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小豬雙雙漫步天下2021-06-25 07:40:48

其實晚清四大名臣和一些官員能力都不弱。只是他們遇上了日暮黃昏的大清朝。自己個人再厲害也沒有啥用!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國史館2018-11-24 18:33:45

榮祿不是庸才。

不僅不是庸才,他還是滿洲親貴中少有的幹才,在自鴉片戰爭開始的晚清七十年裡,只有三個滿洲人達到這個級別,那就是肅順、文祥和榮祿。而這三個人裡,論手腕、城府和與君上的關係,榮祿當屬第一。

如果認真論起來,榮祿屬於滿洲親貴中最頂級的權臣,應該與明珠、傅恆、和珅、穆彰阿、肅順站在同一行列裡。只不過榮祿大器晚成,到了晚年才被重用,以至於給人感覺他好像曇花一現,沒有充分煥發出他的光彩。

總結榮祿一生,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就是呂端大事不糊塗。榮祿一生中宦海浮沉,絕少犯錯誤,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殊為難得。這得益於榮祿的智商和城府,也說明他有大格局,是一個非常稱職的政治家。

但榮祿也不是沒有吃過虧。

光緒元年,他交友不慎,被他的把兄弟翁同龢出賣,被逐出京。那個時候正是他人生得意之秋,慈禧剛剛把他擢升為工部尚書、步軍統領、左都御史,同時還兼著內務府總管大臣,只差一步就進軍機了。但由於翁同龢的出賣,他被貶為西安將軍,而且這一貶就是二十年。

這是榮祿一生中最大的挫折,幾乎斷送了他的前程。但也因此決定了他日後的政治立場,與翁同龢勢不兩立,在戊戌以後成為後黨中堅。

許多傳聞說榮祿的發跡得益於他與慈禧的特殊關係,甚至言之鑿鑿,說他是慈禧的入幕之賓,還有說他們是青梅竹馬,有婚姻之約,這都是無稽之談。

榮祿比慈禧小一歲。慈禧六歲之前,她的父親惠徵還沒有分家,一大家子住在西單的劈柴胡同的祖父家裡,而榮祿家也在附近,於是就有人傳說他們兩家過從甚密,榮祿與慈禧兩小無猜等。其實兩家來往可能,談婚論嫁不可能,因為地位相差懸殊。

慈禧家裡是下五旗的正藍旗,祖父景瑞不過是戶部的員外郎,正五品官員。慈禧六歲那年,道光皇帝追究她的曾祖吉郎阿庫銀虧空一案,事情做的非常損,竟然要求子孫賠補。

道光皇帝是個吹毛求疵的人,有一天心血來潮,陳年舊賬翻出來,發現戶部庫銀虧空上百萬兩,可是又查不出是誰幹的,於是就把經手的人,死了的和沒死的都抓起來,讓他們均攤。吉郎阿過世多年,但他兒子景瑞在,還承襲他的缺份也在戶部當差,就把他關到刑部的伙房裡,讓他分攤四萬兩銀子,揚言拿不出銀子就充軍。全家哭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為了拿不出退賠的銀子愁的要上吊,不得已變賣祖產兄弟分家,祖產不夠抵就分攤借的債。

於是慈禧父親惠徵帶著自己的小家搬到朝內小街的方家園,從此家道中落,吃了上頓沒下頓,領到的俸祿還得先還債。惠徵兩次外放,輾轉山西和安徽,因為手頭拮据,連盤纏都湊不齊,根本沒有能力帶家眷。

而榮祿家則煊赫非凡。榮祿家是蘇完瓜爾佳氏,上三旗的正白旗,祖父是喀什塔爾幫辦大臣塔思哈,父親是涼州鎮總兵長壽,伯父是天津鎮總兵長瑞,而且全都戰死沙場,家裡世襲的爵位多的承襲不過來,榮祿生下來就是騎都尉世襲。

這種人家娶妻可著滿朝文武隨便挑,除非他家人知道日後慈禧孃家會出個太后,否則不可能結親家。實際上也是,榮祿先後兩個老丈人,前一個是御前侍衛熙拉布,是咸豐皇帝在潛邸時的正妻薩克達的親叔叔;後一個是宗室靈桂,鹹同年間的朝中大佬,理學泰斗,李鴻章殿試時的十個閱卷大臣之一,被李鴻章終生奉為座師。

榮祿的仕途首先得益於他的家世。功臣之後,世襲騎都尉,按清制可以以國子監廕生的身份直接入仕。國子監廕生相當於舉人,基本上不耽誤提拔,只不過死後的諡號不能以“文”字開頭,也不能當大學士,不過這方面滿人都不太計較。榮祿以廕生而工部主事,正巧碰到了工部尚書文祥。

文祥也是瓜爾佳氏,是榮祿的本家,不過瓜爾佳是滿族的大姓,到他們相遇時早就八竿子打不著了。那個時候正是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京,咸豐皇帝帶著自己的寵臣逃到了熱河,京中只留下一些爹不親孃不愛的倒黴蛋應付差事,其中為首的就是恭親王奕訢和瓜爾佳文祥。

榮祿那個時候雖然已經升到工部員外郎,但也是一個芝麻綠豆官,熱河根本輪不到他。當時京城很亂,別的人都逃難去了,他膽子大,天天上班。文祥正是他的堂官工部尚書,正愁找不到人用,看到榮祿這麼能幹哪能放過他。

