。)

《趙雲別傳》中的趙雲和《三國志》中的形象基本一致,且更加豐滿,是一名德、才、識兼備又淡泊名利的儒將,也更接近《三國演義》中人們熟悉的形象。

(1)、趙雲德才識兼備,淡泊名利,胸懷磊落,不拉幫結派。

博望坡開戰,劉備與夏侯敦交火,活捉了夏候蘭。夏侯蘭和趙雲是同鄉,小的時候倆人常在一起玩耍。趙雲請劉備赦免夏侯蘭的死罪。因為夏侯蘭熟諳法令軍紀,趙雲又推薦他擔任軍正官;在此過後,不再和夏侯蘭靠近,可見趙雲不拉幫結派、公私分明、心懷磊落。

益州平定,當時有人建議把成都的房屋及城外的田地分賜給諸將士。趙雲卻反對這樣做,說:“霍去病立志‘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現在國賊不僅僅是匈奴,我們絕不能享受一時之利。現在益州的百姓,剛剛遠離戰亂,應將房屋田地分發給百姓,讓他們先安定下來,恢復農業生產;只有百姓安居樂業了,我們才能徵用他們的家人來服兵役打仗。”

箕谷之戰,趙雲以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保全了蜀軍的後勤物資,諸葛亮打算將其中一部分絹帛分賜給趙雲及部下將士,趙雲卻拒絕賞賜說:“打了敗仗,怎麼還能夠接受賞賜?還是將這些東西存入赤岸府庫吧,等到了十月作為冬季的賞賜。”

客觀地說,趙雲品行品格高尚,深被史家讚揚;但是,這樣的行為,會招惹一大部分重財、重利的將兵,影響趙雲升遷;畢竟亂世,很多人打仗就是為了燒殺搶掠。

(2)、趙雲德才識兼備,被劉備信任,作為禁軍司令和內務總管,趙雲盡職盡責,還時常勸諫劉備;但這虛耗了趙雲的精力、時間。

趙雲前期有當陽長坂坡舊阿斗,後期又有截江救阿斗,只不過是和張飛一起:

劉備娶孫權的妹妹做夫人,她十分驕橫跋扈,經常帶領孫吳陪嫁的官吏、士卒,違法亂紀。劉備認為趙雲嚴謹穩重,做事有條不紊,就讓趙雲來打理劉備的家事。 孫權聽說劉備西征入川,就派了很多船隻來接孫夫人回東吳。而孫夫人還想帶著劉禪回去,趙雲和張飛聞訊後,便率兵在長江上攔截孫夫人,救回了阿斗。

孫權偷襲荊州,劉備報仇心切,要急討孫權,趙雲卻冷靜地勸諫說:

“當今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等先消滅曹魏之後,東吳自然臣服於我們。現在曹操雖死,但曹丕仍在篡漢,應該順應廣大民心,早早拿下關中,佔領河內、渭水的上流就可攻克曹魏。屆時關東的義勇、俠士肯定會驅車運糧歡迎我們,現在與東吳交戰,一時半會兒不能將其擊垮。”

劉備沒長後眼,惱怒不聽眾人勸告,仍然率軍進兵東吳,留下趙雲守衛後方的江州,夷陵慘敗,含恨而終。

劉禪即位,趙雲升徵南將軍、鎮東將軍,並擔任中護軍。這是一個極重要的位置,司馬師幹過這個,周瑜幹過這個。

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暮年的趙雲被委以重任。可從戰略上講,北伐是很難成功的;此時的暮年趙雲,只能在小機率的勝利中,發揮自己的才幹,難以建立大型的功業了。

(3)、德才識兼備趙雲的淡泊名利,在現實而複雜的蜀漢官場中,遭到了一定的忽視。歷史不比小說,現實而微妙,趙雲,被一定程度的忽視了。

劉備統制蜀漢,只有法正死後被賜贈諡號;

劉禪接任後,因諸葛亮成為輔政核心,蔣琬、費禕繼任,都賜贈了諡號;陳祗受劉禪寵幸,被特殊賜贈諡號;夏侯霸投奔蜀漢,死後也被賜贈諡號;於是乎260年,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也被追諡。

