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悠閒似水流年2019-06-15 21:38:40

鄭成功驅趕走了荷蘭,收復了臺灣後,由於臺灣自然環境在當時惡劣,各種發展較落後,難養大量軍重隊,雖要尋找新的根據地,所以他支援反清復明得到明皇帝的支援,準備一舉攻下菲律賓,訊息傳入菲律賓,人人都感到自危,西斑牙也準備逃走了,正準備動手之際,永曆皇在緬甸被清軍抓獲,被昆明的吳三桂勒殺。失去了支撐的皇帝,內心悲傷,身染重病,出師未捷身先死,年僅39歲。死後兒子鄭經即位,與菲交涉,因多種原因沒實統一菲律賓。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米南德王問道2018-06-29 22:13:59

鄭成功攻打菲律賓的計劃,其實是在他佔領臺灣不久以後就做出的決定。但因為他很快病死,所以沒有機會去準備和實施這個計劃。如果他晚死1-2年,鄭家軍可能真的會出兵菲律賓的呂宋。但結果也多半是不容樂觀。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早年一直將目光侷限在大陸沿海地區。

野心大一點的時候,希望透過阻斷漕運的偷襲後方,來獲得劃江而治的結局。危險大一點的時候,也就只能希望在福建沿海留住一片立足之地了。至於揮師臺灣,主要是希望為自己開闢一片新的根據地。

奈何上島才發現,很多人向他描繪的資源豐富之地,其實非常荒涼。

當時島上有過認為大規模開發的地區,就只有荷蘭人控制的臺南-高雄一帶,和曾經被西班牙人殖民過的雞籠地區。但殖民者的人口很少,所以開發的耕地面積非常有限。並且經濟作為也不普及,木材質量不足以用於建造大海船。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這才讓鄭成功很快就有了以臺灣為跳板,繼續進攻菲律賓的想法。

因為他帶到臺灣的數萬軍隊,都需要吃飯。他頹敗的家族貿易網路,也需要新的基地在南洋發揮作用。但也正是這些需求,反映出鄭氏在當時的財政窘境。同樣也是後來很多人從臺灣逃回福建的原因。

至於鄭成功到底能拿出多少部隊去進攻菲律賓,仔細估算下應該不足1萬。

當初從金門和廈門出兵,越過一個臺灣海峽到澎湖,也只能出動2萬人馬。除去戰死、留下防禦、必要屯田的部隊外,能出動多少剩餘戰力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何況金廈守軍此時也無法再抽調兵力支援,否則就有被清軍端了老家的危險。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至於以馬尼拉為中心的西班牙殖民勢力,相比一個世紀前也強了不少,比起臺灣的荷蘭人也更為根深蒂固。

當初的大海盜林鳳,率領數千人攻入馬尼拉城區,就被人數僅有400的守軍擊潰。一個世紀後,兵力不會有多少增漲的鄭成功,如何應對數目上千的西班牙部隊?

你從鄭家軍在攻打臺灣時,面對歐式城防系統的難堪,就能遇見攻打馬尼拉及其附屬的聖地亞哥要塞時的慘狀。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最後,很多人談到戰爭就喜歡說民心向背問題。

然而很可惜,菲律賓土著一貫是站在西班牙殖民者一邊的。當年的林鳳,就在攻打馬尼拉失敗後,退到了島嶼北部發展。結果就是他和他的人,引起了本地人的極端反感。大量的土人勢力就在次年加入了西班牙人一邊,對林鳳一夥人大開殺戒。

這樣的局面在鄭成功的時代只會更糟。

因為西班牙人總是在其統治區進行天主教傳播和文化扶持運動。你從今天菲律賓人的貨幣稱呼、人名姓氏便可以理解,西班牙統治對他們有多大影響。突然闖入這樣一個世界的鄭成功,將扮演一個徹頭徹尾的入侵者形象。

所以,還好他在1683年去世。否則真的鋌而走險去菲律賓,只怕會是晚節不保。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蘑菇雅說2019-06-16 22:57:03

感謝邀請,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

相信我們很多人都聽過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故事,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鄭成功曾經企圖攻佔菲侓賓呢?