文祥當時向咸豐皇帝提了兩個建議,一個是成立總理衙門,就是外交部,另一個是組建滿人自己的精銳武裝神機營。皇帝當然准奏,於是榮祿就到了新組建的神機營,擔任翼長。這個官職級別不高,但卻非常重要,它決定了榮祿一輩子的職業方向。榮祿從此就開始轉向武職,掌兵權,並且由於醇親王奕譞管了二十多年神機營,榮祿也順理成章地投靠了醇王。

醇王當時雖沒有正式走到前臺,但因與慈禧是姻親,所以很有勢力。榮祿因此而成為總管內務府大臣,步軍統領。內務府大臣是個肥缺,等於是所有的皇家工程發包權都在他手裡,還天天能與太后見面。

步軍統領就是老百姓口裡的九門提督,在清朝是個很拉風的職位,因為它除了兵權之外還兼著三軍儀仗隊隊長的職務,就連漢光武帝都說做官當做執金吾,所以榮祿就成了人人羨慕嫉妒恨的物件了。

也就在這個時期,傳出了他與慈禧太后的緋聞。榮祿那時年輕,是個大帥哥,個頭很高,身姿挺拔,玉樹臨風,又兼一條瀏亮的嗓子,所以清廷的祝嘏常常由榮祿主持,迷倒一大片少女少婦。尤其是同治十一年九月的小皇帝大婚,榮祿作為三軍儀仗隊隊長和贊禮官,萬眾矚目之下,出盡了風頭,成為京城裡最耀眼的明星。

榮祿擔任的內務府大臣一職是可以單獨面見太后的,太后也常常就朝政徵求他的意見,所以他往往一言決大臣的出處和生死,讓他的政敵惴惴不安。這個時候就有人不懷好意地揣測他與太后如何如何,流言四起,只是不敢讓太后知道而已,最極端的說法是他成了慈禧的入幕之賓,甚至導致慈禧懷孕打胎。

慈禧疑似打胎的事件發生在光緒六年,慈禧因骨蒸而大病一場,甚至不能視朝,朝命各省督撫推薦名醫,先後有李鴻章推薦的薛福臣、曾國荃推薦的汪守正等人進京為慈禧診脈。骨蒸是當時太醫院的御醫給慈禧診脈的脈案,薛福臣和汪守正沒有徹底推翻這個診斷。慈禧當時的病症實際上是大規模經血不調,民間俗稱崩漏,與骨蒸很接近,經歷那麼多名醫診斷是無法隱瞞的,肯定不是小產。

而早在光緒三年榮祿就因為寶鋆和沈桂芬的排擠而外放為西安將軍了,清廷規定外官不奉詔是不能擅自回京的,尤其是西安將軍這個職位,位置非常重要,幾乎與陝甘總督同尊,那些年陝甘鬧回亂,榮祿忙得不亦樂乎。如果慈禧懷胎是因為榮祿,絕不會等三年之後再打胎。再說如果榮祿真的上了慈禧的床,慈禧怎麼捨得讓他遠走西安?

榮祿這一走就是十幾年,不過是金子總是要發光的。光緒二十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時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榮祿奉詔進京祝嘏,慈禧太后將他留在京城裡。從此,榮祿一步登天,成為朝中重臣。他本來就是一品大員,現在回到朝堂,大用是順理成章的事。於是榮祿先是官復原職,步軍統領九門提督,再接替戰敗的李鴻章任直隸總督,繼而首席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成為真宰輔,開始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篇章。

慈禧晚年做了許多昏聵的事,加上她身邊除了榮祿之外實在找不出什麼能入眼的人物,許多人就把榮祿列為頑固派和保守派,這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從政治派別劃分,榮祿是屬於後黨核心,但並不代表他的政治主張是落後和保守的。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榮祿的高明之處,當然這種高明只是對他個人的際遇而言,並不是對國家和民族有什麼好處。

榮祿當國的時代非常特殊,是清廷即將滅亡的重要時刻,幾乎所有導致清廷垮臺的重大事件都在這一段發生,計有中日甲午戰爭、戊戌變法、乙亥建儲、庚子之亂等。作為樞庭的決策者和事件的親歷者,榮祿幾乎每一次都處在波詭雲譎的矛盾中心。常人在那種情況下,連活下來的可能性都很小,但榮祿卻做到了全身而退。

榮祿當國9年,與他同時代的重臣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和袁世凱。但這些人都在地方上擔任督撫,除了袁世凱以外都遠離京城,而慈禧則被一群滿洲親貴包圍著,恰巧這些人是一群宵小之輩。榮祿與他們周旋,實際上是孤軍奮戰,力不能支。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這樣的環境中能保持一份清醒,就連慈禧太后最瘋狂的時刻,他也沒有同流合汙。

與李鴻章等漢大臣的家國情懷不同,榮祿做事,以慈禧太后的馬首是瞻。他的政治主張與朝中那些頑固的保守派完全不一樣,反而與李鴻章他們相差無幾。但由於他只一味維護慈禧,慈禧交辦的事,哪怕他不贊同也不打折扣去執行。這是榮祿與李鴻章他們最大的區別,因此也影響了後世對他的評價。

榮祿是有清一代最頂級的政治家,有出色的能力和遠見卓識,但囿於他把對慈禧個人的忠誠置於國家和民族利益之上,這是他的侷限。也正因為如此,他是滿朝文武中最得慈禧信任的人,沒有之一。榮祿對慈禧的忠誠是經歷無數風雨考驗的,任何人挑撥離間都不管用,他們君臣在朝堂上的默契,無人能出其右。

