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有多難嗎?使用者9760072220018232020-06-01 04:30:19

難到簡直無法形容的

我們經常聽到的“秀才”“舉人”“進士”“狀元”等詞彙,就是來自於科舉考試。

“秀才”是最低等級的功名,雖然考上了,也沒有官做,但享有見官不跪、免除徭役、犯罪不上刑等諸多特權。在鄉里混個教師當,更是輕輕鬆鬆。

“秀才”中成績優良的能選送參加鄉試。鄉試沒三年在各省省會舉行一次,鄉試考中後就成了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舉人可就厲害啦,成為舉人就有資格當官兒,縣太爺經常會請當地的巨人前去議事。

而且舉人名下的土地就可以不用交稅,很多農民都會主動將土地奉獻給舉人老爺,少交很多稅。而舉人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大筆收入,這也是為何范進中舉後開心地發了瘋。

鄉里的名流們,爭先恐後上門拜訪,成為舉人後,就有資格進京參加會試。會試是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舉行,取中後成為貢士,第一名成為會元。貢士就能參加殿試到皇宮見皇上啦!殿試取中的就是我們熟悉的進士,進士中的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狀元。

進士們獲得官職的機會比舉人要大得多,而且想要做高官,必須有進士文憑。

古代的科舉比現在的高考難的多。明朝科舉三年一次,每屆錄取舉人1000人,進士300人左右,而高考每年一次,光清華北大求錄取7000多人。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就是八股文,題目出自四書五經,措辭要模仿古人口氣,結構字數都有一定限制。光會寫八股的書呆子也是走不遠的,到了殿試階段要考史學和策論,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就完蛋啦。

古人要考科舉是一件非常折騰的事兒,所謂十年寒窗,按照標準流程,四歲開始用三字經、千字文認字,八歲前熟讀四書,十六歲前要熟讀五經。

書背完了,還要學習寫詩,過了這關就可以去考秀才。至於教科書,倒不用擔心,政府會給各州縣書院分發。完成這一套流程需要家庭教師或者私塾,對於沒有讀書傳統或窮苦人家來說,這些實在是太難啦。

想考舉人還要接收特訓,學寫制藝、試帖詩、策論,特訓內容還包括記住本朝的“諱字”和皇上名字同音的字,千萬不能在考卷上寫。某些特定的格式怎麼寫。提到“天神”“上帝”時,要抬幾格,提到皇帝和朝廷分別要抬幾格。

除此之外,寫一手好看的字非常重要,特別是會試和殿試。大才子龔自珍就是反面典型,因為字寫不好,沒能進翰林院。

乾隆年間,狀元秦大成則是正面典型,會試成績倒數第一,靠著刻苦練字,殿試逆襲成狀元。

押題、寫套話、提前準備文章等方法,古代考生也用。四書五經是不可能認真讀的,備點經注,預先寫好,和現在高考生猛背一堆《讀者》《青年文摘》風格的範文,預備高考作文一樣。

雖然科舉理論上很公平,但其實也並非人人平等。明朝初年,由於元末北方戰亂頻繁,南方穩定繁榮,結果洪武三十年的科舉中,錄取的51人全是南方人。

北方學子聯名上書喊冤,雖然經過複查,錄取的人的確是憑才學錄取,毫無問題。可為了搞平衡,籠絡人心,朱元璋又搞了個北榜,專門錄取北方人。

從此明朝的科舉考試都按地域比例錄取,而不是完全按照水平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