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葉飄刀2022-09-18 17:01:30

中國古代為什麼很少有超過三百年的王朝,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甚至歷朝歷代也都在總結與修改前朝的弊端,但即便如此,王朝的壽命也少有能達到300年的。這是因為根本的原因與癥結沒有得到解決

人口與土地的關係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歷朝歷代都為前朝的滅亡找到了很多原因,但從未找到根本,而朝代難以維持的根本其實是人口與土地的關係問題。

我國在封建時代,是一個很典型的農耕國家,而決定農耕國家持續時間的其實也就是人口與土地的關係問題。這裡並不是指朝代末期土地兼併,而是指絕對人口與土地之間的比值。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我國的大概疆土就已經確定或者換個說法更準確一些,我國的大致耕地範圍就已經確定,在後續的朝代之中,強的朝代可以把領土擴張到草原與西域,弱的朝代,比如北宋這樣的,基本上也就只能穩守中原地區,但不論是強還是弱,其領土範圍都基本涵蓋了古代主要的產糧區,也就是長江黃河流域。其他的領土比如北方草原與西域,除了極少數地方之外,大多數地方都不適合糧食耕種。也就是說,在古代各朝各代的實際能夠耕種的耕地面積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其實就很好理解了,老百姓能夠吃飽飯或者更降低點標準就是餓不死就不會造反,那麼朝代也就可以得到延續。

朝代建立之初必然是飽經戰亂,這個時候的情況是十室九空,地廣人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是地多人少。這個時候新的朝代統治者只要自己不瞎指揮胡鬧的話,那麼老百姓自然就會休養生息,慢慢的人口就會恢復,國家就會繁榮。

朝代進入中期,人口與土地的關係達到了最完美的匹配的時候,這個時候國家的國力達到了頂峰。而再之後,隨著人口繼續的增加,原有土地已經越來越無法承載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於是有人開始吃不飽飯,有人開始揭竿而起。王朝衰退的形式開始出現,這個時候如果王朝內部有比較高明的人物,可以使用變法等手段調節分配,那麼可以使得王朝壽命延長几十年。如果王朝官員沒有強力人物,那麼王朝壽命就會縮短。但無論怎麼改革,土地的總面積只有那麼大,土地能夠承載的總人口那就會有一個上限,最終的結果就是土地無法承載如此大量的人口。而這些人會因為活不下去而揭竿而起。而古代各個朝代醫學等沒有太過顯著的區別,人的繁衍速度大致相等,所以滅亡時間其實也很相近。

要想擺脫這個怪圈,要不就是發展農業從而使得土地的產量能夠大幅度提升,比如引入土豆、玉米等等新作物,或者如同現在培育出雜交水稻等等。但僅僅發展農業還是不夠,因為農業產量的提高,很多時候也會同樣引發人口的暴增,並不是說糧食產量提高了,而人口就維持原來增長速度的。這個就需要透過工業化,將一部分吸收進工廠之中,透過各個產業的協調來解決。

但很明顯在古代的時候,我國既沒有類似雜交水稻這樣能夠大幅度提升農業產量的科技水平,也沒有完善的工業化體系,最終的結果就是幾乎所有的朝代都逃不過300年的宿命。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純鈞RHGL2022-09-17 13:42:05

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多個原因有關:

1、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生活水平差距過大。

先秦時代,即便是天子、一國的君主,生活水平也沒好到哪去,吃喝穿用並不比一般百姓強多少。統治者沒有享受到,就不至於遭被統治階層的嫉恨。

隨著時代進步,生產力發展,物資越來越豐富,統治階層與被統治階層的生活水平差距開始迅速拉大。

當初不想推翻統治者,是因為就算自己當上統治者也多佔不了多少便宜;現在不同了,只要當上統治者就能過上另一種生活,有反心的人就多了。

2、生產力進步,反對派累積實力更快。

先秦時生產力落後,生產資料少,物資短缺。就算你有招兵買馬的心,也沒有招兵買馬的本錢,甚至也沒有那麼多兵馬供你招募。就算你有心推翻統治者也沒那個實力。

後世物資豐富,人口增長,可以快速累積足夠挑戰統治者的實力了。

3、觀念的轉變。

主要與百姓文化基礎程度越來越高有關。百姓就算不識字,一些淺顯的道理還是能懂的。

即,從絕無二心的“君權天授”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觀念不斷進步,敢於質疑統治者的人越來越多。