按照晚清的政治立場劃分,榮祿與李鴻章屬於後黨,與翁同龢、康梁為首的帝黨勢不兩立。但榮祿與李鴻章立場雖然一致,情懷卻有所區別。與李鴻章比,榮祿缺乏的是士大夫情懷和家國觀念,他把自己當成了愛新覺羅的家臣。這一點,與他的前輩明珠、和珅很像,所不同的是,榮祿不貪,他的操守不錯。

除了戊戌變法之外,榮祿在當國期間的表現可圈可點。即便是戊戌變法,榮祿的選擇也不見得錯。與其任由一個少不更事的小少爺胡鬧還不如老夫人直接出馬穩當一些。更何況從他自己的角度考慮,如果當時不果斷出手,康梁他們肯定會要了他的腦袋。

甲午戰敗,光緒皇帝的師傅、首席軍機大臣翁同龢公報私仇,極力主張殺李鴻章。翁同龢的弟子和黨羽眾多,又多在朝,所以頗有聲勢。另一方面,站在慈禧一邊的頑固派崇琦和徐桐等人也跟著鼓譟。一時間,李鴻章頭顱不保。榮祿則非常冷靜,他堅定地支援李鴻章,認為甲午之敗是非戰之罪,反而翁同龢和光緒皇帝要負上許多責任。他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極力說服慈禧。當然,慈禧也不糊塗。但她當時需要臺階,需要有人給她鋪墊。後來慈禧不僅保了李鴻章,還順手把翁同龢攆回老家去了。

從那以後榮祿的仕途就是步步驚心,走錯一步就是深淵,萬劫不復。乙亥年,載漪和剛毅他們攪在一起,想廢掉光緒皇帝,慈禧太后心動不已,幾乎是榮祿一個人力挽狂瀾,將廢立改為建儲,救了光緒皇帝的小命。

當時同治皇帝的老丈人崇琦和大學士徐桐兩人聯名起草了廢光緒立溥雋的摺子,當面遞給慈禧太后。慈禧認為此事必須過榮祿這一關,否則很可能辦不下去,就讓兩人到榮祿家與榮祿商量。榮祿知道兩人來意,先不接他們的奏摺,而是推脫拉肚子退到內堂與幕僚商議,商議停當以後立即進宮面見慈禧,一見慈禧就嚎啕大哭,終於勸到慈禧暫緩廢立。回到家假裝剛從茅房裡出來,拿過兩人的摺子還沒看就扔到了火盆裡燒了。嘴裡還說,這種大逆不道的摺子我可不敢看。兩個老傢伙眼看著榮祿把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上,氣的渾身發抖,又奈何不了他。

庚子之亂是榮祿仕途的終點,也是最考驗他智商和手腕的人生大考。

庚子之亂前,榮祿已經與權傾朝野載漪和毓賢之流勢不兩立了。據說有一次在軍機值廬,軍機大臣剛毅當著榮祿的面長嘆一聲說,什麼時候我才能壓過你出頭啊?榮祿毫不客氣懟回去,那好辦,你直接向太后請旨殺了榮某人就是。不過你別殺不了我反而被我殺了!載漪其實早就對榮祿動了殺心,奈何榮祿聖眷隆得不能再隆。榮祿對慈禧的忠心是經歷了無數風雨考驗的,再多的讒言也動搖不了太后的心。

榮祿那時正經歷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一方面,太后要與洋人開戰,要調兵遣將。而當時京畿的武衛軍就掌握在他手裡。另一方面武衛軍並非鐵板一塊,董福祥的甘軍根本就不聽他的,而他還不敢讓太后知道。最後還是甘軍惹了大麻煩,無故殺了德國公使克林德。戰後,他差點因此而被列為罪魁禍首。

當時太后命令他調克虜伯大炮轟炸東交民巷的大使館,榮祿十分為難:給大炮,日後肯定逃不過追究。不給,慈禧這一關過不去。他只好糊里糊塗地吩咐下去。日後的山東督軍張懷之那時還只是武衛中軍的一個炮兵管帶,上榮祿家裡要榮祿手諭,說是開炮肯定轟垮東交民巷的所有使館,但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榮祿與張懷之磨了許久,最後不得不說,要手諭肯定沒有,但炮還是要開。張懷之問,死了人怎麼辦?榮祿說我不管,反正只要宮裡聽得見就行。張懷之心領神會,炮聲隆隆一整夜,炮彈一顆也沒有打到大使館,全部越過大使館傾瀉到東面的翰林院了。有清一代,大清自己炮轟翰林院,大清國還有個不垮嗎?

與此同時,榮祿積極與地方督撫協商東南互保,最後由兩江總督劉坤一牽頭,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參與,與列強達成協議,北京的宣戰與他們無關,他們保持中立。這為戰後辛丑條約的談判贏得不少主動。

庚子之亂前後,榮祿表面上看是失勢了。由於載漪和載瀾兄弟孤注一擲,喪心病狂,掌控了清廷的所有權力,軍機處被他們架空了。其實榮祿的失勢是慈禧與榮祿故意為之,兩人唱雙簧給外人看的。為的就是一旦事敗,榮祿有脫身的餘地。果然不出所料,最後八國聯軍與李鴻章的談判中,榮祿以不知情和被奪權而得以脫罪。不過經此一難,榮祿也油盡燈枯了。

