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包產到戶”有什麼積極作用?一個咕嚕牛2020-07-26 11:26:07

包 產 到戶 積極作用如下:

沒有包 產到戶,農民就不能解決溫 飽問題,國家就沒有後來的發展!”從農村看,家庭聯產承包制度,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 民 公 社 體制。

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勾,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可以將多餘的糧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場,農民手上的現金大增,農村經濟大為好轉。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間,糧食的增幅達到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最高峰。而農民除了需要上繳的公糧外,對種穀物擁有完全的自主權。農民可以選擇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農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農戶更躍升為萬元戶。農村出現了一番新境象。

“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普遍實行,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使傳統農業經濟開始朝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這一重大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中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階段,解決了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今天,在人多地少的中國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家庭承包制仍是必守的政策“底線”。

沒有包產到戶,農民就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國家就沒有後來的發展!”從農村看,家庭聯產承包制度,最終上升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徹底打破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這一重大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中國農業發展越過長期短缺階段,解決了億萬人民的溫飽問題。今天,在人多地少的中國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家庭承包制仍是必守的政策“底線”。

從城市看,最先在農村推行的承包制,後來被普遍移植到企業改革中,直接推動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全國改革態勢。在城鎮化、工業化加速的今天,無論是保障農產品(7。40,0。16,2。21%)供應和市場價格穩定,還是擴大消費,都需要在統籌城鄉發展中穩農富農。

更重要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中國改革確立了一條基本原則,即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把發展生產力和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視為判斷改革成敗的根本標準。

近年來全球糧食危機,中國卻連年豐收。農村學者畢美家感慨地說:“改革30年後,我們再看起源於小崗的家庭承包制改革,會覺得更有現實意義。”

是的,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小崗改革的“起點意義”都不會消失,改革創新的“大包乾”精神永在!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作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鍋飯”的舊體制。而且,隨著承包制的推行,個人付出與收入掛勾,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大增,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可以將多餘的糧食出售,形成了自由市場,農民手上的現金大增,農村經濟大為好轉。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五年間,糧食的增幅達到中共建國以來的最高峰。而農民除了需要上繳的公糧外,對種穀物擁有完全的自主權。農民可以選擇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農民的收入亦因而提升,部分的農戶更躍升為萬元戶。農村出現了一番新境象。“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普遍實行,為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使傳統農業經濟開始朝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

1978年春天,為了抗禦旱災,安徽省不少生產隊也實行了包產到戶,至1979年全省約有10%的生產隊實行了這種生產責任制。

1981年1月,實行包產到戶的生產隊佔中國農村生產隊總數的1%,到同年6月增加到19。9%。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包產到戶逐步演變為包乾到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