事實上鄭成功曾經意圖進軍菲侓賓,但是很不巧的是鄭成功卻在不久後便死亡了。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為什麼想打呂宋

這實際上除了鄭成功想要獲得更大的地盤之後,還有一個原因是無奈。

在鄭成功拿下臺灣之後發現,當地的實際情況實際上根本沒有那麼好,甚至還有點不容樂觀。當時的臺灣為荷蘭人所佔,但是荷蘭人卻沒有讓它變成一個美好的地方,而是把它當成一個戰略地區,所以此時的臺灣上面並沒有多好,

反而十分落後。根本不足以讓鄭成功在失去廈門和金門的情況下,在這裡安身立命,謀求復明。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下面我們再來談一下鄭成功為什麼最終沒有拿下臺灣

糧食供應不穩定

菲律賓北方的重要島嶼呂宋與臺灣並不毗鄰,阻隔兩地之間的巴士海峽寬約370公里。如果鄭成功的部隊進攻呂宋,甚至想要直取馬尼拉,就需要走很遠的距離。

菲律賓本地的糧產也不豐富,一旦發生圍城,大軍的後勤供給恐怕要從臺灣來運輸

,這樣一來耗費巨大,效率很低,而且以當時的局面來看,這樣運輸是非常不保險的。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本人

鄭成功在準備攻打呂宋之前的去世,讓當時的鄭軍茫然而不知所措

,既要處理鄭成功的身後事,又要交接軍中事物,自然就顧不上對外征戰了。

除此以外還有清軍造成壓力,呂宋當地氣候惡劣等等原因。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以上便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進行進一步討論。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傾聽的蓉兒2018-06-24 17:13:24

當時在菲律賓的華人受到欺壓,前後發生過三次起義都失敗了,在當局的煽動之下,西班牙人、日僑、甚至當地土著都加入了屠殺。

怒不可遏的鄭成功當即致書西班牙總督,要求停止迫害華人,並歸還非法掠奪華人的所得。但事與願違,太看不起人了,鄭成功大怒,於是鄭氏立即著手準備遠征事宜。就在這時天妒英才,在得知手下大將降清,兒子鄭經與自己的小妾私通之後,年僅三十七歲的鄭成功暴病而亡,遠征計劃也隨之擱淺。

但個人認為鄭成功是不會去打菲律賓的。打仗絕非兒戲,不僅需要精良的軍隊,堅強的意志,還需要充足的後勤供給。理想很美好現實很殘忍酷,當時臺灣剛經戰火,百業特興,荷蘭人走時又把耕地毀了,而且臺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士海峽遠遠寬於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臺灣海峽,遠距離長途奔襲也是對後勤的極大考驗

而且,嚴格說來,鄭成功戰西班牙人,也要看在什麼時期。佔臺灣前,忙於與清軍作戰,不可能,佔臺灣後,其實他已經不能有效控制金廈的部署,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他不會英年早逝,他也不敢出兵菲律賓,因為他除了要防著清軍和荷蘭人,還要防著自己在金廈的兒子和部屬。

如果鄭成功不早亡,控制好軍隊,讓他在臺灣站穩腳,在發展到某個時候,也許會去佔領菲律賓。但除非當時的清發生大亂,不然清政府也絕不會讓鄭成功去佔領,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清也會大力發展海軍,也許這樣更好,有對手才有動力,也許就不會近一百的恥辱史。

但歷史沒有如果!