榮祿死前,慈禧曾親臨榮祿家裡。據記載,慈禧到臣下的家中為大臣送行,50年裡一共只有三次,另外兩次分別是恭親王奕訢和醇親王奕譞,那兩位是親王,其中之一還是光緒皇帝的親爹。而榮祿僅僅只是一個臣子,榮祿是朝中大臣裡獲此殊榮的唯一,可見榮祿在慈禧心中的分量。

慈禧那時可謂苦不堪言,榮祿一死,滿洲親貴中,她再也沒有可依賴的人了。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清水空流2020-11-17 11:16:51

榮祿不是庸才,榮祿是一個極為狡猾的政治人物,他是慈禧的心腹不假,但他絕非一味盲從從慈禧。慈禧與榮祿的關係很“默契”。應該說,《走向共和》裡面描寫的榮祿還是很貼合實際的。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1836年4月6日—1903年4月11日),字仲華,瓜爾佳氏, 滿洲正白旗人,晚清第一重臣。

榮祿出身於不得低,屬於世代軍官家庭,在仕途也算順風順水,一直做到了工部尚書,但由於政治上的幼稚,遭到軍機大臣沈桂芬的“陷害”出任西安將軍三年。這三年磨練了榮祿的性格,讓他蛻變成一個冷酷無情的政客,他變得鐵血無情,後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睞,留京任步軍統領,總理衙門大臣,兵部尚書。

辛酉政變後,官至總管內務府大臣,加太子太保,一等男爵。轉文華殿大學士。在光緒一朝,成為慈禧第一重臣和朝臣,以至於後來都說慈禧與榮祿有染,在光緒二十九年三月,榮祿因病在北京去世,時年六十八歲。贈太傅,諡文忠,晉一等男爵。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在政治上榮祿分為兩個階段,以西安將軍為界,在此之前,榮祿熱情,有能力,也可以說是一個普通的滿人軍官依仗祖蔭而升遷,榮祿真正發達是在從西安將軍回朝以後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

58歲的榮祿二次回京。此時榮祿謹小慎微,政治上敏銳的洞察力讓他看出恭親王奕訢不是慈禧的對手,因此政治的天平讓他倒向慈禧

,就此他成為後黨的中堅力量和骨幹。榮祿政治上絕不保守,反而很開明,他支援李鴻章,也看不上和厭惡和剛毅徐桐這樣的頑固派。當然也反對康有為等人激進派,你可以把榮祿的行為叫牆頭草,也可以說成是溫和派。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這其中最難得是,慈禧對榮祿的信任始終不倒,這是很難得一件事情,一般人都做不到,李鴻章,張之洞,瞿鴻機等人是重臣,但不是寵臣,而榮祿既是寵臣,也是重臣

,得到慈禧的完全信任,掌握全國軍權,榮祿一直在揣摩大清帝國實際統治者慈禧的想法,在不斷變化風雲變幻的政局中縱橫捭闔。以確保自己的絕對安全。而後來的袁世凱在榮祿面前更是不敢造次,在滿清庚子之變這中和之後兩年,滿清沒亡國,而且能夠維持下去,這與榮祿的作用 分不開的。

榮祿的能力不亞於李鴻章與張之洞。榮祿支援李鴻章,但也不反對翁同龢,榮祿與翁同龢是關係不錯,庚子國變慈禧想殺翁同龢,榮祿跪下求的情,才沒有殺。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比慈禧小一歲。而榮綠髮跡是在1894年後。58歲的榮祿得以重用

,應該是慈禧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在任何問題上,榮祿首先維護的就是慈禧的利益。在八國聯軍的問題上,榮綠是行為只能用欺上瞞下來形容,這也是他為何逃脫了西方國家的“審判”的原因,東南互保也有賴於他。榮祿對袁世凱看的也很透:

吾在尚能駕馭,然他終將有出頭之日

”。可見,榮祿在世時,

憑介自己敏銳的政治嗅覺,已經看出袁世凱日後也許會成為晚清的威脅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從各個方面來看,榮祿圓滑,心裡啥都明白,但出於個人安全的考慮,又不得不違心辦事。只能說榮祿是個狡猾的政客。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莫山主說青史2019-04-28 14:34:34

什麼是庸才?碌碌無為者,平庸而無任何出彩之處。榮祿死後百姓額手稱慶,甚至說“恨其死之遲耳“,這樣被人民所痛恨的人怎麼可能平庸!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死於1903年4月,據說慈禧比死了丈夫還要悲痛,可想榮祿一生所得寵幸。但是民間態度恰好相反,對他的死報以一片歡呼。榮祿死的年代,正是賣官蔚然成風,官場極度黑暗時刻。

1901年《整合報》一篇社論疾呼:“中國吏治之壞,至今已達極點矣!”

