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陪你再卷一年2019-08-26 18:21:16

這件事情發生在《春秋》的第一年,史載為:“鄭伯克段於鄢”,而左丘明也用較大的篇幅詳細描寫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也許,有人會認為鄭莊公明明可以早出手阻止共叔段的行為,也知道母親武姜參與其中,他為何一直縱容不管?是鄭莊公無能為力還是另有他因?

01 鄭莊公孝順,想得到其母武姜的疼愛

為何鄭莊公再三縱容共叔段的行為,難道是鄭莊公昏庸無能嗎?我們都知道鄭莊公是春秋時期的第一任霸主,也是鄭國史上最厲害的國君。周桓王都曾敗在他的手裡,何況是名不見經傳的共叔段?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其實,我們可以從《左傳·隱公元年》一文中找到線索。原來,鄭莊公是一個大孝子。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鄭莊公出生的時候,腳先出而頭後出,其實也就是難產,然後他又是武姜的頭胎,可想而知,期間武姜承受了多大的痛苦。而共叔段順產,古人多迷信,武姜由此厭惡鄭莊公而喜愛共叔段也可以理解。

武姜不喜歡鄭莊公,並不意味著鄭莊公就討厭她。相反,鄭莊公非常孝順,也許是他從小就缺乏母愛,所以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擁有其母武姜的關愛。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共叔段謀反失敗被趕跑後,武姜受到牽連,莊公曾將其安置在離鄭國都城幾十公里之外的城潁,併發誓“不到黃泉不想見”。

可是才過不久,鄭莊公就後悔了,但又不敢違背誓言。後來潁考叔特意從潁谷跑過來為其指點迷津。鄭莊公用其計,掘地見黃泉,與武姜重逢於地道之中。母子二人從此放下心中芥蒂,關係更甚從前,鄭莊公終於獲得了母親的愛。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相反,假如一開始鄭莊公就使用強硬的手段,打擊共叔段,恐怕只會讓武姜更怨恨他吧?

因此,鄭莊公一直按兵不動,不僅是因為其孝順,也是為了獲得渴望已久的母愛。

02 鄭莊公瞭解共叔段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共叔段從小在武姜的溺愛中長大,可謂是嬌生慣養。武姜也曾多次請求鄭武公改立共叔段為太子,都被武公回絕。除了要遵循周朝的嫡長子宗法繼承製度,武公必然十分了解鄭莊公和共叔段的能力,武姜多次請求皆被駁回,可見共叔段實屬平庸之輩。其實,從他後來一連串出格的行為中,便可以看出他的輕率無知。

鄭莊公看著母弟共叔段長大,非常清楚其有幾斤幾兩,所以當臣子不斷提醒莊公防範或出手的時候,莊公每次都輕描淡寫,似乎胸有成竹,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就如孫悟空再怎麼折騰,終究翻不出如來的五指山。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03 鄭莊公在等待最佳的出擊時機

1)京城不合乎先王制度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鄭莊公即位後,武姜便為共叔段請求封地。後來共叔段被封於京城,京城的城牆超過先王制定的標準。大夫祭仲諫言共叔段和武姜不該逾越先王制度,雖然鄭莊公沒有采納其諫言,但是鄭國的大夫們開始對共叔段的行為頗有言辭。

2)共叔段要求西北部民眾只聽從他的命令,侵佔城邑

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過了不久,共叔段便命令西部和北部的民眾惟自己的命令是從,不得再聽莊公之命,想要獨立的狼子野心呼之欲出。公子呂憤怒了,請求莊公趕緊除掉共叔段。

後來,共叔段又侵佔了兩處地方,公子呂再度請求莊公出手製止他。

3)共叔段準備襲擊鄭國都城

共叔段修築城牆,厲兵秣馬,準備襲擊鄭國都城,武姜裡應外合,準備為其開啟城門。莊公打聽到共叔段出兵的日期,果斷出手,命令公子呂率師征討京城,而京城的人也反對共叔段,共叔段節節敗退,逃亡到共國。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古代行軍打仗,特別是春秋早期,都講究師出有名,或者是名正言順。

鄭莊公先讓共叔段三招,坐實其犯上作亂的罪名。

不僅如此,朝中大夫對共叔段的態度從剛開始的指責到忍無可忍,再到後面的必須除之而後快,就此事來說,雖然鄭莊公表面上有些難堪,其實

得到了朝臣們的支援和擁護

所以,當莊公下令征討時,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將士們鬥志高昂,群情激奮,京城的百姓也以共叔段為恥,裡應外合共討亂臣賊子。失去了

人和

的共叔段四面楚歌,而得到國人擁護的莊公以正義之名輕而易舉便將共叔段逐出了鄭國。

結語:

共叔段得寸進尺,與其母武姜裡應外合,鄭莊公為何隱忍不發?