請關注下蓉兒這個喜歡中國歷史喜歡古詩詞歌賦的小女子,謝謝!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蘇綻2019-01-10 17:35:25

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曾經計劃遠征菲律賓,作為抗清的主要基地。不過,由於鄭成功收復臺灣以後,很快就去世了,並沒有來得及實施這個計劃。

公元1661年,對於明朝來說是一個痛苦的時候。這一年,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被迫逃離雲南,流亡緬甸。這一年,南明最後的據點雲南失守,數萬大軍隨晉王李定國退入緬甸。同年,在沿海抗清十幾年的鄭成功,也遭受到清軍的大範圍壓縮,幾無立錐之地。

因此,在1661年的時候,南明的大勢已去,再無回天之力。而作為南明最後的孤膽忠臣,鄭成功不得不開始向臺灣進發,試圖擊敗那裡的荷蘭人,為反清復明找到一塊據點。

經過近一年的激戰,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奪回了臺灣。不過當時的臺灣還是一片荒野,根本無法滿足鄭成功反擊清朝的條件。因此,攻臺以後,鄭成功一直在尋找更為廣闊的出路。他一方面加強屯墾,收服民心,一方面將眼光瞄準了更遠的菲律賓。

當時的菲律賓,雖然已經成為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但是相比較之下,菲律賓也算物阜民豐,人口眾多,且孤懸海外,可以遠離清朝的威脅。此外,菲律賓當時已經有大量的華人,且這些華人與西班牙殖民者的關係也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鄭成功能夠派兵前往菲律賓,經過十數年的經略,自然能夠使之成為反攻清朝的堅實基地。

鄭成功的看法,其實也是當時的一些英雄人物的共同看法。比如李定國在湘桂抗清的時候,就力主儲存廣西的一片基地,一旦南明不保,就選涉重洋,到達南洋再舉抗清義旗。

不過,天妒英才,南明最後的兩個風雲人物鄭成功和李定國,都在1662去世。鄭成功去世的時候僅39歲,其遠征菲律賓的構想還沒有完全形成。在其去世以後,繼任的鄭經自保尚且有一定難度,遠征菲律賓的計劃也就不了了之了。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葦說歷史2019-05-01 14:29:59

1571年,西班牙人攻克呂宋島,菲律賓進入西班牙人全盤統治的時期。在統治初期,西班牙人極力拉攏當地華人,多維開展貿易經濟交往。隨著當地華人的地位逐漸提高,當地華人與西班牙統治者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終釀成1603年著名的菲律賓屠華事件。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此時的明朝正值明神宗統治時期,內憂外患的加劇讓大明王朝無暇菲律賓呂宋島。1639年,華僑再次起義,並堅持近4個月。這一次,西班牙殖民者徹底殺紅了眼,無數華僑平民包括虔誠的天主教徒死於屠殺。

1662年,鄭成功攻下臺灣後,派人向菲律賓總督下書,譴責其殺戮掠奪華僑的罪行,嚴令其改邪歸正。

受到信函的西班牙人不為所動,反而組織了第三次屠華事件……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為此,鄭成功父子先後謀劃了三次從臺灣進軍菲律賓,血洗西班牙人的軍事計劃。只是,這三次僅僅是個計劃。

為何鄭氏父子沒能將計劃執行?如果執行了,鄭氏集團又有幾成勝算?

不得不說,鄭成功的早逝讓攻佔菲律賓的勝算降了半籌。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就在西班牙人菲律賓第三次屠華後,鄭成功開始籌措軍隊與糧餉,計劃第一次攻佔菲律賓。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軍隊尚未集結,糧餉尚未籌備,鄭成功便去世了。因國姓爺的去世,鄭氏集團進攻呂宋島的計劃被無限延期,只能是同西班牙當局多次交涉,收效卻甚微。

鄭經上位後,先後在1670年和1671年兩次準備征討馬尼拉,但因各種因素而未能出兵。如果說第一次計劃沒能執行,是因為鄭成功的去世。那麼第二次和第三次計劃沒能執行,將會是更深層次的因素。

回顧歷史,鄭氏集團絕非天生的野心級戰略集團,他們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是主動的,而是被逼的。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在沒有進入臺灣前,鄭成功的目光一直在大陸的東南沿海地區。1645年,鄭成功連沿海地區都保不住了,只能靠海峽之險固守廈門和金門。1662年收復臺灣,除了光復寶島外,鄭成功從戰略的角度上也是希望得到一個以供發展的根據地。