像著名諷刺小說《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所記錄並非虛假,而是來自真實案例,不少人物都是有名有姓。榮祿作為“首席大臣”當要為黑暗的官場買單,這時死去,人民直呼“大快人心”並不奇怪,然而真實的榮祿是什麼樣的呢?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至少榮祿有把握機遇的能力,擁護慈禧發動政變,元老功臣備受器重。

同治元年(1861),咸豐駕崩後,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搶來輔政大臣肅順等人手中的清朝最高統治權。雖說慈禧母憑子貴,畢竟根基尚淺,只能依仗奕訢等皇親國戚,榮祿就是其中之一。

榮祿字仲華,瓜爾佳氏,滿洲正白旗人,生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於一個被朝廷大加褒揚的“忠義”之家,祖、父輩的“忠義”業績,為榮祿敲開躋身權貴的大門。但是咸豐九年榮祿晉升戶部銀庫員外郎,上任不久就開始貪汙,差點被肅順斬殺。之後的辛酉政變給他提供一次復出良機。

這時他不失時機的攀附上正當紅的醇親王奕譞,在此後十年,由捐納的候補道升為總管內務府大臣。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薨誓後,榮祿奉慈禧之命將皇位繼承人醇親王之子載湉請入宮中。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還原榮祿,他並未反對過戊戌變法。

在馬忠文所著《榮祿與晚清政局》一書中

,詳細描述榮祿一生,他經歷戊戌變法、己亥建儲、庚子事變、清末新政等重大歷史事件,在其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就其中的戊戌變法而言,其實榮祿並未反對,只是不贊成康梁變法而已,遵循著另一條變法途徑。

把榮祿歸入反動頑固派陣營,認為他是舊黨裡反對維新變法的元兇其實並不客觀。

榮祿所提倡的變法中,有很大一部分心思是放在軍事上的,畢竟榮祿先後擔任過神機營翼長、總兵、步軍統領、將軍、兵部尚書等職,參加指揮過作戰。他主張改練洋操,統一製造槍炮,以及裁撤兵丁等有關改善陸軍的舉措,同時他對中國海軍力量之落後也深深擔憂。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戊戌變法後,榮祿因發動政變之功,領班軍機,節制北洋海陸各軍兼統武衛五軍,權傾朝野,為清朝絕無僅有。是此榮祿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不然這麼重要的大清國樞紐職位,慈禧就算再徇私舞弊也要為自己考慮考慮啊,國破家何在?

歡迎大家關注“莫山主侃歷史”,每日更新,為您提供最專業、營養的知識問答。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淡墨青史2019-04-01 20:54:29

可以很確切的說榮祿不是庸才,能得到慈禧專寵的人分為兩類:一、朝中重臣,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二、會溜鬚拍馬的人(也就是現在所言的情商高),安德海、李蓮英等太監。而榮祿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人。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祖上是保衛皇家的侍衛,隨著八旗子弟的戰力不斷減弱,榮祿的祖輩卻脫穎而出,爺爺死在了平叛的戰場上,父親、叔叔死在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因此有了這些殊榮,榮祿成功的獲得朝廷的厚待。只可惜榮祿不爭氣,貪汙腐敗被抓起來了,家中就這一棵獨苗,散盡家財才把榮祿救了出來。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被就出來的榮祿收斂了幾年,後來適逢晚清局勢動盪。在甲午戰爭這年,恭親王出辦軍務,榮祿借進京為慈禧太后祝壽的機會,鑽營到恭親王身邊,得到了恭親王的信賴。甲午戰後他推薦袁世凱練新軍時,已經當上了兵部尚書。他這時已遠比從前老練,善於看準關節,特別肯在總管太監李蓮英跟前花銀子,因此漸漸改變了慈禧太后對他的印象。

為了討好慈禧,他還動用了自己的妻子。每次進宮都帶著妻子面見慈禧,然後自己抽身離開,只留妻子和慈禧二人獨處聊天,加上李蓮英這個“好朋友”幫襯著,一時間慈禧對榮祿一家子好感倍增。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在後來光緒帝的維新變法中,他充當間諜身份,時不時去探探光緒的口風,然後如實的告訴慈禧太后,就連袁世凱這顆一手提拔上來在關鍵時刻也倒向了慈禧,因此慈禧對榮祿的信任就不言而喻了。

到了最後,慈禧運籌帷幄將榮祿的女兒嫁給了溥儀的父親載灃,透過這種政治聯姻,來牢牢掌控她死後大清的命運。因此與其說榮祿深得慈禧的專寵,倒不如說榮祿對於慈禧利用價值極高罷了。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作者:安夏丨歷史君,原創不易,關注不迷路喲!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曉東筆談2021-01-05 17:18:09

榮祿是清朝最後一位滿人大佬,絕非庸庸無能之輩。

最巔峰的時候,榮祿及門生、故人佔據了大清權力的半壁江山:

榮祿在滿人和漢人兩邊都呼風喚雨,很是吃得開: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無論是

袁世凱、陳夔龍、瞿鴻禨等漢人實力派;還是端方、榮慶、鐵良等滿人中的新貴,都是榮祿的心腹

,而且個個大權在握,在中央和地方都執掌權柄:

其中,

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陳夔龍任河南巡撫,端方任兩江方總督;在地方說一不二;

瞿鴻禨任職軍機處;榮慶執掌刑部,鐵良掌控戶部,並統領全國練兵事宜;在中央也是實權在握。

不僅如此,即使是在榮祿身後,家族繼續延續輝煌:

末代皇帝溥儀,正是榮祿的外孫。

榮祿的一生也是幾起幾落、跌宕起伏。

其實,榮祿的出身在遍地皇親國戚的滿人上層官僚裡,也不算是很好。

榮祿祖上世代從軍,積累軍功無數,這才給榮祿提供了進入上層的機會,但也付出了祖父、父親以及眾多親人戰死沙場的代價。

與很多著名歷史人物一樣,榮祿青年時期也是熱血青年,有稜有角。

榮祿的第一個政敵是肅順。

肅順是咸豐時期的重臣,深得咸豐信任,飛揚跋扈,在朝廷中無人不懼怕。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有一次,肅順聽說榮祿最近新得到了一匹西域的寶馬,就向榮祿要求把寶馬先給他,榮祿看不慣肅順平日的所作所為,沒有答應肅順的要求,與肅順結下了樑子。