4、版圖越來越大,交通越來越發達,萬一造反不成可以逃跑。

先秦時期很少發生直接針對天子的叛亂一大原因是,萬一大事不成,沒有退路。當時的版圖範圍很小,而且先秦時人們的地理觀念落後,真的以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覺得跑到哪裡都無法安生。

後世敢於直接硬剛統治者,因為就算失敗了轉身就可以跑。兩三個省或許還好抓,南七北六一十三省想抓人,那就是大海撈針了。甚至說,大事不成,在國內待不下去了可以跑到國外去。有這個退路,敢於鋌而走險的人就變多了。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北疆同心聊歷史2022-09-26 18:55:54

古代封建王朝為何無法跳出“三百年興亡週期率”?有人說①、是因為封建貴族太貪婪,對農民壓榨得太殘酷,導致無以為生的農民起義造反。②、是因為外敵入侵(如兩宋)或是權臣篡位(如王莽)。③、是因為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明末)。④、是因為貴族內亂(如西晉的八王之亂)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愚以為,導致古代王朝無法跳出興亡週期率的原因,還是因為沒有解決好土地兼併和人口增長的問題。

歷史上,古代華夏的人口一直佔世界人口的大多數。

龐大的人口規模加上豐富的自然資源,是華夏賴以創造出輝煌燦爛的古代精神和物質文明的基礎。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儘管古代華夏一向有士、農、工、商幾大階層的劃分,但歸根結底仍然是農業社會,土地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資源。

歷史上,當一個王朝被另一個王朝取代之後,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繁榮穩定期。

不過,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口的大量增長,以及由此而來的人口與土地矛盾。

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由於戰爭“消滅″了大量人口,暫時出現了人少田多的反常現象,統治者還可以透過“均田”或“佔田”分配土地。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王朝初期通常吏治較為清明,新興貴族的利益鏈條也還沒有完全形成,土地兼併問題還不是太嚴重。

隨著王朝承平日久,統治者開始追求起奢糜享受來了。

因為土地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財富來源。

所以,貴族豪強們就開始利用權勢巧取豪奪農民的土地,加上一些農民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賣田,結果導致土地兼併之風愈演愈烈。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乃至於到了王朝後期大量的土地都被貴族豪強們佔去了,“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可是這個時候,人口卻仍然在大量增加。

於是,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就成了隱藏在王朝內部的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一旦發生天災,無以為生的農民只得鋌而走險——如新莽末年的綠林和赤眉起義等等。

結果,天下大亂,舊王朝成了眾矢之的。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經過一番角逐之後,總會有一個勢力脫穎而出,建立一個新王朝。

而這個新王朝呢?由於與歷代傳統王朝別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所以,又會重新演繹一番“三百年興亡週期率“,直到再度遭到新興勢力的挑戰和取代,或是外來勢力趁虛而入,才會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戰爭、饑荒和瘟疫一直是制約古代人口增長的制動器。這當然是不幸的。但卻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化解了人口和土地的矛盾,使得新王朝有可能較好地處理人口與土地的問題。或許這就是新興王朝一般都會迅速穩定其統治的原因吧!而到了王朝中後期,隨著人口大量增加,以及貴族大量兼併土地,人口與土地的矛盾又尖銳起來了。這個矛盾成了封建王朝無法解開的死結,將會誘發一系列危機。最終各種危機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摧毀王朝的推手!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東西亂了2022-09-17 20:54:16

盛極而衰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仰望星空的爬蟲2022-09-27 02:05:15

能不能這樣認為?聯邦制的國家體制更優越於集權制的國家體制?

中國古代進入封建時代後為什麼就很少有延續三百年以上的王朝?瑞麗晉發珠寶店2022-09-17 12:01:10

提出這個問題就等於問別人,人為什麼很少活過一百歲的一樣無聊沒勁!萬事萬物皆有定數!這就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