而趙雲,只在大將軍姜維等人的據理力爭下,趙雲才被追諡為“順平侯”。

結語:文章來到了最後。我再一次回望劉禪給救命恩人趙雲的賜諡——“順平侯”,卻又馬上遺忘;因為久久佔據腦海的,卻是那長坂坡全身是膽的“常山趙子龍”。而後世史家也相信,我們的趙雲不僅僅是順平,他更應該和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並列立傳,名留青史。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澳古說歷史2020-10-10 11:38:47

翊軍將軍

,因是劉備首創,所以到底是不是雜號將軍,這還尚未可知。

但從史書上的一些蛛絲馬跡來看,趙雲的“翊軍將軍”,其地位應不會低於關張馬黃的前後左右將軍。

從東漢許慎撰寫的《說文解字》對“翊”字的解釋來看,劉備賜予趙雲“翊軍將軍”名號意義非凡。“翊”字解釋為“飛貌”,即起飛的樣子;“翊”又通“翼”,即“翼贊王室”,引申為“輔佐”之意,如翊佐等。由此可見,劉備封趙雲為“翊軍將軍”的用意很明顯,就是希望他能輔佐自己成就不世之霸業。試想,就是被賦予此等重要意義的“翊軍將軍”,它的地位會低嗎?

東晉史學家常璩在《華陽國志》一書中,將趙雲的翊軍將軍與關張馬黃的前後左右將軍並稱。由此可見,在後人看來,翊軍將軍的地位是與前後左右將軍一樣的。

三國蜀漢後期將領霍弋曾也被賜予過“翊軍將軍”名號,而此時在被授予“翊軍將軍”後,他就領建寧太守,統南中諸郡。由此可見,在蜀漢,翊軍將軍的地位絕對不低。

自蜀漢首創“翊軍將軍”名號後,歷代都將翊軍將軍作為重要的名號來對待,如成漢末代皇帝李勢在做王世子時就被授予“翊軍將軍”名號;隋代,“翊軍將軍”被分為翊左、翊右、翊前、翊後四軍將軍,並將其劃入重號將軍,與大將軍、驃騎、車騎、衛、四徵將軍、四鎮將軍等同列。

從以上所列之事來看,“翊軍將軍”一職,其地位應是與前後左右將軍差不多的,即使是低,也低不到哪裡去。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畢竟,也不看看,翊軍將軍是賜給誰的,他可是劉備最信任的嫡系將領之一,其受寵程度與關羽、張飛無二的常山趙子龍。

到底有多受寵?從他的軍職,我們就可窺知一二。

208年,劉備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此時趙雲的職責就是常伴劉備左右,參贊軍謀,並代為劉備統領親兵,外軍征伐時,牙門將軍留守中央,作為最後一道防線,護衛在劉備左右;劉備親征時,負責統領親兵跟隨作戰。

209年,劉備任命趙雲為留營司馬,駐守公安。此時趙雲的職責就是負責公安的一切軍事以及治安事務。與此同時,劉備因害怕孫權之妹孫尚香會在後方搗亂,於是就特任趙雲掌管內事,就是負責宮內事務,若孫尚香的家僕有違法之事,可以隨時捉拿並懲戒。

伐吳前,劉備任命趙雲為中護軍(趙雲什麼時候被任命為中護軍,史書並未言明,但據現如今的考證,趙雲很有可能是在劉備222年敗退白帝城到223年病逝期間被任命為中護軍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趙雲護衛劉禪坐穩江山)。中護軍有“護軍之官,總統諸將,主武官選”之責,此時趙雲的職責就是統領蜀漢禁軍,同時負責選拔及監督武官。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從牙門將軍、留營司馬,再到中護軍,我們就可知劉備對趙雲是有多麼的信任。比如牙門將軍,身為劉備親軍的統帥,同時也是保證劉備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趙雲能擔當此職,可見劉備對其的信任。再比如中護軍,作為蜀漢禁軍的統帥,同時也負責選拔及監督武官,劉備能在駕崩前,讓趙雲擔當此等重職,這已與託孤重臣無疑,而歷來能被託孤的,皆是皇帝最信任之人。