後來,肅順在一次工作會議上,公報私仇,抓住榮祿的一個小問題不放,當眾嚴厲斥責榮祿,榮祿也知道肅順是故意找他的茬,但堅決不肯向肅順低頭,會後就遞交了辭呈。

從此,二人就水火不容。

咸豐帝死後,慈禧與恭親王奕訢聯合發動“辛酉政變”,

榮祿加入了慈禧一方,推翻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八大臣”的統治,肅順也被斬首。

榮祿也報了一箭之仇。

此後,榮祿取得了慈禧的信任,在仕途上開始飛黃騰達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不到40歲,榮祿就已經擔任了

工部尚書、步軍統領和總管內務府

3大位高權重的職務。

然而,

慈禧對榮祿是“左右蘿蔔右手大棍”

,她也忌憚榮祿勢力做大,於是藉故免去了榮祿的重要職務,整整晾了15年,並打發到西安出任西安將軍,遠離了權力核心。

這一晾,榮祿也看清了世間百態,他也不再是那個鋒芒畢露、凡是據理力爭的青年,變得圓滑。

而正是這種圓滑,加之自身的實力,榮祿東山再起。

轉眼時間到了1895年,慈禧再次任命榮祿擔任步軍統領,並

在慈禧絞殺“戊戌變法”中立下頭功,再次取得慈禧的信任。

康有為、梁啟超

等人

“戊戌變法”

如火如荼之際,榮祿十分清楚,作為大清實際掌權者的慈禧對此持反對態度。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於是他迅速投靠慈禧陣營,並獻計,借閱兵的機會,調動大軍一舉圍捕康有為、梁啟超等改革派,從而撲滅變法的熊熊大火。

榮祿的計策被慈禧採納,並以此擒拿住了變法骨幹分子,再次鞏固了慈禧的地位。

經過這一次事件,慈禧重新重用榮祿。

榮祿東山再起後,吸取了15年前的教訓,開始充實自己的隊伍。

他先後提拔了

瞿鴻禨、陳夔龍

等人,並保舉

袁世凱

赴天津小站練兵;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還注重結交滿清中的後起之秀,如

鐵良

等人,後來都成為他的心腹。

很快,在朝廷中形成了以榮祿為首的集團。

可惜,正當榮祿要在此大展拳腳的時候,卻染上了疾病,久治不愈後身亡。

假設榮祿能繼續掌權,依託他的力量,為搖搖欲墜的大清再續命數十年也未可知,他也有可能成為與曾國藩一樣的國之棟樑。

而榮祿一死,對清朝產生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

昔日攏聚在其周圍的心腹,群龍無首,再沒有人可以壓得住他們,於是相互之間勾心鬥角,分崩離析。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袁世凱更是自立山頭,成為北洋軍閥的領袖,不僅在清末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更是逼迫清帝退位,結束了清朝的統治。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來今雨軒396558582018-11-24 22:37:32

瓜爾佳。榮祿,上三旗正白旗人。榮祿的祖上大多是侍衛,真正的“侍衛世家”。在道光年間,榮祿的爺爺奉命出征為朝廷平叛,戰死。到了咸豐年間,榮祿的父親(長壽)和伯伯(長瑞)在圍剿太平軍時同一日戰死,為了表揚榮祿家族的忠烈,當時的咸豐皇帝還特意為榮祿一家賜修“雙忠祠”。

作為忠烈之後,也作為八旗子弟,榮祿是不需要考科舉而可以直接當官的。16歲時,榮祿出任六品工部主事,21歲出任工部員外郎(相當於副司長,從五品),應該也算少年得志了。有關滿族姓氏的知識告訴我們,瓜爾佳氏是滿族八大貴族姓氏之首,入關前的滿人習慣把地名當作姓氏,“瓜爾佳”就是其中之一。後來挑選漢姓時,瓜爾佳氏的人終於挑了一個可以讓他們揚眉吐氣的姓,即:關姓。當時滿人公認關羽是漢人第一英雄(打江山時一直在看《三國演義》),能得到偶像的姓,說明“瓜爾佳”姓氏在滿人中是十分顯赫的。

在咸豐和慈禧來看,榮祿的出身卻是“非常之好”的,侍衛世家嘛,說明這戶人家對皇上的忠誠可靠是有傳統的。和所有專制王朝最高統治者一樣,咸豐和慈禧最看重的,並不是一個人的能力,也不是一個人的出身,而是忠誠。有了最高領導的看重,榮祿的仕途從此真正稱得上一飛沖天了。在1878年(43歲)以前,榮祿先後擔任過內務府總管大臣、九門提督、工部尚書等職,終於可以和當年羞辱他的都統平級了。然而也正是從這一年起,榮祿倒黴的日子也到來了。此時的榮祿有點飄飄然,在與以軍機大臣沈桂芬為首的另一個小圈子搞權力鬥爭中,榮祿一腳踏空,徹底落敗,他隨即被逐出權力中心,被降級、免職,一蹶不振長達13年!