登島後的鄭成功卻發現,當時的臺灣並非是自己最理想的戰略控制地。雖然資源豐富,但物產卻讓人感動的落淚。尤其是木材,合格合規、能夠供給船隊的都很少。

如果說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屠華是導火索,拿臺灣當跳板,發展菲律賓才是鄭成功欲出兵的真正動因!呂宋島地處交通要地,同時也是西班牙統治者重點發展的地區,物資、建設配套相對完善,這裡才是鄭成功理想之地。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那麼,鄭氏集團要出兵菲律賓,到底能拿出多少兵力?

從金門到收復臺灣,鄭成功的總兵力是2萬。除去屯田、戰死等等因素,在第一次欲血洗菲律賓時,鄭成功能拿得出手的兵力絕對超不過6000人。第二次第三次計劃在鄭經時期,雖然臺灣得到發展,但康熙政權的步步緊逼讓臺灣鄭氏不得不提防,在兵力配置上依然是捉襟見肘。

反觀西班牙殖民者,以馬尼拉為中心,重點發展呂宋島已經有一個世紀了。相對比荷蘭在臺灣的東印度公司,強的不是一半點半,兩者不在一個段位上。而且當時的大明火炮技術已經進入停滯期,想要攻克典型的西歐堡壘,更是難上加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綜合以上因素,鄭氏集團確實想攻佔菲律賓,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歷史需要客觀,歡迎您的關注、評論與轉發!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冰天雪地9162019-06-15 15:50:26

說起鄭成功,我們都知道是我們的民族英雄。收復了臺灣,打敗了荷蘭的殖民者。但是鄭成功當年不但收復了臺灣,還差點收復了現在的菲律賓。要不是他去世比較早的話菲律賓絕對就會被他收復了。

1662年,鄭成功開始攻打臺灣。在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最終打敗了荷蘭殖民者,最終收復了臺灣。之後鄭氏家族開始在臺灣不斷的經營。當時的鄭成功家族不僅僅是統治臺灣這點地方。鄭家最厲害的是他們的海軍,因為他們是海盜出身,所以說海軍還是比較厲害的。當時的鄭家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盜,或者說最大的海上力量。整個東南亞都是鄭家的地盤,所有船隻都必須掛鄭家的旗子才能暢通無阻。也就是憑藉他們強大的海上實力,所以打敗當時的荷蘭也就是小菜一碟。

在鄭成功收復了臺灣之後,有一些來自呂宋島的華人來找鄭成功了,也就是現在的菲律賓。當時西班牙殖民者統治下的菲律賓群島。菲律賓群島上的華僑在西班牙殖民者的統治下,經常被菲律賓土著和西班牙殖民者無辜殺戮。在公元1603年和1639年,西班牙殖民者勾結土著二次屠殺在菲律賓的華僑華商,死亡人數達五萬餘眾。所以這些人非常的痛恨西班牙人。

當時看到鄭成功打敗荷蘭人之後,突然也就找到救星了。於是就聯絡鄭成功,準備裡應外合。

當時的鄭成功也有這些想法,一方面是保護國人不受外人欺負,另一方面臺灣畢竟太小了,需要更大的土地。而且他們佔領呂宋島之後可以以此為跳板進而佔領整個東南亞。不過在準備計劃進攻的時候,當時鄭成功由於身體原因還有其他的家族內部爭鬥的原因,不幸早逝,年僅39歲。假如當年鄭成功沒有去世,可以說憑藉葡萄牙的實力是完全打不過鄭成功的。這樣現在的菲律賓也就會稱為我國的領土。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鄭成功策劃遠征菲律賓重建明朝,為何最終功虧一簣?印度吧小哥2020-03-31 00:21:18

後勤補給問題,福建清廷問題,菲律賓土著與西班牙關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