除此,除了能在趙雲擔任的職務上,看出劉備對他的恩寵,從史書的一些其他記載,我們也可看出劉備對他的寵信。比如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荊州,劉備不敵,丟下妻子兒女,僅帶數十騎逃亡,就在這時,有人見趙雲不見了,就向劉備說道趙雲投奔曹操了。但是此時劉備並不相信,而是直接用手戟打過去說:“子龍是不會棄我而去的”。由此可見,在劉備的心中,趙雲是自己最信得過的嫡系。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總得說,在歷史上趙雲雖鮮有獨自領兵作戰的機會,但卻是劉備最信得過的臣子之一,一直都被劉備帶在身邊,作為自己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因此,可以這麼說趙雲的地位與張飛、關羽是一般無二的。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東嶽巍巍汶水幽幽2020-12-22 14:06:10

3在演義裡面,趙雲一直是以四弟的身份存在的,這一點劉關張三人都不否認。像關羽張飛這種眼高於天的人物,在他們眼中幾乎全天下都是廢物,但是他們認可了趙雲的存在,足以看出趙四的能力恐怖之處。不是這個趙四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有人會講,演義是把劉備集團過於拔高了,確實有這麼回事,但是趙雲的地位絕對不是那麼無足輕重的。劉備生前手中最精銳的部隊是白毦兵,這是他自己的私人衛隊,裝備精良,戰鬥力極為強悍。夷陵之戰時,劉備敗退,陸遜統領潘璋徐盛丁奉上萬兵馬一路追殺。關鍵時刻白毦兵殺開血路,並且七百人斷後,擋住了追兵,劉備才能逃往永安,後面掩護撤退的七百人全軍陣亡。這支部隊的指揮官是陳到,但陳到是趙雲的部屬。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表面上趙雲的地位不如關張馬黃,但是他實際的權利要在馬超黃忠甚至張飛之上,關羽因為是假節鉞這個誰都比不了。趙雲實際上是屬於劉備的家臣,手裡掌握劉備的部曲軍隊,負責劉備及其家屬的安全。能得到這個職位的人,他的能力,忠誠在劉備集團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所以,劉備身邊的負責保護他的人始終是趙雲,沒出過問題。唯一一次例外就是夷陵之戰,這次是趙雲反對進攻東吳,惹劉備不快,東征時就沒帶他。但是一吃了敗仗趕緊又把趙雲調到永安保駕,東吳看到趙雲趕來,也不敢進攻了。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權力的大小,很多時候並不能看他地位的高低,都是因人而異的。舉一個例子,漢中之戰的時候,五虎大將有四員出場,黃忠的地位是高於趙雲,但是漢水爭奪戰的主帥卻是趙雲,黃忠的一切軍事行動,都要趙雲調撥兵馬給他。

我是東嶽巍巍汶水幽幽,歡迎評論關注!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孟冬廿九2020-12-04 21:07:53

先說結論,

趙雲

作為劉備創業集團的老臣,在官品名號上確實‬是‬略為吃虧的,但是絕對是‬屬於‬被重用的‬。

因為‬我們‬要‬看某人的實際地位,不僅‬要看職,更多‬的‬要看權。‬留一個‬彩蛋:大家‬猜猜看,1981年5月16至29日期間,我國的(名義)國家元首是哪位?