他原本以為憑著自己侍衛世家、忠誠世家的美名,憑著對慈禧的忠心耿耿,慈禧一定會站在他那邊的。然而榮祿想的太天真了,慈禧雖然看重“忠誠”,但當她發現別的大臣還有對她更大更有利的“忠誠”之時,你的“忠誠”就不值多少錢了。榮祿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出路,仔細考慮之下,榮祿發現自己的出路其實還是隻有一個,那就是時刻注意向慈禧“盡忠”。1891年榮祿任西安將軍,從一品。1894年7月,甲午戰爭爆發,朝廷需要武將,榮祿終於回到了北京這個權力中心,擔任曾經擔任過的職務九門提督。1895年,九門提督榮祿兼任兵部尚書。1898年6月15日,戊戌變法開始的第四天,榮祿奉慈禧之命成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縱觀榮祿一生,從鎮壓戊戌變法、組建武衛軍,到節制舉薦董福祥和袁世凱的小站練兵。從帝后兩黨的鬥爭中到皇帝廢立之爭中,不難看出榮祿絕不是庸人之輩,而是具有老練的政治敏銳性,表面上的榮祿沉默寡言,八面玲瓏、為人正統,而實際上的榮祿深沉圓滑、善工心計、見風使舵、內心敏感、官氣橫秋。原來的“侍衛世家的銳氣早已全無,而成為了一個深不可測的官場機器,一個奸滑多忌的官場冷血高手!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歷史哨聲2019-04-13 21:07:05

榮祿並非庸才更為保守 而是漸進改革者

慈禧太后寵信榮祿原因很簡單——榮祿一是滿人二辦事能力強。

《清史稿》中關於慈禧和榮祿的關係記錄有:

1、在同治帝去世、光緒帝即位時,就要求恭親王公佈一旦光緒帝生育兒子就必須過繼一個給同治帝作為後裔的明詔;

2、光緒元年,榮祿以步兵統領、總管內務府大臣身份,拒絕慈禧想要自己挑選太監的要求,因此得罪慈禧,後因寶鋆、沈桂芬等的彈劾,被慈禧解職,出任西安將軍;

3、辛酉政變後,慈禧立端王載漪子溥俊為太子,榮祿建議不稱太子只稱大阿哥;

4、義和團鬧北京時,榮祿進宮勸諫慈禧,被慈禧厲聲責罵;慈禧逃到西安時,榮祿要求去西安,但被慈禧拒絕 ,命為留京辦事大臣,但不久就被慈禧召到西安。

從上面可以看出,

榮祿和慈禧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二人的關係也鬧翻過:拒絕慈禧自己挑選太監的要求、諫議慈禧鎮壓義和團而維持和西方國家關係,在這兩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榮祿對慈禧太后並非是完全無原則的支援。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1902年袁世凱率領的武衛軍護衛慈禧太后回紫禁城

漸進改革者榮祿

歷史教科書都是把榮祿定位為反對改革的保守黨,但這是錯誤的:

1、早在光緒帝任命林旭四人為軍機章京時,榮祿就致信林旭,主張變法要以補偏革弊為主、不在於遇事紛更;

2、辛酉政變後,榮祿在給伊藤博文的信中就認為:大清應以整軍豐財求自強:

“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弱而仁痿痺,輔以善藥,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

——這段話充分表達了榮祿的漸進改革者立場。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榮祿

榮祿的功績:

1、推薦袁世凱訓練新建陸軍,形成了北洋軍;

2、組建大清第一支現代化軍事編制軍隊:由西方軍事顧問訓練、包括步兵、騎兵、炮兵的武衛軍。

武衛軍構成:

右軍袁世凱新建陸軍,採用日式訓練,最強;

前軍聶士成軍,採用德式訓練,裝備毛瑟槍和馬克沁機槍,次強;

後軍董福祥伊斯蘭勇士軍,西方人稱呼為“一萬個伊斯蘭暴民”,俗稱甘軍;

左軍宋慶毅軍,裝備毛瑟槍和馬克沁機槍;

中軍榮祿軍,榮祿招募的滿州旗人組成。

武衛軍在和八國聯軍作戰時:前軍聶士成軍、後軍董福祥軍、中軍榮祿軍在和八國聯軍作戰時,傷亡慘重,在辛丑條約後被勒令解散;左軍宋慶軍雖然也參戰,但還能保留一萬多人;只有袁世凱的右軍在山東鎮壓義和團,沒有參加和八國聯軍作戰,得以完整保留。

如果袁世凱的北洋軍在1900年和八國聯軍作戰,袁世凱基本上沒有機會在清末弄倒溥儀。

想象一下,如果榮祿的武衛軍在辛丑條約之後仍得以保留,清帝遜位就不會發生——當時清帝只有袁世凱的北洋軍,武衛軍的其他四軍都已不存在,實在沒有依靠,才不得不宣佈退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援才是動力!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我沒忘記home2019-04-30 20:33:13

清末的兩大實權人物,即李鴻章和榮祿死後都諡“文忠”,但他們的名聲似乎都不太好,相信許多人對李鴻章有相當深的瞭解,但對榮祿瞭解的不是太多。我們對榮祿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在教科書中從戊戌政變到義和團事件中所認識的,他的一句“祖宗之法不可變”更是成為頑固派反對維新變法的根本理由。那榮祿到底是庸才嗎?他又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信任呢?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附圖,榮祿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榮祿其人

榮祿出身滿洲正白旗世家,以難廕起家,透過結納醇親王奕譞、軍機大臣李鴻章等人進入權力中樞,在擔任內務府大臣期間取得兩宮太后信任。榮祿在光緒初年權傾一時,隨後經歷了甲午戰爭、戊戌政變、己亥建儲、義和團運動、庚子新政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榮祿作為近代史上發揮過顯著作用的清朝重臣,從甲午戰爭後到庚子事件前後,他主導編練新軍,統領武衛五軍,以大學士管理部務,位居首席軍機大臣,權傾一時。