1)鄭莊公讓共叔段三招而得到國人的支援,從而輕而易舉將其擊敗;

2)不但名正言順地逐出了共叔段,還獲得了武姜的母愛;

3)共叔段的伎倆對於春秋小霸鄭莊公而言實在太過幼稚,與其說是莊公隱忍,不如說他在玩甕中捉鱉的遊戲罷了。

參考資料:《左傳》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通知作者刪除。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路之意2019-08-26 10:27:14

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的終冷眼旁觀其實是縱容和算計

武姜取名過於直白,即又偏愛小兒

鄭莊公,為鄭武公之子,是鄭國第三任國君,名寤生。“寤生”是指小孩兒出生時腳先出來頭後出來,就是現在所說的難產。鄭莊公就是這樣難產而生,才被取此名。鄭莊公的誕生過程,對其母武姜來說就是一場劫難。如果生一個還好,壞就壞在武姜後來又順順當當地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叔段。

兩個兒子的誕生一對比卻截然不同。於是,武姜就偏愛小兒叔段,甚至要求鄭武公將大兒子寤生廢掉,立叔段為繼承人。鄭武公思前想後沒有受枕邊風的影響,仍以長幼有序並嚴詞回絕了武姜。後來鄭武公死後,寤生繼位,即稱鄭莊公。

莊公母命難違,叔段受封於京

武姜一直不死心,就算鄭莊公繼位已成事實,還在妄想幫小兒翻盤叔段。為了幫叔段擴大地盤,她以太后的身份給鄭莊公施壓,要求將制(虎牢關)地封給叔段,但莊公一口回絕:“不行,制地,位置險要關乎國家安危。”

武姜改而威逼鄭莊公把京邑封給叔段。京邑乃鄭國大邑,城垣高大,人口眾多,且物產豐富,鄭莊公心裡不肯,但礙於母親請求,也只好答應。

春秋時,共叔段得寸進尺,武姜暗中策應,鄭莊公為何始終冷眼旁觀?

但鄭莊公手下一班臣子都有異議。祭仲進諫道:“京城,地廣民眾,怎能封給臣子呢?叔段盤踞了此地,日後必為國家大害!”

莊公道:“你說的,我豈能不知,但母命難違呀!”

祭仲又說:“太后一向偏愛叔段,她的慾望哪有止境?要早作限制,以防禍患蔓延。野草蔓延,尚難剷除,何況主公的寵弟呢!”

可莊公卻答道:“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姑且待之!”

會不會自斃沒人知道,但叔段果然在多行不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莊公智勝叔段,叔段被逼遠走共地

叔段到京城後,他加固城垣,囤積糧草,增置兵甲,不斷擴大地盤,儼然有了要造反的趨勢。面對這樣緊迫的形勢,鄭莊公不緊不慢,但他下面的人卻都繃不住了。

公子呂就說了:“一國不容二主,如果君侯要讓位於叔段,臣就請求去侍奉他;如果君侯還想坐這國君之位,那麼臣就請求儘早除去叔段,以免日後禍亂民心。”

可莊公卻回答他:“不急,再等等,叔段會自取其禍的!”

君主不急,臣子們再急也不能動手,但可以動口。他們到處說,這主子也太能忍了,叔段就這麼不像話也不制止。而那邊叔段也很配合,繼續攻城略地,擴張勢力。這樣一來,全國上下的人都認為叔段不像話、不忠不義,而莊公有包容、大仁大義。而此時,對莊公的一再縱容,叔段得出的結論就是他軟弱可欺,事不宜遲,起兵襲鄭。母武姜的立場一如既往的堅定,要給他作內應!

但這一次,鄭莊公一反常態,沒有無動於衷。他告訴公子呂:“討伐叔段的時機到了!”聞聽此言,早已急不可耐的公子呂立馬毫不耽擱,立馬率領大軍直奔京城。但還沒等大軍到達,京城民眾就聲討了叔段的不義之舉,並對其倒戈相向,歸附了莊公。叔段倉惶出逃,先躲到了鄢,可還未喘息片刻,莊公的大軍就追到了。最後,叔段被逼無奈,遠走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