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霹靂施琅結局?利他渡我2022-10-11 08:12:11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施琅逝世,諡號襄莊,贈太子少傅銜,就此結束了其傳奇的一生。

收復臺灣後的施琅,也參與組織了臺灣地區的生產和開發,為臺海交流與臺灣地區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歷史上的施琅,曾是鄭成功的部將,但最終卻成為了鄭氏集團的“掘墓人”。

施琅,字尊侯,號琢公,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今晉江市龍湖鎮衙口村)人。

早年的施琅是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部將,從17歲開始就跟隨鄭芝龍南征北戰,屢立戰功,鄭芝龍對其也是非常器重。

在順治三年(1646年),原本在東南沿海組織抗清的鄭芝龍,突然選擇了向清朝投降,這使得當時閩浙一代的抗清形勢瞬間惡化,在期間,鄭成功還因不願投降清朝而與其父鄭芝龍反目。施琅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隨同鄭芝龍投降了清朝,這也是他第一次投降清朝。

然而,此時的施琅並沒有受到重用,不僅要忍受寄人籬下的苦悶,還受到了其他將領的限制和掣肘,於是施琅帶隊歸順了鄭成功,重新開始了反清之舉,並且就此成為了鄭成功手下數一數二的大將。

可是好景不長,施琅與鄭成功反目了。

其實施琅與鄭成功的反目僅僅是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情,兩人只是因為爭奪一名叫做曾德侍從,就此變得相互不信任,雙方也隨之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的結果是施琅隻身逃走,全家盡數被鄭成功屠滅。

“曾德事件”的爆發實際上尤其必然性。有人說曾德本就是清朝派來奸細,而實際上,此時的鄭成功在已經開始變得性格多疑,且喜好殺戮,這一時期被他處死的親信和將領不在少數,這也使得鄭氏集團內部是人人自危。

就這樣,施琅於順治九年(1652年)第二次歸降了清朝,並且受到了重用,只是在後來與鄭氏集團的三次大戰中,施琅皆以戰敗收場,加上鰲拜專權,對其進行了打壓和牽制,使得施琅沉積了十多年的時間。

而實際上,導致施琅沉積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親政後的康熙皇帝始終堅持以和平方式統一臺灣,並且先後與鄭氏集團領導人鄭經進行了多次會談,但是結果均已談判破裂收場。

直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皇帝徹底平定“三藩之亂”後,才最終決定透過武力方式收復臺灣。

然而此時的施琅卻遭到了朝廷中大部分官員的懷疑,一來是因為其原是鄭氏集團的舊將,一直以來就受到懷疑,二來就是因為此前三次與鄭氏集團的戰爭的失敗結局,所以他並不為人所看好。

然而此時朝中有人願意用身家性命做擔保,力薦施琅帶兵功臺,這個人便是當時的福建總督姚啟聖。

於是,在姚啟聖的力薦之下,施琅才得以披掛上陣,有機會為自己的家人報仇雪恨。

然而,施琅此後的做法頗為人所詬病,甚至可以用“恩將仇報”來形容。

他先是擔心姚啟聖同自己爭功,極力排擠姚啟聖,將“二人協同平臺”變為了由他自己“一人獨斷指揮”,於是姚啟聖並沒有參與直接的攻臺戰鬥,而是在後方負責軍需給養。

就在施琅攻克澎湖,迫使鄭氏集團投降後,施琅卻馬上上疏,以支援不利為由彈劾姚啟聖,結果讓姚啟聖陷入了極為不利的輿論環境之中。

最後的結果是,施琅因功被封為靖海侯,而用全家性命做為擔保推薦施琅的姚啟聖卻落得幾乎沒有任何封賞的地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姚啟聖在困苦與疾病中去世,終年六十,其葬禮的錢都是同僚東拼西湊出來的。不得不說這也算是施琅人生中的一個巨大的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