他以滿洲利益為出發點,調節

滿漢矛盾、中央與地方紛爭,但是作為慈禧最忠實的擁護者又反對激進的維新變法。

因此這

是一位十分複雜的歷史人物,稱讚者稱他堪與同治中興名臣“相酹”,而詆譭者視其為國家“罪人”。

維新變法與戊戌政變

榮祿早年主要投身於神機營練兵和陵差活動,基本上服務於宮廷事務,期間還因為得罪醇親王奕與軍機大臣寶鋆、沈桂芬被免職。光緒十三年復出後,仍然側重旗人事務,但是甲午戰爭的爆發改變了榮祿的命運。

一方面,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

許多愛國志士也

開始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們認為

不進行根本性的制度變革就沒有根本出路,因此強烈要求變法圖強。

另一方面,甲午戰爭後

漢人勢力都受到嚴重削弱,

李鴻章、孫毓汶、徐用儀、翁同龢、汪鳴鑾等官員在戰後或開缺、或投閒、或遭到慈禧猜忌;而榮祿、剛毅、徐桐、崇禮等滿洲權貴的勢力快速增強。

榮祿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深入到滿清權力核心的。在晚清的變法過程中,榮祿是“後黨”、“頑固派”的核心人物,但這並不意味著反對一切變革

,因此以

練兵、開礦、修路、興辦學堂

為核心的實政改革在戊戌政變後仍然得以進行。

陳寅恪曾說過“當時之言變法者,蓋有不同之二源,未可混一論之也”,“至南海康先生治今文公羊之學,附會孔子改制以言變法。其與歷驗世務欲借鏡西國以變神州舊法者,本自不同”。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新將軍權收歸中央。

咸豐末年湘軍、淮軍相繼興起後漢人地方督撫得以控制軍權,

甲午戰爭後

滿洲貴族開始加強集權

,榮祿透過督辦軍務處編練新軍。從胡燏棻定武軍易帥、袁世凱小站練兵,到榮祿出督直隸、統領北洋各軍,再到建立武衛軍,榮祿始終將軍權控制在手中。但八國聯軍使得榮祿的武衛軍遭到慘敗,只有袁世凱的武衛右軍得以完整儲存,這也是袁世凱以後主導朝政的資本。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附圖,北洋首領袁世凱

維新變法期間,康、梁等思想家希望中國能快速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因此需要進行根本變革。但榮祿身為滿洲統治階層中的一員,其首要目的是維護滿洲貴族的利益,如此激進的變法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

戊戌政變後榮祿在給伊藤博文的信件中寫到中國“積習相仍,驟難移易。譬之起虛弱而仁痿痺,輔以善藥,效雖緩而有功;投以猛劑,病未除而增劇”。

危局中的替補裱糊匠

維新變法失敗之後中國又出現“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

慈禧

對義和團是撫還是剿猶豫不定,而滿洲權貴藉機

支援

義和團來打擊光緒帝、漢人大臣勢力以及洋人。

晚清翰林院編修惲毓鼎曾指出:“載漪又急欲其子得天位,計非藉兵力懾使臣,固難得志也。適義和拳起,詭言能避火器,以仇教為名,載漪等遂利用之,以發大難。故廷臣據理力爭,謂邪術不足信,兵端未可開,皆隔靴搔癢之談也。

甲午之喪師,戊戌之變政,己亥之建儲,庚子之義和團,名雖四事,實一貫相生,必知此而後可論十年之朝局

榮祿在這過程中察言觀色,首鼠兩端,他雖曾上疏認為:“遇有拳會,分別良莠,禁諭兼施……殲除首要,解散脅從……則匪徒之技窮,洋人之口塞,我辦我匪,彼兵亦可不來。”但當慈禧下定決心支援義和團打擊列強勢力後,便唯慈禧馬首是瞻。

榮祿是庸才嗎?他為什麼能得到慈禧的專寵?

附圖,義和團

在義和團運動期間,榮在不危害自身政治地位的基礎上嘗試補救措施,免得將來“求城下之盟而不可得”。1900年五月十七日,在極端守舊派徐桐、端王、剛毅一派支援下,慈禧命軍機大臣剛毅前往北京南郊視察義和團團民武裝,並予以“宣慰”。此後,八國聯軍正式攻擊天津。

榮祿

不顧幕僚反對將

洋人開出的四條議和條件

送達慈禧面前

,包括“天下兵馬錢糧歸其掌管、佛爺用洋兵保護”等。榮祿希望使慈禧轉向緩和措施,但這反而

堅定了

慈禧開戰的決心。慈禧指示說:“就是要送天下,亦打一仗再送!”而八旗貴族“各懷心意,從中有犯渾不懂事理,皆以上意為順”。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曾經的滿洲

主戰貴族被圈禁,權臣

剛毅、李鴻章等人先後病死,榮祿在滿清最低谷時站到了政治生涯最高峰。1901年,

清朝

在慈禧太后的主導下開始進行第三次變革,即“清末新政”

義和團事變之後,當時輿論對榮祿的評價兩極分化,嚴復曾說:“榮仲華前用騎牆政策,卒以保全其首領。然平心而論……則非之可非、刺之可刺,故尚有一二節可以稱道。”因此要評價榮祿,我覺得用“奴才政治家”最合適不過。

歡迎交流與討論!!!!