首先‬解釋一下‬為何‬趙雲‬沒有‬被封為‬‬四方‬將軍‬,這個原因‬就是‬四方‬將軍‬只有‬四個‬,左右前後,分別給了關羽

張飛

馬超黃忠。關‬、張‬二人‬沒話說‬,肯定‬是‬跑不了‬的‬;馬超‬是因為‬

他‬是投奔劉備集團的唯一的‬貨真價實受了漢朝廷的封拜‬的‬諸侯‬,地位‬在那裡‬擺著‬呢‬,

千金買馬骨‬,何況‬這個‬馬兒‬‬還是‬汗血寶馬‬;老將‬黃忠‬則‬是因為‬在‬定軍山‬陣‬斬‬曹魏‬三大方面軍‬司令‬之一‬的‬夏侯淵‬,這‬一仗‬奠定‬了‬漢中‬之戰‬的‬結局‬,功勞太大了‬。(大家類比‬‬想象一下‬‬北伐‬的‬時候如果‬‬有人‬在‬潼關‬陣斬了‬司馬懿‬)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所以‬這‬四個‬大哥‬頂在‬上面‬,趙雲‬自然是‬升不上去四方將軍‬。但‬官職‬高絕對‬不‬代表‬就是‬受重用‬,比如‬劉備‬進入‬益‬州‬之後‬,從紙面‬上來看‬太傅

許靖

是劉備集團首席大臣,排在第二的‬是‬安漢‬將軍‬

糜竺,

而‬再‬往後‬才是‬

軍師將軍‬諸葛亮‬。

然而,大家‬知道排在諸葛亮前面這二位僅僅‬只是‬蜀漢‬的‬吉祥物。所以我說‬要‬看某人的實際地位,不僅‬要看職,更多‬的‬要看權。

因此‬‬我們‬來‬看一下‬趙雲的‬履歷‬,投奔劉備之後的官職是 牙門將軍——偏將軍(兼任桂陽太守)——留營司馬——翊軍將軍——江州都督——中護軍,徵南將軍——鎮東將軍,永昌亭侯,死後封為順平侯。總結‬一下‬就是‬

趙雲出則為要職,或領太守,或率偏師,或督後軍,入則為禁軍‬大將‬,統管劉備直屬部隊。

放‬到‬現代‬,趙雲‬就是‬在外‬不是當‬‬省委書記‬就是‬當‬軍區‬司令員‬,在內‬是‬裝甲兵司令,中央衛戍區司令兼憲兵司令。這個還‬‬說‬沒有‬重用‬就‬有點‬過分了‬。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另外作為

桃園三結義公認的‬老四,

主公‬劉備對‬趙雲‬絕對‬是‬一等一的‬信任‬。在袁紹手底下時就‬和趙雲同床眠臥(和‬劉皇叔‬睡過‬的‬人都不簡單‬),時不時‬一起‬‬‬偷偷‬商量‬秘募人馬的‬事‬;長坂坡‬之戰讓‬趙雲親自抱著自己‬的兒子‬;夷陵之戰時,即使‬趙雲反對‬伐‬吳‬,劉備‬震怒之下‬‬依然‬讓趙雲帶領人馬在後方接應自己‬;有人說趙雲‬壞話‬,劉備‬直接‬一手戟就‬扔過去‬:

先主之敗,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龍不棄我走也。”頃之,雲至。

綜上,劉備對趙雲可以說是信任到家了,也認可其統軍才能,但確實‬說實話‬因為‬趙雲‬缺少表現的‬機會‬,不能‬認為‬他‬是‬類似於諸葛亮、關羽一樣可以獨當一面的帥才。但‬很多‬人‬反覆提到趙雲在劉備時期只是個“雜號將軍”,很多人望文生義,

殊不知“雜號將軍”不等於“雜牌將軍”,

夏侯惇就‬以雜號“伏波將軍”督過二十六軍,誰敢不服‬?

另外‬距三國不遠的南朝時期‬的‬

古今刀劍錄

中‬記載劉備的蜀主八劍,除了‬自己‬和‬三個兒子‬一人一把‬,剩下的‬四把‬分給了‬關‬、張‬、諸葛‬和‬趙雲四人‬‬。這個‬記載‬可見‬距離三國並不遠的時代人們都認為

趙雲在蜀漢政權的地位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梯隊的。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文臣武將都得到封賞,為何趙雲只是雜號將軍?

這就是我的觀點,小夥伴們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討論,原創手打不易,您的點贊與關注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